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ND:多篇帕金森病研究進展彙編(IF=5)

2021-01-15 網易

  來源:SAGENews

  01基於運動學分析的帕金森震顫肌肉選擇和肉毒桿菌毒素給藥的標準化算法

  背景: 療效不足和顯著的副作用使得帕金森病震顫症狀的藥物治療具有很大的技術挑戰性。使用震顫分析對A型肉毒桿菌毒素(BoNT-A)進行個性化給藥,對治療上肢震顫具有一定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本研究納入了一種新的標準化治療算法,用於確定單臂或雙臂致殘性震顫的帕金森病患者的注射模式和BoNT-A劑量,可由醫生根據患者病況定製治療方案。

  方法: 這項開放性研究共包括47名帕金森病參與者(25名「De-novo」和22名「L-dopa」),他們接受了4次連續的BoNT-A治療,並在治療6周後隨訪了42周。該治療算法利用了對每個參與者整個手臂震顫的運動學震顫分析,並確定了醫生採用的BoNT-A注射模式。研究關注的指標包括震顫幅度的變化、Fahn-Tolosa-Marin震顫量表、運動障礙學會-統一帕金森病評分量表(MDS-UPDRS)震顫相關評分、震顫相關生活質量問卷、感知虛弱的李克特評分和最大握力等。

  結果: 使用BoNT-A進行治療可以顯著改善震顫幅度(41.6%)、生活質量(23.0%)、UPDRS震顫評分(29.6%)和手臂功能(FTM C;24.6%)。其中最大握力在隨訪時降低了7.4%至23.0%,並且不影響日常生活中的活動。45%的受試者在首次注射後獲得療效,並且療效在兩次連續注射後保持不變。

  

  結論:這是第一項使用完全標準化的治療算法對BoNT-A注射模式進行個性化的研究,以在一系列治療中消除帕金森病引起的震顫。震顫嚴重程度的持續緩解以及手臂功能和生活質量的改善,滿足了帕金森病震顫治療中重要且未完成的需求。本研究表明BoNT-A可作為震顫主導型帕金森病的單一療法或難治性帕金森病震顫的附加療法。

  參考文獻:

  Samotus, O., Lee, J., & Jog, M. (2020).Standardized algorithm for muscle selection and dosing of botulinum toxin for Parkinson tremor using kinematic analysis. Therapeutic advances in neurological disorders, 13, 1756286420954083.

  02早期帕金森病的療效和安全性:一項隨機、安慰劑對照試驗

  背景:PF-06649751是一種新型口服非兒茶酚基D1/D5多巴胺受體部分激動劑,目前正用於研究治療帕金森病相關的運動症狀。

  方法: 本研究進行了一項為期15周的二期雙盲安慰劑對照臨床試驗,以評估靈活劑量PF-06649751在早期帕金森病受試者中的療效和安全性(ClinicalTrials.gov標識符:NCT02847650)。

  結果: 由於與試驗無關的原因,入組提前終止。總體而言,共有57名受試者參與了本項藥物治療研究(PF-06649751 = 29;安慰劑= 28),其中47人完成了本研究(PF-06649751 = 25;安慰劑= 22)。儘管研究提前終止,但該研究的主要關注點是PF-06649751組,與安慰劑組相比,該組在第15周的運動障礙學會-統一帕金森病評分量表(MDS-UPDRS)第三部分,評分較基線有統計學上的顯著改善。MDS-UPDRS第三部分評分的平均變化表現為,PF-06649751為9.0 (1.54),安慰劑為4.3 (1.65)。這相當於PF-06649751組比安慰劑組提高了4.8(雙側p = 0.0407,90%IC= 1.0,8.6)。在第15周之前的所有評估時間點也觀察到MDS-UPDRS三級評分有統計學意義的顯著改善。PF-06649751的安全性與先前研究中觀察到的相似,大多數不良事件報告為輕度或中度。PF-06649751組中最常見的不良事件是噁心、頭痛、口乾、嗜睡和震顫。

  

  結論:每日一次口服PF-06649751可顯著改善運動症狀,並且早期帕金森病患者的耐受性良好。

  參考文獻:

  Riesenberg, R., Werth, J., Zhang, Y., Duvvuri, S., & Gray, D. (2020).PF-06649751 efficacy and safety in early Parkinson's disease: a randomized, placebo-controlled trial. Therapeutic advances in neurological disorders, 13,1756286420911296.

  0血漿細胞外小泡中神經絲輕鏈水平與帕金森病

  背景: 神經絲輕鏈(NfL)對軸突的維持至關重要,可以用於反映神經元的損傷。細胞外囊泡,尤其是由細胞分泌到血液中的外來體,正在成為生理和病理過程的新型生物醫學研究的關注點。本研究調查了血漿EV NfL和帕金森病之間的可能聯繫。

  方法: 招募了116名輕中度帕金森病患者,和46名非帕金森病患者作為神經病學對照,並評估了他們的臨床運動症狀和認知功能。血漿EV用exoEasy試劑盒分離,免疫磁還原試驗用於評估EV NfL水平。使用SPSS 25.0進行統計分析,p < 0.05被用做顯著水平。

  結果: 根據大小和特定表面標記物對分離的血漿EV進行驗證。與神經病學對照組相比,帕金森病患者血漿EV NfL水平無顯著差異(帕金森病:9.42±3.89,對照組:9.53±3.62 pg/mL血漿,p = 0.71)。另一方面,帕金森病患者血漿EV NfL與運動強直的嚴重程度呈趨勢相關(p = 0.05)。在調整年齡、性別和疾病持續時間後,帕金森病患者的統一帕金森病評分量表-三評分中最佳EV NfL(最低四分位數)降低了6.66±2.08。

  

  結論:血漿EV NfL水平不能用於區分帕金森病患者和神經控制組。值得注意的是,血漿EV NfL與帕金森病患者運動症狀的嚴重程度之間可能存在相關性,尤其是在運動僵硬方面。後續研究可以通過對帕金森病患者的縱向隨訪研究,對血液EV NfL進行進一步的臨床驗證。

  參考文獻:

  Chung, C. C., Chan, L., Chen, J. H., Bamodu, O. A., & Hong, C. T. (2020).Neurofilament light chain level in plasma extracellular vesicles and Parkinson's disease. Therapeutic advances in neurological disorders, 13, 1756286420975917.

  https://doi.org/10.1177/1756286420975917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中醫藥研究治療帕金森病獲突破
    自1817年帕金森病(PD)的首次命名距今將近兩個世紀,多少醫學家曾為此病的研究付出了艱辛的勞動,現代醫學目前的治療水平也只是緩解症狀,始終沒有找到根治的藥物和方法,因此該病成為目前世界醫學研究的難點和熱點。作為五千年的文明古國,中醫學是中華民族燦爛文化的瑰寶,祖國醫學對這個「西洋病」有沒有高招呢?
  • 帕金森病有最新療法
    帕金森病是困擾人類的神經退行性疾病之一,長期引發醫學界和民間的廣泛關注。10月31日,第三屆世界頂尖科學家論壇舉行的科學前沿話題講堂上,「腦起搏器」之父阿里姆·路易斯·本納比教授,介紹了一種使用近紅外光照射腦組織的帕金森病最新療法。阿里姆·路易斯·本納比(Alim Louis Benabid)是一位神經外科醫生,對帕金森病及其他運動障礙腦深層刺激手術的發展產生了全球性影響。
  • 帕金森病不是一種,而是兩種疾病?來自一項病例對照研究的啟示
    研究簡介 帕金森病(PD)是一種常見的神經系統變性疾病,患病率隨年齡的增長而增加。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PD存在多系統障礙,除了運動遲緩、肌強直、靜止性震顫、姿勢平衡障礙等運動症狀外,還可出現一系列非運動症狀,包括胃腸道反應等。
  • 分別起源於大腦和腸道,帕金森病竟然有兩種?病例對照研究新洞見
    帕金森病是一種神經退行性疾病,主要表現為四肢震顫、僵硬、運動功能受損等,與此同時,一些患者也會出現胃腸功能紊亂的表現。在帕金森病中,大腦與腸道是否有關聯?這個問題近年來得到越來越多關注。有證據表明,帕金森病患者大腦中標誌性的異常沉積物α-突觸核蛋白,同時也可以存在於胃腸道中;動物實驗也證實,這種致病蛋白會從腸子爬進腦子。近期,神經病學領域知名期刊《大腦》(Brain)新發表的一項病例對照研究進一步指出,帕金森病可能有兩種分型,疾病分別起源於大腦和腸道。這一推測可能解釋了為什麼不同帕金森病患者的症狀差別很大,也為帕金森病的個體化診療指出了方向。
  • 多篇文章聚焦澱粉樣蛋白研究新進展!
    本文中,小編整理了多篇重要研究成果,共同聚焦科學家們在澱粉樣蛋白研究領域取得的新進展,分享給大家!就阿爾茨海默病、帕金森病、亨廷頓舞蹈病和克雅氏病(Creutzfeldt-Jakob disease)而言,蛋白以異常方式聚集而形成穩定的不可溶性沉積物,從而對神經系統造成嚴重破壞。
  • 首個治療帕金森病的透皮貼片在華獲批
    11月4日,治療帕金森病的透皮貼劑——優時比旗下創新藥物優普洛正式在中國上市。優時比中國區總經理吳昕在藥品上市發布會上介紹,優普洛今年6月獲得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用於單藥治療(不與左旋多巴聯用)早期特發性帕金森病症狀及體徵,或聯合左旋多巴用於病程中各個階段的治療。
  • 帕金森病具體有哪些症狀?
    自90年代後期第一個帕金森病致病基因α-突觸核蛋白(α-synuclein,PARK1)的發現以來,目前至少有6個致病基因與家族性帕金森病相關。但帕金森病中僅5~10%有家族史,大部分還是散發病例。遺傳因素也只是PD發病的因素之一。
  • 帕金森氏病可在細胞之間傳播致神經細胞死亡
    經過幾年漸進性的研究,現在來自賓夕法尼亞大學Perelman醫學院的研究人員將重要的步驟拼湊到了一起,揭示了帕金森氏病(PD)在細胞之間傳播並導致神經細胞死亡的機制。 他們的研究還揭示了一個廣義的概念:這種類型的疾病過程是其他神經退行性疾病,如阿爾茨海默氏症、亨廷頓氏病、進行性核上麻痺,以及有可能是肌萎縮側索硬化症(ALS)的共同路徑。
  • 1篇Nature和1篇Cell論文揭示與帕金森病相關的蛋白LRRK2作用機制
    2020年8月26日訊/生物谷BIOON/---一種難以捉摸的蛋白被許多人認為是全面了解遺傳性帕金森病病因的關鍵,而且如今卻更加清晰地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帕金森病影響著全世界數以百萬計的人,它是一種神經系統疾病,會逐漸攻擊運動功能,導致運動和協調等方面的持久損害。
  • 老年心理健康:腸道細菌在阿爾茨海默病和帕金森病中的作用
    同時,他們體內有益的抗炎症細菌直腸真桿菌的含量要低得多,而這種細菌可以產生有益的抗炎症的丁酸。研究人員還發現,阿爾茨海默病患者中抗炎症的物質水平要比正常情況下少得多。研究顯示,丁酸甚至可以改善衰老相關的記憶功能受損。為了能夠讓我們的腸道細菌產生丁酸,我們需要給它們提供足夠的益生元膳食纖維,這可以通過多吃蔬菜和水果來獲得。
  • 帕金森症候群是什麼病?
    帕金森症候群是什麼病?帕金森症候群是指排除帕金森病之外,由各種原因引起的臨床症狀和體徵,類似於帕金森病的一組疾病。臨床上可以分為繼發性帕金森症候群、帕金森疊加症候群和遺傳變性性帕金森症候群。帕金森症候群是什麼病?
  • Nature封面 |多專家點評,重大突破,加州大學付向東團隊實現帕金森病小鼠模型多巴胺能神經元原位再生,有望攻克帕金森症候群
    這項研究為帕金森病及其他神經退行性疾病提供了極具前景的治療策略和方法,並獲得了神經科學領域的廣泛關注。­­該研究被選為Nature 的封面文章。,同時指出該研究有望為神經系統疾病(如帕金森氏病)的再生醫學的發展開闢新的篇章。
  • 研究人員重新審視帕金森病的 Charcot 振動療法
    19世紀著名的神經學家Jean-Martin Charcot發明了一種「振動椅」來緩解帕金森病的症狀。
  • 如何更好地應對帕金森病?專家給出7個建議
    一、有根治帕金森病的方法嗎? 關於帕金森病的研究從沒間斷過,但迄今為止尚沒有可根治或預防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的方法。但是,帕金森病的研究已取得了重大進展,研究人員有望確定引起帕金森病的遺傳因素或環境因素,以及這些因素對大腦功能產生的確切影響。
  • 帕金森研究新發現,腸道菌群有望改善病症
    上海2020年4月23日 /美通社/ --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PD)是一種常見的神經系統變性疾病,發病率僅次於阿滋海默症,60歲以上的老人,約有1%的老人罹患該病。40歲以下起病的早發性帕金森病較少見。2015年,全球約有620萬人患有帕金森氏症,並造成11.7萬人死亡。
  • 帕金森病病理傳遞的腸-腦軸新數據
    5,帕金森病的進化驅動特徵 1,認知負荷通過興奮性網絡對丘腦的影響放大帕金森的震顫 期刊:Brain 作者:CholeFu 帕金森震顫與基底神經節和小腦-丘腦-皮層迴路的大腦活動有關。
  • Cells: 帕金森病白質和灰質的自由水成像
    提供了更好的理解帕金森病的病理進展—在體內區分神經炎症和神經元變性。擴散張量成像(DTI)已廣泛用於PD患者的腦評估。DTI指數,如分數各向異性(FA),平均擴散率(MD),軸向擴散率(AD)和徑向擴散率(RD)分別表徵了水分子隨機運動的方向和分布,擴散幅度,垂直於軸突的擴散方向性和沿軸突的擴散方向性。儘管DTI指數對組織特異性不夠敏感。
  • 衛材和MEIJI宣布治療帕金森病的EQUFINA(R)片劑在日本獲批
    (總部:東京,執行長:Daikichiro Kobayashi,以下簡稱「Meiji」)近日宣布,用於治療帕金森病的Equfina®片劑(甲磺酸沙芬醯胺,以下簡稱「沙芬醯胺」)在日本獲得了生產和銷售許可,該藥用於改善正在接受含有左旋多巴的藥物治療的帕金森病患者的劑末現象。在日本,Meiji持有沙芬醯胺的生產和銷售許可,而衛材則獨家銷售沙芬醯胺。
  • 帕金森病的藥物治療,5張表說清楚
    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是一種常見的中老年神經系統退行性病變,主要以黑質多巴胺能神經元進行性退變和路易小體形成的病理變化,紋狀體區多巴胺遞質降低、多巴胺與乙醯膽鹼遞質失平衡的生化改變,以震顫、肌強直、動作遲緩、姿勢平衡障礙的運動症狀和嗅覺減退、便秘、植物神經紊亂、睡眠行為異常、抑鬱焦慮等非運動症狀的臨床表現為顯著特徵。
  • 出國看病新研究,MRI技術協助帕金森病的基因治療
    麻省總醫院研究人員正在參加一項二期臨床試驗,測試一種有前景的帕金森病的基因療法。該團隊正在使用一種最先進的傳輸技術,可以讓他們看到輸入液進入大腦的過程,並根據需要實時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