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種常見的中老年神經系統退行性病變,主要以黑質多巴胺能神經元進行性退變和路易小體形成的病理變化,紋狀體區多巴胺遞質降低、多巴胺與乙醯膽鹼遞質失平衡的生化改變,以震顫、肌強直、動作遲緩、姿勢平衡障礙的運動症狀和嗅覺減退、便秘、植物神經紊亂、睡眠行為異常、抑鬱焦慮等非運動症狀的臨床表現為顯著特徵。
我國65歲以上人群總體患病率為1700/10萬,並隨年齡增長而升高,給家庭和社會都帶來了沉重的負擔。
PD一旦發生將隨著時間的推移而漸進性加重,有證據提示在疾病早期階段的病程進展較後期階段要快。因此,一旦早期診斷,即應儘早開始治療,爭取掌握疾病的修飾時機,對今後帕金森病的整個治療成敗起關鍵性作用。
依據《中國帕金森病治療指南》對早期PD的治療分為早髮型和晚髮型治療。
早髮型患者,在不伴有智能減退的情況下,可有如下選擇:①非麥角類多巴胺受體(DR)激動劑;②MAO-B 抑制劑;③金剛烷胺;④複方左旋多巴;⑤複方左旋多巴+兒茶酚-o-甲基轉移酶(COMT)抑制劑。
首選藥物並非按照以上順序,需根據不同患者的具體情況而選擇不同方案:
若遵照美國、歐洲的治療指南應首選方案①、②或⑤;
若患者由於經濟原因不能承受高價格的藥物,則可首選方案③;
若因特殊工作之需,力求顯著改善運動症狀,或出現認知功能減退,則可首選方案④或⑤;
也可在小劑量應用方案①、②或③時,同時小劑量聯合應用方案④。
對于震顫明顯而其他抗帕金森病藥物療效欠佳的情況下,可選用抗膽鹼能藥,如苯海索(benzhexol)。老年人群,伴有前列腺增生、青光眼及認知障礙患者慎用或禁用應用此類藥物需要。
晚髮型暢晚髮型或有伴智能減退的患者,一般首選複方左旋多巴治療。隨著症狀的加重,療效減退時可添加DR激動劑、MAO-B抑制劑或COMT抑制劑治療。儘量不應用抗膽鹼能藥物,尤其針對老年男性患者,因其具有較多的副作用。
PD的治療藥物複雜,不良反應多,以下從藥物作用原理、使用方法、不良反應等對PD早期的治療藥物進行總結。
一、非麥角類DR激動劑
該藥包括吡貝地爾緩釋片、普拉克索、羅匹尼羅,對黑質紋狀體的多巴胺D2受體有激動作用。
二、MAO-B 抑制劑
MAO-B 抑制劑,單胺氧化酶B抑制藥,單胺氧化酶-B在腦類多巴胺降解中起重要作用,MAO-B 抑制劑抑制MAO-B,減少腦類多巴胺的降解,增強多巴胺的作用。該類藥包括司來吉蘭、雷沙吉蘭。
三、金剛烷胺
金剛烷胺可能是促進黑質-紋狀體多巴胺能神經元釋放多巴胺,並抑制突觸前膜對多巴胺的攝取,從而強增多巴胺的作用,此外尚有中樞抗膽鹼作用。
四、複方左旋多巴
該類藥如苄絲肼左旋多巴、卡比多巴左旋多巴,是脫羧酶抑制藥與左旋多巴的複合製劑,脫羧酶抑制劑苄絲肼、卡比多巴能抑制左旋多巴在腦外脫羧,使血中有更多左旋多巴進入腦內脫羧變成多巴胺,因而可減少左旋多巴的量。
五、兒茶酚-O-甲基轉移酶(COMT)抑制劑
兒茶酚-o-甲基轉移酶(COMT)抑制劑不易透過血腦脊液屏障,在外周可抑制左旋多巴轉換為3-氧甲基多巴。單用無效,與左旋多巴合用可提高左旋多巴的生物利用度和延長其半衰期。
本文審核專家
鄒良玉教授,博士
畢業於香港大學醫學院,博士後畢業於哈佛大學醫學院,現任深圳市人民醫院神經內科,主任醫師,副主任;暨南大學博士研究生導師。
擔任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主持者,評審專家;
中國卒中學會青年委員;中華預防醫學會卒中預防與控制專業委員會青年委員會委員;
廣東省卒中學會卒中後認知障礙分會副主任委員;
廣東省健康管理學會腦血管病防治與健康促進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廣東省卒中學會委員;廣東省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委員,痴呆學組組員;廣東省醫師協會會神經病學分會委員;深圳市醫師協會神經病學分會痴呆與認知障礙學組組長。
參考文獻:
1. Patel T , Chang F . Parkinson’s disease guidelines for pharmacists[J]. Canadian Pharmacists Journal / Revue des Pharmaciens du Canada, 2014, 147(3):161-170.
2. 中華醫學會神經病學分會帕金森病及運動障礙學組.中國帕金森病治療指南(第三版)[J]. 藥學與臨床研究, 2014(4):428-433.
3. Khalid Orayj , Emma Lane. Patterns and Determinants of Prescribing for Parkinson’s Disease:
A Systematic Literature Review[J]. Parkinsons Dis. 2019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