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魂有一個孤寂的住所,在那裡他注視山下的暖風,他注意鮮豔的親吻,像花朵一樣搖動,像花朵一樣想擺脫蜜裡的昆蟲。
1993年10月8日,著名「童話詩人」顧城,在紐西蘭激流島殺妻自殺。在許多人看來,顧城的行為是一種瘋狂,即使此前他的詩曾讓無數人著迷,甚至從6歲便顯露出天賦的他因為這次的瘋狂舉動被冠上了「瘋子」的稱號。
1956年,9月24日顧城出生於北京詩人之家,朦朧詩派的代表人物,被稱為當代的唯靈浪漫主義詩人,他早期的詩歌有孩子般的純稚風格、夢幻情緒,用直覺和印象式的語句來詠唱童話般的少年生活。這對於一個人來說是珍貴的,畢竟年少的品行很難保持,但他一生悲哀的點又恰恰來源於此。
在顧城的生命中有個很重要的女人,也正是在她的關懷之下,顧城也能夠像孩子一樣單純的活著,只是這種性格自然會形成之後的悲劇。
1974年,顧城在火車上對初見的謝燁一見傾心。很多人不相信一見鍾情,但世上真的存有,只是很多時候摻雜著太多的因素。
對於和謝燁的第一次相遇,顧城用他的詩寫道:「我覺得你亮的耀眼,使我的目光無法停留。」遇見謝燁對於顧城是幸運的,因為她包容了他太多,甚至可以原諒他的出軌。
對於初見的謝燁,當時21歲的她,美麗善良,落落大方,與身邊的男女老少談笑自如,而這正恰好讓從小性格孤僻內向的顧城著迷,因為這正是他羨慕的生活狀態。
也許是對於謝燁的喜愛,讓孤僻的顧城有了勇氣偷偷塞給了謝燁地址。
如果按照今天的劇情,一定會認為這是個瘋子,也一定會將紙扔進垃圾桶而已。但讓顧城沒有想到的是,當時的謝燁居然拿著地址挨家挨戶的去找來了,這更是讓顧城很是驚喜。
面對顧城的驚訝,謝燁的回覆是:「我就想看看你是不是個騙子,看看你給我留的地址是不是真的」,兩個年輕人的愛情也許就是這樣的簡單,尤其是當時那個年代的感情。
最終,他們相戀了。在交通不便的時代裡,來來往往的書信聯繫了這兩個北京、上海的青年。當時的兩個人愛得很深,顧城迷戀於謝燁的活潑,而謝燁也被顧城的詩人氣質折服,只是和所有的戀愛劇情一樣,父母的阻力是巨大的。
因為謝家父母的不同意,顧城特地從北京跑到了上海,躺在了謝燁他們家門口的箱子裡,想要為他們的愛情證明一些什麼。他們的異地戀斷斷續續的持續了四年。
最終在顧城證明自己沒有精神病之後,兩個人終於在1983年步入了婚姻。在愛情裡,顧城或許是浪漫的王子,可是在現實面前,他只是個拒絕長大的巨嬰。謝燁成了他成活裡的寄託。
由於顧城有著一定的心理障礙,所以謝燁在他們的生活裡擔任著全職保姆、私人醫生,甚至還幫他處理著許多雜物,她要讓他幸福的活在自己詩人的世界裡,而她則幫他承擔著一切生活的重擔。
而由於兩個年輕人的生活缺少著固定的收入,有些時候一鍋白菜粉絲豆腐就是一天的飯,但這也是他們的生活,兩個人也是活得依然幸福。
只是,和所有的文人品性一樣,永遠有著對於生活的不滿,即使他們認為已經找到自己的伴侶之後,還是希望尋找自己自由的寄託。
當時的顧城出軌了,尤其還是婚外情。
顧城遇見了他生命中的另外一位女人。
從1990年到1993年是顧城最恣意的時光。
他曾說過:「謝燁是男人,是母親。李英是女人」。
一個承擔著照顧他的生活,而一個卻讓他的精神世界得到了滿足。這應該是讓顧城最值得回憶的時光。但人生並非永遠會順順利利。
1993年1月,在顧城受邀外出講學的時候,獨自留在小島上的李英為了綠卡跟一個教英語的老頭跑了。這又好像所有的言情劇一樣狗血。
這樣的生活讓顧城一度接受不了,本就抑鬱的他一度想要自殺,尤其是他的童話王國一夕之間崩塌了,實在讓他接受不了。
但這樣的生活同樣也讓謝燁接受不了。
1983年8月10日,謝燁給父親的信中寫到:「我無法再和他生活下去,故而天知道會怎樣。因他不容木耳,我定要和木耳在一起。我決定10月底離開他,這是我和他都明白的。我是想要木耳生活自由,在這方面太可怕了。三月就想回去了,可是他要死的樣子,我真憐惜他,說是陪陪他。」此前在顧城的偏執下,他們的兒子木耳三歲的時候就被迫送養給別人。這對於一位母親來說應該是痛苦的。
1993年10月8日,顧城與謝燁商議離婚,但沒有談妥。因為離開謝燁之後的生活,顧城實在接受不了。
在難以接受的悲憤下,顧城拿起斧子砍傷了正在收拾行李的妻子。
之後,在屋外的那棵樹上,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而謝燁也是不治身亡。
偏激的人生觀給這位詩人帶來了太多的悲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