琶洲實驗室迎「強援」!將探索人工智慧治病診斷,可醫保支付

2020-12-15 南方新聞網

  近日舉辦的2020世界5G大會上,人工智慧與數字經濟廣東省實驗室(廣州)(下稱「琶洲實驗室」)成立了人工智慧模型算法研究中心,同時進行了5項人工智慧基礎研究與高階應用領域重要科技合作項目籤約,涉及領域包括智慧工廠、未來城市、智聯醫療、基礎軟硬體平臺、人機協同等。

人工智慧與數字經濟廣東省實驗室(廣州)啟動5項籤約合作。

  琶洲實驗室人工智慧模型算法研究中心,旨在瞄準人工智慧基礎模型和算法的國際前沿,提高我國在人工智慧基礎模型算法方面的原創能力和核心競爭力。該中心將有望成為廣東省乃至全國的人工智慧基礎理論創新策源地。

  廣東是全國人工智慧科技企業聚集度最高的區域之一,相關產業規模居全國前列,創新基礎紮實,研發活動活躍。藉助琶洲實驗室在技術、人才方面的聚焦效應,在本次峰會上,共有5個人工智慧領域的龍頭企業與琶洲實驗室就開展科技合作項目進行籤約。

  項目分別是:琶洲實驗室和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共建智慧工廠項目;琶洲實驗室和佳都新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共建未來城市項目;琶洲實驗室和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共建智聯網醫療平臺項目;琶洲實驗室和華為技術有限公司聯合共建基礎軟硬體平臺項目;琶洲實驗室與雲從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聯合共建人機協同技術研究中心項目。

  以其中智慧醫療項目為例,科大訊飛股份有限公司將與琶洲實驗室共同聚焦智慧醫療行業場景,建設面向醫療行業的基礎軟硬體及算法創新平臺。同時,在賦能醫療行業、形成人工智慧產業聚集的基礎上,推動整個區域的醫療健康產業智能化升級和數位化水平提升。

  基於已有的技術積累,雙方將充分發揮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新一代信息技術優勢,共同探索建立以醫聯體為核心的「智慧互聯+協同診療」的智聯網醫療平臺;優先選擇政策成熟、信息化基礎良好的區域,依託平臺開展醫聯體內智能導診、智能輔助診斷、智能審方與處方流轉、移動醫保支付、智能語音隨訪與應急外呼、網際網路醫療協同等智慧化醫療業務。

  琶洲實驗室是廣東省為落實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所設立的10個省實驗室之一。該實驗室以「一個研究平臺、一個重大專項、一個產業基金、一個科技園區」為模式,聚焦人工智慧基礎理論與核心算法、人工智慧軟硬體平臺與關鍵技術、數字經濟示範應用研究,以提升我國人工智慧基礎理論與關鍵技術原創能力、應用轉化能力,為我國特別是粵港澳大灣區數字經濟發展提供原動力與技術支撐。

  【南方+記者】李鵬程

相關焦點

  • 淮北市醫療保障局探索DRGs醫保支付方式改革
    淮北市醫療保障局探索DRGs醫保支付方式改革 2020-11-04 14:35:52   來源:淮北新聞網
  • 2020廣東廣州市琶洲實驗室招聘40人簡章
    該實驗室為獨立法人機構,由廣州市舉辦,位於廣州市人工智慧與數字經濟試驗區核心區——琶洲。琶洲實驗室以「突出基礎、原創技術、驅動產業」為宗旨,以「一個研究平臺、一個重大專項、一個產業基金、一個科技園區」的建設模式,聚焦人工智慧基礎理論與核心算法、人工智慧軟硬體平臺與關鍵技術、數字經濟重點行業示範應用研究,提升我國人工智慧基礎理論與關鍵技術原創能力、應用轉化能力,為我國特別是粵港澳大灣區數字經濟發展提供源動力與技術支撐。
  • 醫保支付中的蝴蝶效應:診斷-編碼-收入(下)
    上篇《醫生是煽動醫保支付的小蝴蝶》,強調了臨床醫師在病種付費和DRG病組付費機制中的重要性,下篇筆者將從診斷的角度,繼續講解疾病編碼所應對的病種和DRGs病組付費機制。診斷編碼聚能的蝴蝶效應在診斷-編碼-收入中,診斷通過影響入組、權重來影響醫保費用結算金額,產生蝴蝶效應。即診斷變化時,醫保費用結算金額就會發生巨大變化。
  • 「日間手術」醫保支付將全面推開
    探索「擇期住院」術前門診檢查費納入住院報銷  實現異地住院聯網結算鄉鎮(街道)全覆蓋  基本實現門診慢性病省內聯網結算縣域全覆蓋  200家以上定點醫療機構和所有定點零售藥店年內實現「掃碼付」  本報4月20日訊(記者 王曉菲)記者從今天召開的全市醫保工作會議上獲悉,2020年我市將從完善醫療保障制度、推進醫療價格服務體系改革、健全監管保障機制、提升全市醫療保障體系服務能力等方面發力
  • 關於將PET/CT檢查項目等納入海南省醫保支付範圍的建議
    一、技術應用廣泛性及對腫瘤治療的重要作用正電子發射計算機斷層顯像PET-CT將PET與CT完美融為一體,堪稱「現代醫學高科技之冠」,能達到早期發現病灶和診斷疾病的目的,臨床主要應用於腫瘤、腦和心臟等領域重大疾病的早期發現和診斷。
  • 轉載| 未來十年,中國醫保支付會發生哪些變化?
    基於定點醫藥機構類別、疾病類型、醫療服務形式、費用規模等因素的不同,其分別採用相應的不同支付方式;不同地域因地制宜組合若干種支付方式,不同年度不同政策背景下酌情取捨。雖然部分支付方式應用效果利弊並存,社會影響褒貶不一,但是,在國家醫保行政管理部門的統籌部署下,醫保支付方式的改革創新從未停止探索步伐,內容越來越豐富,效能越來越強大,形式越來越成熟,有效地支撐了醫保基金的持續平穩運行。
  • 醫保支付標準預計12月底出臺 仿製藥迎一致性評價大考
    原標題:醫保控費力度趨嚴 支付標準落地在即 仿製藥市場競爭格局將迎巨變   中國證券報記者從多處信源獲悉,業內關注已久的醫保支付標準預計在12月底出臺。人社部日前聯合衛計委共同就修訂完的《關於基本醫療保險藥品支付標準制定規則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再次向各省廳徵求意見。
  • D&I實驗室系列 | 設計人工智慧實驗室:「設計+科技」 的探索
    近期,我們推出了「D&I實驗室系列」專題。作為一所開放的、研究型的設計學院,我們期待通過對這些實驗室的介紹,讓更多人了解我們在設計領域的探索,同時也歡迎和期待更多對實驗室研究課題感興趣的政府機構、企業、公益組織、志同道合的社會各界人士,與我們一道推進設計領域的探究,從而共同推動經濟與社會發展、應對人類和世界在當下和未來面臨的挑戰。
  • 湖南醫保支付改革試點添「新兵」
    醫保支付方式是引導醫療資源合理配置的重要槓桿,是醫保制度改革的「牛鼻子」。記者今天從省醫保局獲悉,我省跟進國家按病種分值付費試點的醫保支付方式整體改革試點進程,繼湘潭、郴州兩市開啟DRG付費改革試點以來,日前又將常德、益陽、邵陽申報納入國家DIP付費改革試點範圍。
  • 一場新聞通氣會,解碼廣州人工智慧與數字產業未來
    未來3年,廣州人工智慧與數字經濟試驗區將發生重大變化,極大提升廣州人工智慧和數字經濟發展能力。海珠區(琶洲核心區)將打造數字經濟創新型總部企業集群,番禺區(大學城片區)將形成數字經濟創新人才高地,黃埔區(魚珠片區)建成以區塊鏈為特色的中國軟體名城示範區,天河區(廣州國際金融城片區)將不斷湧現數字金融、數字創意以及各種消費新業態、新模式。
  • 醫保門診報銷將有大改革,個人帳戶或可支付父母子女醫療費
    意見擬規定普通門診費用醫保可以報銷,報銷比例從 50% 起步。同時,職工醫保個人帳戶計入辦法也將有變,醫保單位繳費部分不再計入個人帳戶,全部計入統籌基金。這次改革的核心舉措有 3 項。建立門診共濟保障機制,報銷比例從 50% 起步。
  • 第三方獨立醫學實驗室專題報告:看他山之石,迎醫改春風
    第三方獨立醫學實驗室大勢所趨中國 DRGs 的逐步推進將推動 ICL 的全面發展中國有關 DRGs 的探索已有將近 30 年的歷史,從自下而上的地方試點開始, 逐步過渡到自上而下的國家級戰略,可以看出國家對於 DRGs 的實施勢在必行, 將成為醫改的一步大棋。
  • 網際網路+醫療服務費用納入醫保支付範圍 疫情期間在線醫療諮詢人次...
    3月2日消息,國家醫療保障局官網發布關於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間開展「網際網路+」醫保服務的指導意見,提出將符合條件的「網際網路+」醫療服務費用納入醫保支付範圍。
  • 我國將建立統一的醫保信息系統:將提供第三方支付平臺接口
    6月27日,國家醫保局「醫保業務編碼標準動態維護」窗口上線試運行,這意味著我國統一的醫保信息系統建設進入實施階段。隨著統一信息化系統的建成,全國參保居民將有望逐步使用全國統一的醫保電子憑證,並提供第三方支付平臺接口。同時,查詢個人醫保信息、醫保參保關係轉移接續、異地就醫結算也將更加方便。
  • 醫療保健:DRGS為核心的多元複合醫保支付方式
    二、我們的觀點:DRGs是醫療服務質量和醫保支付控費的結合此次深化基本醫療保險支付方式改革指導意見明確了:  1)醫保支付體系以按病種付費(DRGs)為核心的多元複合式醫保支付方式;2)監管方式和賞罰機制,以鼓勵公立醫院體系建立使用DRGs進行醫保支付的管理;3)醫保支付體系試點和全面實行的時間節點。
  • 考前衝鋒速記|法規:醫保藥品使用費用支付原則
    「備註」欄(1)「備註」欄中對部分藥品規定限定支付範圍是指符合規定情況下參保人員發生的藥品費用,可按規定由基本醫療保險或生育保險基金支付。工傷保險支付藥品費用時不受限定支付範圍限制。(2)「備註」欄標註了適應症的藥品是指參保人員出現適應症限定範圍情況並有相應的臨床體徵及症狀、實驗室和輔助檢查證據以及相應的臨床診斷依據,使用該藥品所發生的費用可按規定支付。適應症限定不是對藥品法定說明書的修改,臨床醫師應根據病情合理用藥。
  • DRG醫保付費進入實質推進階段
    國家醫療保障疾病診斷相關分組(CHS-DRG)具有權威性高、兼容性強、實用性強的特點,是由國內研究DRG方面的知名專家,會同中華醫學會,以國家醫保版疾病診斷和手術操作編碼為基礎,融合當前主流DRG版本的優點形成的。
  • 法律與AI將碰撞出什麼火花?北大成立法律人工智慧實驗室探索智慧司法
    新華社北京12月29日電(記者 高潔)中國正加速進入人工智慧時代,當AI來敲法律的大門,又將促使中國司法界的智能化創新走向何方?北京大學法學院聯合最高法、最高檢,以及業內頂尖的法律人工智慧創業公司、法律人工智慧研究機構等,成立法律人工智慧實驗室和研究中心,探索上述問題的答案。
  • 人民日報點讚濟南網際網路+醫保支付:從治療到智療
    其中提到濟南基於醫保電子憑證和人臉識別技術,實現了醫保在線支付結算一體化,極大的縮短了市民就醫流程,滿足了市民多樣化的就醫需求。葉荔姍介紹,「我們將線上預約時間精確到以分鐘計,患者通過線上預約醫院號源,到院後可直接依據預約時間等待叫號,無需進行二次籤到。」據統計,截至目前,廈門市各門診網絡預約平臺已服務超過5795萬人次。其中,今年以來,通過網絡預約實現就醫的達230萬人。
  • 臺灣微軟與人工智慧實驗室共同將AI導入基因研究
    [導讀]有鑑於精準醫療已成為國際趨勢,臺灣微軟27日與臺灣人工智慧實驗室共同將A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