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軍教授運用滌痰化瘀法治療帕金森病臨床經驗

2021-02-07 岐黃民間傳承


『一個有使命的公眾號』


致力於中醫尤其是中醫民間的成長和傳承


每天陪伴中醫人成長

第 1673 期

作者 / 孫明濤 陝西中醫藥大學

編輯 / 許紅紅 ⊙ 校對 / 錢秀華

本文內容摘自國家正規醫學圖書、雜誌、報刊等,文底有具體來源出處。文章標題為原標題、文中內容提取。無絲毫誇大、誘惑、違背客觀事實的文字、圖片、視頻等內容,無絲毫惡意煽動、混淆、誤導用戶等內容。一切均為原文展現,追求真實、可靠、權威。可根據來源出處去查原文件,看是否一致。



李軍,主任醫師,陝西中醫藥大學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博士研究生導師,陝西中醫藥大學國醫大師張學文學術思想與臨床經驗研究所所長。李教授深入研究中醫腦病理論與張學文大師學術思想,力主「腦當為髒論」,提出腦病多「痰瘀交結」,對中醫腦病臨床工作有方向性的指導作用,創新中醫腦病理論。帕金森病(parkinson'sdisease,PD)臨床表現為四大特徵:靜止性震顫,鉛管樣或齒輪樣的肌強直,運動遲緩,姿勢平衡障礙,多發生於中老年,是一種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PD屬中醫學顫證範疇,將震顫、身搖、四肢拘緊或痙攣、活動減慢等一類症狀命名為顫證。筆者有幸隨李教授學習,將其運用滌痰化瘀法治療PD臨床經驗介紹如下。


1現代醫學對PD的認識


PD的基本病理改變包括:黑質多巴胺能神經元變性丟失;殘留的神經元胞質中出現嗜酸性包涵體,即路易小體;多巴胺與乙醯膽鹼相互拮抗共同維持運動平衡,一旦多巴胺減少,則乙醯膽鹼相對增多,即出現肌強直、活動減慢等PD症狀。目前,治療手段主要為藥物治療,手術治療作為補充。眾多治療PD的藥物不外乎兩大類,即多巴替代治療藥物和抗膽鹼能藥物,補充多巴胺和抑制乙醯膽鹼分泌。最有效的藥物是複方左旋多巴,但長期服用會藥效減退,且其副作用大大增加。抗膽鹼藥物、單胺氧化酶抑制劑、金剛烷胺、多巴胺受體激動劑等藥物亦是如此。PD後期手術治療以腦深部電刺激療法(DBS)為首選,也只能改變其運動症狀,並不能根治疾病且適用局限,所以從中醫方面治療PD迫在眉睫。



2中醫對PD的認識


中醫學對PD相關描述最早出現在《內經》中,如「諸風掉眩,皆屬於肝」「諸暴強直,皆屬於風」「諸痙項強,皆屬於溼」「骨者,髓之府。不能久立,行則振掉,骨將憊矣」。此後論述PD病機觀點頗多,不外乎虛與風,直至近現代才出現了「痰」「瘀」。江海林等認為血瘀風動是PD發病的中心環節,活血化瘀法治療PD可改善患者運動症狀與非運動症狀,以及其他臨床證候。馬雲枝認為脾虛溼阻痰凝為PD的病理變化,沈寶藩教授認為PD病機為肝腎虛損引起動風,鮮有人提及「痰瘀交結」與PD的相關性。


李教授在幾十年的臨床經驗中體會到,運用傳統的從肝、從虛論治或單方面從瘀、從痰論治PD療效欠佳。明·李中梓在《醫宗必讀卷十·痺》中指出「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李教授認為外感、內傷都能引起血瘀產生,瘀血阻塞經絡,日久便生內風。明·汪機在《醫學原理》中指出「有因痰火塞窒經隧,有氣血不能引導,血與津液無以榮養筋脈」。又依據「久病則瘀」「怪病多痰」「百病皆由痰作祟」等中醫理論,同時結合多年遣方用藥經驗,提出「痰瘀交結」為PD的病機關鍵。根據「津血同源」的理論基礎,血、痰均為體內陰液,水液內停和血液瘀滯又互為因果,相互夾雜,相互影響。脈內血行不暢,血中津液外滲於脈外,則化為病理之水,即水腫;脈外津液過多,津液積聚,壓迫脈管,脈內血行受阻,甚則淤滯成瘀,從而發生「痰瘀交結」阻塞腦竅,發為腦病,而PD為其中之一。(本文由岐黃民間傳承公眾號整理校對編發)《血證論》指出「血積既久,亦能化為痰水」「瘀血化水,亦發水腫」,單純的活血化瘀則痰阻不去,化痰利水則血瘀不行。李教授提出滌痰化瘀法,活血化瘀同時兼顧化痰利水治療PD。治療PD時應「見痰及瘀」「見瘀及痰」,痰瘀同治才是治療PD的正治之法。李教授常用二陳湯合桃紅四物湯加減,祛除腦中脈絡瘀血與痰凝水濁,恢復腦中脈絡通達,正如《靈樞·五癃津液別》所言「五穀之津液和合而為膏者……補益腦髓」,水谷精微及時濡養腦髓,則腦髓充盈,從而減輕PD症狀。



二陳湯為化痰利溼基礎方,由半夏、陳皮、甘草、茯苓組成;桃紅四物湯為活血化瘀經典方,由當歸、白芍、熟地黃、川芎、紅花、桃仁組成。李教授認為痰瘀交結是引起PD的病機關鍵,故臨床組方常用活血祛瘀力強的赤芍代替白芍,熟地黃填精益髓不適於痰溼瘀阻證,因而被清熱涼血之生地黃取代。《醫學啟源》雲當歸「尾破血,身和血」,具有活血調經、雖補血但不瘀滯血脈的功效;赤芍功善活血化瘀止痛;生地黃涼血散瘀,養陰生津;川芎活血祛風行氣,為「血中之氣藥」,善治瘀血證;桃仁與紅花配伍,桃仁破血行滯,紅花活血化瘀;陳皮與半夏相配,行氣燥溼化痰,增加祛痰力度;茯苓利水滲溼健脾,健脾以阻斷痰之來源;甘草能制半夏之毒,調和藥性,祛邪而不傷正。二陳湯化痰同時健脾以杜絕生痰之源,桃紅四物湯補血與活血共施,補血而不致瘀滯,活血而不傷正。二方合用,祛痰利溼與活血化瘀並行。


3典型病例



4小結


李教授深入研究張學文國醫大師「顱腦水瘀證」,認為腦為元神之府,清靈之竅,其性喜通達,瘀血痰濁交結於腦內,阻塞腦絡,致使腦髓失養,從而表現出一系列神機失用、腦竅失靈及瘀血痰濁之徵象。故滌痰化瘀同時祛除血瘀痰濁之邪,使腦竅恢復清靈通利,再現腦神功能。李教授在臨床上善用藥對治療疾病,如半夏、石菖蒲,半夏味辛性溫而燥,以燥溼化痰為主要功效;石菖蒲芳香走竄,有開竅醒神之功,且具化溼豁痰之效。二者均屬辛溫之品,配伍則具有化痰開竅之功。亦有白芷、石菖蒲,白芷、冰片等諸多藥對,臨證每有奇效。


提示:轉載請註明來源 「岐黃民間傳承公眾號」


I 版權聲明:本文內容摘自《河北中醫》2018年第1期第8-10頁。 版權歸相關權利人所有,如存在不當使用的情況,請與我們聯繫,立即刪除。I 投稿郵箱:445288908@qq.com

I 注意警示:本平臺所發的全部文章僅為普及中醫知識,僅供專業中醫人士思路參考學習,不作為處方,不構成任何之建議、推薦或指引。請勿盲目試藥,本平臺不承擔由此產生的任何責任!如有需要請在醫生的指導下辯證使用。本平臺所發的全部文章僅代表作者觀點。


推薦閱讀



更多精彩優秀內容請關注在歷史文章裡查看


相關焦點

  • 中醫藥研究治療帕金森病獲突破
    自1817年帕金森病(PD)的首次命名距今將近兩個世紀,多少醫學家曾為此病的研究付出了艱辛的勞動,現代醫學目前的治療水平也只是緩解症狀,始終沒有找到根治的藥物和方法,因此該病成為目前世界醫學研究的難點和熱點。作為五千年的文明古國,中醫學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瑰寶,祖國醫學對這個「西洋病」有沒有高招呢?
  • 交大二附院張巧俊教授:五步訓練法抗擊帕金森
    也有研究發現常喝茶和咖啡可能降低患帕金森病的危險。健康陝西發布:我們都知道,帕金森病尚無根治的方法,但是可以通過治療幹預阻斷疾病的進程,你在臨床上對患者採用什麼樣的診療方案?張教授:目前,帕金森病尚無根治的方法,但通過規範的全面治療,可以控制症狀,延緩疾病進展,提高生活質量。帕金森病治療藥物為核心,康復治療儘早介入並貫穿始終,外科的腦深部電刺激術,也就是 「腦起搏器」,可以有效地補充藥物治療。
  • 首個治療帕金森病的透皮貼片在華獲批
    11月4日,治療帕金森病的透皮貼劑——優時比旗下創新藥物優普洛正式在中國上市。優時比中國區總經理吳昕在藥品上市發布會上介紹,優普洛今年6月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用於單藥治療(不與左旋多巴聯用)早期特發性帕金森病症狀及體徵,或聯合左旋多巴用於病程中各個階段的治療。
  • 帕金森病有最新療法
    帕金森病是困擾人類的神經退行性疾病之一,長期引發醫學界和民間的廣泛關注。10月31日,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舉行的科學前沿話題講堂上,「腦起搏器」之父阿里姆·路易斯·本納比教授,介紹了一種使用近紅外光照射腦組織的帕金森病最新療法。阿里姆·路易斯·本納比(Alim Louis Benabid)是一位神經外科醫生,對帕金森病及其他運動障礙腦深層刺激手術的發展產生了全球性影響。
  • 關注|頭搖手抖就是帕金森病?說不定是個誤會!
    是帕金森病嗎?震顫作為一種識別度較高的症狀,是人們對於帕金森病的主要判斷依據,也正因為此,同樣具有震顫特點的疾病往往容易被公眾都扣上「帕金森病」的帽子,原發性震顫就是其中一種。 原發性震顫具有怎樣的發病特點?與帕金森病如何進行區分?主要治療方式是什麼?臨床預後如何?本期特別邀請3位神經內科領域知名專家為您解答。
  • 出國看病新研究,MRI技術協助帕金森病的基因治療
    麻省總醫院研究人員正在參加一項二期臨床試驗,測試一種有前景的帕金森病的基因療法。該團隊正在使用一種最先進的傳輸技術,可以讓他們看到輸入液進入大腦的過程,並根據需要實時調整。
  • 帕金森病的藥物治療,5張表說清楚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種常見的中老年神經系統退行性病變,主要以黑質多巴胺能神經元進行性退變和路易小體形成的病理變化,紋狀體區多巴胺遞質降低、多巴胺與乙醯膽鹼遞質失平衡的生化改變,以震顫、肌強直、動作遲緩、姿勢平衡障礙的運動症狀和嗅覺減退、便秘、植物神經紊亂、睡眠行為異常、抑鬱焦慮等非運動症狀的臨床表現為顯著特徵。
  • 謝林:帕金森病的營養防治
    謝林:帕金森病的營養防治 2020-12-21 20: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世界帕金森病日|鼻子不靈,長期便秘?快去就醫篩查!
    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常委兼帕金森病與運動障礙學組組長、北京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陳海波教授表示,還有部分患者會出現睡眠障礙,「我見過在睡眠中將自己打成鎖骨骨折的,還有將老伴打傷的。」臨床上可通過專科醫生系統的病史資料和查體、腦黑質超聲、腦分子影像學檢查等方法早期診斷帕金森病。
  • 中國首例神經幹細胞移植治療帕金森氏病獲成功
    新華網石家莊11月22日電:中國第一例神經幹細胞移植治療帕金森氏病手術近日在石家莊市醫科院獲得成功。來自印度尼西亞的患者謝喜雲現已度過危險期並將於近日回國。  近年來,神經幹細胞的基礎研究和臨床應用已成為海內外醫學界的攻關熱點。石家莊市醫科院率先參與了國內神經幹細胞移植研究和應用的重大課題,並承擔「腦立體定向骨標新法定位顱內靶點技術臨床應用」研究課題。
  • 納米結構助力幹細胞治療帕金森病!
    他們發現,將這些神經細胞移植到患有帕金森病的大鼠體內,隨著新細胞取代移植部位周圍受損的神經細胞,這些神經細胞逐漸改善了大鼠的症狀。這項新發明為幹細胞治療提供了有希望的見解,並為帕金森病的新治療帶來了希望。
  • 趙進喜教授談董國立、王士福、焦樹德、祝諶予、武維屏教授治療哮喘經驗
    畢業後到河北省邯鄲市中心醫院從事臨床工作,並隨當地名醫杜慶雲、韓志和等臨證。後考入天津中醫學院(現天津中醫藥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攻讀碩士學位,師從天津名醫黃文政教授,從事中醫腎病的臨床和科研工作,其間遍訪津門名宿,受益良多。後又考入北京中醫藥大學攻讀博士學位,師從著名中醫內科學家王永炎院士、著名腎病糖尿病專家呂仁和教授和著名腎臟病理專家魏民教授,從事中醫藥治療糖尿病腎病的臨床和科研工作。
  • 謹防帕金森病悄然來襲!
    對老年性疾病,大家比較熟知的是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阿爾茲海默症(又稱老年痴呆病)等相關疾病,但是對帕金森病 卻往往重視不夠,容易貽誤病情,導致疾病加重。那麼,當身體出現哪些症狀,須警惕帕金森病來襲?由於對帕金森病不甚了解,很容易忽視該疾病的治療,或與其他疾病混淆而延誤治療。
  • Nature|付向東團隊實現帕金森病小鼠模型多巴胺能神經元原位再生
    付實驗室這項突破性研究工作歷經十年,從生物學現象入手,首先詳細解析了以PTB為核心的神經元分化調控機制[7],然後再從理論探索逐步推進到疾病治療相關的臨床轉化上,展示了基礎研究的無窮魅力和重要性。付向東教授表示:"當前的目標是儘快將這一技術推向臨床試驗,測試其對帕金森症候群患者的治療效果。
  • 90後小夥得帕金森病 一查族譜發現與父母有關
    5年前,90後小夥兒李青開始出現行動遲緩、雙手抖動的症狀,去過其他醫院,診斷不明確,治療效果也不明顯。前不久,李青來到浙大二院神經內科,經過體檢和病史詢問,副主任羅巍教授判定小夥子得的是帕金森病。基因檢測結果證實了羅教授的判斷,張斌和李青一樣,也在PARK2基因上存在兩個致病突變。//藥物、手術都能控制帕金森//「目前,無論是藥物還是手術都無法根治帕金森病。」羅教授說,但通過腦起搏器,在腦內特定的神經核團植入電極,幹擾神經細胞放電,可以減輕帕金森病病症。
  • 陳可冀院士:活血化瘀治療能讓心梗病人愈後效果更理想
    信息時報訊(記者 馬澤望 通訊員 王軍飛 廖鵬達)第三屆心血管病·南北交融:陳可冀院士學術思想傳承會議暨2020全國中醫院冠心病介入論壇在廣東省中醫院研修樓召開。陳可冀院士為我國第一代中西醫結合醫學家和我國中西醫結合事業的主要開拓者、奠基人,是我國血瘀證及活血化瘀研究現代學派的創始人、奠基者。
  • 專訪「科學突破獎」得主李文渝教授:帕金森病的破冰者
    這個實驗儘管簡潔,卻提供了有力的科學依據,讓我們能夠確認「路易小體產生」與「多巴胺能神經元退化」之間的因果關係,是帕金森病領域的重大突破。它在2012年同樣登上了《科學》雜誌。在她的推薦下,李文渝教授摘得了「生命科學突破獎」的桂冠,獲獎評語是「發現了額顳葉痴呆和肌萎縮側索硬化症(ALS)中TDP-43蛋白的聚集,並揭示帕金森病和多系統萎縮中,不同類型細胞內α-突觸核蛋白具有不同形式」 。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獲獎的5位傑出生物學家裡,李文渝教授是唯一的女性。未來在哪裡?
  • Nature封面 |多專家點評,重大突破,加州大學付向東團隊實現帕金森病小鼠模型多巴胺能神經元原位再生,有望攻克帕金森症候群
    這項研究為帕金森病及其他神經退行性疾病提供了極具前景的治療策略和方法,並獲得了神經科學領域的廣泛關注。­­該研究被選為Nature 的封面文章。付向東教授表示:"當前的目標是儘快將這一技術推向臨床試驗,測試其對帕金森症候群患者的治療效果。與此同時,我們也計劃針對其他因神經元損失而導致的神經退行性疾病進行類似的研究,包括阿爾茨海默症,亨廷頓舞蹈病和中風等(圖5),我打算用餘生全力以赴這些研發工作。」 1. Pang, Z. P. et al.
  • 劉愛民教授辨證論治銀屑病性關節炎經驗
    指導|劉愛民撰文|徐勝東編輯|趙帥東劉愛民教授是河南省名中醫,博士生導師,從事中醫臨床工作30餘年,臨證經驗豐富
  • 金明秀教授治療強直性脊柱炎運用藥對經驗
    金明秀教授是從事中醫風溼免疫臨床、科研、教學工作四十餘年,對風溼性疾病的中醫診斷和治療積累了大量寶貴的經驗,尤其對強直性脊柱炎中醫藥治療更是有其獨到的見解。筆者有幸跟隨金明秀教授出診多年,受益匪淺,現將其治療強直性脊柱炎療效確切的藥對作以整理。1 骨碎補與補骨脂金明秀教授根據四十多年的臨床經驗,將骨碎補和補骨脂配成藥對,用於治療強直性脊柱炎緩解期的頸、項、腰、背、四肢關節沉重痿軟無力等症狀。金明秀教授認為強直性脊柱炎緩解期,重在補腎,腎強則主骨生髓,而二藥均擅入腎經,相使相輔。維持強直性脊柱炎的正常骨代謝是治療該病的中藥靶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