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吃魚娃能變「聰明」?但這3種魚肉,寶寶吃了往往弊大於利

2020-12-18 騰訊網

寶寶吃魚對身體好,但其中存在的隱患也不少。

執筆:木子

定稿:蘇子後

小時候,相信很多孩子都曾聽過「多吃魚能變聰明」這個說法。

為了寶寶能夠更好地發育,許多家長都會讓寶寶多吃魚,因為魚肉營養豐富,口感也好,並且其中富含的脂肪很少,不用擔心寶寶出現肥胖問題。

本文配圖均源網絡,圖文均無關

但是,由於寶寶還處在生長發育階段,所以並不是所有魚類都能吃,家長需要注意的是,有幾種魚肉,寶寶吃了往往弊大於利。

多吃魚真的會讓娃變「聰明」嗎?

其實「多吃魚能變聰明」這個說法,還是有一定科學依據的。

魚類的蛋白質含量約15-24%,是很好的蛋白質來源,而且這些蛋白質吸收率很高,約有87-98%都會被人體吸收,用於腦細胞的發育和活動。

這些優質蛋白可以使腦細胞興奮,對於大腦有積極的作用,能夠提高記憶力、語言能力、思維能力等,而且有些魚類中還有豐富的DHA,可以為寶寶的大腦發育提供營養支撐。

另外,魚肉中的脂肪含量比較少,遠低於我們常吃的豬肉,吃多了也不擔心得「三高」。

有研究表示:每周吃魚的人比不每周吃魚的人,平均IQ(指智商)要高6個點;同時,他們心臟方面發生問題的概率也相對小得多。

所以,對於正處於腦部發育期的寶寶來說,魚肉確實是理想中的營養食材。

這3種魚肉,寶寶吃了弊大於利

、多重加工過的魚

給寶寶吃的魚,最好保留食物本身的味道,像是清蒸、水煮之類的烹飪方法,可以留住魚肉本身的味道和營養。

但是,有些經過多重加工過的魚,比如醃製魚、烤魚、油炸魚等,魚肉裡的營養成分往往所剩無幾,並且其中鈉含量也很高,很有可能會危害寶寶的身體。

在給魚肉加工的過程中,多半會加入各類調味劑,或者是大量的鹽,但這些添加劑對正處於生長發育階段的寶寶來說,極大可能會影響寶寶的健康。

、生魚片

說到生魚片,我們第一反應就是日本人的最愛,但其實很多國人也喜歡吃生魚片,還會試圖讓寶寶也跟著吃。可能很多人會覺得,日本的小孩子也經常吃生魚片,所以給寶寶吃生魚片也沒什麼大問題。

但其實日本人吃的生魚片,多半都是來自海中的「三文魚肉」,而市面上的很多三文魚肉其實並不正宗,也不算是海產品。

通常來講,人工養殖的三文魚和海裡的三文魚其實有很大差別,由於生活環境不一樣,甚至很多人工養殖場也不算很正規的養殖,所以其中的營養價值多半不高,反而還可能會攜帶寄生蟲,或許大人吃了沒事,但寶寶的抵抗力較差,腸胃功能發育得也不夠完善,很可能會出現問題。

所以,為了寶寶的健康著想,父母在選擇魚肉的時候,還是要避開生魚片,最好也不要想著讓寶寶嘗嘗鮮,萬一有寄生蟲,寶寶吃了很可能會出現腹痛、食欲不振等情況,對寶寶的生長發育有極大的危害。

、鯰魚

其實鯰魚的肉質十分鮮美,也沒什麼魚刺,很多人都喜歡這類魚肉,但對發育期的寶寶來說,鯰魚卻並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因為鯰魚的生存能力非常強,即便是如今水質汙染較為嚴重的環境下,鯰魚也能生存下來,甚至有一些臭水溝,還可能更利於鯰魚的生存,而在這種生態環境下的魚類,體內富含的有害物質也不少。

如果寶寶常吃這類魚肉,那智力發育和神經系統的發育很有可能受到一定的影響,進而對寶寶的認知、語言能力造成危害。

所以,家長們在給寶寶挑選魚肉的時候,還是要儘量避開鯰魚。

寶寶多大可以吃魚、適合吃哪些魚?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提到:寶寶在7-24月大的時候,每周的魚類攝入量在50-70g之間為宜;而寶寶在2-4歲的時候,每周需要攝入105-140g的魚類。

此外,如果家庭有過敏史,專家建議至少等到孩子3歲後再吃魚。

★鱈魚

這種魚類是屬於深海魚類,肉質細嫩鮮美,清口不膩,而且細刺比較少,是給寶寶補充營養的不二之選。

另外,鱈魚富含了孩子成長所需的蛋白質和維生素,就連孩子吃的一些魚肝油,很多都是從鱈魚的肝臟中提取出來的,多吃鱈魚,對孩子自身的生長發育有好處。

★龍利魚

這是一種分布在我國近海區域的海洋魚類,個頭比較小,且魚刺很少,只有中間的脊骨,市面上隨處可見。

龍利魚的魚肉肥厚細嫩,營養價值也很高,孩子吃了益處多多。

相關焦點

  • 這3種常見的高營養食物,最好不要給不滿1歲寶寶吃,可能弊大於利
    (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這3種常見的高營養食物,最好不要給不滿1歲寶寶吃,可能弊大於利寶媽們為了寶寶能夠更好地發育,都會給寶寶吃各種營養豐富的食物,但是如果寶寶太小,卻不是任何營養豐富的食物,都適合寶寶吃的,尤其是寶寶還不滿一歲的話,這幾種常見的營養豐富的食物,最好避免給寶寶吃,否則弊大於利,寶媽們不可忽視。
  • 快生了長輩來家裡照顧寶寶到底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
    在知乎上有這樣一個問題:快生了婆婆來家裡照顧寶寶到底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這必須親身經歷過才能明白,就說我自己生了雙胞胎之後長輩帶娃,以及我周圍所見和在一些媽媽群所見的情況,婆婆帶娃弊大於利。這或許只是小部分數據代表不了什麼,但如果說利大於弊,就需要滿足幾個條件:01.婆婆懂科學的育兒知識不要以為婆婆生過自己的老公就認為會帶孩子,事實上,婆婆生娃那個年代,思想觀念比較落後,哪裡有幾個人懂得科學育兒,孩子給吃給喝就行了。
  • 這幾種食物,寶寶再喜歡吃,也別讓寶寶空腹吃,可能弊大於利
    (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這幾種食物,寶寶再喜歡吃,也別讓寶寶空腹吃,可能弊大於利最好先給寶寶吃點其他食物墊下肚子,然後給寶寶吃酸奶更好。酸奶一般都是冷藏的,但是寶寶腸胃嬌弱,最好不要直接給寶寶吃,而是熱一下,將酸奶燙溫後,再給寶寶吃為宜。
  • 三種水果吃起來美味,實際上「弊大於利」,儘量不要給小孩子吃
    有些水果吃下去對身體弊大於利,並不適合經常給寶寶吃。三種水果吃起來美味,實際上「弊大於利」麗華的兒子特別喜歡吃甜食,因為擔心孩子總吃零食長蛀牙,麗華只好給孩子買各種口味偏甜的水果來吃。再好的食材,如果吃得過量了,都會對健康不利。
  • 寶寶多吃魚會更聰明?這3種魚一口也別多吃,容易給寶寶帶來傷害
    不過很多家長會陷入一個誤區,就是寶寶吃魚就會變聰明,於是便經常給寶寶做魚吃,可家長們對於寶寶吃魚這件事上,了解的並不深入。寶寶多吃魚會更聰明?事實真的如同很多家長口中的,多吃魚會變聰明嗎?所以,對於正處於腦部發育期的寶寶們,吃魚還是有好處的,也是理想中的營養食材,不過對於魚肉,也不必吹捧的過度。因為有些種類的魚不僅沒什麼營養,而且寶寶吃了,還容易傷身體,是不建議給寶寶吃的,今天就給大家好好說說寶寶吃魚的那些事。
  • 給寶寶剃光頭會讓頭髮變多嗎?很多人都錯了,答案是弊大於利
    給寶寶剃光頭會讓頭髮變多嗎?很多人都錯了,答案是弊大於利相信大家都聽過這樣的一個說法,就是給寶寶剃光頭會讓頭髮變得烏黑濃密,因此,很多老人都會主張,寶寶滿月後,就經常給寶寶剃光頭,甚至還要經常剃眉毛,這都是為了讓寶寶的頭髮和眉毛,更加烏黑濃密,這樣做,真的有效果麼?答案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樣,可能會是弊大於利。一起來看看吧!
  • 準媽媽多吃粗糧弊大於利?
    很多人都知道吃粗糧有益健康,吃粗糧成了一種健康時尚,賣粗糧的櫃檯,生意也很紅火。但是吃粗糧,也要講究方法,吃得不對反而對身體有害。  據了解,由於加工簡單,粗糧中確實保存了許多細糧中沒有的營養,比如膳食纖維比較多,並且富含B族維生素等。不過,進食粗糧並非多多益善,如果攝入纖維素過多,反而會影響人體對蛋白質、無機鹽以及某些微量元素的吸收。  食品營養師劉紫梅說:「過多食用粗糧不僅不能夠促進消化,還會影響消化和吸收。
  • 準媽媽吃多粗糧弊大於利
    很多人都知道吃粗糧有益健康,吃粗糧成了一種健康時尚,賣粗糧的櫃檯,生意也很紅火。但是吃粗糧,也要講究方法,吃得不對反而對身體有害。  據了解,由於加工簡單,粗糧中確實保存了許多細糧中沒有的營養,比如膳食纖維比較多,並且富含B族維生素等。
  • 高中按學生成績分重點班,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
    那麼今天的話題是:高中按學生成績分重點班,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首先來談談分班的好處分重點班之後,學校就可以更好地實行「因材施教」,對於成績好的學生,更能激發他們的潛能,或許在這個班級裡,目標不再是普通的一本,而是985、211這些名牌大學。
  • 懷孕後,這「三碗飯」孕媽儘量不要吃,不然容易「拖累」胎兒發育
    懷孕期間,雖說胃口變好是常有的事,可即便如此,準媽媽們也還是應該控制飲食習慣,像夜宵這類餐食,最好還是儘量少吃,否則,往往很容易對胎兒的發育造成不利影響。所以,為了孕媽們的身體還有胎兒的健康著想,還是儘量不吃剩菜剩飯。③、宵夜懷孕之後,由於身體方面和心理方面的因素,孕婦的睡眠質量往往會受到一定影響,如果睡前還吃了宵夜,那就會增加腸胃的負擔,影響腸胃功能運作,導致入睡變得更加困難。
  • 教育恢復留級制,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看完這個你就知道了!
    個人認為,義務教育最不該取消的就是廢除留級制,特別是在小學期間,一些在低年級跟不上的孩子留一級的話,心智變得成熟,學習成績就會上來,學習的信心就會建立起來,留一年往往可以造就一個學業有成的人
  • 教育部嚴禁有償補課,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聽聽家長怎麼說!
    教育部嚴禁有償補課,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聽聽家長怎麼說!不知不覺中小學生們的暑假已經過去一個多月了。現在的生活壓力越來越大,當代社會對人才的要求已經到了一個苛刻的地步,新生代年輕人受影響最大,不僅學習難度增大,作業增多,而且家長多忙於工作。沒有時間和精力輔導孩子功課。有人嗅到了教育行業中的需求,於是建立了補習班市場,別說是放假,哪怕是平常,很多學生一放學飯都還來不及吃就要先進輔導班寫作業。
  • 新生兒可以吃益生菌麼?不能隨便吃,如果吃錯了,可能弊大於利
    (本文原創,版權歸作者所有) 新生兒可以吃益生菌麼?不能隨便吃,如果吃錯了,可能弊大於利 我們都知道,只有吃得好睡得香,身體才會好。想要吃得好,腸胃健康是非常重要的。而新生兒寶寶腸胃功能還沒有發育完全,腸胃較弱。有人建議給寶寶吃益生菌,但是新生兒寶寶是否能夠吃益生菌呢?如果吃錯了,可能有害無益,你知道麼?
  • 放養羊究竟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
    三、放牧方法 放牧方法主要有這幾種:拴著放、拉著放、趕著放、陪著放、領著放、等著放。拴著放和拉著放適合數量較少的單個羊只放牧,拴著放的方法為在羊的脖子裡拴上長繩,在固定的草場區域內打上地樁,每隔2~3小時換一次地方,注意地勢要平坦,周圍不能有明顯障礙物,以防羊拌倒;拉著放的方法為放牧人員用繩子牽引羊只,選擇牧草較好的地方讓它們自由採食(實際上這兩种放牧方法多為農區小型散養戶採用)。
  • 大學生兼職是利大於弊或是弊大於利?
    面對大學生利用自己的課餘時間做兼職是利大於弊或弊大於利?兩方面探討一下~一、利大於弊凡事都有利弊,先看看大學生兼職有哪些好處:1.學以致用,學習工作雙向提高大學本來就是一個需要拓展多方面能力與視野的平臺,如果僅僅是一味的讀書就喪失了其立身之本,只有能將學到的理論性的東西應用於實際生活和工作中,才能有更大的個人提高空間。5.
  • 懷孕後,吃什麼好?這幾種食物多多益善,多吃第3種寶寶變聰明
    作為孕媽媽都一樣,希望生出的寶寶健健康康,白白胖胖。孕媽媽也都清楚,寶寶出生健康與否,與孕媽媽懷孕吃的東西有很大關係。那麼,懷孕時吃什麼生出的寶寶更聰明,更健康呢?懷孕後,孕媽媽表示雖然辛苦,但很幸福,從孕媽的表情我們也能看出。
  • 這5種食物寶寶越吃越聰明 很多媽媽不敢給寶寶多吃
    寶寶輔食的添加非常關鍵,很多媽媽不知道如何給寶寶添加輔食,當然,也有部分寶媽明明知道這些食物益智,卻擔心這害怕那,就是不敢給寶寶吃。比如,下面這五種食物,寶寶吃了不僅可以補充營養,同時,越吃越聰明!第一魚類:魚肉中富含豐富的蛋白質及不飽和脂肪酸、鈣、鐵、維生素B12等成分,是腦細胞發育的必需營養物質。寶媽不敢給寶寶吃的原因:擔心魚刺卡住寶寶,所以很少給寶寶吃,事實上,魚肉加工成罐頭,魚刺就不用擔心了!第二蛋類:蛋黃中的卵磷脂是寶寶大腦發育不可缺少的物質。
  • 出臺「離婚冷靜期」引發紛爭,到底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
    這句話很有道理,兩人結婚之後,生活在一起,很多事情都會被放大,如生活瑣事,柴米油鹽,身心問題等等!只要這其中任何一點出現問題,往往都會導致許多人分道揚鑣,特別是身心問題,如性格不合,出軌等,這是導致離婚的最大原因!還有就是如今快節奏生活,許多人閃婚,閃離!
  • 寶寶多大才能吃螃蟹呢?最好不要早於這個年齡,吃太早弊大於利
    此外,還需要注意,如果寶媽處於哺乳期的話,那麼寶媽最好也不要吃螃蟹了,因為這樣可能通過哺乳,讓寶寶腸胃出現問題,甚至引發寶寶過敏問題的。如果寶寶沒有以上問題,那麼最好也等寶寶1歲以後再考慮給寶寶吃螃蟹,但卻不能多吃。
  • 禁止釣魚,是利大於弊,還是弊大於利呢?
    引人深思)第二種原因,禁釣是出於衛生管理的原因。作釣過程中,一些釣魚人將餌料包裝、食品袋、快餐飯盒遺棄在現場,造成垃圾汙染,因此很多地方禁止釣魚。(筆者認為,添設垃圾桶更能很好地解決衛生問題)01禁釣催生偷釣或引發傷亡事故禁止釣魚或許能降低管理成本,但禁止釣魚的危害也是顯而易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