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娃跟普娃的差距不在智商,關鍵還是這3個字決定!(父母必讀)

2020-12-19 育兒啟示鹿

幼升小、小升初都進入了倒計時,每到這個時候,家長們就坐不住了。

看著人家曬的孩子履歷表,很多寶媽感嘆:這麼多牛娃!讓我們這些智商平平的普娃怎麼過?

昨天跟朋友一起約吃飯,吃著吃著她就唉聲嘆氣,哭喪著臉跟我開啟吐槽模式。

「好煩啊!我發現兒子現在好笨,一道題我講三遍他都聽不懂。"「鄰居孩子學習特別好,人家今年小升初,聽說競爭特別激烈,一點都不敢鬆懈。我們這都四年級了還這樣,我都要崩潰了。」「上周老師剛找我談話,說他聽不進去課,上課不到一刻鐘就開始打瞌睡。」「就連輔導班的老師貌似都有點生氣了,說講的知識點,隔一天就不記得了。」「真是愁死我了,我都懷疑我兒子智商了。」

哎!真是滿滿的懷疑和負能量啊!

其實牛娃和普娃的智商,真的沒有多大差距。曾經有跟蹤調查發現,除了特殊的智障者,一個班40個人,幾乎找不出哪個智商特別高或者特別低的,大部分都是普通人。那差距到底在哪裡呢?

其實智商平平的孩子照樣能成為「牛娃」,關鍵因素只有一點。

蘋果公司聯合創始人,賈伯斯的早期合伙人——斯蒂夫·沃茲尼亞克,是一個電腦奇才,他也曾為孩子的學習問題困惑和苦惱過。

老師委婉的通知沃茲尼亞克,說他的孩子不愛學習,可能很難再繼續完成學業了。沃茲尼亞克根本想不到自己有一天會面對孩子即將輟學的局面,更沒想到自己也會變得束手無策。

他經過認真的思考,決定將更多的精力放在了兒子身上,無論如何都要幫助孩子走出厭學的陰影。

沃茲尼亞克從主動配合孩子的節奏開始,以一個朋友而非家長的身份和兒子一起學習,一起玩遊戲,並想方設法的鼓勵孩子的好奇,培養孩子的興趣。

這個過程可能是很多家長無法想像的漫長而又艱辛的過程。想讓孩子走出陰影所需要的耐心和精力,絕對在考驗著家長。

在沃茲尼亞克的鼓勵好奇、發現興趣和耐心陪伴下,孩子終於趕上了學習進度,而在這個過程中所培養起來的習慣和興趣,更促使孩子不斷進取,最終取得了A+的成績,拿到了班級最高分,並且在以後的中學階段和高中階段都成為全校成績最優異的孩子。從學渣到學霸的蛻變,靠的卻不是智商。

其實每一個孩子都是有無限潛能的,讓孩子變得有創造力,遠遠超過智力。

法國著名學者盧梭曾經這樣敘述對孩子的教育:問題不在於教他各種學問,而在於培養他有愛好學問的興趣。

這其實也是所有良好教育的基本原則,更是牛娃區別與普娃的關鍵所在。

好奇心是取得成就的能動力,更是牛娃與普娃差距的根本原因。

激發孩子的好奇心,再加以引導使之成為興趣,就能成為孩子求知的動力,那麼主動學習便成了孩子自覺的一種能力

比如同樣一個問題,有的人覺得老師布置了十題就做十題。而富有好奇心的孩子就會想為什麼是這十題,有什麼聯繫,解題思路可以互換嗎?共用了什麼公式嗎?這麼一波走下來,好奇就讓他學會了深度思考和舉一反三,人家腦門上就自動被貼著「優秀」二字了。

孩子學習不專心,不用心,忘性大,說來說去還是沒興趣呀。不想學,不想下功夫記,課程不好玩,為了父母而學,想想都挺累的。

優秀的老師不僅僅只是知識的輸出,他還會激發學生的興趣,挑起學生的熱情,贏得學生的關注。

優秀的父母不僅僅只是強制的命令,他還會觀察孩子的興趣,激發孩子的好奇,呵護孩子的天性。

如果你能燃起孩子心性的好奇之火,絕大多數都可以主動學習,無需外援。每個孩子天生就會學習,是激發或者是扼殺這種天賦對孩子會產生巨大的影響。

相關焦點

  • 因為牛娃的存在,普娃再努力也沒用?
    有個朋友是鋼琴老師,兒子兩三歲起,她就開始悉心教他彈琴,如今已經過去六七個年頭。小朋友也很長臉,撇開在家裡挨罵挨揍不談,只要一參加比賽,都是同級別的一等獎。目前最具體的問題就是,牛娃的存在有時候對普娃是一種打擊,好像再怎麼努力也追不上,感覺自己的付出都是徒勞,因此喪失動力,不想學了。然而事實並非如此。01 牛人特別多,但普通人堅持下去也能有自己的優勢。
  • 孩子有無邏輯思維能力,這3個差距明顯!娃3歲開始就要培養
    很多父母為孩子的學習成績而頭疼,明明自己孩子比別人孩子更努力,成績依然不理想。很多時候,其實拉開孩子成績差距的,往往是邏輯思維能力的區別,但很多家長卻不重視。而邏輯思維能力,父母應該從孩子3歲就開始培養。那孩子有無邏輯思維能力,有什麼差距呢?
  • 牛娃是讓家長焦慮了,還是更有動力了?普娃成牛娃的最佳案例
    :4歲就被央視「點名」的娃,算牛娃嗎? 這就很牛了!這就跟家長沒學過奧數,但培養出奧數一等獎的孩子一樣。沒有強大的能力和背景水平,能讓孩子取得這樣的成績,除了堅持和努力,媽媽一定要非常懂得教育才行。看牛娃,我們看的不是牛娃令人豔羨的成績,而是牛娃背後家長的方法。
  • 新潮育兒鄙視鏈:雞娃,牛娃,普娃?網友:雞娃已成流行病
    真的是沒有想到,養娃的道路上面也有鄙視鏈。孩子成長的過程中,不僅僅是孩子之間的競爭,同時也是孩子家長之間的競爭。最近就有一個新潮育兒鄙視鏈的出現,雞娃,渣娃,普娃,牛蛙,素雞,這種新的育兒鄙視鏈已經開始慢慢滲入到家長圈了,快到看看自己家的娃娃屬於哪種吧?
  • 真正決定孩子成績差距的,不是智商,而是這10個字
    為什麼自家的孩子,報了那麼多的補習班,卻依然學習成績不理想?為什麼,自家的孩子,無論怎麼學習,就是趕不上成績好的孩子?甚至,有很多家長因此覺得,自己的孩子,智商有點讓人捉急了。誠然,智商對於孩子短期的學習成績,確實有影響;那些智商高的孩子,起步早、學習新知識更快,學習成績可能會好點。然而,真正決定孩子成績差距的,不在於智商,而在於良好的素養。一般而言,就長遠來看,決定孩子未來能走多遠的,在於這10個字。
  • 真正決定孩子成績差距的,不是智商,而是這10個字!
    為什麼自家的孩子,報了那麼多的補習班,卻依然學習成績不理想?為什麼,自家的孩子,無論怎麼學習,就是趕不上成績好的孩子?甚至,有很多家長因此覺得,自己的孩子,智商有點讓人捉急了。真正決定孩子成績差距的,不在於智商,而在於良好的素養。一般而言,就長遠來看,決定孩子未來能走多遠的,在於這10個字。01 自律自律到底有多難?想必不少成年人,從一次次立志減肥又失敗的經歷中,就能深深感受到。
  • 差生和尖子生之間的差距,真不在於智商,而在於這些關鍵細節
    很多家長表示,自己家娃是個學渣,只能「認命」,做父母的智商就不行,孩子也高不到哪兒去,一切都是由智商決定的。認為學習好的孩子一定智商高,學習差的孩子一定智商差,這是家長對學習這件事最深的誤解。其實人和人之間智商相差無幾,而且尺有所短寸有所長,不能用智商衡量學習能力的高低。
  • 楊靖:《如何培養身心健康的牛娃》| 演講文字稿
    最近我聽了一場講座:《如何培養身心健康的牛娃》,收穫特別多。看名字就知道,不止要培養牛娃,還要娃身心健康。 我們實際育兒中好像很難把握這個度:要麼對娃太狠了,親子關係雞飛狗跳;要麼對娃太鬆散了,娃是快樂了,但也很難成為牛娃。 做父母真的太難了! 牛娃和身心健康之間,必定是對立的嗎? 楊靖老師告訴大家,他們是可以兼得的。
  • 李玫瑾:娃出生「頭3年」是關鍵,父母做好3方面,智商高於同齡人
    著名教育學家李玫瑾就曾說過,孩子的智商高低可以從小培養,而娃出生的頭3年是關鍵,父母如果能夠做好以下三個方面,孩子的智商就會高於同齡人。從孩子出生到長大,家長們都要背負著教育和責任,很多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聰明智商高,這樣將來更容易成才,不過,孩子的智商雖然有一部分的遺傳決定的,但更多的是父母后天的培養。
  • 娃的天賦有多重要?如何看出娃是普還是牛?
    但是因為我媽一直說:你一歲10個月的時候,認識200多個字,2歲的時候能很流暢的背幾十首古詩。所以我一直覺得先先不如我小時候。再說了,我小時候聽起來那麼牛B,現在也沒咋地啊。就算那麼早認識了那麼多字,後來大家不也都認識了麼,誰也不比我少啊?我也並沒有因此就是神童有開掛人生成為什麼了不起的人……所以這種低齡階段的認知,對於漫長的成年階段來說,算個啥?
  • 我被這「3000萬的差距」驚到了,決定也來驚你一下
    這下不用抱怨家裡沒礦,沒投胎在海澱黃莊了,普娃靠父母的語言,也可以實現「腦突觸翻盤」。這也符合邏輯,最珍貴的東西,都不需要花錢。2 你可能要說,不就是當話癆嗎?這簡單。智商決定下限,情商決定上限,進入社會的我們,對這個規律早已司空見慣。《父母的語言》中,也提及了我們如何通過語言,讓孩子擁有自控能力,做自己行為的主人。方法可以歸納為12個字:少命令,多建議,少強制,多選擇。
  • 你和孩子說話的語氣,決定了孩子的智商和情商!父母必讀
    你和孩子說話的語氣,決定了孩子的智商和情商!父母必讀!成功的家教與父母的言語表達息息相關,尤其是父母跟孩子說話的語氣,將對孩子的情商、智商、氣質、修養……產生深刻的影響。蔡元培先生在《中國人的修養》一書中說到:決定孩子一生的不是學習成績,而是健全的人格修養!正確的家庭教育應該是什麼?
  • 杭州牛娃/普娃/渣蛙的英語閱讀能力到底怎麼樣?終於被虎爸調查清楚了!
    希望牛娃爸媽能站出來到群裡介紹一下經驗,是不是除了早熟,還有獨特的、可供爸媽們學習的經驗?三幼兒園三年,是培養中英文閱讀習慣和能力的猛火大攻期,一起看看這三年的英文閱讀能力變化。今年9月剛入園一個月的小班,一共有37人填寫,去掉1個選擇Z的(虎爸認為不可能),共有有效答卷36份。
  • 在高中學習中,拉開差距的並不是智商,而是這十個字,言簡意賅!
    在高中學習中,拉開差距的並不是智商,而是這十個字,言簡意賅!在上學的時候最重要的應該就是高中階段了,這個階段的努力和付出直接決定你能否上一個好的大學,可能你在上初中的時候名列前茅,上了高中生怕和別人拉開距離,其實在上高中的時候,學習上拉開差距的並不是智商,而是這十個字,咱們一起來看看吧!十字學習方法,字字珠璣,言辭鑿鑿!
  • 「普娃」的英語進階之路——來自上海世外小學5年級的家長分享
    學校裡高手如雲,他就是個妥妥的普娃。 看了不少家長的英語學習分享,不得不承認牛娃的背後一定是有用心的父母。普娃和牛娃的差距,實際上就是父母的差距。雖然猶豫了蠻久要不要寫心得,但想想不論學校裡還是社會上,普通人還是大多數的,我從普通學生家長的視角分享體會,互相鼓勵,也互相緩解一下焦慮。哈哈!
  • 小早培值得一拼嗎(之一):牛娃只是少數,普娃如何逆襲?
    小早培有幾點非常明顯的優勢:1、不拼爹,只拼娃在北京,想上優質的公立小學,通常需要買昂貴的學區房。私立學校不需要學區房,但學費和各種遊學活動費用很高,普通工薪家庭難以承受。小早培全市招生、考試錄取,只考察孩子智商,不考察父母荷包,對牛娃父母有很大的吸引力。
  • 烏龜爬普娃+懶散媽,3年多樸實無華的英語啟蒙經驗
    母慈子孝時,也想著應該努力跟娃用英文對話,除了說一句「This is apple」,就不知道下一句該說啥。室友常常指望不上,除了工作比較忙碌外,空閒的時候,孩子對著他說一句英語,也一臉茫然。好在翻閱了幾本與英語啟蒙相關的書籍,了解了一些學習外語的套路。父母英語不好也不是關鍵,重要的還是給孩子提供正確的方法和學習資源。
  • 父母血型影響娃智商?研究發現:這幾個配對血型的父母生的娃聰明
    也有很多科學工作者也沒有停止對智商相關研究的步伐,最近史丹福大學研究發現,父母配對的血型不同,孩子的智力水平也會不同。  研究認為,這幾個血型是父母配對的最佳血型,生的娃聰明  1父母雙方都是O型血  大家對O型血的普遍認知應該還停留在它是萬能血型,可以給其他血型輸血。但如果父母雙方都是O型血,生下的孩子智商會高於一般人,身體免疫力也會比較強。
  • 除了早培的「牛娃」,放養的「普娃」,第三類「郊區娃」怎麼養?
    ,是拼不動的,甚至連拼的資本都沒有。「牛娃」和「普娃」,在帝都,我看到很多放養的「普娃」,也聽說過一些早培的「牛娃」,時常穿梭於各類公眾號和講座,漸漸發現,原以為一直放養的兒子是「普娃(很多聲音說這不是在貶低嘲笑,但的確數字證明了差距)
  • 奧數更適合牛娃?不不不,普娃剛剛好
    之前我也給大家分享過果爸寫的關於奧數的文章,《「今年的數學高考題,我竟然在小學奧數裡找到了!」》很多媽媽看了以後,有很多疑問,比如:「感覺奧數普娃學不了啊」「怎麼才能讓普娃更有效的學習奧數呢,有什麼經驗分享呢?」對於這一點,果爸也專門寫了一期關於奧數學習的文章。今天我也來分享給大家。可能也會有很多媽媽說,為什麼 總是分享奧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