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家長過分關注孩子的缺點,卻對孩子的優點視而不見。每當孩子表現不好時,家長就會情緒激動,並惡言相向,用批評和指責來對待孩子。這類家長希望用批評與懲罰的方式讓孩子從中得到教訓,從而改正缺點。然而這樣做對孩子有很多負面影響。
有的家長可能存在這樣的疑惑:為什麼我一心為孩子的學習、健康操勞,他們卻一點都不領情?為什麼孩子的小毛病那麼多,而且屢教不改,全當耳旁風,甚至說得越多,孩子反而變本加厲呢?
如果孩子出現這種情況,一般的原因就在家長對孩子的態度上。如果家長總是過分關注孩子的錯誤和缺點、卻忽略孩子的優點,總拿自家孩子的缺點和別人家孩子的優點作比較,孩子就會逐漸失去了自信,家長平時不經意間表露出對他們的失望,會對他們形成深深的打擊,會讓他們覺得自己一無是處,得不到家長的認可,無論自己怎樣努力都得無濟於事。
孩子長久得處於家長的否定和自我否定中,怎麼可能不出問題。久而久之他們會變得消沉、失落,或者通過做出一些不當的行為來尋求歸屬感和價值感。所以心理學家會說「一個行為不當的孩子,是一個喪失信心的孩子」。
作為家長,如果你也是一味地關注孩子的缺點,那麼為了避免孩子出現類似得情況,就需要及早做一些改變了。
於其把注意力集中到孩子地缺點,不妨試試多去尋找孩子地優點、看到孩子身上好的一面,更要去挖掘孩子缺點背後的優點,然後用支持和鼓勵去幫助孩子,讓孩子體驗到做「好孩子」的感覺,讓他們隨時都能感受到家長給予的溫暖和期望,這樣他們才會對自己充滿信心,慢慢對所學的東西產生興趣,與此同時,孩子原本的缺點也在不知不覺間無影無蹤了。
關注孩子的優點,是家長學習鼓勵孩子的前提。如果你覺得自己的孩子帶給你太多挑戰,讓你感到很困擾,你們的親子關係很糟糕,那麼剛好可以考慮一下這裡的建議。反思一下自己是不是前面說的這類家長,告訴自己:如果使用支持和鼓勵的方式去幫助孩子,孩子反而更容易把事情做好。
當孩子犯錯的時候,其實他們的內心也是非常沮喪、非常害怕家長批評的,這時如果家長能無條件地給予他們支持和幫助,會有助於孩子體會到歸屬感和價值感。
另一方面,如果家長能夠經常主動去尋找孩子的優點,對孩子表現好的事情及時表揚,會讓孩子充滿自信,更樂於嘗試、敢於冒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