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煬帝欽賜智顗「智者」稱謂,天台宗便出自此人所創的5時8教

2020-12-25 文史要義

西晉滅亡後,中華大地又陷入了將近300年的亂世。直到楊堅建立了隋朝,國家才重新統一。可國祚只有38年,在這短暫的時間裡,各項事業沒能完全開展。真正帶領這一切走向輝煌的,是隨之而來的大唐王朝!佛教亦在其列。

隨著機緣的成熟,在眾多高僧大德的努力下,各個宗派在隋唐時期相繼誕生,天台宗便是由隋朝的高僧智顗大師所開創的。

智顗大師20歲受具足戒出家,之後不斷研習佛法終有成就。確立了以法華經為主,止觀皆修,一念三千的方便法門。最後創立了天台宗(根據他所在天台山而得名),又因法華經作為開宗的主要依據,所以也稱法華宗。他提倡的判教方法更直接促成了天台宗的誕生。

首先,智者稱呼問題。

眾所周知,楊廣在登上皇帝寶座之前,煞費苦心的「偽裝」了很久,最後通過非正常的手段,當上了隋朝的第二任皇帝—隋煬帝。朋友們可能會問了,這跟「賜」智顗大師「智者」稱號有什麼關係呢?筆者可以明確告訴大家,不僅有而且關係匪淺!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楊廣是隋文帝的第二個兒子,隋朝建立後他就被封為「晉王」,那一年他只有十三歲。不出意外的話「晉王」這個板凳他是要做到底的。因為自古以來都是立嫡不立長,不巧的是他前面有個大哥—楊勇,所以他靠「正途」是沒有機會繼承皇位的。俗話說得好「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他經過一番冥思苦想,決定藉助佛法。

這對他來說就是一個很好的藉口,因為佛法「無緣大慈,同體大悲」教導人們行善積德,所以他找到了當時的高僧大德智顗大師,讓智顗大師為他受「大乘戒」,大乘戒包括饒益有情戒、律儀戒和攝善法戒。隨後他賜予了智顗「智者」的稱謂,其實賜不賜稱謂對智顗大師來說並不重要,他只是講解佛法而已。後人便以「智者大師」稱呼智顗。

其次,5時8教判教法。

5時指的是華嚴時、阿含時、方等時、般若時、法華涅槃時。我們都知道一個人的成長是根據其身處時期的變化而變化的,佛陀說法也並無二處,唯一而已。在佛陀成道時最先講的就是華嚴時,就像日臨高山,暗惡盾形、法界無限、慧海圓融,根基不夠的人是很難理解的。但佛陀渡化眾生一視同仁,所以接下來便開示了阿含時。具體的講述了「人」應該如何根據自身「智識」的大小來選擇大乘或者小乘佛法。

然後是方等時,具體開示了慧根不夠的人通過小乘來修習佛法達到解脫的目的,並在這個基礎上能夠修習更高層次的佛法。接下來是般若時,這個講了到達「基礎」後怎麼能更進一步學習通曉深層的佛法。最後就是法華涅磐時,反覆對已開示的內容進行詳細的解釋,幫助眾生自我得渡。

8教指的是化儀4教和化法4教

化儀4教為頓教、漸教、秘密教、不定教。

頓教即為頓悟,比如初聞法者立刻就能開悟。漸教是依次修行。秘密教則是對不「同乘」的人分別說法。不定教就是對各種問題答疑解惑。

化法4教為藏教、通教、別教、圓教。

藏教就是經律論,學習這三種教法證得法性。通教就是對眾人所說的共通教法。別教就是單獨為菩薩成所說的教法(達到一定階段者)。圓教就是法之根本,圓融一切。

這便是智者大師創立天台宗的由來。

相關焦點

  • 講座回顧|張風雷:天台智者大師的教相判釋學說和中道思想
    張教授首先簡要介紹了天台宗「五時八教」的判教學說,張教授指出,中國佛教教相判釋的嘗試始於南北朝時期,智者大師例舉南北朝時期在判教學說上的十家異解,即「南三北七」,並對此加以批評,在此基礎上,提出了「五時八教」的教相判釋學說。
  • 淺談天台宗的「五時八教」核心判教思想!
    天台宗論02期:天台宗:天台宗的核心判教思想編輯:提挈所問經何謂菩薩能持禁戒?佛教在印度的發展過程,是先有原始佛教,接著是部派佛教,然後大乘佛教興起,跟著分為空宗和有宗二個大乘派系,最後便是密教的蓬勃,之後佛教在印度便式微了。在每一個時期中分別產生不同的佛教經典,反映當時佛教的思想發展。
  • 南哲思享|于洋洋:天台智者三諦說的思想依據
    摘要 /Abstract/在中國佛教史上,由智顗所創立的天台宗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正式成立的佛教宗派。從智者所建構的天台思想體系發現,三諦說是天台智者思想的一個特色,發揮著將智者的天台思想貫穿起來的核心作用。
  • 大眾閱藏佛經分類與天台判教的因緣
    有一篇說大眾閱藏不應該依唯識宗三時判教做佛經分類。我感覺他這樣說好像缺乏基本佛學知識,或者對大乘經典缺乏基本信仰。三時判教是佛在《解深密經》中講的,依佛說做經典分類有什麼不妥嗎?不知道他是不知道三時判教出自佛說,還是根本不相信大乘經是佛說?他舉太虛大師的文章,說太虛大師認為三時判教已經過時。我相信太虛大師說過他引用的那些話,但一定是在特定的因緣下說的,有針對的當機眾。
  • 中國佛教八大宗祖師您有熟悉的嗎?
    一、天台宗 中國佛教宗派之一因創始人智顗常住浙江台州的天台山而得名,其教義主要依據《妙法蓮華經》,故亦也稱法華宗。智顗(公元538年—597年)廣宏教法,創五時八教的判教方法,發明「一念三千,三諦圓融」的思想,成立天台宗的思想體系。天台宗祖庭天台國清寺,位於浙江省台州市天台縣城關鎮,始建於公元598年。
  • 天台八教丨五時八教的名稱由來(一)
    五時是將佛說法按時間上劃分,八教則是從說法的內容與方式上區別。佛教在兩漢之際傳入中國,大小乘經典相繼被譯成漢文,面對數量龐大,內容不一的經典,中國人通過自己的智慧,將之有系統的整理、判釋,這被稱之為判教,五時八教即是判教的一種。
  • 詩路天台┃《寄題天台國清寺齊梁體》唐陸龜蒙
    國清寺有著1400多年歷史的隋代古剎,是中國佛教天台宗的發祥地,韓國、日本佛教天台宗祖庭,是全世界佛教信徒們朝覲聖地。寺院周圍五峰環繞、雙澗洄流,古木參天,千年隋梅生機盎然、九級隋塔巍然聳立,隋代古剎勝跡長新,形成了別具一格的三隋勝景。
  • 天台宗 ‖ 五時八教 判教之緣起
    天台宗的智者大師,之所為被稱為「東土釋迦」,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正是因為他完成了這個偉大的事情,大師根據《法華經》、《華嚴經》、《涅槃經》、《無量義經》等一系列的經典,穿越矛盾與對立的假相,重現了佛法相狀的完整性、思想的統一性、究竟的真實性。
  • 按佛教「五時八教」之說將佛教之諸教說分為不同體系
    天台宗系由中國隋代的智顗集其思想大成。智顗按佛教「五時八教」之說將佛教之諸教說分為不同體系。延曆二十ー年(802年),最澄應邀在和氣廣世主持的高雄山寺(神護寺)「法華經」宣講會上傳授天台教義,受到桓武天皇嘉獎。以此為契機,最澄向桓武天皇提出了作為「還學生」(短期留學生)入唐求法的要求並獲敕許。延曆二十三年(804年,唐貞元二十年),最澄率弟子義真等隨藤原葛野麻呂為首的第十二批遣唐使團進入中國。最澄在中國總共8個月。
  • 天台山慈恩寺,康熙親賜天子龍袍
    浙江省天台山慈恩寺位於浙江省天台山南脈龍口處、距離天台縣城六公裡的白雲山上,依洞而築,漢時即有梵僧隱修,始建年代不詳,歷來為清修、隱悟之所,俗稱巖庵。隋開皇十七年(即公元597年)智顗大師的護法伽藍在此顯瑞,距今也已有1410多年歷史。
  • 智者大師的「五時八教」其實就是我們修學佛法的導圖
    但就不能隨隨便便的說某某人是祖師。這個絕對不可以!我們聽聞到的「五時八教」的判教就是隋朝時期智者大師親自勘定的。智者大師是我們中華佛教當之無愧的祖師。很多人說智者大師開創了天台宗,是為天台宗祖師。其實任何佛教宗派的祖師,胸懷的都是整個佛教,胸懷的都是釋迦牟尼佛的所有教言。
  • 智者大師,誦《法華經》,親見靈山一會儼然未散
    釋智顗,即天台宗祖師智者大師,俗家姓陳,是穎川人。母親徐氏夢到五彩香菸縈繞在懷。她想揮手把香菸趕散,聽到有人說話:「我因為過去世的因緣與你成為母子,寄托在你這裡。」到出生那天,靈瑞的景象很多。他七歲誦普門品,其餘的內容無師自通。十八歲出家,二十歲受具足戒。
  • 尋訪智者大師故裡——略談監利天竺山北洲寺與兩聖僧
    潘桂明(蘇州大學哲學系教授、蘇州大學宗教研究所所長、中國社會科學院佛教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員)《中國思想家評傳叢書·智顗評傳》:「智顗,字德安,俗姓陳。陳氏祖籍潁川(今河南許昌)」。「永嘉南渡之際,為躲避北方戰亂,陳氏一家隨之南遷,寓居荊州華容(今湖北監利縣西北)。」以上一系列典籍文獻,與《天竺山北洲寺碑記》互鑑不悖,一致說明今監利縣天竺山北洲寺即智者大師故裡。
  • 佛教天台二祖:北齊慧文、南嶽慧思,樹立一心三觀,學問頂天立地
    天台宗也稱法華宗,是以《法華經》為根本經典的佛教宗派。天台宗名,得於實際創始人智顗(公元531-597年)常住浙江天台山。天宗臺以印度高僧龍樹為祖師,在中土的流傳法系則是二祖北齊慧文、三祖南嶽慧思、四祖天台智顗、五祖章安灌頂、六祖法華智威、七祖天宮慧威、八祖左溪玄朗、九祖荊溪湛然,合稱「天台九祖」。
  • 浙江佛學院天台宗佛學院2018年秋季招生簡章
    由天台宗大德——可興大和尚與靜權法師共同創辦於1931年,時稱「天台山佛學研究社」。1999年遷至天台山智者塔院,更名為「天台山佛學院」。2002年遷至天台山萬年寺。    本院秉承臺宗教觀總持之家風,課程設置以臺宗教觀典籍為主線,以廣開他宗為助道,並堅持祖師之遺風即止觀、誦經、禮懺等修學實踐行證教觀。
  • 浙江佛學院天台宗佛學院(男眾部)2020年秋季招生簡章
    由天台宗大德——可興大和尚與靜權法師共同創辦於1931年,時稱「天台山佛學研究社」。1999年遷至天台山智者塔院,更名為「天台山佛學院」。2002年遷至天台山萬年寺。本院秉承臺宗教觀總持之家風,課程設置以臺宗教觀典籍為主線,以廣開他宗為助道,並堅持祖師之遺風即止觀、誦經、禮懺等修學實踐行證教觀。
  • 行走山東青島:湛山寺是市區唯一的佛寺,中國最年輕的天台宗道場
    湛山寺是中國最年輕的天台宗道場。天台宗因創始人智顗常住浙江天台山而得名,其教義主要依據《妙法蓮華經》,故稱天台宗。天台宗是中國佛教最早創立的一個宗派。天台宗學統自稱有九祖:龍樹、慧文、慧思、智顗、灌頂(章安大師)、智威、慧威、玄朗、湛然。站在湛山寺藥師塔下面,我拍了一個剪影。
  • 吳學國 周會民:從「無住」到「圓融」:論天台性具哲學對般若思想的...
    但同東晉的般若學一樣,天台宗可能受道家和道教思想影響更多一些,如智顗就將道教的丹田說、鍊氣法等內容吸收到止觀實踐之中。與本土傳統的這種密切關係自然會影響到天台宗對般若思想的理解。學界已注意到天台思想與其引為根據的般若學和《法華經》思想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