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六年級上冊科學作業本《能量》P22——P27答案參考

2020-12-14 溫柔火辣辣

浙教版六年級上冊科學作業本《能量》P22——P27答案參考

作業本P22——電和磁

課堂練習

1.最早發現「通電導線靠近指南針時指南針會發生偏轉」的科學家是(C)

A.阿基米德

B.列文虎克

C.奧斯特

D.牛頓

2.做右圖中的實驗時,下列描述最有可能與實驗現象不符的是(C)

A.開關閉合的瞬間,指南針指針發生了偏轉

B.開關斷開的瞬間,指南針指針發生了偏轉

C.開關閉合以後,指南針的指針一直在旋轉

D.開關閉合以後,指南針的指針靜止不動

3.如下圖所示,將通電的線圈靠近指南針時,指南針的指針發失偏轉。這說明當線圈中有電流通過時,線圈的周圍會產生(C)

A.電流

B.動能

C.磁場

D.機械能

資料閱讀

4.閱讀下面的資料

電流磁效應的發現

1820年4月,丹麥物理學家奧斯特在實驗中發現:把小磁針放在一根通電導線附近,小磁針會出現偏轉;一旦切斷電流,小磁針立刻恢復到原先靜止的位置。這一現象清楚地表明:在通電導線周圍產生了磁場,因為只有在磁場中小磁針才有可能發生偏轉。這個實驗說明電能產生磁。這一現象後來被稱為「電流的磁效應」。

1820年7月21日,奧斯特公布了他的上述結果,轟動了當時的科學界。電流的磁效應打破了人們頭腦中固有的電與磁互不相干的舊觀念。

作業本P23——電磁

課堂練習

1.製作鐵釘電磁鐵時,我們用砂紙把導線頭磨光亮,主要目的是使導線(D)

A.不扎手

B.更好看

C.更柔軟

D.導電性更好

2.用繞有線圈的鐵釘釘尖靠近小磁針的S極,小磁針的旋轉方向如下圖所示,則鐵釘釘尖是(B)。

A.N極

B.S極

C.N極或S極

D.無法確定

3.下圖中鐵釘電磁鐵的釘尖是S極還是N極?請在括號中標出來。

這兩個電磁鐵的南北極不同,是因為電池正負極的接法相反(或電流的方向不一樣)。

4.改變下圖中電磁鐵的南北極,最簡單的方法是(B)。

A.改變線圈纏繞的方向

B.改變電池的連接方法

C.改變電池的數量

作業本P24——電磁鐵的磁力(一)

活動記錄

1.我們對「電磁鐵的磁力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假設和理由。

2.檢驗電磁鐵磁力大小與線圈圈數關係的研究計劃。

3.電磁鐵磁力大小與線圈圈數關係的實驗記錄表。(略)

分析上面表格中的實驗數據,我們發現:其他條件不變,電磁鐵的線圈圈數越多,磁力越強;線圈圈數越少,磁力越弱。

課堂練習

4.下列變化對右下圖所示的鐵釘電磁鐵的磁性大小有影響的是(A)。

A.將線圈纏繞數由40圈改為20圈

B.將電池的正負極對換連接

C.將線圈纏繞方向由順時針改為逆時針

D.將鐵釘的釘尖和釘尾位置互換

5.如右圖,將電線纏繞在兩個鐵芯上,並接通電源。

(1)預測甲和乙中,磁性更強的是甲,甲纏繞的線圈圈數多,產生的磁力大。

(2)若將小磁針的S極靠近甲的左端,小磁針被吸引,則甲的左端是N極。若將

小磁針的S極靠近乙的右端,看到的現象將是小磁針被吸引。

作業本P26——電磁鐵的磁力(二)

活動記錄

1.檢驗電磁鐵磁力大小與電流大小關係的研究計劃

2.電磁鐵磁力大小與電流大小關係的實驗記錄表。

分析上面表格中的實驗數據,我們發現電磁鐵磁力大小與電流大小有關,電流越大,磁力越強,電流越小,磁力越弱。

3.總結對電磁鐵磁力研究的結果,我們發現:

4.設計製作一個強磁力電磁鐵

(1)需要的材料:蓄電池、導線、特製鐵芯

(2)增強電磁鐵磁力的措施:能提供強大電流的蓄電池,能繞幾千圈的導線,鐵芯可以纏繞幾千圈線圈

(3)需要注意的問題:電池的電壓不能讓人觸電

(4)設計圖:

課堂練習

5.如下圍,一臺吊車吸引了大量的廢鋼鐵。它的原理是帶鐵芯的通電線圈具有磁性, 要使被吸引的廢鋼鐵落下,只需斷電。要使吊車吸引更多的鋼鐵,可以採用的方法是增大電流,或增加線圈纏繞圈數。

相關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