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年輕人情緒衰竭的徵兆#話題突然登上了熱搜。
何為情緒衰竭?
情緒衰竭,通常是指由於工作和個人生活中累積的壓力過大,而導致情緒疲憊、生活熱情流失的情況,會嚴重影響一個人的工作和生活,積壓太久、非常嚴重者,可能進一步導致更為嚴重的心理疾病(如抑鬱症等)。
很多時候,你的身體狀態,取決於你的情緒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疾病,都和情緒有關。
近年來,情緒狀態對於身體健康的重要性也逐漸為人們所關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注重養生。就連90後,因為脫髮、腰疼等問題,也不得不提前加入養生大軍,過著保溫杯裡泡枸杞的生活。
但到底什麼是養生?我認為清初名相魏裔介的一句話可以概括:「攝生之道,大忌嗔怒」,養生所遵循的規律,最忌諱生氣發怒。
《黃帝內經》裡也有言:「怒傷肝、喜傷心、憂傷肺、思傷脾、恐傷腎。」
中醫認為一切病先是神病,然後是氣病,再到血病,最後才到形病。
其實,最好的養生就是,順其自然,情緒穩定。
情緒不好,再多的養生都是徒勞!
吃得再好、保養得再好,可能也抵不過情緒帶來的傷害。生氣、悲傷、鬱悶……負面情緒就如同一顆定時炸彈一樣,隨時可能毀掉身體!
負面情緒是身體的最大殺手
人體裡有著一套精密的免疫系統,這不僅是西醫所說的狹義的免疫能力,還包含自我診斷、人體資源管理、自我修復及再生等功能。
但我們不知道,委屈、憂愁、糾結、憤怒......全都累積在身體裡,終有一天,一場免疫風暴,就能帶走人的性命。
因為,當我們產生各種各樣的情緒的時候,最先攻擊到的就是身體的免疫系統。
據調查,70%以上的人會以攻擊身體器官的方式來消化自己的情緒,這是導致出現病症的最大原因之一。
以女性為例。生氣不消易得乳腺增生,長期鬱積易患乳腺癌,忽視女性身份會影響卵巢健康、例假紊亂,夫妻感情不合甚至婦科疾病糾纏……
有研究表明,導致免疫系統出現問題的情緒中,常見的包括:生氣、悲傷、恐懼、憂鬱、敵意、猜疑,以及季節性失控(如夏季頻發爭執和摩擦,冬季抑鬱患者會比平時多)。
當感到皮膚過敏、喉嚨不適、胃痛胃潰瘍、失眠多夢、經常性頭痛等症狀,我們常常會想:是不是身體出現什麼問題了?
其實很多時候,經常性的負面情緒才是幕後黑手。許多疾病都是我們自己的情緒引起的,即使好了一點,我們的情緒再上來的時候,健康又沒了。
情緒穩定,是一個人最好的養生
世上沒有既安逸又精彩的人生,而美好前程往往都是辛苦拼來的。想要擁有一個強健的身體,就必須管理好自己的情緒。
沒有人能比你更關心自己的情緒,也沒有人能比你更敏銳地察覺身體發出的信號:
什麼時候疲勞到了一個臨界點,你需要休息;
什麼時候將病未病時,你需要管理自己的免疫系統;
什麼時候需要大哭、嘶吼、發洩;
什麼時候應該寬恕、放手;
什麼時候值得大膽、自信……
你要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情緒和身體正在哪個點上,然後再去消化它。
穩定情緒,清淨自在,內心安寧,感覺沒有過不去的坎,也沒有渡不過的劫。
不用吃任何補品,就能得到最好的養生。
而這尚要經過歲月的歷練,且需要一定的定力和修為。
作為普通人,如果覺得情緒太難以自控,那麼,我們至少可以先從這四點做起:
情緒衝動時,請一定先深呼吸60秒;多想下「可能的最壞的結果」;別總呆在一個地方,多出去走走。你的世界大了,煩惱自然就少了;多看看書,多結交正能量的朋友。
餘生不長,願我們每個人都能控制好自己的情緒,身體健康,心情愉悅,馨香自己;芬芳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