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Gap Year?
什麼是Gap Year?
Gap Year 意為間隔年、空檔年。大概意思是西方國家的青年在升學或者畢業之後工作之前(近幾年越來越多21到23歲、已經獲得學位的年輕人也開始給自己一個空檔年)做一次長期的旅行(通常是一年),讓學生在步入社會之前體驗與自己生活的社會環境不同的生活方式。一般包括兩種形式:
1、畢業之後,空檔一年做些其他的事情,再進入學校或社會。
2、大學還未畢業,選擇在大二大三時休學一年,之後再回到學校繼續完成學業,這點國外大學比較常見。
為什麼越來越多的人選擇Gap Year?
什麼是Gap Year?
1.研究表明,從間隔年回來的學生在學術表現上會更優秀。
2.間隔年的經驗會讓學生認清自己的職業傾向,開闊視野。
3.間隔年讓壓力爆棚的資優生有了喘息的間隙,能更好地應對之後的高強度學習。
有很多高校-例如普林斯頓大學和北卡羅來納大學,會向選擇間隔年的大一新生提供獎學金。哈佛大學一直都鼓勵學生選擇間隔年。2015年歐巴馬的女兒考上哈佛大學,也選擇Gap Year,一時間還佔據各大新聞頭條,從中也能看出Gap Year的概念在現在的年輕人頭腦中有多重要。
Gap Year 一年裡我都做了什麼?
什麼是Gap Year?
* 以下內容來源於知乎
知乎用戶@Frank Pill:
去年七月畢業,到十一月底都在考英語,然後考完啦,就開始做申請,到二月左右申請結束,在這過程中一直健身(大三下學期開始養成的健身習慣),後來沒事了就早上健身,中午回來自己做做飯,吃完睡一覺,下午起來看看書上上網,晚上去散個步或者跑個步。其實每一天並沒有很多無所事事的時間,所謂的gap也並不會讓你覺得你有大把大把的空餘時間去做所謂的有意義的事。
知乎用戶@愛吃冰棍兒的兔子:
想幹什麼就幹什麼呀,只要別閒著就行。比如我,就開了個公司賣雞蛋,表示這麼久了利潤還沒有我隨便打份工的工資高 ……
知乎用戶@sanfeng zhang:
我覺得單純的休學去旅遊什麼的gap year有些浪費時間,其實比較好的選擇是:一,家裡條件允許的話,而且學校有對應的項目,就去國外大學交換;二,家裡條件一般,學校又沒有合適的項目,那就找個感興趣行業的公司實習半年,期間你能對這個專業,這個行業具體做些什麼,需要什麼樣的人才都會有更加清晰的認識,這對你未來職業規劃是有幫助的。
知乎用戶@匿名:
作為一個已經選擇且正在進行gap year的人來說,我的這一年用來實習了,為了以後的職業規劃和專業選擇,我選擇了零基礎零經驗尋找實習,並且一步步在實習中學習職場知識。有些事情在開始前你去多經歷了,結果就會不一樣。我不後悔這一年的時間,雖然在公司也是打雜,但成長很多。至少我知道以後我要學什麼?怎麼生活?怎麼得到走遍世界都餓不死都能力。這一年的國外實習,不僅讓我變得更成熟,也更加對自己的未來有信心。或許我不是那個最優秀的,但我努力變得更好,這就是間隔年的意義,讓你去尋找變更好的方法。
知乎用戶@匿名:
兩歷 Gap Year 的主要收穫是:
1、平常沒毅力做的事情,別指望休息時會做。
2、旅行的收穫其實是沒用的。
選擇Gap Year最終帶給我什麼?
什麼是Gap Year?
知乎用戶@筱倩Giselle:
對我更重要的,學會獨處和獨立。
這一次是我第一次一個人旅行,這一段經歷,是我這輩子最美麗的回憶之一。經歷太長,不贅述了,說下心得吧,總結5點就是:
1.專業和學習上:我想回去讀書,學物理,但也不止學物理。很想一頭扎進學習。因為意識到了自己知識的匱乏。
2.不想盲目追求top firms和PSF了(這妹子是牛津的),生活有很多可能性,遠比想像的更精彩,我想追求自己想要的,無所謂身邊環境趨勢如何。
3.感謝國內各位前輩的指導和建議,受益匪淺。
4.斷舍離,學會了取捨。
5.生活有酒有詩有友人,很滿足。
我,非常非常感謝,這段時光。
知乎用戶@Russell:
其實離開學校最初的目的是為了擺脫物質的束縛,但是後來卻發現反而更依賴物質了:生活在這個世界上,哪裡離得開物質呢?需要改變的其實是對於物質的看法,這個問題太過複雜,我也仍然在摸索。同時也讓我理解到:儘管自由來源於自律,但是自由之代價卻使得自由更加珍貴。我想單單這兩條,就足以對得起我的Gap Year 了,這可是切切實實的體會呀。
知乎用戶@朱英楠David
gap是為了更好的回歸。
說了那麼多,當然也有很多人認為Gap Year就是純浪費時間,而且要考慮國情,國外適合,國內可能就不適合了;更有人說,Gap Year是有錢人的專利,因為一個人經濟不能保證,就不要想著休學或辭職,任性的去看看世界了。那麼你呢,你怎麼看待Gap Year?
你站哪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