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劉伯聖成為一名「村官」,暫聘為角山鎮和平村會計助理。他稱,這於他的人生來說是一個嶄新的開始。
今年24歲的劉伯聖,小學跟著父母在桂林讀書,讀初高中時回了衡陽,2013年考入湖南涉外經濟學院電子商務專業。大學畢業後去了桂林,入職父親開辦的國際旅行社,負責團隊業務拓展。
由於從小耳濡目染,劉伯聖反而失去了對旅遊行業的興趣。「在桂林的時候,我成天泡在遊戲裡,混吃混喝般過了兩個月。爸爸見我這樣,不時會批評我。我也覺得不能再這樣下去。於是,我跟父親說想回家鄉創業,父親正好也有這個考慮。」父子倆經過深入交談後,2018年10月,父子倆先後回了家鄉——石鼓區角山鎮和平村。
近年來,角山鎮經濟社會發展步入「快車道」,布局了香樟苑、山水蓮花、望夫湖、三星蔬菜基地等特色休閒農業,成功引進崇盛國際中心、華耀城等商業項目,鄉村道路、通村公路、通組公路實現100%覆蓋,角山鎮獲評「衡陽市最佳鄉村生態旅遊目的地」,角山村、三星村、利民村獲得「湖南省美麗鄉村示範村」。2019年,角山鎮榮獲湖南省農業產業強鎮稱號,現正在全力爭創國家級農業產業強鎮。
「我大學學的是電商專業,當時就想著先做電商試試。」2019年,劉伯聖和五個「小夥伴」共同出資,開了一家口腔護理產品的線上店鋪。經過一年的運營,店鋪小有成就。「今年年初的疫情,很多產業都受到了影響,但是我們在店鋪的營業額反而上漲了30個百分點。」「我認為,電子商務比起其他的商業模式適應力更強,更能在相對極端的環境中存活下來。」
小試牛刀之後,他把創業的目光投向了農村。他認為電商對於農村來說,還是一塊處女地,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得知他想回和平村創業的想法後,父親建議他先去嘗試當好一名「村官」。因為只有與農民天天打交道,才能真正地了解他們,了解農村。
今年7月,劉伯聖成為和平村的「臨時」村官,被聘為角山鎮和平村會計助理。
初到和平村,他發現村裡的老人特別多,幾乎見不到年輕人,就連村旁的雲山小學也只有60多名學生在上學。當初他認為這是因為年輕人出門打工引起的村莊老齡化問題。但在他進行扶貧走訪時發現,村裡年輕人少的是因為村裡沒有能供年輕人們工作的地方,迫於生計只能去城區或更遠的地方打工。
為解決這個問題,他想在村裡建一個工廠,主要做農產品的深加工,以扶貧車間的模式,吸引在外打工的年輕人們回鄉工作。通過這些更容易接受新事物的年輕人來推廣自己的電商理念,再以這些年輕人作為跳板,將電商理念傳達給老一輩的人,推動農村電商市場的發展。
和平村曾經建有一個快遞網點,因為入不敷出而關閉了,現在村裡要拿快遞就必須到鎮裡去取。他認為只有在和平村建起工廠,有了電商業務,也就不再為快遞業務發愁了。和平村有28個村民小組,每個組都可以建一個快遞網點,最後連成一張快遞網絡。
這是他對和平村發展電商的想法。
他說,最近有個電影很火《一點就到家》,他很欣賞彭秀兵這個人物。
在大城市奮鬥過後,彭秀兵心中仍有著質樸的夢想,讓鄉親們的生活變得更好,於是從北京回到家鄉建快遞網點。看起來雖是憨味十足,但為夢想奮鬥時一點都不含糊。在他的字典裡,沒有困難二字,是充滿衝勁的「傻子」。
他說,自己想做這樣的「傻子」。帶著新的理念、新的經營方法、新的發展方式,回到農村,回到家鄉,為和平村的發展添磚加瓦。(文/記者張文凱 實習生王宸 圖片、視頻/敖文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