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是傳統的雜糧穀物,也是人們熬粥時經常用到的主要食材。小米粥口感軟糯,味道清香,受到了大多數人的喜愛。尤其是對於有寶寶、老人、病人以及產婦的家庭,小米粥更成為了每日餐食必備。
因為小米味甘性平,營養豐富,老少皆宜。尤其是在熬粥的時候,很大一部分營養會進入湯中,形成的粥油中營養成分最為豐富,是粥裡的精華所在,滋補力之強不亞於人參、熟地等名貴的藥材,有著「粥油賽參湯」的說法。
粥油和人參一樣,具有大補元氣的作用。人參湯大補元氣,但並非人人適合,補人參需要諮詢專業中醫。但粥油不同,它是藥食同源的食物。
小米最精華的地方就是熬出的米油了,清代趙學敏撰寫的《本草綱目拾遺》中記載,米油「黑瘦者食之,百日即肥白,以其滋陰之功,勝於熟地,每日能撇出一碗,淡服最佳」。 清代醫學家王孟英在他的《隨息居飲食譜》中則認為「米油可代參湯」
老年人若常食米油,可補益腎精、益壽延年;產婦、慢性胃腸炎等各種慢性病患者常存在著不同程度的元氣不足,宜常食米油來補益元氣、增長力氣,以促進身體的早日康復;小寶寶在輔食中添加小米粥可以促進腸胃蠕動,增進食慾,無論對於先天脾胃發育不足的改善,還是後天飲食結構不合理導致的腹瀉、便秘、嘔吐、出牙不適等情況的緩解,都很有幫助。
雖說煮小米粥大家都會,但是怎麼煮更好吃就不好說了。下面就來說說小米粥如何做才能熬出米油。
首先,優質的粥油必須用新鮮的小米熬出來,因為用陳米熬粥,不但失去了粥油的營養滋補價值,而且食用貯存過久的米,有致潰瘍的作用,對胃黏膜會有損傷。因此選米很重要。優質小米米粒大小、顏色均勻,呈乳白色、黃色或金黃色,有光澤,很少有碎米,無蟲,無雜質;嘗起來味佳,微甜,無任何異味;看起來顆粒飽滿,顏色鮮亮。小編選用的寨香有機小米,煮出來的粥非常濃,而且出油量也高。
其次要注意加工的細節:
第一步:在淘米的時候,注意不要搓洗,輕輕攪動,淘洗兩遍即可。防止小米的營養物質被洗走。最好浸泡10-20分鐘,再下鍋煮。建議大家選用綠色無公害的小米,這樣吃起來更放心。
第二步:要開水下鍋,不能冷水下鍋,而且煮製的中途不要加水,萬不得以已,只能加開水,不能加冷水,會嚴重影響口感。小米和水的比例建議1:6,這樣煮出來的小米粥,不濃不稀,也很容易出油。
第三步:小米下鍋後,不要一直攪拌,一直攪拌,很難出米油,建議全程攪拌2-3次,開鍋後全程小火熬,小火熬出的小米粥更香,喝起來的口感最好。
第四步:煮好的小米,不要攪拌,靜置10-20分鐘,小米粥的表面就會結出一層油了。好的小米,米油會更厚,而且很容易熟爛。
最後,建議大家喝粥油的時候最好空腹,空腹喝粥油賽過參湯,營養價值能發揮最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