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的日常「高素質」,源於教育

2020-07-28 星雲海

相同的移民,不同的目的。對於移民,每個人有各自的移民理由。胡潤研究院2016年發布《中國高淨值人群出國需求與趨勢白皮書》顯示,移民的主要因素就有子女教育,佔比高56.1%。當然這數據已經是4年前的了,不可改變的是如今依舊很多人考慮移民的因素還是為了子女的教育。

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日本的教育!

日本人的日常「高素質」,源於教育

人們總是讚嘆日本國民素質高,安靜的電車、乾淨的街道、得體的禮儀。「高素質」不僅體現在這些日常小事,越是大型事件和危難關頭,越能體現國民的素質。

難道是日本人天生就素質高嗎?

誠然不是,歸根結底,源於「教育」。

日本人堅信,只有教育才能改變貧窮,提高社會的文明層次。日本擁有亞洲排名第一的教育水平,國際化的教育模式以及全世界最公平的教育體系,那具體的教育優勢有哪些呢?

下面大家就和小星一起看看吧!


日本的兒童教育


-素質比成績重要-


中國有句古話:三歲看小,七歲看老。日本的教育體系完善,那就從最初的小朋友教育看優勢,見微知著。日本的小學生教育,最注重的不是功課成績,而是一直在強調的「素質教育」。

日本人的日常「高素質」,源於教育

他們的作業大概20分鐘左右就能完成。除了少部分語數外之外,作業更多偏向日常生活的體驗,比如:觀察昆蟲、獨立做菜、養花並每天畫畫記錄等。他們更希望孩子在兒童時期,可以拓寬視野、學會獨立思考,培養他們作為一般的人的興趣與愛好。


01 獨立自主教育

在日本小學裡,每個學生都有一個儲物櫃,用來存放這些東西。在日本,無論是多小的孩子,只要上了學就會自己整理書包,父母都是在一旁看著,從不會伸手去幫孩子或是幹涉孩子。

日本人的日常「高素質」,源於教育

不僅如此,在上學的路上也是自己去背書包的,雖然書包一點也不輕,但是從來不會有父母幫忙背書包,都是孩子自己親力親為,連一些王親貴族家的孩子也是如此。

日本人的日常「高素質」,源於教育

在幼兒園裡,老師也同樣支持培養孩子們的獨立意識,鍛鍊獨立技能。

看過《蠟筆小新》的朋友們更應該知道在幼兒園裡小朋友們還可以做小小值日生,幫助老師做分發飯菜,搬運飯菜的任務。

日本人的日常「高素質」,源於教育

而且,學校內的任何區域,教室包括操場、衛生間等都是由各班學生分組打掃。

日本人的日常「高素質」,源於教育


02 合作共贏教育

日本體育課的教育重點是在於超越自己。這裡不會有跑多少米,跳多遠才合格。體育老師會記錄孩子們每一次完成了多少,如果這次比上次有提升,那麼這個孩子就可以獲得滿分。

日本人的日常「高素質」,源於教育

之前在日本有一個跳箱子的小男生火了起來。幼兒園舉行運動會,有一個日本的小男生參加了跳馬。可是不知道他確實是不擅長,還是太過於緊張,這個小男生跳了很多遍,還是沒有跳過去。

日本人的日常「高素質」,源於教育

我們先不說如果這件事情放在中國會發生什麼,就看看看日本的老師學生是怎麼做的吧。

日本人的日常「高素質」,源於教育

老師鼓勵這個同學一定要加油,努力跳過去,而其他的日本同學也紛紛從座位上起來對他進行鼓勵。

日本人的日常「高素質」,源於教育

最終這位同學終於跳過去了,所有的同學和老師都為他歡呼喝彩。

從這裡我們也可以看出,日本的孩子與其他國家的孩子相比,更明白合作的重要性。


03 尊重差異教育

日本的幼兒園中,「混班」非常常見。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們會在一起玩耍至少4小時,一方面讓孩子們增強溝通能力,一方面讓他們明白世界上有各種各樣的人存在。

日本人的日常「高素質」,源於教育

很多時候,殘疾、自閉症、智力障礙兒童,是很難被社會正常接納的。很多人認為特殊兒童就應該待在特殊機構中,但是日本很多學校,都選擇讓有缺陷的孩子也和普通孩子一樣接受教育。

日本人的日常「高素質」,源於教育

在一起玩耍的時候,孩子們都有一種天然的接納能力。從小在這樣的環境下長大,就不會輕易歧視他人,更加尊重他人、尊重差異。他們大多時候不會與人激烈爭辯,因為他們覺得,你之所以有自己的想法,是因為大家都是獨立的個體


04 禮貌教育

日本對於禮貌的教育很重視。每天要擁抱父母;對於父母做的飯要說辛苦、吃飯前要說:「我開動了」表示感謝;在路上要和行人打招呼......

日本人的日常「高素質」,源於教育

在幼兒園裡,每次換教室上課,帶領孩子們離開的老師會先溫和的做示範:「好,大家注意,我們來問候老師吧。」

日本人的日常「高素質」,源於教育

然後孩子們會一起鞠躬,說:「謝謝!」而這個房間的老師,以及比他們年齡大一點點的孩子們,則會起身熱情的回應:「不用謝!」

在日本學校還會給學生設立「給食日」,學生會自己進行取飯和打飯。從把飯菜搬運出來,一直到最後將空盒送回去,全都由學生們自己完成。在這一天他們會分工明確共同勞動,明白並感受一下學堂阿姨對他們服務的不容易。

日本人的日常「高素質」,源於教育

經過這樣的教育,孩子會明白對周圍的人進行感恩。同時也會鍛鍊到他們與人的社交能力,畢竟在進行勞動和取飯的過程當中,他們也會遇到各種的人。


教育是最廉價的國防


有數據顯示,在1920年,日本人的識字率就達到了99%,而在19世紀明治維新之前,日本人的識字率也是亞洲第一的。「教育是最廉價的國防「,這句話非常有道理。且不知您發現了沒有:日本身為一個小島國,卻基本上每年都能得到諾貝爾獎。

日本人的日常「高素質」,源於教育

免費的義務教育

認可保育園(按日本政府審查的保育園標準)、幼兒園(2019年10月安倍政府推出的新舉措)、小學、初中高中都免費,日本小學及中學的義務教育,公立學校費用都是全免的,九年義務教育這點和我國是相同的,家長只需要負擔孩子在學校的餐食費以及戶外活動的費用即可。

日本人的日常「高素質」,源於教育

在日本,公立高中的學業水平高於私立高中,私立中學的學費一般是60萬日元,折合人民幣3萬左右,學生的飲食費+活動費一般是60萬~100萬日元不等。


免費的高等教育

日本政府針對低收入家庭,制定了高等教育免費化的政策,2020年具體法規實施後,不但不收學費和入學金,還會給學生定期發放生活費和補貼型獎學金。針對免除居民稅的家庭,國公立大學走讀生和非走讀生每年分別獲得35萬日元和80萬日元,私立大學的走讀生和非走讀生分別獲得46萬日元和91萬日元。

日本人的日常「高素質」,源於教育

並且日本政府實施學費減免,國立大學學費減免約54萬日元,私立大學最多減免70萬日元。

耳濡目染,言傳身教,寓教於樂,教育源於生活點滴,如此細節化的日式教育,是孩子受益終身的補養。美國學者愛默生也說過,教育的意義就在於有一天,當你把學校學會的知識、技能都忘了之後,剩下的那部分,就是教育的意義。

日本人的日常「高素質」,源於教育

教育,是個說不盡的話題,總體來講,日本憑藉著著質量過硬、聞名全球的教育優勢,近年來不斷吸引著大量的移民和外國居住者。

了解了日本的教育優勢,您有想過給自己的孩子一個怎樣的教育環境嗎?有沒有想過試一試日本的素質教育呢?

相關焦點

  • 「遅刻魔」?日本人的時間觀念是怎麼樣的?
    日本用語中「遅刻魔」(ちこくま),意思是「遲到狂」,指遲到成性的人。帶有嘲諷、鄙視的意味。日本人出了名的守時,對時間的管控力更是精準得嚇人。在日本社會裡,守時是常識,提早到更是禮貌。甚至不會特別規定遲到的懲罰,因為很少人會沒有正當理由就狂遲到,然而你知道對於日本人來說早到,也是一種「不守時」喔!
  • 信業達晚間日語小課堂NO.454......用「お前」是失禮?日本人日常真的不用「お前」嗎?
    答:只需點上邊《信業達教育》免費關注..【お前の語源・由來】其實在過去,「お前」是「前」的前邊加接頭詞の「御(お)」,而「前」則是表示對神佛或貴人尊敬而用的一個詞語,現在在拜神佛時仍會使用的「みまえ(御前)」和「おんまえ(御前)」就是這個道理。後來,為了避免直接稱呼身份高的人,邊開始使用間接代詞「お前」。
  • 「卡拉OK」竟是日英結合?來看看日本的新式詞彙——和制外來語!
    和制外來語大多是日本人為了方便交流,以簡化、改造的手段吸收其他種類的語言,使其日語化,並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詞彙。在明治維新時,日本脫亞入歐,更多地學習了西方文化。從那時起,日本就開始創造和使用和制外來語了。
  • 日本人為何會將12月稱之為「師走」
    日本會將一年四季的月份用季節感更強的「和風月名」來命名,而12月卻不同於其他月份,叫做「師走」。那麼「師走」的由來為何呢?原本「師走」是指舊曆的12月,大致是現在的12月末至2月上旬的時期,但由於日本自明治初期開始使用西曆,「師走」也便成為了12月的別稱。我們將這個詞語拆開進行解讀,意思是「師」非常忙碌四處奔走之意,那麼此「師」到底是指什麼人呢?
  • 日本的小學生又火了!在教育這件事情上,日本人從不會手軟!
    我們總是讚嘆日本國民素質高,安靜的電車、乾淨的街道、得體的禮儀。「高素質」不僅體現在這些日常小事,越是大型事件和危難關頭,越能體現國民的素質。 日本教育:要尊重不同 日本的「融合教育」讓日本孩子從小就學會尊重和自己不一樣的人。 日本的幼兒園中,「混班」非常常見。
  • 日本孩子到底有多獨立?在教育這件事上,日本人從來不會手軟
    小編雖然反對崇洋媚外,但是不得不承認在這一點日本就做得很好(甚至有點無情),所以有一些好的方面還是值得我們借鑑的。我們總是讚嘆日本國民素質高,安靜的電車、乾淨的街道、得體的禮儀。「高素質」不僅體現在這些日常小事,越是大型事件和危難關頭,越能體現國民的素質。
  • 日本人在說「よろしく」的時候,他們到底在說什麼?
    」可謂是日語中相當高頻的詞彙了,只要稍微懂一些日語,就一定會聽過「よろしくお願いします。」那麼日本人在說「よろしく」的時候,他們到底在說什麼呢?「よろしく」漢字寫作「宜しく」,源於形容詞「宜し」(古語)的連用形。常與「願う」連用,構成「よろしくお願いします」用於寒暄,表示問好、致意之意。
  • 日本究竟讀「にほん」還是「にっぽん」?
    學日語的小夥伴都知道「日本」的讀音是「にほん」,所謂「霓虹國」就是它的音譯。但學著學著,又發現它還可以讀成「にっぽん」,那麼為什麼有兩種讀音,它們之間又有什麼區別呢?今天就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那麼為什麼「日本」會有兩種讀音呢?這要從日語的「は」行假名的讀音演變說起。現代日語中的「はひふへほ」(ha,hi,fu,he,ho) 在古代原本是讀作「ぱぴぷぺぽ」(pa,pi,pu,pe,po)的。而「日本」這個國號是7世紀後期開始使用,那時候的讀音應該是「にっぽん(吳音)」或者「じっぽん(漢音)」。
  • 為何日本人不喜歡這三個「いい」?
    在日語中,「いい」本應是積極向上、具有肯定意義的詞彙,但是在日語中有三個「いい」是日本人不喜歡聽到的!
  • 日語乾貨 | 日本人出門為什麼要說「いってきます」,回家要說「ただいま」?
    看日劇的朋友都知道,日本人在早上出門的時候都要說一句「いってきます」,而回家第一件事就是說「ただいま」。這是日本使用頻率很高的寒暄語,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兩句話的使用方法。日本人自古以來都信奉「言霊信仰(ことだましんこう)」,大家認為,說一些吉利的話,事情就會變得很好;反之,事情就會變得很糟糕。「いってきます」是日本人出門的時候對家裡人經常說的一句話,中文譯為「我走了!」
  • 衝繩人「最討厭被說是日本人」,告訴你如何「一眼能辨識衝繩人」
    衝繩是許多人心目中的旅遊勝地,不過衝繩不僅對中國人來說是外國,對日本人來說也是一個相當「異國風」的地方。事實上,許多衝繩當地人並不認為自己是日本人,衝繩縣人Kyoda最近就在節目上透露,最討厭被日本其他縣府的人說:「衝繩是日本的。」
  • 「防範於未然」,才是教育的最高境界.
    原來,這都要歸功於日本那「防範於未然」的教育體系。從幼兒園開始老師就會帶領著孩子們舉行各種各樣的避難訓練。如:常規衣著遊泳、火災避難以及面對壞人闖入等應急訓練。除了在教育體系中融入應急訓練,日本也非常重視「防範於未然」設計。曾被媒體稱為「日本社會設計的先驅」的太刀川英輔,就是這樣一位擅長運用設計來幫助人們做到防範於未然的設計師。
  • 你知道「麻婆豆腐」用日語怎麼說嗎?
    和制外來語大多是日本人為了方便交流,以簡化、改造的手段吸收其他種類的語言,使其日語化,並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詞彙。美國伊利諾州立大學教授 James Stanlaw 著有《和製英語と日本人》(和製英語和日本人)一書,他認為日本人將符號體系變幻混合使用的狀態,已經是真正地使用兩個國家語言的狀態了。
  • 「撒喲娜拉」即「永別」?!
    一說它具有「永別」的意思,不能隨便在日常中使用;又說它屬於比較正式的說法,即使是在平時也是可以使用的。那麼,「さようなら」到底該不該出現在日常用語中,又該如何正確使用呢?答案從這裡開始!比如在分手時常說到的「そういうことならしょうがない(如果是這樣的話那就沒辦法了)」。是在表明放棄了此段感情並提出分手。也就是說,說話人已經接受了分手這件不可避免的事實。
  • 原來日本人不常講「阿娜答」!不能亂說啊,用錯會激怒日本人哦
    日文「阿娜答」(あなたanata)並沒有「老公」或「親愛」的意思!有學過一點日文的人可能早就知道「阿娜答」是「你」。但實際上日本人日常對話也不常用到「阿娜答」,用錯時機還會激怒日本人!那到底正確用法是什麼?這篇就要告訴你課本沒教的「阿娜答」!
  • 當日本人說「なに」的時候,他們到底在說什麼?
    みなさん、こんにちは、ようこそ教育ゆうちゃんヘ (大家好,歡迎來到柚嬙教育)「なに」這個詞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頻率非常高,就算沒有學過日語的小夥伴,很多也通過日本動漫,記下了那麼,當日本人在說「なに」的時候,他們到底在說什麼呢?「なに」在大部分情況下都可以翻譯為「什麼」,但是隨著用法和語境的不同,它的意思也會有略微的區別。
  • 在日本工藝家的手中,日常用品也很美!
    和至今為止被認為是「美」的高價美術工藝品不同,人們日常使用的物品也有「美」蘊含其中。也就是說,日本所謂的「民藝」,原本就是「工藝」的一部分,柳宗悅等人將其發現再評價,並作為20世紀的日本新生的美學概念。默默無聞的人們的日常生活物品中所蘊含的自然之美,便是「民藝」。
  • 「日本特定技能」沒有永住資格的人,如何在日本申請貸款買房
    前言在之前的文章中,小豚談到了很多關於「特定技能」制度與在日本工作的相關話題。本文將從在日生活的角度出發,談談打算在日本定居的「技能實習」與「特定技能」工作者,如何在沒有永住權的情況下,在日本申請貸款買房。
  • 如何像日本人一樣正確地使用 「食べる・食う」
    之前給大家介紹了,根據大數據語言庫(コーパス)的數據去了解日本人到底如何使用日語。舉個例子來說就是↓大きい VS 大きな這兩個詞日本人到底更偏向於使用哪一個呢?即便去問一萬個日本人也沒辦法得到讓大家滿意的答案。
  • 日本也有凡爾賽宮?東京「迎賓館赤坂離宮」與「京都迎賓館」
    七寶燒(七寶焼)是日本傳統的金屬工藝技法的一種,在金、銀、銅、鐵、青銅等金屬胚上使用焊接或膠合技術覆蓋上釉藥,高溫燒制而成。「七寶」名稱源於佛教的七寶之說,寓意在於七寶燒就像《法華經》等佛法經典的七寶一樣精美珍貴。日本的七寶燒陶瓷藝品典雅高貴,一直是日本在國際外交上的禮品首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