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挖!南京路上百年店招繞不開的兩個名字,都曾是上海灘的風雲人物

2021-01-19 新民晚報

新民晚報「上海時刻」出品

【新民晚報·新民網】南京路步行街東拓和改造進行時,幾塊「重見天日」的全英文店招成了近期的城中熱事。店招上的「CHINA REALTY CO.,LD.」字跡斑駁,見證了歷史的滄桑。

招牌上所寫的「中國營業公司」是什麼來頭?

它曾在上海灘留下哪些痕跡?

百年歷史的店招將何去何從?

上世紀80年代,上海市規劃委員會諮詢委員薛理勇曾走街串巷,對南京東路的建築和歷史有過深入考據。店招出現後,薛理勇用一篇文章分享了背後的故事,引起了很多人的好奇。這些塵封的英文店招,掀開了歷史一角,得以讓我們回望百年前的上海灘商業風雲。

福開森:百年店招繞不開的名字

南京東路江西中路路口,原星火日夜商店改造工程現場,黑底白字的「CHINA REALTY CO.,LD.」招牌有些斑駁。

在薛理勇的文章中,有一張由私人收藏(李聖愷收藏)的黑白照片,展現了百年前的南京路。存在於街角的「CHINA REALTY CO.,LD.」正是當時上海灘排名前五的房地產公司——「中國營業公司」的英文名稱。而公司發起者之一,是美國人福開森。

福開森的職務和事跡很多,最為人熟知的是其曾任南洋公學(現上海交通大學)監院並捐銀修建了福開森路(現名武康路)。

福開森既是傳教士也是商人,隨著舊上海公共租界擴張,他牽頭組織上海的美國僑民集資成立了「中國營業公司」,並擔任董事。

圖說:在一張明信片上,可以看到「中國營業公司」已經出現在南京東路上。來源:薛理勇 供圖

據薛理勇考證,「中國營業公司」1902年成立,1909年向美國德拉瓦州註冊。「目前我能查到的資料顯示,1909年公司門面遷到了南京東路江西中路這個轉角。」薛理勇表示,「中國營業公司」最早其實也開在南京路上,在如今南京東路200號的位置。

圖說:「中國營業公司」在美國登記註冊的信息。 來源:薛理勇 供圖

那這家公司又是何時離開南京路的呢?這裡又有一個人不得不提,他就是當時上海灘的房地產大亨哈同。

曾是上海灘最具實力的房地產公司

1983年入職上海博物館的薛理勇曾對這塊店招所在的路段實地調研,南京路上的知名商家是他的重點考察對象。

圖說:在加層改造前,「中國營業公司」的門面就租在如今這個轉角。 來源:李聖愷 收藏 薛理勇 供圖

「比如王寶和酒家和王開照相館都曾在此地營業。」薛理勇回憶,據當時這兩戶商家的老闆口述,大約1922年這幢樓面臨改造,當時許多商家都搬走了,「中國營業公司」就是其中之一。

薛理勇表示,南京東路江西中路路口的這塊地,當時屬於猶太裔房地產大亨哈同,「中國營業公司」正是向哈同租了這一門面,才有了如今的店招。

當時租賃期限一般是20年和25年。薛理勇推測,雙方租賃期滿後,一方面哈同要收回土地進行加層改造;另一方面隨著南京路租金水漲船高,「中國營業公司」因此將門面遷到了四川路。

圖說:1937年時,「中國營業公司」已經遷到了當時的四川路70號。 來源:薛理勇 供圖

至於「中國營業公司」對上海的影響,薛理勇稱,在舊上海房地產界,它可以說佔有一席之地。據他考證,「中國營業公司」從事著土地交易、土地租賃、土地保險等多項業務。

有據可查的例如興國賓館,這塊土地就是其租借給英商太古洋行的。20世紀20年代,「中國營業公司」根據客戶要求建造了多幢豪華住宅,其中最大的建築即大家熟知的興國賓館1號樓。

20世紀20年代後,「中國營業公司」還代理了萬國儲蓄會、哈同洋行等多家公司的房產經租業務。有資料統計,20世紀30年代,其代理經租的房地產達200餘處,涉及的公寓、弄堂房子、鋪面數以千計。

不過,盛極一時的「中國營業公司」已消失在歷史長河中。「太平洋戰爭爆發,讓房地產業一蹶不振,這些公司就此慢慢退出歷史舞臺。」薛理勇說。

店招去留?建議各方一起討論

百年之後店招出現,社會上呼籲保護的聲音不少。有網友留言,店招是歷史的見證,應當保留下來,「希望能留住上海這座城市獨有的溫度與深度」。

有網友覺得,南京路上一塊全英文招牌不必過分解讀,店招背後的故事值得尋味,「更重要的是把海派文化與歷史傳承下去」。

作為學者,薛理勇認為歷史要保護,但房屋狀況也需要正視。薛理勇首先明確,南京路172號,也就是店招所在的這幢樓其實已是一座危房,房屋大修勢在必行。由於此處被列入了黃浦區文物保護點,出於對歷史風貌的保護,這幢樓一直保留至今。「我相信,大修之後,這裡肯定會脫胎換骨。」

至於這些店招何去何從,薛理勇認為,鑑於上海對於歷史文物的保護十分重視,建議能由政府部門牽頭,組織有關人士和相關單位開展一場討論,在尊重各方意見,尤其是新業主意見的基礎上,採取適當的方法來處理。

沒有一家公司永不落幕,商業社會有人賺錢,就有人虧錢;有人成功,就有人退場。「實際上,據我考證,從房子存在到1949年,這個店招的更迭至少有十多次。」薛理勇說,歷史需要保護,也要考慮後來者的利益。

新民晚報記者 董怡虹 蕭君瑋

相關焦點

  • 視頻| 南京路步行街改造露出百年店招,這塊全英文招牌背後有什麼...
    據專家考證,這塊招牌已有百年歷史。許多路人掏出手機,對著有些斑駁的全英文店招拍照留念。   除了「CHINA REALTY CO.,LD.」,南京東路上還有一些店招斑駁可見,比如一塊牌子上寫著「THE SHANGHAI LACE COMPANY」。   作為歲月的見證者,這些店招記錄著當時南京路的故事,連附近的市民也直呼:「開了眼界!」
  • 南京路步行街改造露出百年店招,這塊全英文招牌背後有什麼故事?
    ,新民晚報記者來到了位於南京東路江西中路東北角的原星火日夜商店,改造工程中的一塊全英文店招「重見天日」——黑底白字的英文字招寫著「CHINA REALTY Co.LD」。許多路人掏出手機,對著有些斑駁的全英文店招拍照留念。 除了「CHINA REALTY Co.LD」,南京東路上還有一些店招斑駁可見,比如一塊牌子上寫著「THE SHANGHAI LACE COMPANY」。 作為歲月的見證者,這些店招記錄著當時南京路的故事,連附近的市民也直呼,「開了眼界!」
  • 視頻|南京路步行街改造露出百年店招,這塊全英文招牌背後有什麼故事?
    據專家考證,這塊招牌已有百年歷史。許多路人掏出手機,對著有些斑駁的全英文店招拍照留念。除了「CHINA REALTY CO.,LD.」,南京東路上還有一些店招斑駁可見,比如一塊牌子上寫著「THE SHANGHAI LACE COMPANY」。作為歲月的見證者,這些店招記錄著當時南京路的故事,連附近的市民也直呼:「開了眼界!」
  • 上海南京路步行街拓寬改造 敲出百年前房地產公司英文店招
    原星火日夜商店外牆改建中發現舊上海英文店招。 張亨偉 攝中新網上海6月4日電 (記者 張亨偉)近日,上海南京路步行街在東拓和改造過程中,一塊老上海時代的全英文店招「重見天日」——黑底白字的英文店招寫著「CHINA REALTY CO.
  • 上海:南京路步行街改造,露出百年英文店招!
    據悉,解放前這裡曾是「中國營業公司」的辦公樓,這塊招牌已有百年歷史。除了「CHINA REALTY CO.,LD.」,南京東路上還有一些店招斑駁可見,距離江西中路不遠處,可以看到外牆上的另一處英文店招「THE SHANGHAI LACE COMPANY」。作為歲月的見證者,這些店招記錄著當時南京路的故事。
  • 上海灘隱秘故事:南京路上新世界的產權殺伐
    這一年,「十裡南京路,一個新世界」,南京路上的新世界百貨商場以840平方米的營業面積,經營超過3400多種商品,產值近2000萬元。30多年後,沈國軍覬覦十裡南京路上的上海新世界股份有限公司(600628.SH,以下簡稱「新世界」)。新寧波幫的扛把子,疫情期間加速將新世界的控制權攬在手裡。
  • 魔都100:上海灘這家照相館凌晨就有人排隊 珍藏著民國最全明星照
    導讀:如今,漂亮的女孩特別多,稍有姿色就能在網絡上火起來,但有些人卻不是「真美」,一對比才知道原來都是照片P出來的!現在的人對拍照需求越來越大,就連找對象,女孩都看重男孩的拍照水平。可是,卻很少有人會專門去照相館拍照,幾乎都是人手一個手機或單反,想拍就拍。
  • 上海對南京路語言文字執法 世界名牌掛中文店招
    曾因是純英語店招、繁體字「使用大戶」而被市語委點名批評的恒隆廣場,終於讓「路易威登」、「香奈兒」等一線大牌的中文店招成功「登堂入室」。   昨日,市人大、市政協及市政府各相關部門對南京路商圈的恒隆、中信泰富、新世界等多個商家進行語言文字法律法規的集中執法。
  • 南京路驚現百年店招!是否有保留的必要?史學家是這麼說的……
    點擊播放 GIF 1.4M如今南京路步行街的東拓和改造工程正在緊張推進中有個一個百年店招引發了很多人的關注原來,在南京東路江西中路東北角轉角的施工中,有施工人員拆除外牆附屬物的時候,意外發現了黑底白字的英文字招,招牌上是"CHINA REALTY Co.LD" 。
  • 傳奇的上海外灘第一樓,雄踞上海灘百年!曾是我黨地下金庫
    浪奔浪流,萬裡濤濤江水永不休……耳畔響起這首經典的《上海灘》時,腦海中總能重現浪濤翻滾的黃埔江和江邊霓虹璀璨的上海外灘。如今,浪花依舊,雖不見了當年的亂世柔情,外灘那長長的百年建築卻依舊矗立。除了南京路口的和平飯店外,最引人矚目的就是外灘的一號建築——中國太平洋保險公司大樓。
  • 被「砸」斷的人生 | 上海南京東路店招脫落背後
    如果不出意外,這位在上海打工十餘年的安徽男人將會在第二天去上海火車站,買4張到杭州的車票,帶上妻兒去看西湖。也許再過幾年他會按計劃離開上海,回老家蒙城縣定居,做點小生意。上海南京東路店招脫落致3死6傷,大批警務人員衝過來救人。
  • 南京東路、江西中路口,百年英文老店招重現
    南京東路、江西路路口慈昌裡大樓商鋪正在改建中,而原星火日夜商店門面裝飾拆除後露出陳舊店招,這三片以黑底白字書寫著全英文店招。 這三塊店招位置在大樓的轉角處,牆面雖以斑駁但字跡依然清晰,這段外文字跡是:CHINA REALTY COLD。
  • 純英文店招有待規範(圖)
    開放的國際大都市上海吸引了諸多國際品牌,然而,或許是由於這些品牌認定自己的知名度已是「婦孺皆知」,絕大多數都以純英文店招亮相申城的一些商業街區。  昨天下午,記者在南京西路上陝西北路至茂名路段短短數百米內發現:ALVIlEROMARTINI、STONEFLY、SWAROVSKI、JACKJONES、VEROMODA等36家英文店招中,沒有一家在店招上配有中文對照,這還不包括開設在該地段廣場內的品牌商店。是「品味」和「檔次」?  據考證,在舊上海,租界內商店招牌上的外文店名沒有中文標識。
  • 告別「嚇人店招」,引入專家設計的上海特色街道和店招真美!
    孫中欽攝街道的美不等於「統一」,每一條道路都應該有自己的個性。在上海,有這麼一群人自發地組織在了一起,為上海的道路尋找它們的性格和特點。去發現更美的上海這兩天,一篇標題為《上海的招牌,真美》的文章在朋友圈熱傳。
  • 中文店招英譯絕非易事
    「伊人依衣」的英譯同樣難度不小,因為既要把握其正確含義,也要考慮其作為店招而必須簡潔明了,朗朗上口,中文還使用了「伊」和「依」這兩個同音字來追求押韻效果,因此,英譯中如果也能有押韻詞語出現,那也許可以稱得上是比較理想的。
  • 當咖啡館遇到百年老樹,總有故事在發生
    沒有客人的時候,他喜歡在院子裡看書,發呆,有時會想起小時候曾做過的一個夢:在家鄉小鎮上開一家咖啡店,和海賊王裡的咖啡店用相同的名字。「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 同居長幹裡,兩小無嫌猜」,Light coffee就藏在長幹裡一條小巷的盡頭。
  • 教授職稱,繞不開北京大學圖書館,南京大學中國社會評價中心!
    在高校,任何一位老師從助教到講師,副教授,教授的職稱晉升都繞不開北京大學,南京大學。高校教師的教授職稱,基本靠論文的發表量和發表在哪決定。高校對於職稱評審會有相關規定及流程。所有要求均指向核心期刊發表文章!
  • 筆上「吃播」,阿拉從1875年開的那家小飯店講起
    繞過城隍廟,便是一溜排開的小吃攤店,煎餛飩、蔥煎包子、牛肉鍋貼、牛雜碎、油氽排骨、年糕、醬烤魷魚……當年的上海灘,論吃,只在城隍廟。張煥英雖說是川沙上來的,但也不怵這陣仗,伊在舊校場路上租下了一幢年久失修的小樓,開起了一爿經營飲食的夫妻老婆店,取名「榮順館」。
  • 走街串巷看店招,最常用字體竟是它……
    上周末,隨著「行走武夷,品味空間」武夷路片區城市更新公眾活動漸入佳境,「字述武夷」主題版塊推出了一場海派店招設計分享會,城市文化觀察者姜慶共通過十幾年來行走上海的光影片段,分享海派店招設計發展的心得體會。當每條街道都有屬於自己的店招色彩,這樣的城市才會有魅力。
  • 那家開在南京路上的「尋喜」奶茶店,關門了?
    那家開在南京路上的「尋喜」奶茶店,關門了?這幾天,大家發現,開在南京東路步行街上的這家「尋喜」關門了!果然是不能作死的節奏啊......目前某點評APP上,店鋪顯示暫停營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