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六年級上冊科學作業本《形狀與結構》P16——P19答案參考
《形狀與結構》單元
作業本P16——做框架
活動記錄
1.製作一個正方體框架,並測試它的抗彎曲能力。
2.用儘可能少的小木棒加固正方體框架。
在左圖中畫草圖,計算材料:我們計劃使用(4)根小木棒。
3.加固正方體框架,並測試它的抗彎曲能力。
對比加固前後測試的結果,哪個正方體框架的抗彎曲能力更好?請說明理由:加固後的抗彎曲能力更好,因為三角形的穩定性好,框架不易變形。
課堂練習
4.框架結構的塔很牢固,主要是因為(A)。
A.三角形的穩定性好
B.塔是實心的
C.抗風能力弱
D.上大下小
5.下列框架最不容易變形的是(C)。
作業本P17——建高塔
活動記錄
1.觀察與猜測:哪些結構特點使得鐵塔不容易倒?
受到哪些力的作用:自身的重力、風力等
形狀和結構特點: 上小下大、上輕下重,三角形框架結構。
猜測鐵塔不容易倒的原因:底部有拱形結構,很好的承載重力;上小輕下大重,重心低;框架結構空氣阻力小,使它不容易倒。
課堂練習
2.將下列瓶子放在平整的桌面上,最不容易倒的是(B)
3.(A)的物體最不容易倒。
A.上面小而輕、下面大而重
B.上面大而輕、下面小而重
C.上面大而重、下面小而輕
D.上面小而重、下面大而輕
4.用礦泉水瓶搭高塔,為了使高塔更穩固,下列方法不適合的是(D)。
A.把底部做得大一點
B.把底部的礦泉水瓶裝滿水
C.越往上,搭得越小
D.把塔頂的礦泉水瓶裝滿水
作業本P18——橋的形狀和結構
活動記錄
1.下面是為溫州大橋製作的一張名片。
溫州大橋是浙江省內甬臺溫高速公路跨越甌江的特大橋,大橋由北橋(主橋跨徑為270米的斜拉橋)、七都島高架橋、南航道橋和七都、狀元、南白象三座互通式立交橋組成,全長17.1千米。其中北橋為主航道橋,長2748米,採用雙塔雙索結構,塔高102米,橋下淨高31.3米,可通航淺底萬噸海輪,橋橋長1726米,通航跨徑51米。溫州大橋橋面寬27米,均為雙向6車道。
根據以上名片回答下列問題:
(1)溫州大橋的形狀和結構屬於(D)
A.拱橋
B.浮橋
C.懸索橋
D.斜拉橋
(2)橋塔的高度達到102米,主要是為了(B)。
A.讓橋更加美觀
B.讓鋼索更省力
C.方便汽車通行
D.節省材料
2.選擇家鄉的一座橋梁,仿照以上資料,為它製作一張名片
作業本P19——用紙造一座「橋」
活動記錄
1.用一張舊報紙、少量的膠帶建造一座「橋」,要求「橋」能跨越35釐米寬的「峽谷」,寬度大於10釐米,能承載至少200克重的「車輛」。請在方框中畫出你的設計圖,並用文字簡要說明你的設計原理。
我的設計簡圖:
我的設計原理:三角形具有穩固、堅定、耐壓的特點。
通過製作、測試,你的「橋」一共承載了()克的重物。
你的「橋」有哪些優點?還有哪些要改進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