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沒開學,國內有兩個省市的一線教師,就迎來了大好消息!
一個是山西,一個是山東,這兩地都已經發文,要給老師們加工資嘍!
山西省發布了《關於辦好新時代人民滿意教育的若干意見》,其中,明確要加大教育投入,並且,給廣大教師發放福利:一個是補發班主任的津貼,每個月不少於1千塊,從去年的9月份開始補發。另一個呢,則是要提高所有老師的績效工資,在原來的基礎之上,再增加百分之二十!而且,一定要確保,當地教師的收入,不低於,或者高於當地公務員的收入。
山東則是人社發文,明確了要改進績效工資管理辦法,並且,切實提高所有教師的工資收入,尤其是績效工資這一部分。
看到這兩省的好消息,讓人羨慕嫉妒的同時,也有理由相信,隨著山西、山東給教師們漲工資的腳步,全國其他省市,也會看到教師們的付出,相應提高工資收入!
不過呢,看到這個好消息,也有一部分老師表示質疑,因為:
績效工資,吃虧的是一線教師。再說了,增加的百分之二十績效工資,是從基本工資裡扣除的呢?還是另外撥付的呢?而且,還可能出現一種情況,那就是表示校長更有錢,一線基礎教師,拿到手的更少了許多。領導與普通教師,收入差距更大。現在都30%了,再增加20%,意思是要拿50%出來當績效?到手工資只怕是更加要縮水了。用自己的錢獎勵自己,相當於把原本屬於你的東西搶過來,再送給你,這就是老師績效工資的來歷!
這部分老師的質疑,也有道理,當然了,具體的實施,就看學校方是如何操作的了!作為一線老師,最希望的,就是自己的辛勤勞動被肯定,工資待遇再提高一些,沒了後顧之憂,當然會全身心投入到教學工作中。
很多同學,可能會對教師漲工資不屑一顧,覺得不理解,其實:什麼時候全社會不對教育行業說三道四,把待遇提高到其他行業都望塵莫及的程度,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就不難實現了,雖然民國時期有很多讓人詬病的地方,但是當時的老師待遇確實不錯,這樣才能出大師。中小學學校教師人數中,初級和中級職稱佔絕大部分,而且擔任教學任務也最多。應該適當漲工資,提高這部分教師的工資收入,逐步縮小與高級職稱教師的工資差距。
漲工資,是一件好事情,希望能落到實處,別讓大家調侃:老師的工資——空調了!
同學們,對此,你是如何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