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庭上一句話,男子換來萬元「不誠信罰單」

2020-10-31 三門縣人民法院

記者 徐穎驊 通訊員 陳如偉 葉冰清

網友「慧星」昨日@台州晚報:雖然有借條,但借款卻拖欠了2年未還,三門有兩人因民間借貸的事鬧上法庭。借款人沒想到,自己在法庭上說了一句話後,竟得到了一張10000元的「不誠信罰單」。

記者核實

三門的陸某和譚某在2年前有過一次民間借貸交易,當時,陸某因資金周轉需要,跟朋友譚某借了5萬元,並出具了一張寫明「借款金額5萬元,月利率3%」的借條。

近日,譚某將陸某訴至三門法院,說2年過去了,陸某分文未還,並要求其歸還5萬元借款。

在庭審過程中,陸某否認了自己分文未還一事,「我拿到手只有4.85萬元,他當場預扣了第一個月的1500元利息。至今為止,我已經支付過13個月的利息了。」

對此,譚某表示不認同,「我當時從銀行取了5萬元現金直接交給陸某,我有借條為證。」

而當庭審中承辦法官就如何支付利息問題詢問時,譚某前後說法不一致。

「譚某表示,陸某從第一個月開始,每個月通過微信轉帳支付利息。但當他被要求提交微信轉帳記錄時,譚某卻改口稱陸某是通過現金方式支付第一個月利息的。」三門法院承辦法官陳如偉說,譚某作為一個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庭審過程中對於同一個問題,前後陳述矛盾,存在虛假陳述情形。

根據這一情況,三門法院依照民事訴訟法相關規定,當場對譚某開出一張10000元的「不誠信罰單」。

據了解,對於此案,三門法院按照先付息後還本的原則予以計算,最終依法判決被告陸某歸還譚某借款4.7萬餘元並支付利息。

相關焦點

  • 霍林郭勒市人民法院對非誠信訴訟行為開出5.5萬元「罰單」
    霍林郭勒市人民法院對非誠信訴訟行為開出5.5萬元「罰單」 2020-12-15 16:4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全市首例,一女子法庭上「撒謊」 法院開出一萬元「罰單」
    吉安法院網訊 當事人來法院訴訟,應如實供述,維護自身權益,若在法庭上耍「小聰明」作虛假陳述,試圖「碰瓷」法律,鑽「法律空子」,將會受到來自法院的「罰單」。9月22日,江西省安福縣一名當事人就在一起房屋買賣合同糾紛中,對關鍵的還款事實作虛假陳述,違反誠信信用原則,安福縣人民法院依法對他作出了罰款一萬元的處罰決定。這是新修訂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施行後,吉安全市法院首例適用該規定對虛假陳述當事人作出處罰的案件。據原告賀某訴稱,他將自身名下婚前房產以32萬元的價格賣給劉某。
  • 簡單合同糾紛 被告法庭上三次虛假陳述被罰2萬
    龍頭新聞訊(記者 孫海穎)法庭上每說一句話,都要承擔相應的法律後果!近日,綏芬河市杜某就因為在法庭上幾次出爾反爾,陳述不一被法官開了罰單,杜某因違背誠信原則,在法庭上做虛假陳述被罰款2萬元。事情起源於綏芬河市法院審理的一起委託合同糾紛案。
  • 一邊撒謊一邊圓,原告吃到「不誠信罰單」
    本報記者 張宇洲 通訊員 陳如偉 葉冰清 錢超群 趙欣 張夢瑤 陳鵬 高貝  時間:9月8日  地點:三門縣法院  「我當時從銀行取出5萬元現金  「我只拿到了4.85萬元,他當場預扣了1500元利息。」  庭審中,對於借款時的具體情形,原告和被告各執一詞。  2018年6月,陸某因資金周轉需要,向譚某借了5萬元錢,並寫下「借款金額5萬元,月利率3%」的借條。一晃兩年過去了,譚某因多次追要無果,把陸某訴至三門法院,要求還錢。
  • 永定區法院這份「誠信罰單」請收下
    10月9日,永定區人民法院依法對李某某開出了一份3000元的「誠信罰單」,讓他為自己在法庭上的虛假陳述付出了代價。永定區人民法院在審理原告趙某某與被告李某某、楊某某民間借貸糾紛一案中,查明李某某在法庭陳述中就2019年10月13日通過微信發給原告趙某某銀行卡的事實故意作虛假陳述, 其行為已妨礙人民法院審理案件
  • 最高法對虛假訴訟行為開出6300萬元「罰單」
    央廣網北京12月11日消息(記者孫瑩 徐志強)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全國新聞聯播》報導,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迴法庭11日上午對一起系列虛假訴訟案公開宣判,罰款總額6300萬元,這是近年來人民法院針對虛假訴訟行為開出的最大「罰單」。最高法表示,對虛假訴訟零容忍並重拳出擊。
  • 這家公司收到6300萬元「罰單」
    「罰單」。同時,為維護法律權威與尊嚴,嚴厲打擊虛假訴訟行為,推進社會誠信體系建設,經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迴法庭合議庭評議及法官會議討論,並依法報請最高人民法院院長批准,決定對鴻基米蘭開發公司在本院每件案件中的虛假訴訟行為分別處以罰款100萬元的民事司法制裁,共計罰款1700萬元。
  • 法庭容不得謊言,訴訟要恪守誠信!
    >5月6日,北京市昌平區人民法院(下稱昌平法院)對一起案件中作虛假陳述的當事人開出5萬元罰單因借條上簽名和手印的真偽,以及訴爭款項是否已清償對案件結果有直接影響,案件被發回重審。當昌平法院開庭重審本案時,秦某卻明確表示不做鑑定,借條確是其本人籤署。同時,經審理查明,曾某所述案外人清償款項並非本案借款。據此,該院作出與原一審判決內容相同的判決。
  • 提起訴訟需誠信,虛假陳訴受處罰
    8萬元,逾期不還應再增加利息2萬元,要求被告歸還借款本息10萬元。請原告當庭如實陳述,虛假陳述是會依法受到處罰的。我說的是實話。再次提醒你,請當庭如實陳述。經法院兩次庭審後查明,10萬元借款不實,但其中確有2萬元是原告蔣某某通過他人之手出借給被告吳某某,故法院判決被告吳某某歸還原告蔣某某2萬元借款。
  • 法庭上提交虛假證據,禪城法院開出誠信罰單!
    法庭上,他竟敢提供虛假證據,以為這樣就能瞞天過海?逃得過法官的「火眼金睛」?為規範訴訟秩序,維護司法權威,禪城法院石灣巡迴法庭近期對一起案件中提供虛假證據的原告依法採取強制措施。擔心權利主張超過訴訟時效,男子偽造證據原告鍾某訴被告溫某民間借貸糾紛一案,鍾某曾因犯非法經營罪被判處有期徒刑8年,他唯恐自己權利主張超過訴訟時效,便偽造了廣東省一監獄《釋放證明書》以期延後其刑滿釋放的時間;在明知案外人宋某不符合公民代理資格的情況下,為委託其作為訴訟代理人參加該案訴訟活動,遂偽造某村民委員會《推薦信》。
  • 在法庭上撒謊被當庭揭穿會有什麼後果?連律師一起罰
    在法庭上,講究的是證據,如果在法庭上撒謊會怎麼樣呢?如果當場被揭穿,會有什麼後果?如果因為撒謊擾亂了訴訟秩序,浪費司法資源的話,是會被罰款的,如果律師也跟著一起撒謊的話,甚至連辯護律師一起罰。
  • 劉忠林再上法庭:青春換來的錢不能輕易被騙走了
    他試圖用各種方式證明財產的去處:購房花了45萬元,一輛顏色很張揚的紅色奔馳牌汽車花了39萬元,這些不動產都登記在妻子名下;有15萬元現金是他存入她名下的;根據他的主張,女方還有大概價值3萬元的首飾,是他出錢買的。法庭上很多人都清楚這個51歲中年男子的財產來源:入獄9217天,國家賠償金460萬元。
  • 原告虛假陳述,天津自貿區法院開出10萬元「罰單」
    所分享內容為作者個人觀點,僅供讀者學習參考,不代表本號觀點為進一步促進網絡版權產業健康發展,推動攝影作品廣泛有序傳播,同時規範民事訴訟活動秩序,引導當事人誠信訴訟,近日,天津自貿區法院在審理一起侵害攝影作品信息網絡傳播權案件中,對原告虛構作品版權進行訴訟的行為開出10萬元「罰單」。
  • 法庭上說謊 後果很嚴重
    03:55 | 來源:人民法院報 | 作者:黃義濤    近日,據媒體報導,廣東省平遠縣人民法院開出首份「誠信罰單
  • 他被罰了3萬元...
    -28 20:1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人在法庭上坐
  • 男子法庭上說謊翻供構成偽證罪
    法庭上說謊可要小心了,妨礙司法秩序,可能構成偽證罪。山東省檢察院通報,近日泰安市泰山區人民檢察院就受理了一起涉嫌偽證罪案。犯罪嫌疑人王某在謝某涉嫌故意毀壞財物罪案件中,針對涉案轎車前後車燈劃痕是否系謝某故意毀壞行為所致,故意作虛假證言,意圖隱匿罪證。
  • 還有人因此收到天價罰單,房子被封,入鏡被抓!
    來自中國的一家人在美國遊玩期間,不幸在大街上遇到一個吸毒的黑人男子,英語不好的中國男子,因為沒聽懂路人的警告,遭黑人男子近距離連開多槍射殺,當場死亡,遺下了妻子和4名年幼的孩子。 然而,任何懲罰也換不回無辜中國公民的性命,換不回一位母親和四個孩子完整的家……悲劇發生在2018年夏天,案件死者38歲的中國公民郝信東(音譯,Xindong Hao),死前持旅遊籤證帶著妻子和4個孩子,從中國飛往美國旅遊並參加一個培訓活動。一家六口打算在堪薩斯城呆一個月。
  • 廈門這家法院首開5萬元「電子罰單」!
    法庭上容不得半句謊言!這不,近期,廈門湖裡法院向Y公司電子送達罰款決定書,對其虛假陳述行為罰款5萬元。這是新修訂的《最高人民法院關於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施行後,湖裡法院首次適用該規定對虛假陳述的當事人作出處罰的案件,也是福建法院發出的首份「電子罰單」。
  • 華人男子在馬來西亞賣無牌藥油被罰款!為求情稱自己又老又窮
    據悉,馬來西亞衛生部藥劑局執法人員是在2018年10月20日當天,前往這名華人男子的店面進行查封的,在這起行動中執法人員查獲了68瓶外敷藥油和64瓶口服營養藥丸,這些產品屬於未註冊產品,均不合法。根據馬來西亞法律規定該華人男子違反了馬來西亞1984年出臺的《藥物與化妝品法令》第7(1)(a)條文,法令規定這一行為最高面臨25000令吉(約人民幣42641元)罰款或者不超過2年的刑期,或兩種刑罰兼施。店面被取締後該男子失去了生活著落,法庭上,他懇求希望能念在他"人老又沒錢"的情況下,從輕發落。
  • 法院對虛假訴訟開出最大「罰單」
    於中谷12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迴法庭和黑龍江省高級人民法院分別在最高人民法院第二巡迴法庭大法庭公開開庭,對涉及虛假訴訟的蘇華建設集團有限公司與黑龍江鴻基米蘭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及63名被冒名購房者執行異議之訴系列案件作出宣判,並公布了相應的司法制裁和涉嫌刑事犯罪線索移送有關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