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趙麗(化名)口袋裡一直揣著一封上小學三年級的兒子小翔(化名)寫給她的道歉信。看到信的內容,除了欣慰,也讓她一度心酸落淚。
12月2日和3日,趙麗和丈夫因工作原因只能將小翔留在家裡。為了不讓小翔孤單,她還把自己手機留了下來。可讓她意想不到的是,短短兩天時間裡,小翔玩手遊花掉了她兩個月的工資。
意外 男童玩手遊花掉母親倆月工資
12月4日傍晚,如果不是趙麗去樓下超市買東西時,營業員提示卡內餘額不足,恐怕她仍然不會察覺到,自己攢了倆月工資的銀行卡內僅剩了幾十元。當天晚上回到家,她仔細查詢了銀行流水及微信消費記錄,才發現12月2日和3日兩天內,消費了一二十筆錢,少則六七元,多則648元,算下來共花了近4000元。
「這是我兩個月的工資。」家住八裡橋附近的趙麗是一家超市促銷員。她說,自己平時不會玩網路遊戲,可消費記錄裡的名稱都是騰訊充值和三星應用中心-6480火柴等遊戲。於是,她轉而問兒子小翔,「他一開始不承認,當看到遊戲消費記錄後,才意識到自己闖禍了。」
趙麗說,小翔今年8歲,上小學三年級。周末時,因她和丈夫工作較忙,沒時間照顧孩子,只能將他一人留在家裡。「其實孩子也不願在家,有時候為了讓他安心在家玩,我會把手機留給他。」趙麗說,小翔平時玩遊戲不多,也不會充值,事發當天他在玩遊戲操作時錢不夠,彈出了一個輸銀行卡密碼的界面。正巧,小翔曾看過趙麗發紅包,記住了密碼,便嘗試性輸入。「孩子以為是天上掉餡餅的事,而事實上則是花的銀行卡裡的錢。」
歉意 他給母親寫了封信「求原諒」
「每個月加班加點也就掙2000多塊錢,孩子父親是一名工人,收入也不高。這些錢對整個家來說是一筆很大的開支。」4日當晚,趙麗將事情告訴了丈夫,「(丈夫)說了我一頓,還嚴厲訓斥了小翔。當時孩子特別害怕。」
趙麗以為這件事就過去了。7日晚上,她利用工作休息間隙回家吃晚飯。正在寫作業的小翔突然站起來,將一張摺疊的紙條塞到她手裡。「孩子特意囑咐我要離開家上班後再看。」後來,趙麗打開才發現這是一封信的樣式:左上角郵編的位置畫了11個小正方形,裡面寫了她的手機號碼;右上角則畫了一個郵票,裡面一筆一划寫著「夢想成真」四個大字。
「親愛的媽媽,我是你的兒子小翔,yi前我做的那些對不起你的事,xi望你neng(註:原文錯寫成meng)yuanliang我。愛你的小翔。」趙麗看到道歉信低頭笑了笑,轉瞬間又不禁心酸落淚。
第二天,趙麗跟兒子做了溝通,「孩子說以後再不玩騙錢的遊戲了。」後來,小翔還跟趙麗說,4日晚上,他哭完後還疊了一個紙飛機從6樓窗戶扔了出去,上面寫著好幾個願望,其中有一個就是希望全家人幸福快樂。「趙麗下樓尋找紙飛機卻沒找到,她笑著說,」可能真地飛走了。「
疑惑 遊戲方」適齡提醒「是擺設?
」我也有責任,沒管好孩子。「趙麗說,她聯繫了小翔玩的兩款遊戲的所屬公司,其中一家已經答應退還1500元左右費用,」對方說15個工作日之內就能退回來「.而另外一款名為」火柴人聯盟2「的遊戲公司則表示,遊戲帳號確實存在消費,無法退款。
」面對遊戲充值等扣費提醒,很多孩子都根本不懂。他們動動手指敲擊幾下屏幕,輸入家長的支付密碼後,很容易得到酷炫的裝備。「趙麗說。如果找相關遊戲公司,對方大多回復」支付前有彈窗提醒確認支付,自願點擊後才會支付成功「,」可還在上小學的孩子怎麼會明白『確認支付'?「
14日,記者搜索到火柴人聯盟2官方網站,其最下端一行小字顯示」適齡提醒:適合12歲以上使用「,如果不仔細看很難發現。趙麗對此表示質疑,孩子們玩遊戲的時候經常使用家長的相關微信帳號,遊戲運營商無法確認玩家真實年齡等信息,這樣的」適齡提醒「也成了一紙空談。
●相關連結
今年濟南發生至少十起學生玩手遊花」巨款「事件
2017年2月,濟南一10歲孩子春節玩遊戲,4天花兩萬多元;
同月,市民董女士發現信用卡欠款2000多元,經查後發現系孩子用於玩手遊充錢;
3月,濟南一12歲男孩將父親準備用來還房貸的萬元現金偷偷拿走,全部用來買充值遊戲的點卡;
4月,市民孫女士11歲的兒子玩」王者榮耀「遊戲時為了買遊戲點券,花費了1萬7千元……
近年來,中小學生沉迷網遊、」坑「掉父母成百上千甚至過萬元錢的事例屢見報端。據不完全統計,今年濟南已發生至少10起學生玩手遊花」巨款「事件。
●專家說法
不能讓手機代替父母去陪伴孩子
」孩子年紀小,心智發育不成熟。在玩手機遊戲方面缺乏自制力,也缺乏分辨能力。「在濟南市清源心理諮詢中心主任秦豔鴻看來,這與家長缺乏監管有重要關係,家長應該起到榜樣作用,以身作則。」父母下班回家後,最好將手機放在一邊,不要守著孩子長時間玩手機甚至打遊戲。應陪伴孩子一起閱讀討論或玩耍,豐富孩子的課餘生活,形成更親密積極的親子互動是戒掉孩子』手機癮『的最理想途徑。「
如果孩子開始接觸手機遊戲,家長也要對遊戲時間和內容加以監管,更不能讓手機代替父母去陪伴孩子,這樣不僅讓孩子依賴電子遊戲,也影響孩子參與社會交往的興趣和能力。此外,秦豔鴻認為,家長可以通過孩子所玩的遊戲找到孩子的需求點所在,從而找到更健康的滿足途徑引導孩子轉移注意力。
●編後別嫌」遊戲分級「老生常談
在不少家長視網遊、手遊」猛於虎「的當下,是時候重提遊戲分級制度了。
為緩解青少年沉迷遊戲,今年7月《王者榮耀》率先推出防沉迷系統。誠然,此舉對」熊孩子們「有一定震懾力,但這一震懾力有多大、有效期是多久卻不得而知。畢竟,目前這一系統無法真正核實背後遊戲的人到底是否已成年。要知道,一個真正想玩遊戲的未成年玩家,絕對能想出用大人身份證註冊等千百種手段逃脫防沉迷系統。
參照國外經驗,引入遊戲分級制度或能解」燃眉之急「.一旦實施遊戲分級制度,將科學地界定出一個遊戲的具體標準,家長能輕鬆幫助孩子選擇遊戲,也有利於有關部門監管。最重要的是,能照顧到不同群體的遊戲需求,以防誤傷。畢竟,遊戲產業還需要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