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三年級上冊科學作業本《空氣》P20——P27答案參考

2020-12-16 溫柔火辣辣

浙教版三年級上冊科學作業本《空氣》P20——P27答案參考

空氣

作業本P20——感受空氣

活動記錄

在玩空氣活動中,你感受到了空氣的哪些特徵?請在口裡畫「√」。

顏色 白色囗 無色√

氣味 無氣味√ 有氣味囗

形狀 無固定形狀√有固定形狀囗

其他發現:看不見,摸不著, 無色,無味,很輕

課堂練習

1.做石塊、水和空氣的傳遞遊戲時,你最想選用下面哪組材料來裝空氣,並讓空氣不流出呢?(C)。

A.碗、杯子

B.瓶子、水槽

C.氣球、塑膠袋

2.同一個氣球可以變成各種形狀,這主要是利用了空氣的哪個特徵?(C)

A.很輕

B.透明

C.無固定形狀

3.我們身邊有很多物體,橡皮、沙是(A),牛奶、洗手液是(B),我們呼吸的空氣是(C)。

A.固體

B.液體

C.氣體

科學閱讀

找空氣

一天,科學老師布置了一個新任務:回家找空氣。

回家後,小紅向爸爸求助。爸爸說:「空氣就在我們的身邊,讓我們想辦法叫它現原形!」瞧,小紅先拿了一把扇子扇一扇。接著,小紅拿來一個空塑膠袋,往空中一套,然後紮緊袋口,用手捏一捏「空袋子」。最後,小紅還端來一盆水,往水裡投入了幾塊磚和泥土。哈哈,小紅真的再一次找到空氣了!

1.小紅扇扇子時能感受到空氣,這主要說明了空氣具有(B)的特點。

A.很輕 B.會流動 C.無固定形狀

2.把磚塊和泥土投入水中,下列現象能說明磚塊、泥土裡也有空氣的是(C)。

A.水變色了

B.水變渾濁了

C.有氣泡冒出

作業本P22——空氣能佔據空間嗎

活動記錄。

用簡圖記錄觀察到的現象。(畫出杯子內的水位)

我的發現:空氣能佔據空間。

課堂練習@

1.下面是小明在做「紙團遇水是否變溼」的實驗時遇到的一些問題,請你幫助他解決。

(1)在裝水的水槽裡撒一些(B),可以方便觀察水位的變化。

A.沙

B.塑料泡沫

C.回形針

(2)杯子應該怎樣放入水中,紙團才不會溼呢?(B)。

A.傾斜倒扣

B.豎直倒扣

C.前面兩種方法都可行

(3)在杯底扎一個小孔,再把杯子壓入水中繼續進行實驗。如果不再注入空氣,我們能觀察到的現象是(C)。

A.水仍不進入,紙不溼

B.水部分進入,紙不溼

C.很多水進入,紙變溼

2.在《烏鴉喝水》的故事裡,圖1的瓶子裡(A)和(B)佔據著空間,圖2的瓶子裡(B)和(C)佔據著空間。

A.空氣B.水C.石子

實踐拓展

實驗材料:

一個裝有大半瓶水的無蓋的塑料瓶(為了方便觀察,可以對水進行染色處理);一塊橡皮泥;兩根吸管。

實驗步驟:

1.將兩根吸管插入裝有大半瓶水的塑料瓶中。

2.將瓶口用橡皮泥密封。

3.調節瓶中兩根吸管的高度,讓其中一根吸管插入水中,另一根吸管高出水面。

4.試著用高出水面的那根吸管往瓶中吹氣,觀察發生的現象。

作業本P24——壓縮空氣

活動記錄.

用示意圖表示觀察到的現象。(將合適的圖片序號填在表格中)

我的發現:空氣佔據空間大小可以被壓縮,壓縮的空氣有彈性;水佔據空間的大小不會變化。

課堂練習$

1.壓縮空氣與壓縮水相比,比較容易的是(A)。

A.壓縮空氣

B.壓縮水

C.兩者一樣

2.做「注射器壓縮空氣」的實驗時,如果將活塞往下壓,能觀察到的現象是(B)。

A.活塞無法壓下去

B.活塞能壓下去,但不能壓到底

C.活塞能壓到底

科學閱讀.

生活中的壓縮空氣

空氣具有可壓縮性,這一性質被廣泛應用於生活中。

小朋友玩的皮球、籃球、足球等球類裡面充的就是壓縮空氣。氣越足,球越硬。我們還會把空氣打進汽車、自行車的輪胎裡,這樣不但能使車胎支撐重量,還能讓車上的人感到平穩和舒適。工人叔叔給家具噴漆上色,也利用到了壓縮空氣的原理。另外,醫療、建築等許多領域都運用了壓縮空氣,如注射器、氣釘槍、汽車門的開關……

壓縮空氣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許多方便。

下列物品中,沒有運用「空氣可以被壓縮」這一性質的是(C)。

A.籃球

B.輪胎

C.真空包裝

作業本P26——空氣有質量嗎

活動記錄:

探究空氣是否有質量實驗記錄。

皮球打氣前:平衡

皮球打氣後

我的猜測:空氣是有質量的

觀察到的現象:皮球一側往下沉

我的發現:空氣有一定的質量

課堂練習*

1.小明在研究「空氣是否有質量」這一問題時,進行了以下探究:

(1)他猜測:空氣是有質量的。

(2)稱量空氣前,在簡易天平兩端分別放入剛好充滿空氣的小皮球和若干豆子。此時,小明應該把天平調試成(A)的狀態。

A.平衡

B.左端下沉

C.右端下沉

(3)小明再打入20筒空氣後,他發現了(B)的現象,初步證明空氣是有質量的。

A.平衡 B.皮球往下沉 C.皮球往上翹

(4)小明將小皮球裡的空氣放出,使其變成剛好充滿的樣子,可以觀察到的現象是(B)

A.皮球更往下沉

B.皮球往上翹

C.有可能平衡

(5)通過以上探究,小明可以得出的結論是:空氣是有質量的。

2.小明往小皮球裡打入10筒空氣後,還可以再打入10筒或更多的空氣,這主要是利用了空氣具有(C)的特徵。

A.很輕 B.佔據空間 C.可以壓縮

科學閱讀。

最早用實驗證明空氣有質量的科學家是義大利的伽利略。17世紀時,伽利略利用加壓的方法,用氣泵往一個大玻璃瓶裡打足氣,然後用天平稱重。接著把瓶口打開,「空瓶子」變輕了。由此,伽利略認為瓶子減輕的質量就是跑出來的空氣的質量。

哈哈,我們的研究似乎和大科學家伽利略的研究很像哦!

請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正確的畫「√」,錯誤的畫「×」。

(1)義大利科學家伽利略最早用實驗證明空氣是有質量的。(√)

(2)「空瓶子」裡並不是真正空的,而是裝著一些空氣。(√)

(3)瓶子減輕的質量就是跑出來的空氣的質量。(√)

相關焦點

  • 浙教版三年級上冊科學作業本《空氣》P36——P38答案參考
    浙教版三年級上冊科學作業本《空氣》P36——P38答案參考空氣作業本P36——P38 單元練習1.以下物品主要是利用空氣的哪一特徵製作或工作的?A.空氣可以被壓縮B.空氣是有質量的C.塑料瓶裡的空氣佔據著一定的空間3.如果在上一題的塑料瓶上戳一個小孔,再吹氣球,這時氣球會(A)。
  • 浙教版六年級上冊科學作業本《能量》P22——P27答案參考
    浙教版六年級上冊科學作業本《能量》P22——P27答案參考作業本P22——電和磁課堂練習1.最早發現「通電導線靠近指南針時指南針會發生偏轉」
  • 浙教版六年級上冊科學作業本《形狀與結構》P20——P21答案參考
    浙教版六年級上冊科學作業本《形狀與結構》P20——P21答案參考作業本P20——P21——單元練習A.鋼索橋根據鋼索的吊裝方式可分為斜拉橋和懸索橋B.鋼索橋的跨度一般都比較大C.鋼索橋由鋼纜、橋塔和橋面三部分組成D.鋼索橋的橋塔都造得很高,這是為了美觀3.圖形題。
  • 浙教版三年級上冊科學作業本《空氣》P28——P35答案參考
    浙教版三年級上冊科學作業本《空氣》P28——P35答案參考空氣作業本P28——一袋空氣的質量是多少活動記錄A.空氣的質量很小,我們無法稱出它的質量B.空氣雖然很輕,但它還是有質量的C.向兩個相同的空袋子中分別打入50筒和100筒空氣,它們質量是一樣的科學閱讀「空氣的質量」和「空氣品質」
  • 浙教版三年級上冊科學作業本《天氣》P39——P46答案參考
    浙教版三年級上冊科學作業本《天氣》P39——P46答案參考天氣作業本P39——我們關心天氣活動記錄:用示意圖或文字簡單記錄今天的天氣情況。0°C 12°C -5°C4.連一連科學閱讀:最早的溫度計最早的溫度計是1593年由義大利科學家伽利略發明的。這是一支氣體溫度計,只由一個玻璃泡和一根玻璃管組成。玻璃管與玻璃泡相連,玻璃管內有有色液體,倒置於水杯中。
  • 浙教版三年級上冊科學作業本《綜合練習》P58——P62答案參考
    浙教版三年級上冊科學作業本《綜合練習》P58——P62答案參考作業本P58——P62綜合練習一、選擇題1.溼衣服變幹了,但我們沒有看見「水的去向」,這是因為(A)A.高於33℃B.低於33℃C.不變11.如右圖所示,利用空氣把水從瓶子裡擠出來,需要向(B)。
  • 浙教版六年級上冊科學作業本《形狀與結構》P16——P19答案參考
    浙教版六年級上冊科學作業本《形狀與結構》P16——P19答案參考《形狀與結構》單元作業本P16——做框架猜測鐵塔不容易倒的原因:底部有拱形結構,很好的承載重力;上小輕下大重,重心低;框架結構空氣阻力小,使它不容易倒。課堂練習2.將下列瓶子放在平整的桌面上,最不容易倒的是(B)3.(A)的物體最不容易倒。
  • 浙教版五年級上冊科學作業本《運動和力》P47——P50答案參考
    浙教版五年級上冊科學作業本《運動和力》P47——P50答案參考作業本P47——我們的小纜車(可多選)A.只要有拉力,小車就能運動起來B.需要一定的拉力,小車才能運動起來C.拉力必須大於小車的自重,小車才能運動起來D.一定的拉力能使靜止的小車運動起來,拉力越大,小車運動得越快作業本
  • 浙教版五年級上冊科學作業本《綜合練習》P59——P63答案參考
    浙教版五年級上冊科學作業本《綜合練習》P59——P63答案參考作業本P59——P63 綜合練習一、選擇題1.種子發芽需要的基本條件有A.光照、水分、溫度、空氣和土壤B.光照、水分、溫度、空氣C.一定的水分、適宜的溫度、空氣2.把兩組相同的種子放在一個溫室內,同時加適量的水,將其中一組種子用透明盒罩住,另一組種子用黑紙盒罩住。這個實驗設計中改變的條件是(A)。
  • 浙教版六年級上冊科學作業本《生物的多樣性》P36——P42答案參考
    浙教版六年級上冊科學作業本《生物的多樣性》P36——P42答案參考生物的多樣性作業本P36——校園生物大搜索作業本P38——校園生物分布圖活動記錄1.製作校園生物分布圖。螞蟻:身體分為頭、胸、腹三部分,頭上有一對觸角,胸部長有三對足。鳥:身上長有羽毛,一對翅膀,卵生。魚:生活在水中,身上長有鱗片,用鰭遊泳,用鰓呼吸,卵生。資料閱讀5.閱讀下面的資料,回答問題。
  • 浙教版六年級上冊科學作業本《生物的多樣性》P49——P52答案參考
    浙教版六年級上冊科學作業本《生物的多樣性》P49——P52答案參考作業本P49——P52單元練習1.填空題。(2)生物多樣性有哪三方面的層次?生物多樣性有物種多樣性、遺傳多樣性、生態系統多樣性這三方面的層次。7.閱讀下面的資料,回答問題。
  • 浙教版五年級上冊科學作業本《運動和力》P56——P58答案參考
    浙教版五年級上冊科學作業本《運動和力》P56——P58答案參考作業本P56——P58 單元練習1.選擇題。①實驗中要保持不變的條件有(接觸面光滑程度,重物輕重)等②小剛重複做了三次實驗,得到了相同的數據(見上頁圖),請幫他補充實驗數據。
  • 浙教版四上科學作業本《聲音》P1——P8答案參考
    浙教版四上科學作業本《聲音》P1——P8答案參考作業本P1——聽聽聲音活動記錄靜心聆聽周圍的聲音,嘗試運用科學詞彙進行描述。A.嘴唇B.豎笛C.豎笛中的空氣3.小明用力按壓鼓面,發現鼓不會發聲,這是因為鼓面沒有(B)。
  • 浙教版四上科學作業本《綜合練習》P63——P67答案參考
    浙教版四上科學作業本《綜合練習》P63——P67答案參考作業本P63——P67 綜合練習一、選擇題1.我們說話的聲音主要是靠(C)振動產生的。A.棉線B.空氣C.紙杯3.將手機放在玻璃瓶中,並將其中的氣體不斷向外抽,同時打電話呼叫該手機,這時聽到的手機鈴聲(A)。
  • 浙教版四上科學作業本《聲音》P17——P21答案參考
    浙教版四上科學作業本《聲音》P17——P21答案參考作業本P17——P21 單元練習一、選擇題1.將敲擊後的音叉輕輕觸碰水面,能觀察到的現象是(A)。A.笛子本身B.笛子中的空氣C.吹奏者的嘴唇7.手機裡傳來的聲音是由(B)振動產生的。
  • 浙教版四上科學作業本《聲音》P9——P16答案參考
    浙教版四上科學作業本《聲音》P9——P16答案參考作業本P9——聲音的強與弱活動記錄科學閱讀噪聲汙染噪聲是一類會引起人煩躁或因音量過強而危害人體健康的聲音。從環境保護的角度看,凡是妨礙人們正常休息、學習和工作的聲音都屬於噪聲。噪聲對人體最直接的危害是損傷聽力。人們在進入強噪聲環境一段時間後,會感到雙耳難受,出現頭痛等感覺,甚至可能會喪失聽力。
  • 浙教版五上科學作業本《地球表面積及其變化》P42——P46答案參考
    浙教版五年級上冊科學作業本《地球表面積及其變化》P42——P46答案參考作業本P42——P46 單元練習1.選擇題。A.氧氣B.空氣C.水蒸氣(12)將土壤倒入盛水的杯子中並充分攪排,靜置後,最先沉降下來的是(C)。
  • 浙教版三年級上冊科學作業本第一單元《水》P9——P16答案參考
    浙教版三年級上冊科學作業本第一單元《水》P9——P16答案參考水作業本P9——水能溶解多少物質活動記錄A.相同B.食鹽的溶解能力更強C.小蘇打的溶解能力更強科學閱讀溶解度物質的溶解能力有大有小。物質的溶解能力大小,科學上用「溶解度」來表示。
  • 浙教版初中科學全套知識點,精心整理,適合複習和新課預習使用
    浙教版初中科學知識點浙教版七年級上冊科學知識點總結浙教版七年級下冊科學知識點總結浙教版八年級上冊科學知識點總結浙教版八年級下冊科學知識點總結浙教版九年級上冊科學知識點總結浙教版九年級下冊科學知識點總結浙教版七年級上冊知識點 第一節:科學在我們身邊1、科學的重要性:科學技術促進了人類文明進步的同時也帶來了負面影響
  • 浙教版四上科學作業本第二單元《呼吸與消化》P22——P29答案參考
    浙教版四上科學作業本《呼吸與消化》P22——P29答案參考呼吸與消化作業本P22——感受我們的呼吸活動記錄同時,鼻腔還是個空氣的「加工廠」,具有調節空氣溫度和溼度的功能。當吸入冷空氣時,鼻腔血管裡的血液會增多,使冷空氣升溫;當吸入乾燥空氣時,鼻腔能把乾燥空氣變成溼潤空氣,以利於人體進行生理活動。人體器官中,空氣的「加工廠」指的是(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