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城:可愛如天使,極端像魔鬼,孤寂的靈魂幻想成理想的詩歌

2020-12-10 騰訊網

靈魂有一個孤寂的住所,在那裡他注視山下的暖風,他注意鮮豔的親吻,像花朵一樣搖動,像花朵一樣想擺脫蜜裡的昆蟲。

1993年10月8日,著名「童話詩人」顧城,在紐西蘭激流島殺妻自殺。在許多人看來,顧城的行為是一種瘋狂,即使此前他的詩曾讓無數人著迷,甚至從6歲便顯露出天賦的他因為這次的瘋狂舉動被冠上了「瘋子」的稱號。

1956年,9月24日顧城出生於北京詩人之家,朦朧詩派的代表人物,被稱為當代的唯靈浪漫主義詩人,他早期的詩歌有孩子般的純稚風格、夢幻情緒,用直覺和印象式的語句來詠唱童話般的少年生活。這對於一個人來說是珍貴的,畢竟年少的品行很難保持,但他一生悲哀的點又恰恰來源於此。

在顧城的生命中有個很重要的女人,也正是在她的關懷之下,顧城也能夠像孩子一樣單純的活著,只是這種性格自然會形成之後的悲劇。

1974年,顧城在火車上對初見的謝燁一見傾心。很多人不相信一見鍾情,但世上真的存有,只是很多時候摻雜著太多的因素。

對於和謝燁的第一次相遇,顧城用他的詩寫道:「我覺得你亮的耀眼,使我的目光無法停留。」遇見謝燁對於顧城是幸運的,因為她包容了他太多,甚至可以原諒他的出軌。

對於初見的謝燁,當時21歲的她,美麗善良,落落大方,與身邊的男女老少談笑自如,而這正恰好讓從小性格孤僻內向的顧城著迷,因為這正是他羨慕的生活狀態。

也許是對於謝燁的喜愛,讓孤僻的顧城有了勇氣偷偷塞給了謝燁地址。

如果按照今天的劇情,一定會認為這是個瘋子,也一定會將紙扔進垃圾桶而已。但讓顧城沒有想到的是,當時的謝燁居然拿著地址挨家挨戶的去找來了,這更是讓顧城很是驚喜。

面對顧城的驚訝,謝燁的回覆是:「我就想看看你是不是個騙子,看看你給我留的地址是不是真的」,兩個年輕人的愛情也許就是這樣的簡單,尤其是當時那個年代的感情。

最終,他們相戀了。在交通不便的時代裡,來來往往的書信聯繫了這兩個北京、上海的青年。當時的兩個人愛得很深,顧城迷戀於謝燁的活潑,而謝燁也被顧城的詩人氣質折服,只是和所有的戀愛劇情一樣,父母的阻力是巨大的。

因為謝家父母的不同意,顧城特地從北京跑到了上海,躺在了謝燁他們家門口的箱子裡,想要為他們的愛情證明一些什麼。他們的異地戀斷斷續續的持續了四年。

最終在顧城證明自己沒有精神病之後,兩個人終於在1983年步入了婚姻。在愛情裡,顧城或許是浪漫的王子,可是在現實面前,他只是個拒絕長大的巨嬰。謝燁成了他成活裡的寄託。

由於顧城有著一定的心理障礙,所以謝燁在他們的生活裡擔任著全職保姆、私人醫生,甚至還幫他處理著許多雜物,她要讓他幸福的活在自己詩人的世界裡,而她則幫他承擔著一切生活的重擔。

而由於兩個年輕人的生活缺少著固定的收入,有些時候一鍋白菜粉絲豆腐就是一天的飯,但這也是他們的生活,兩個人也是活得依然幸福。

只是,和所有的文人品性一樣,永遠有著對於生活的不滿,即使他們認為已經找到自己的伴侶之後,還是希望尋找自己自由的寄託。

當時的顧城出軌了,尤其還是婚外情。

顧城遇見了他生命中的另外一位女人。

從1990年到1993年是顧城最恣意的時光。

他曾說過:「謝燁是男人,是母親。李英是女人」。

一個承擔著照顧他的生活,而一個卻讓他的精神世界得到了滿足。這應該是讓顧城最值得回憶的時光。但人生並非永遠會順順利利。

1993年1月,在顧城受邀外出講學的時候,獨自留在小島上的李英為了綠卡跟一個教英語的老頭跑了。這又好像所有的言情劇一樣狗血。

這樣的生活讓顧城一度接受不了,本就抑鬱的他一度想要自殺,尤其是他的童話王國一夕之間崩塌了,實在讓他接受不了。

但這樣的生活同樣也讓謝燁接受不了。

1983年8月10日,謝燁給父親的信中寫到:「我無法再和他生活下去,故而天知道會怎樣。因他不容木耳,我定要和木耳在一起。我決定10月底離開他,這是我和他都明白的。我是想要木耳生活自由,在這方面太可怕了。三月就想回去了,可是他要死的樣子,我真憐惜他,說是陪陪他。」此前在顧城的偏執下,他們的兒子木耳三歲的時候就被迫送養給別人。這對於一位母親來說應該是痛苦的。

1993年10月8日,顧城與謝燁商議離婚,但沒有談妥。因為離開謝燁之後的生活,顧城實在接受不了。

在難以接受的悲憤下,顧城拿起斧子砍傷了正在收拾行李的妻子。

之後,在屋外的那棵樹上,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而謝燁也是不治身亡。

偏激的人生觀給這位詩人帶來了太多的悲哀。

相關焦點

  • 顧城兩個一生所愛皆離他而去,理想世界的破滅,讓他變成殺人魔鬼
    顧城以理想的光輝照亮了那個特殊的時代,這首詩歌不知鼓舞了多少人,詩人顧城也一戰成名。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顧城用童真和理想看待整個世界,這給了他"童話詩人",卻也將他送入了深淵。他的一生,遇見了兩個一生所愛,卻都離他而去。理想世界的破滅,讓他變成殺人魔鬼,一夕之前,從天才的寶座,跌入魔鬼的地獄。
  • 徐敬亞:顧城——命中注定的詩人
    不管過去多少年代,這神奇的孩子都永遠飛翔,因他用詩封存了靈魂的翅膀。顧城說:「生如蟻而美如神」。還說:「在靈魂安靜之後/血液還要流過許多年代。」這些年,我總在想:一個人活著,壽終正寢一定更好嗎?滿臉老年斑、步履蹣跚一定更好嗎?大自然,顧城一生的詩歌因子顧城人生的第一首詩,作為《全集》開卷之作首次出版。
  • 重溫經典詩歌|顧城:我的心愛著世界
    本期音頻選自顧城經典詩歌欣賞《生命幻想曲》我的心愛著世界作者:顧城朗誦:趙屹鷗高山,流著,使眼睛變得蔚藍使早晨變得紅潤我的心愛著世界我愛著,用我的血液為她畫像,可愛的側面像這樣衝突的兩種配色給人整體感覺並不和諧,甚至給人彷徨壓抑的心靈感受,加之詩歌所描述的是「冬天夜晚」的景象,給人體驗是寂靜而冷清。這與詩人以往那些色彩豐富、明豔的世界有所出入。
  • 讀《顧城的詩》
    詩集開始的詩裡,展現的是孩童和少年對世界的幻想:雲朵、花兒、奔跑的鹿,小小少年漸漸長大,詩裡多了一個她,影子,追蹤,希望與失望,患得患失,歡笑、失戀的淚珠兒相伴。再後,有了與更多更大社會的關連,觀察描摹、情感體驗、自主思考,像一副扇骨,將成熟而完整的人生帶動起來,直至,詩歌成了一個詩人的精神史。其實,顧城的有些詩結構非常簡單,不需要你去再三琢磨,一種純潔的內心與想像自然會打動你。
  • 論顧城的詩歌
    本論文根據顧城的詩歌論來整理顧城的詩歌,尤其針對它語言和形式的變遷,來考察顧城終生探求的詩歌理想和他的創作留給現在和未來的讀者的課題。另外,這首詩的每行末尾都是鼻母音kong, long, liang, xing,詩歌整體的韻律也很好。他第一次創作的詩歌是在1962年,是顧城口述,他姐姐筆記的作品。而且在顧城小時候,向父親報告自己創作詩歌時說「我又想出來一首詩」,這樣看來,在還不完全識字的少年時代,顧城更加關心語言的發音和節奏。
  • 重溫經典詩歌丨顧城:來臨
    我們赤裸裸地降臨在這個世界上,原本只是一個平凡無奇的靈魂像浮萍一樣在這茫茫世間飄忽,但時間賜予了生命意義,我們在這有限的兩三萬天數裡尋找我們的去路和歸宿,於是我們衍生出了情感、夢想、自由。在生命時鐘終止之際,一定要用力擁抱生命,大口呼吸,轟轟烈烈地愛一場,再刻苦銘心地痛一場。
  • 詩人顧城經典現代詩歌精選十首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顧城詩歌《假如……》假如鐘聲響了就請用羽毛把我安葬顧城說,它在一個四周滿是荒草的小站上,從這點來看,顧城認為所有的人應該有孤獨的那刻,也就是說,我們需要安靜,需要一個小小的站臺來放逐我們疲憊的心靈,四周不要同類,不要房子,就是小巧可愛的羚羊也不要,甚至不要鳥兒,就算有草,也是自然荒蕪的,因為鮮豔地怒放會影響自己所需要的寂寞。
  • 史上最全,顧城18首詩歌名句,句句扎心
    詩人顧城在我眼中,像是一個天真無邪的孩子。他不諳世事,孤獨,明麗純淨。顧城的詩歌同樣充滿童真氣質,但是在童真裡又有讓人心碎的悲哀,他的詩歌最適合挑一個乾乾淨淨的下午讀,想起詩歌裡的無數感傷和歡喜,總是太動人。
  • 被稱為「冰海天使」:擁有天使的美貌,卻像「魔鬼」一樣捕食!
    被稱為「冰海天使」:擁有天使的美貌,卻像「魔鬼」一樣捕食! 很可愛的名字哦,這是因為它們在遊動的時候,會張開拍動著身體上的兩片翅膀,那種透明的翼揮動著就如同在傳說中的小天使一樣,而且它們透明的身體中間那顆火熱的心,看著很漂亮,其實那個紅色的器官不是心,而且裸海蝶的消化器官!
  • 逼迫妻子流產、出軌、殺妻後自縊,顧城的悲劇人生到底是誰造成的
    這種農場勞作生活使得顧城的心境發生巨大變化,與他幻想中的理想世界之間巨大的差距,讓他感到了痛苦。從17歲開始,顧城開始尋找工作,但是當時的顧城能夠找到的,也就是一個在辦事處臨時上班的工作。按照天數計算工資,每天顧城從事的就是掏下水道、修理門窗、油漆家具……詩歌成熟,風格陰鬱從這個時候,顧城將文字作為自己情感的宣洩口,1947年開始,顧城的詩歌逐漸成熟,並且開始廣泛發表,在1977年,顧城成為朦朧詩派著名代表人物。
  • 顧城:妻子與情人共處,殺妻後自殺,千萬遠離愛情中的「巨嬰」們
    在愛情中有這樣一種人,他們自私、自我,他們試圖佔有對方的一切,包括肉體和靈魂。他們要讓對方按照自己預想的方式給予自己愛情的感覺,他們希望在愛情中佔據絕對的主導權卻又完全依附在對方的身上。他們會說,因為自己敏感而脆弱,像個孩子。
  • 顧城的詩歌《一人》賞析
    ——賞詩品文論世集顧城的詩歌《一人》,是寫詩人和英兒之間的情感糾葛,這種情感糾葛在詩人看來是「不能避免」的,是「他的命運」;顧城的詩歌《一人》,寫詩人和英兒之間的「危險安心」的愛戀,「危險」是為顧城置妻子謝燁不顧而與情人英兒的畸形之戀,「安心」是為顧城確實在與英兒的愛戀中找到了靈肉相合的感覺,顧城曾說:「英兒是我的靈魂」。
  • 顧城:斧頭殺妻,三人同居,童話詩人的殘暴與荒誕
    顧城的詩像浮亂世界裡最純淨空靈的花園,給人以洗禮和慰藉,但文字的美好背後藏著的卻是暴虐血腥的現實——想活成童話的顧城最終活成了個瘋子,三人同居,斧頭殺妻,自縊而死。時代巨變和殘酷現實刺激了少年本就敏感脆弱的神經,顧城的性格越發乖僻、內向。人在極其苦悶的環境中總是下意識地為自己尋找出口,顧城在經歷了陰鬱痛苦的青春期後,開始嚮往現實截然相反的理想國。1973年開始,他將自己的理想國裝進了詩裡。
  • 從大詩人到殺人犯,顧城為何向妻子舉起屠刀?這場悲劇誰來負責?
    童話的開端當代年輕人,很痴迷於那些歌唱偶像明星,但是在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在內地的知識分子中卻是痴迷於如今偶像熱般的詩歌熱中。當時的詩壇大家雲集,顧城就是這樣一位閃耀的星星。不同於北島冷峻激昂的風格,顧城的詩中有如孩提般的稚嫩柔美。與其說是詩,更像是一篇篇童話。
  • 天使中的魔鬼
    與考核升學率絕緣的幼小階段,它簡直無地自容,如過街老鼠人人喊打,被家長唾棄,被官方打入冷宮,各種減負的奇招、妙招層出不窮,於是乎,年幼無知的那些年,看上去好一番「天下太平」的生機景象。此一時彼一時,到了中學,它遇上了翻身的良機。學生還是嘚瑟了那幾年的學生,但它卻昂首挺胸,不再卑微,於是,一場場可歌可泣的「西天取經」拉開了序幕。
  • 死於1993:顧城和謝燁最後的日子
    離開學校的顧城更加孤獨,他經常自己看書寫詩,12歲時,他寫了首《我的幻想》:我在幻想著,幻想在破滅著;幻想總把破滅寬恕。破滅卻從不把幻想放過。父親顧工看到後,覺得太深刻了,不明白兒子在想些什麼。>顧工看了嚇了一跳,他不明白顧城為什麼要把江邊的巨石想像成「人的頭顱」。
  • 詩人顧城在愛裡掙扎,妻子與情人共侍一夫,情人離去,他走向極端
    1969年,顧城隨父親在農場工作了5年,他不喜歡這裡的一切,枯燥的生活,空曠的田野,也就是在這個時候,他開始對自己認識的世界進行創造,他決定以寫作的方式來安慰自己,由此,17歲的顧城開始了最初的詩歌創作,改革開放之初,人們思想逐漸恢復平靜,顧城的詩也變得成熟,他的作品開始在各大雜誌報紙上發表,由此,一躍成為詩歌朦朧派的代表人物。
  • 摩羯座一半是天使,一半是魔鬼
    摩羯座亮星組成一個倒三角形結構,古人將其稱為「神仙之門」,認為從地上各種名利是非解脫出來的人,其靈魂就可以通過此門登上天國。關於摩羯座的傳說之一摩羯座也叫山羊座,嚴謹而內斂,就像它的名字一樣。在希臘神話中,他管著宙斯的牛羊,他們都叫他牧神潘恩。潘恩長得十分醜陋,幾乎可以用猙獰來形容。
  • 顧城的詩歌《一代人》賞析
    《一代人》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我卻用它尋找光明顧城的詩歌《一代人》語言簡潔精煉,內涵豐富深刻,既有凝重的批判性,又富有濃烈的抒情性。這首詩歌只有短短兩句話,思想內涵卻豐富深刻。「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詩人用「黑夜」象徵了「一代人」所處社會環境的惡劣、黑暗(指「文革」),詩人用「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控訴、痛斥了「黑夜」對「一代人」心靈的殆害。
  • 激流島殺妻後自殺的童話詩人——上帝與魔鬼的結合體顧城!
    顧城原籍上海,出生在北京,1969年隨父親顧工下放山東農村,1974年回到北京,80年代以後生活在紐西蘭等國。他有很多的著名詩集,如《黑眼睛》、《北島顧城詩選》等等,他是天才的詩人,是朦朧詩的領軍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