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人工智慧發展的基礎和根本,人工智慧時代需要對學生的能力進行重塑和再造,使其具有創新能力、批判性思維能力、跨界能力、合作能力等,因而必須對工業化時代建立起來的教育支撐體系進行重組和重塑。具體而言,需要從環境上建立人技交互的新型教學環境﹔在資源方面建立線上線下資源、虛實相結合實驗條件﹔在教師層面培養智能時代的高水平數字教師﹔在教學方法上以課堂革命應對變革﹔在評價體系上實施數據驅動的綜合評價。
如今,作為國家戰略的人工智慧,已成為各行各業實現降本增效的重要手段,對於聚力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優化重點產業布局,推動產業鏈深度融合,助力智慧城市建設至關重要。尤其在人工智慧人才培養方面,亟待後發先至,補齊短板。一方面,要進一步建立完善關於人工智慧與教育的戰略規劃,加強人工智慧專業人員的培養。通過人工智慧專業建設、人工智慧學院建設等方式,培養能夠設計、編碼、開發人工智慧系統的專業人員,從而加強人工智慧人才儲備,提高國際競爭力﹔另一方面,要將「人工智慧能力」納入教育計劃,即將人工智慧融入中小學教育、高等教育、職業教育和社會培訓。
由於安防行業對實時性、準確性要求極高,「人工智慧+安防」應運而生,基於人與智能安防機器人的緊密協作,智能安防行業近年的發展可以稱得上是如魚得水。一方面機器高效賦能人類;從2014年中智科創開發出我國第一臺實用性安防巡邏機器人,讓安防機器人由概念走向實踐到2019年廣州在護考隊伍中加入機器人警官,為高考安保服務,期間智能安防機器人在5G、人臉識別以及大數據等技術的「武裝」下,不斷迭代升級,漸漸被運用到樓宇、物業、工業園區等多場景下執行安防任務,在保障巡邏區域安全的同時,將安保人員從繁瑣的工作中解脫出來,提升巡邏效率。
另一方面人類彌補機器不足;當前有部分大眾對智能安防機器人的預期是一個萬能的、可以獨當一面的「機器警察」,即當公共場合中的危險出現,安防機器人能夠第一時間挺身而出確保公眾安全。無論技術多麼完善,這其實都有點強「機器人」所難!又或者安防機器人真攜帶了制暴裝備,可能反倒成了人群中令人擔憂的「危險分子」。而當人員加入進來與智能安防機器人展開協作,如給安防人員配備中智科創安全巡邏機器人在安全執行時支持的聲光報警、一鍵SOS報警、雙向語音對講等媒介功能,安防的機動性和效果顯然將大幅提升。
人機協作——助力智能安防機器人放異彩
當下安防與人工智慧技術結合是大勢所趨,「AI+安防」正朝著視頻結構化、數據可視化、安防移動化、雲防立體化演進,在其發展過程中當技術未達極致、軟硬體問題尚未完全解決之時,以人機協作方式提升安防效率,無疑是發揮智能安防機器人研發價值的不二法寶。同時也期待國內整個安防領域的智能化水平能得以穩步提升,進而推動安防產業的升級換代。
目前,沃爾瑪已經向其1500多家大型商店派遣了一支機器人大軍,配備了數千臺自動貨架掃描器、開箱機、人工智慧攝像機和其他機器,來完成曾經留給人類員工的工作。
沃爾瑪的高管們承諾,這種全天候的機器人工作將讓人類員工們減少單調的體力勞動,享受「更令人滿意的工作」,同時確保購物者能看到更乾淨的商店、整齊的貨架和更快的結帳速度。
機器人員工的加入帶來了兩極輿論,一些員工說,這些機器在相當程度上是得益的助手,甚至很迷人。他們談及了這些機器人的個性,並用姓名給他們賦予人類色彩。但也有人認為,機器人的時代加快了工作節奏,迫使他們必須對機器發出的煩人警報做出反應。一些人說,這讓他們懷疑公司是否重視人類員工的工作。
近日,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院長姜傑教授、胸外科於修義主任用達文西機器人給一位患者做了肺癌切除手術。
據介紹,機器人可廣泛應用於胸外科、心外科、泌尿外科、胃腸外科、婦產科、肝膽胰血管外科等科室,可開展肺葉切除術、食管癌根治術、前列腺癌根治術等。
不過,機器人手術並非萬能,機械臂操作需要比較大的腔隙,平時胸腹腔鏡能做的手術,機器人都有望涉足,但像眼部、顱腦、體表手術等並不適合。
機器人手術在全球發展迅速,廈門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引進的為閩西南首臺手術機器人。據介紹,要操作機器人還需要專門到培訓基地,苦練機器人操作基本功,拿到「資格證」,才能操作機器人完成手術。
6月12日,兩江新區招商集團消息,位於兩江新區水土高新生態城的國家機器人檢測與評定中心獲得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CNAS)實驗室認可證書,標誌著該中心已正式對外投運。
國家機器人檢測與評定中心分為上海、重慶、廣州和瀋陽4家中心。
其中,重慶中心是西部地區唯一的國家級第三方機器人檢測與評定機構。
國評中心(重慶)佔地45畝,建設總投資3億元。其中,試驗場地1.5萬平方米,已建設完成包括研發樓、NVH試驗室、EMC試驗室、工業機器人試驗室、服務機器人試驗室、環境試驗室、零部件試驗室等,配置檢測設備近200臺(套)。
該中心的檢測範圍包括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特種機器人、無人機、智能產品等整機及伺服電機、減速機、動力電池、控制器、通信等零部件,檢測能力涵蓋標準100餘項,檢測項目(參數)300餘項。
CNAS是由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批准設立並授權的國家認可機構。通過CNAS認可表明實驗室具備按照有關國際認可標準開展檢測服務的技術能力和管理能力,所出具的檢測報告具有權威性和國際公信力。
獲準CNAS認可後,國家機器人檢測與評定中心出具的檢測報告可被全球70多個國家和地區、100個機構所承認,將進一步確立國家機器人檢測與評定中心在認可範圍內所出具檢測結果和檢測報告的獨立性、可靠性和權威性,對於增強客戶對產品的信賴和提升產品的市場競爭力都具有積極的意義。
值得一提的是,2019年1月,該中心已獲得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頒發的認證機構批准書,可開展EMC認證、零部件安全認證、產品整機功能安全和機器人系統認證及機器人產品CR認證業務。
隨著獲準CNAS實驗室認可,國家機器人檢測與評定中心將實現檢測認證一體化。
6、寶馬申請無人機洗車系統專利 可清潔自動駕駛汽車傳感器據外媒報導,根據近期公布的一份專利申請,寶馬正在研發無人機洗車應用程序。該應用程式具有一個自動系統,人們可以使用該系統預約或召喚洗車無人機自動洗車。無人機能夠識別目標車輛,確定所有門窗都已關閉,如果沒有關閉,就會發送警報。它還能檢測汽車汙垢、移走任何防止清洗的物品,並將清晰前後對比照片發生給客戶。清洗過程包括預洗、清洗、烘乾以及打蠟,不過專利申請沒有詳細說明具體清洗操作。人們可以將無人機放置在它要清潔的車輛上,這輛車就成了一輛自動清洗車輛。或者可以將它放置在另一輛車輛上,作為清潔其他車輛的無人機基地。
7、MIT又造出機器人船,能自行組裝成橋梁、舞臺?近日,MIT的研究人員又創造出了一種新的自動機器人船原型。他們將這個機器人命名為「roboats」,它可以與另一種Voltron風格相結合併創造新的結構。他們稱,新的結構可以是更大規格的船,當然,他們也在考慮更具創新性的新結構,比如形成城市基礎設施,包括音樂會的舞臺、步行橋,甚至整個露天市場。
8、波士頓動力公司收購3D視覺公司,用於機器人設計安徽省煤礦井下機器人產需對接會近日在合肥召開。會議旨在加快我省煤礦井下機器人的應用,推動我省煤炭生產少人化、無人化工作,提高生產安全和生產效率,同時為我省裝備製造業企業相互交流、對接合作搭建服務平臺,進一步提升安徽省智能製造水平。
本次對接會由省經信廳、省能源局主辦。2018年,安徽省出臺《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2018-2027年)》和《支持機器人產業發展若干政策》,加快推進機器人產業發展。當前我省共有煤礦48處,主要集中在「兩淮」地區,生產規模達到1.5億噸,在煤礦行業推廣應用機器人在我省有著較為迫切的需求,尤其是在危險作業環境以及人工效率較低的場合。
會上重點推出的由安徽延達科技自主研發的「玄離」無人駕駛機器人,搭載了雷達、雷射、紅外技術,可在北鬥和GPS雙系統下工作並實現釐米級精準定位,完全無人駕駛,可用於地下、野外、室內高難度巡檢、消防、噴漿和搜救任務。省經信廳有關負責人表示,針對機器人應用條件成熟的行業,將持續舉辦形式多樣的對接活動,推動應用、推動發展。
9、麻省理工學院推出新型模擬器,可設計具有各種功能的軟體機器人日前,來自麻省理工學院計算機科學與人工智慧實驗室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了一種專門為軟體機器人設計的新型模擬器,並證明該模擬器能逼真地模擬各種機器人的形態,從爬行機器人到四足跑步機器人。
10、觸覺!英國企業發明的世界首個觸覺傳輸遙操作機器手「機器人領域的聖杯」——世界首個觸覺傳輸遙操作機器手將首次於亞馬遜re:MARS科技展示活動中公開亮相。在re:MARS活動中,一個科技先鋒國際團隊將展示他們的遠程操作和遠程呈現系統,屆時首個遠程機器手將實現觸覺傳輸。
這一創新性技術因其變革機器人產業的巨大潛力而被稱為「機器人領域的聖杯」,而即將進行的公測也將為全日空控股的公司在機器人領域的風險投資奠定一座堅實的裡程碑。
11、香片、拍子、殺蟲劑都已out 新一代滅蚊專家屬於無人機夏日炎炎,隨著氣溫的逐漸升高,蚊蟲也日益活躍了起來。它們或是三三兩兩的在室內「覓食」,或是成群結隊的在野外「集會」,經常讓人類深受其擾、飽受其害。那麼,面對日漸猖獗、不停騷擾的蚊子大軍,我們是否有什麼方法能消滅它們呢?目前,除了傳統方法中的點蚊香、拿拍子、人工噴藥之外,無人機有望成為滅蚊的「新主力」與「新神器」。
無人機滅蚊中外PK
那麼,無人機具體是如何進行滅蚊的呢?
據了解,目前國內外利用無人機滅蚊的方法各不相同,總結來看主要有兩種。一種是利用無人機在一定區域內播散不育蚊群,利用不育雄性蚊群排擠掉正常雄性蚊群,使得蚊子無法大面積繁衍後代,從而減少蚊子群體的數量,以及遏制疾病的傳播。
這種利用生物原理的無人機滅蚊手段主要是國外在使用,2017年的時候,英國最早提出了該研究的理論,並於2018年在拉丁美洲進行了測試應用。對於該種方法來說,如何將大量的不育蚊群在不損傷的情況下集中在一個容器內是一大難點,其次應用之後也需要較長的周期才能顯現成果,不過只要發揮作用,其所展現的效果便會十分顯著。
而另外一種方法,則是利用無人機進行滅蚊藥物噴灑。這種依靠化學原理的滅蚊手段主要是我國在使用,從2015年開始,在我國深圳、新疆等地區都相繼應用過。與國外相比,我國無人機噴灑化學藥物的手段見效快,基本沒有難點,成本也不高且十分便捷,但唯一的缺點是應用較長時間容易因為蚊子產生抗性而日漸失效。
不過不管是國內還是國外,無人機在滅蚊過程中起到的主要還是傳播工具作用,替代人們進入到無法涉足的領域進行滅蚊,並提高滅蚊的效率和效果。從這一點來說,無人機對於滅蚊的創新主要是工具和方式的創新,其所展現出來的價值與作用不僅有效而且顯著。因此,對於未來的發展,我們有理由進一步期待。
12、重慶研究院在高靈敏石墨烯觸覺傳感領域取得進展近日,中國科學院重慶綠色智能技術研究院與新加坡國立大學合作,研製了三維微納共形石墨烯柔性力敏電極,並應用於高靈敏柔性壓容式觸覺傳感,相關內容以Flexible, Tunable and Ultrasensitive Capacitive Pressure Sensor with Micro-Conformal Graphene Electrodes 為題發表在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 期刊上,並被選為封面論文進行報導(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2019, 11 (16), pp 14997–15006. DOI: 10.1021/acsami.9b02049)。
柔性觸覺傳感器為機器人提供感知外部力學環境的能力,是機器人實現智能化的必備條件。石墨烯新材料的發展,為下一代高靈敏柔性觸覺技術的發展提供了新的解決路徑。重慶研究院微納中心一直致力於二維/三維石墨烯的可控制備技術及其應用研究,前期發展了三維微納共形石墨烯直接生長與柔性轉移技術(J. Mater. Chem. C, 2015, 3, 12379~12384),三維共形石墨烯薄膜不僅具有高導電性,而且表現出高力學可靠性,是柔性電極的理想材料。近期,研究人員通過有限元仿真分析發現,微結構化共形石墨烯電極更易獲得電容式力學傳感器中的極板間距和等效介電常數變化。通過對三維共形石墨烯電極的特徵尺寸的可控構築,課題組實現了高靈敏(7.68kPa-1)、快響應(30ms)、低檢測極限(1mgF)、低遲滯的柔性電容式觸覺傳感器,主要指標已超越了人類觸覺感知水平。
該觸覺傳感器可以感知昆蟲爬行過程中產生的細微壓力變化,記錄其步態信息。該傳感器也可以實時監測脈搏波分析其脈象,或者通過力反饋輔助機械手實現對物體的智能抓取。與傳統觸覺傳感器相比,該傳感器具有靈敏度高、快響應、柔性、輕薄、可分布式貼附等特性,能夠更好地與機器人的異形曲面進行貼合,賦予機器人以觸覺功能,從而極大拓展機器人的智能化和應用領域。
不久前,大疆發布Osmo Action,開始從平衡架和無人機領域拓展業務。現在它又開闢了另一個新類別:教育戰鬥機器人。
14、我國首條無人駕駛高鐵!配有機器人服務,你想體驗嗎?央視新聞了解到,中國即將建成全球第一條智能化高鐵,預計於今年年底開通。
這條智能化高鐵的名字是京張高鐵,起自北京北站,終到河北張家口站。
京張高鐵顛覆了傳統軌道運行習慣。
首次採用我國自主研發的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在世界上首次實現時速350公裡的自動駕駛。
京張高鐵運用了當前最熱門的雲計算、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慧、移動網際網路等先進技術。
從駕駛功能上看,其具有自動發車、自動停車、自動運行、超速防護、車門和站臺門聯動等五大特點。
後臺運營方面,車站環境舒適性監控系統、能源管控系統等各類系統保證車站的高效運轉。
同時,搭載高鐵周界入侵報警系統、地震預警系統、自然災害監測系統等組成的智能調度指揮系統,確保列車安全高效運行。
15、無人卡車製造商Workhorse獲2500萬美元投資據TechCrunch報導,卡車製造商Workhorse因計劃收購通用汽車公司俄亥俄州的洛克斯敦工廠而成為焦點。也因此,Workhorse從未指明投資者方獲得了2500萬美元融資。
日前,全球首個人工智慧實驗床——「泰」在國家超級計算深圳中心亮相。該實驗床提供人工智慧晶片和系統等基礎環境,是面向人工智慧研究、開發與應用驗證的大型試驗裝置。發布會上,2019年世界智能計算機大會的系列活動——「國際人工智慧系統大賽」宣布啟動。
人工智慧實驗床「泰」由國際測試委員會聯合中國科學院、國家超級計算深圳中心、中國計量科學院等國內外單位共建,國家超級計算深圳中心和北京尖峰新銳信息科技研究院負責運維管理。中國科學院計算所研究員詹劍鋒介紹,實驗床是建設產業生態的加速器,將為制定以人工智慧為代表的新技術標準提供依據,推動一系列新標準體系的建立。「它是一個包含了晶片、作業系統、資源管理系統、web網頁等的實體。作為分布式裝置,它又是一個開放平臺,人們可在世界各地登錄不同晶片或系統,測試、開發特定程序;裝置提供了幾十條人工智慧賽道,比如阿里巴巴的商業應用場景、寒武紀的大規模神經網絡加速等,人們可以在這些賽道上驗證、展示和比拼新技術。」詹劍鋒說,「實驗床將客觀評價新技術,發布技術性能榜——包括IoT(端)、Edge(邊緣)、數據中心和高性能計算機人工智慧評測基準和性能排行榜,這本身就是人工智慧領域標準體系的建設過程」。
17、科技部:支持上海建設 國家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試驗區科技部11日發布關於支持上海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試驗區的函,明確試驗區建設要圍繞國家重大戰略和上海市發展需求,以促進人工智慧與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為主線,探索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的新路徑新機制,形成可複製、可推廣經驗,發揮在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推動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帶動全國人工智慧健康發展方面的重要作用。
科技部要求,上海要聚集高端創新資源,強化創新能力建設。充分依託上海科教資源、應用場景、海量數據等基礎條件和開放優勢,匯聚國內外高端創新資源,找準突破口和主攻方向,提升原始創新策源能力,拓展應用場景,強化產業賦能,深化開放合作和區域聯動,力爭在人工智慧研發和應用方面取得一批標誌性創新成果,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人工智慧創新集群,支撐引領上海高質量發展。
上海試驗區將圍繞「創新策源、場景驅動、開放聯動、治理協同」的總體建設思路,以營造世界一流創新生態為基礎,以促進人工智慧與經濟社會發展深度融合為主線,以提升人工智慧科技創新能力為主攻方向,以場景驅動與治理創新融合試驗為戰略抓手,系統推進人工智慧創新迭代發展,加快向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人工智慧創新策源、應用示範、制度供給和人才集聚「四個高地」進軍。到2023年,集「理論、技術、應用、人才和治理」為一體,構築綜合性開放型戰略優勢,形成全國領先、世界先進的示範引領效應。
據了解,上海國家新一代人工智慧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將重點布局四方面的任務:一是提升人工智慧原始創新策源能力;二是開展人工智慧創新應用和產業賦能試驗;三是建設開放聯動的良好創新生態圈;四是建立健全政策法規、倫理規範和治理體系。
18、京東數科發布三款機器人新品 可穿戴仿生手能夠勝任特種作業第五屆亞洲消費電子展(CES ASIA)在上海正式開幕。京東數字科技攜旗下多款機器人產品參展,並正式發布室內運送機器人、鐵路巡檢機器人和可穿戴仿生手三款最新產品。其中,室內運送機器人可以自主乘坐電梯,並能自動導航、避障,在醫院、酒店等地代替人工進行物品運送;鐵路巡檢機器人可以實現鐵路軌道、站臺、隧道的智能巡檢,及時發現隱患;仿生手則可以集成在機械臂末端,作為精細操作的執行器,適用於高危作業、特種任務等場景。
19、微軟人工智慧專利已超過18000項 科技巨頭中居首位據德國柏林初創公司IPlytics的研究,在目前的科技巨頭中,微軟公司所擁有的人工智慧專利是最多的,截至今年1月就已超過了18000項,緊隨其後的則是IBM和三星,他們所擁有的人工智慧專利也都超過10000項。
具體而言,截至今年1月份,微軟所擁有的人工智慧專利為18365項,在科技巨頭中居首;IBM僅次於微軟,其擁有的人工智慧專利共有15046項;三星擁有11243項,排在第3位。
其他人工智慧專利擁有量排在前十的公司分別是高通、谷歌、飛利浦、西門子、索尼、英特爾和佳能,他們所擁有的人工智慧專利分別為10178項、9536項、7023項、6192項、5526項、4464項和3996項,除了高通和微軟等4家公司,其他公司所擁有的人工智慧專利均未超過10000項。
IPlytics的研究還顯示,近十年全球人工智慧專利申請量明顯增加,2008年全球申請的與人工智慧有關的專利是22913項,2018年則增加到了78085項,在今年的一季度,全球所提交的AI相關專利就超過了9000項。
20、5億歐元!德國政府公布今年在人工智慧研究領域的資金投入計劃經過半年的籌劃後,德國政府近日公布了今年在人工智慧研究領域的資金投入計劃。今年德國將出資5億歐元用於人工智慧領域的研究與應用。據德國經濟部介紹,這筆資金將主要用於人工智慧領域的研究、成果轉化、社會對話、評估以及數據應用等。這是德國落實其人工智慧產業戰略的第一項具體措施。
本文素材來源於網絡,國智清創雄安機器人研究院(ID:xionganir)整理編輯,不代表國智清創雄安機器人研究院立場,轉載請註明,如涉及作品版權問題,請聯繫我們刪除或做相關處理!
編輯:Zero
如需進行轉載,請在公眾號後臺留言!
國智清創雄安機器人研究院社群開始招募啦!如果您正在從事或想要從事機器人行業、想要學習這一方向,都歡迎您加入我們共同探討機器人前沿科技。
社群將不定期舉行在線或線下研討會;提供行業研究報告及信息發布!
在國智清創雄安機器人研究院公眾號對話框回復「交流群」獲取入群方式!
點我進行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