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技法
文面,猶如一個人的外表,指作文的外部形式,包括行款格式、標點符號和書寫字跡等。一篇作文能否博得好評,固然主要決定於它的思想內容和寫作技巧等內在因素,但與它文面是否美也有一定關係。文面不美,就像一個人蓬頭散發、不修邊幅,令人望而生厭。文面很美,就像一個人梳洗整潔、衣著得體,令人感到舒服,吸引人興致勃勃地朗讀下去。可見,注意文面美是作文中不容忽視的問題。
這裡,根據一般作文要求,就文面美的幾個主要因素,談談應該注意的一些問題。
(一)行款美
一篇作文,由標題和正文組成。這兩部分都有一定的書寫格式。
標題是文章的眼睛,要「醒目」,就得講究寫法。一般寫在一行的中央,兩邊留出大致相等的空格,使人看起來舒服。標題的字要大一些,同正文之間要空出一行。
正文部分,對初中生而言,主要是注意層次段落清楚。文章的層次,主要通過段落顯示出來。一個段落,要反映一個完整的意思,長短適當,不可殘缺,也不可雜糅。每段開頭要空出兩格,以提示「上一個意思已經講完,從這裡開始講另一個意思」。有的學生寫作文不分段,全文就是那麼黑壓壓的一大塊,無層次,讀起來就很吃力,這是很不好的。
此外,作文的結尾也要意盡筆止,有的學生喜歡在結尾處寫上「完」字,個別學生甚至在「完」的周圍加上「爆炸線」,既浪費筆墨,又破壞了文面美,要予以糾正。
有的學生養成了文後補充幾段的壞習慣,用序號標上,加到文章相應的地方,很是破壞美,也不利於閱卷老師的順利閱讀。
(二)標點美
按照習慣,標點符號要點在一定的位置上。頓號、逗號、句號、問號、嘆號、冒號和分號各佔一格,點在方格的左下方;省略號和破折號,各佔兩格,寫在方格的中間;引號、括號和書名號,都由前後兩部分組成,每一部分各佔一格。引號前部分點在方格右上方,後部分點在方格左上方;括號和書名號前後兩部分都寫在一格的中間。如果兩個標點符號連用,如冒號和引號前部分連用,或句號和引號後部分連用,可以共佔一格,也可以各佔一格。
為了保持一種「向心性」的文面美,標點符號如點在一行的開頭或末尾,都有一些約定俗成的用法。
1.頓號、逗號、句號、分號、冒號、嘆號、問號、引號、書名號、括號後部分等,可以點在一行的末尾,但不能點在一行的開頭。這樣既可以及時提示該不該停頓、停頓多久和表示什麼語氣等,又有一種向中間集中、靠攏的文面美,而不會產生「離心」的感覺。
2.引號、書名號、括號的前部分等,可以點在一行的開頭,但不能點在一行的末尾。
3.破折號和省略號等佔兩格的標點符號,可以寫在開頭兩格,也可以寫在行末兩格,但不能拆開,分寫在兩行,以保持該符號的完整性,不致因拆開而產生誤解。
書寫時遇到同上述原則相矛盾的情況,如一句話寫到一行最後一格才寫完,便沒有空格點上標點符號。怎麼辦?這可以把最後一個字向前靠攏一點,讓出半格,把標點符號點在該半個空格的下方。
(三)字跡美
1、正字,即寫規範的字,不寫錯別字、生僻字、繁體字、不規範的簡化字、網絡用語和英語單詞。把字按規定的形體結構來寫,就符合規範化的要求。把字寫得不成「字」,就是錯字;把甲字寫成乙字,就是別字。錯字和別字合起來稱錯別字。有錯別字,甚至有很多錯別字,就不能正確地表情達意,就不美。
2、正書,即每個字寫得清楚和整個文面整潔。書寫清楚每一個字,讓人一看就知,讓人喜歡看。文面整潔,按規定的行格距離來寫,不任意過界,不東歪西側,不隨意塗改,不相互勾連,很有「行氣」,讀起來就舒服,就有一種美的感覺。俗稱「頂天立地」。雖然書寫能力有高有低,但完全有理由把字寫得清楚和整潔。有的學生寫作文不注意正書,兩個字甚至幾個字滾成一團,或者一個字被隨意肢解,或者潦草至極,「龍飛鳳舞」,老師要看通他的文章,不知要費多少功夫。
3、堅守「四不」原則。「不隨地吐痰」、「不隨地大小便」、「不吸毒」、「不揭皮」。
4、善於控制字數。各地對作文字數的要求不一,多在500-800字之間以500字為起點。這就提醒同學們在平時的練筆中應有意識地對字數作個要求。應對策略是;草稿上列提綱,心中打腹稿。何時開篇,何時收尾,真正做到心中有數。需要提醒的是,文章不是越長越好,無錫中考是600字以上,800字以內是個原則。
二、心法
作文高分有訣竅,文面整潔第一招。
字要頂天又立地,太細太淡都不好。
遵循「三不」好習慣,第一印象很重要,很重要。
三、薦文
2009年桂林市中考滿分作文——感受節日
洋溢著五千年民族文化的馨香,散發著勃勃文採精華的氣息,閃爍著古國文明的燦爛輝煌……它是節日,它陪伴著小小的你我快樂成長……
每當提及節日,我的心中免不了會有些激動。節日的背後,該有著怎樣美麗而神奇的傳說,有著怎樣豐厚深邃的文化底蘊,有著怎樣美好甜蜜的嚮往與期盼。
「海日生殘夜,江春入舊年」,伴隨著一聲聲爆竹的炸響,又迎來了一個新春。春節是歡樂祥和的象徵,每一個春節都向我們呈現出一個嶄新的面容;每一個春節過去,就會迎來一個全新的開始……春節到來了,便是我們人生的又一個新陳代謝,又一次除舊布新。生命在成長,世界在變遷,年的遠去又重來,就像接力似的又開始了下一段賽程。所以,在春節時節,人們的臉上總是掛著笑容,不管錢多錢少,不管順境逆境,感受春節,感悟那份「看成敗,人生豪邁,只不過是從頭再來」的激情!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清明節是一個感情豐富的節日,人們懷著傷感懷著思念為故者上墳,虔誠地祈願逝者在天國能夠過得快樂,也祈盼他們在天有靈,給活著的人以精神的庇蔭。感受清明,緬懷那些駐留天國的靈魂!
「節分端午自誰言,萬古傳聞為屈原」,端午節,只為屈原的那縱身一躍,只為那位聖賢的瞬間壯舉,便有了這個壯烈的節日,「波濤卷不去,忠魂得永生。」因為不忍見大好河山斷送在奸佞之手,卻又無力回天,何不一死了之,換個眼不見為淨?「堪笑楚王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感受端午,感悟滿腔憂國憂民的熱血無處濺灑的悲愴!
「天階夜色涼如水,臥看牽牛織女星」,大人說七夕便是年青情侶約會的時間,並且告訴我們,在七夕那天夜晚,靜靜地站在葡萄架下,便可以聽到牛郎織女的竊竊私語,你要真聽到了,便能成就一生的美好婚姻。真的趣,感受七夕,感悟人世間愛情的甜蜜。
「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中秋月圓人團圓,深深勾起客遊異地他鄉的人們對故土對親人的思念之情。在一個漫漫長夜,蘇東坡長嘆一聲,「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唉,故國啊,親人啊,感受中秋,感悟那思念故國,牽掛親人的情思。
「逝者如斯」,年年歲歲去去來來,每一次的感受都有不同,每一次的感受都如詩如畫。感受節日的文化,感受節日的溫馨,感受節日的美好,但願人生天天如節日,歲歲如今天,每一個人都懷揣著同樣一個美好甜蜜的夢,在感受中得到了更多更美好的實現!
推薦理由:看得出來,作者對節日的理解有自己的獨到之處。全年當中幾個重大的民族節日全都寫了,按照時間順序組織,文字安排有主有次,巧妙合理,可讀性較強。本文還有一個主要特點是引用豐富精彩,通過引用有關古詩名句來領起相關的段落,這種巧妙的行文方式頗能引起評卷老師的好感。文段內還有些重要的引用,這就使得引用古詩文成為本文的一大亮點。除此,全文語言表達也很靈動,感情真摯,有較強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