最好少些「想當然」

2020-12-22 湘湘帶你看社會

小區修剪樹枝本是常事,可誰能想到,會有市民把這事反映到媒體?

11月20日,記者來到銀川市金鳳區親水苑C區採訪,發現路邊的樹被修剪得參差不齊,有的還被攔腰砍掉,只留下樹幹。面對詢問,作為代管方的清水灣社區相關負責人直言,修剪是因為「樹木生長過於茂盛」「蟲害嚴重」,而且4年前就這樣修剪過一次,「後期也沒有出現樹木死亡的情況」。但是,金鳳區綜合執法局給出的說法卻是,這樣的行為是「不專業、修剪過度」,對景觀和樹木造成了一定損害,也違反了園林綠化相關規定,將面臨相應處罰。

社區或物業按照現實需要和居民意見,修剪小區內樹木,這在很多地方都能看到,本不稀奇。稀奇的是,有市民開始心疼起被「大刀闊斧」鋸掉的樹幹了,這說明現在生態環保理念已深入人心,對樹木的破壞總會有人較真、叫板。更稀奇的是,市民都心疼了,社區管理方卻一如既往,理由是,以前就這麼幹過。這聽起來有些「想當然」的解釋,固然是因為以前的經驗自覺不會對樹木造成傷害,卻也讓我們在聽到之餘,不免有一些驚心:幹工作如果都「想當然」,不去考慮法規禁令、民意訴求,真有一天造成巨大損失時,又該如何收場?

很多時候,我們工作幹了,群眾卻不買帳,歸根結底,就是因為忘了從自身找原因。正所謂,鞋子合不合腳,腳最清楚;服務好不好、對不對路子,群眾最有發言權。少些「想當然」,少些以自我為中心的慣性思維,形成事前、事中、事後全程吸納群眾參與的服務模式,突出民生、民需、民意的考核導向,我們才能以群眾評價來審視工作得失,找準坐標,給群眾更多獲得感。(嚴霜劍)

(責編:高嘉蔚、賈茹)

【來源:寧夏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想當然」 英文怎麼說?
    ↑ ↑ ↑ ↑ ↑ ↑ ↑ 新朋友,請先關注,再領福利~申請的人很多,但我們會儘快為你安排課程, 保持手機暢通,耐心等待工作生活裡,碰到那些愛「想當然
  • 「想當然」翻譯成「think of course」,這也太想當然了!
    英文翻譯,這是一個令大家很頭疼的問題,如果讓你將英文翻譯成中文,大家正確率可能在90%以上,但如果反過來,你很有可能會想當然的去理解,最後的結果讓人意想不到,哈哈哈~因為主觀意識的存在,生活中的很多事情,我們都會想當然的去做。
  • 「想當然」翻譯成「think of course」,這也太想當然了
    英文翻譯,這是一個令大家很頭疼的問題,如果讓你將英文翻譯成中文,大家正確率可能在90%以上,但如果反過來,你很有可能會想當然的去理解,最後的結果讓人意想不到
  • 幹工作千萬別「想當然」
    「想當然」一詞出自《後漢書·孔融傳》:曹操攻屠鄴城,袁氏婦子多見侵略,而操子丕私納袁熙妻甄氏。融乃與操書,稱「武王伐紂,以妲己賜周公。」操不悟,後問出何經典,對曰:「以今度之,想當然耳。」
  • 哪怕剔掉一個「想當然」念頭,都有不可估量的價值
    我們肯定也有「想當然」的時候:「別人做不到的我也做不到」、「那些人會成功是因為背景雄厚、腦子轉得快」、「我會失敗不過是時機不好」。也許我們都可以仔細審視自己的生活,看看自己是不是在很多情況下都想當然了。
  • 《道德經》:萬事萬物沒有「想當然」,道法予變萬化
    依此觀點,正由於「道」非常道,所以我們興須跳出既定的模式,本來就沒有「當然之事」,自然就不能「想當然。」老子所在的春秋時期,社會還保有古代遺留的風尚,強調恪守禮節,因此大國之間的爭霸戰往往點到為止,得勝一方能網開一面,戰敗一方能從容撤退,如果有意,雙方還可再次約戰。
  • 學點心理學:不值得定律——看問題不能想當然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在遇到一件事情的事情,總是想當然地認為這件事情不是值得自己去做的,然後在這種想法的指引下,決定是否用心去做。運用要點其實,我們也應該像案例中弗雷德教訓克朗凱特一樣教訓一下自己:看問題不要想當然,不要想當然地認為這件事情值得自己去做,那件事情不值得自己去做,只有真正你去做了之後才會知道哪些事情是該做的,哪些事情是不該做的
  • 處理兒童傷口切不可「想當然」
    處理兒童傷口切不可「想當然」由於家長對兒童傷口護理的疾病認知不足和觀念誤區,常常會對遭遇傷害的兒童身心帶來長遠的影響。在我們身邊還有大部分家長想當然地認為磕磕碰碰是小事,兒童的成長中難免有意外傷害發生,正是這種輕視往往延誤了治療時機,從而留下明顯的疤痕。而另一方面,傳統觀念普遍對手術縫合不夠重視,而且想當然認為傷口經過手術縫合肯定會留下疤痕,導致對傷口處理不到位,縫合也很粗糙,草率處理,輕則留下蜈蚣腳一樣難看的疤痕,重則導致傷口感染不愈惡化。
  • 學英語,要避過這些「想當然」的坑
    生活中許多英語表達上的錯誤都是由於我們按照漢語的思維習慣「想當然」造成的,而且有些足以讓人笑掉大牙。在筆者在教授英語的過程中曾經遇到過這樣的情況,有一位學生在說「酸奶」時把它翻譯成了sour milk。他的思維過程其實很簡單也很典型:「酸」就是sour,「奶」就是milk,合在一起,「酸奶」就是sour milk。
  • 定義"土豪"當少些酸味 解釋為"有錢人"或更合適
    原標題:定義「土豪」當少些酸味   《現代漢語規範詞典》完成新一輪修訂,推出第3版。一些詞語的新義項、新用法也被增補到新版中來。例如,「土豪」原本是指「舊時地方上的豪強,即農村中有錢有勢的惡霸地主」,第3版在修訂過程中補充了新的義項,即「今也指富有錢財而缺少文化和正確價值觀的人」。
  • 從無線手持吸塵器開始,讓生活少些羈絆
    隨著家居智能時代的來臨,各種智能家居產品層出不窮,很多事情輕輕鬆鬆便可完成,讓我們的生活少些羈絆,多些舒適。比如在打掃的時候,很多年輕人都鍾愛使用吸塵器,其不僅便捷衛生,同樣有著不俗的清掃能力。讓我們的生活少些羈絆,多些舒適。清潔免彎腰輕鬆除塵蟎對於很多人而言,打掃沙發底部、床底部以及櫥子底部等位置成了難題之一。這些位置容易落灰塵,想要清掃乾淨必須挪開家具,並非易事,只能無奈地任由細菌滋生。
  • 「想當然」的英文是think of course?(請不要再用中式英文翻譯了!)
    他想當然地認為自己能得到這份工作。🍊2019年8月22日 這是我們今年和你分享的第234個句子今天這個句子涉及到一個成語:想當然。估計很多同學不知道這三個字是成語吧?先來補補中文,看看成語字典裡的解釋吧~⬇️#想當然#成語解釋 :憑主觀推斷,認為事情大概是或應該是這樣。典故出處:《後漢書·孔融傳》:「以今度之,想當然耳。」
  • 「立堂出馬」前,別讓「想當然」蒙蔽了雙眼
    其實,這個「貪心」也不是啥十惡不赦的壞事,無非就是對未來的美好憧憬和嚮往,只不過是嚮往之餘沒有合理的分析考察,盲目的「想當然」,最後傷心後悔。這種貪心其實很常見。黃小仙記得上大學的時候,我有個同學選擇了一個叫「報關」的專業,據說這個專業是她所報院校的主打專業,雖然是專科,但是和上海某校聯合辦學,對就業很有幫助。
  • 父母教育孩子避免5個「想當然」
    教育孩子,有很多你「想當然」的做法事實上是錯誤的,並且錯得很離譜。正是這些想當然的行為扼殺了孩子最深的純真。以下這些「想當然」的以為,就充分說明了這一點。1.認為孩子理所當然地聽家長的話這種觀點是影響我們最深刻的民族垃圾。它是中華民族的一個悲劇。「孩子不聽我的!」
  • 高三物理複習:因「想當然」把一道圖象題做錯
    3、錯因分析:(1)錯誤認為,速率即為速度的大小,「想當然」得出,三個物體的平均速度相等,平均速率也相等。(2)錯誤認為,位移時間圖象是物體的運動軌跡,「想當然」認為甲、丙做曲線運動,則三個物體的路程關係為總之,我們做圖象問題,首先必須明確圖象表示的意義,由圖可分析得到有用信息,有針對性的解決相關問題。真正理解物理概念、物理規律的真實含義,不能「想當然」的憑經驗得出結論,而要經過嚴密的邏輯推理得出符合生活實際的結論。
  • 「想當然」這個詞到底該怎麼用?孔融因這個詞被曹操所殺
    舉個簡單的例子,比方說「想當然」這個成語。在一場娛樂活動中,請來了不少大牌明星,其中包括趙麗穎、霍建華等人,這兩位可是娛樂圈的流量擔當,俊男靚女,自然備受矚目,成為全場的焦點。於是一家媒體在報導這此活動的時候,在導語中用了這麼一句話:「趙麗穎和霍建華想當然是今天的主角。」
  • 疫情報導「少安毋躁」 ……那些「想當然」犯下的錯
    日常的文字中,有很多因為「想當然」而可能犯下的錯。「稍安勿躁」四個字錯了倆,還有經常錯成仨的:稍安勿燥。詹國樞的話定然說出了眾多人「想當然」的固執,因為從字面看,「稍安勿躁」每一個字都合情。但是,《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現代漢語規範詞典》《漢語大詞典》《辭海》《辭源》等當下權威的工具書上都只有「少安毋躁」而無「稍安勿躁」,詞典改不改那是將來的事情,也不是我們能管得了的,面對講求規範的出版工作,目前必須服從。
  • 公共場合少些「半吊子」翻譯
    原標題:公共場合少些「半吊子」翻譯   佘宗明   這兩天,清華大學藝術博物館「對話達·文西」特展上英文翻譯被網友揪出10處錯誤一事,引發輿論聚焦。
  • 言語間,少些犀利,多些餘地,是對別人的仁慈,也是對自己的尊重
    01言語之間,少些犀利,多些餘地,是對別人的仁慈,也是對自己的尊重。知人不必言盡,言盡則無友;責人不必苛盡,苛盡則眾遠;敬人不必卑盡,卑盡則少骨。管好自己,才是一個人最好的道德修養。04凡事把握尺度,是一個人最好的道德修養,道德是用來律己的,不是律人的,法律才是律人的。說話做事得講究一個「度」,將分寸把握得恰如其分,便能像水那樣,能圓能方。真正的強大是寬容的,不是原諒別人,而是放過自己。人生這套題,說難也難,說簡單也簡單。
  • 那些你「想當然」的備孕方法,其實都是誤區
    說起備孕,很多人其實並不是很重視,只是想當然的認為,自己身體也沒什麼毛病,只要不避孕,想懷孕不是很簡單的事情嗎?像這樣的「想當然」其實還有很多,但你想過沒有,你以為的理所當然,其實都是備孕的誤區!不信?我們來看看以下誤區你中了幾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