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上方藍色字體「普濟骨傷針刀研究院」點擊關注!這樣您就可以免費閱讀更多的中醫知識了。完全是免費訂閱的,請放心關注!
豎脊肌群是一個很廣義的,很難以定義的名詞,它們走在脊柱的兩側,通常位於棘突往外一個手掌的距離。大部分的豎脊肌位於胸腰筋膜及中層和淺層的下層,豎脊肌家族包含棘肌、最長肌、髂肋肌。每一組肌肉又再根據三個部位被區分為三組,因此共有九組肌肉。個別的肌肉之間也有重疊的情況,且在大小和長度上都有很大的變異性
豎脊肌大部分都連接到一個扁平厚實的共同肌腱上,共同肌腱就位於骶椎上。這個共同肌腱將豎脊肌固定在許多位置上,從這個共同肌腱往上有棘肌,最長肌,髂肋肌。共同的肌肉附著點將在下面給大家講述。
棘肌:棘肌包括了胸棘肌、頸棘肌、頭棘肌。一般說來,這組小的且常常不清楚的肌肉從共同肌腱的上端出發的,這些肌肉往上走到大部分胸椎的臨近的棘突,或在頸部區域連到項韌帶,而頭棘肌則常與頭半棘肌融合在一起。
最長肌:最長肌包含了胸最長肌,頸最長肌,頭最長肌,這整組肌是豎脊肌群中最發達的一族。胸最長肌的組織從共同肌腱往頭部方向散射除去,主要連接到大多數肋骨的後端。在脖子區域,頸最長肌在連接到頸椎橫突的後結節前會稍微向內交角。相反的,頭最長肌則是在連接到顳骨乳突後緣時,會稍微向外走。頭最長肌和頸最長肌上部的小斜角可協助頭項部的同側迴旋。
髂肋肌:髂肋肌包含了腰髂肋肌、胸髂肋肌、頸髂肋肌。這群肌肉估計佔據了豎脊肌最外側的區域。腰髂肋肌從共同肌腱出發,向上稍微向外走,連接到下肋骨;胸髂肋肌則持續向上垂直前進到中肋骨和上肋骨的外側;從這個點起頭髂肋肌持續向頭部前進,並稍微向內,與頸最長肌一起連接到中頸椎橫突的後結節上。
豎脊肌肌群橫跨了整個中軸骨,這個解剖學上的特明顯對中軸骨的大動作控制,而非單節的精細動作控制。豎脊肌雙側收縮時可伸直軀幹,頭部,及頸部。這群肌肉相對大的橫截面積也使它們可以產生很大的伸直力矩,應用與抬舉或搬重物時。
肌連接:
1,下方,起自骶骨和髂骨
2,上方,至下6個肋骨的下緣
功能:伸展、側屈和旋轉腰椎,
肌連接:
1,下方,下6個肋骨下緣的內側
2,上方,上6個肋骨下緣
功能:伸展,側屈和旋轉胸椎
肌連接:
1,下方,至上6個肋骨的上緣
2,上方,至中間掏椎的橫突
功能:伸展,和旋轉頸椎
肌連接:
1,下方,至腰椎橫突
2,上方,至所有的胸椎橫突尖端和最後9個或10個肋骨的結節和角之間
症狀:
疼痛部位:腰痛,背痛脊柱旁疼痛,脊柱旁的肌肉緊張、彎腰困難。
1,當緊繃的表淺脊柱肌肉擠壓感覺神經時,可引起表淺脊柱肌肉全長的緊繃。
2,後背的皮膚感覺過敏或出現片狀的麻木。
3,從尾骨到顱骨基底部全長均感覺疼痛和緊縮。甚至睡覺時都能感知到背痛,CT,X線、核磁共振等檢查均無結果,伸展運動、正脊治療、一般按摩等沒有什麼明顯效果。後期發展為後背僵硬,表淺脊柱肌肉惑覺就像木柱。
4,髂肋肌的勞損引起的疼痛還能被投射至身體前方或內臟器官,而被誤認為心絞痛、胸膜炎、闌尾炎或其他的內臟疾病。來自表淺脊柱肌肉勞損的疼痛可被錯誤地解釋為腎結石、腫瘤、肋骨炎症、韌帶撕裂或椎間盤突出等問題與深層脊柱肌肉的損傷相比,表淺脊柱肌肉的勞損引起的疼痛要更深廣。
5,下背部僵硬或緊縮感是背部肌肉潛在性勞損的一個現象,即便你目前還沒有感覺到疼痛。一側背部肌肉持續收縮的勞損可進而導致脊柱側凸。由勞損引起的肌肉持續緊張還可使骶髂關節脫位,而引起骨盆扭曲或翹起。
1,突然舉起或當身體沒有站直或重心不對的時候舉起一個對你來說太沉的物品,
2,長期的不活動或保持一種緊張的姿勢太長,
3,重複的工作使肌肉沒有休養生息的機會。
1,用後背按摩器點按胸椎棘突旁的豎辣肌群胸椎棘突上附著點,點按以局部疼痛感減輕為主。
2,用後背按摩器點按胸椎椎板旁的豎脊肌群胸椎椎板與關節突上附著點,點按以局部疼痛感減輕為主。
3,用後背按摩器點按胸椎椎板旁的豎脊肌旁的肋骨上的附著點,點按以局部疼痛感減輕為主。
1,在工作和玩耍時,你應該雙腳站立保持平衡並直接對著要處理的物品,要考慮如何均勻分布負重。
2,注意勞逸結合,不要持續工作太久,中間穿插著休息。
3,淺層脊柱肌肉協助呼氣、腸蠕動、咳嗽和打噴嚏,當向前或向兩側彎曲身體時它們還能穩定身體,它們參與保持身體的直立和平衡,與深層脊柱肌群一樣,當靜靜地站著時如果身體的重心控制得很好的話,這些長肌肉也會十分放鬆。
⊙版權聲明:文章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醫訊好消息】我院擬定於2017年6月18-21日在 河南•鄭州大學 舉辦《全國針刀微創屍體解剖臨床研修班》邀請您參加學習
▲ 本班可以更深入的了解人體各部位的解剖結構,了解人體精細、甚至微觀的解剖、動態解剖、立體解剖和體表投影解剖,熟悉體表標誌、主要器官、血管、神經的投影,解剖層次以及動態下組織器官所發生的位移,提高實際診療操作水平。
▲ 本班將從具體、直觀的屍體解剖入手,著重講解肌肉組織、血管神經走向、運動系統、神經系統等精細解剖,讓學員在屍體上掌握針感和手感,直觀的看到自己的針通過皮下、淺筋膜、深筋膜、肌肉、避開重要的神經血管直達病灶。
▲ 本班採用理論病種講解與屍體解剖及臨床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模式,力求每位學員都能夠獨立完成操作。
▲ 授課老師:龐繼光教授、黨東旭教授、肖新民教授。
▲ 培訓地點:河南•鄭州市•鄭州大學
▲ 培訓時間:2017年6月18-21日(學習時間4天)
▲ 培訓費用:6500元(包括:代表證、學費、教材、證書、臨床帶教、屍體解剖)【聯繫蘇老師申請優惠500元學費】
▲ 電話/微信:131 2823 4300 蘇老師
(掃一掃下面二維碼,直接添加蘇老師微信)
▲點擊這裡了解更多:《關於針刀微創屍體解剖臨床研修班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