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之約,為課程改革成長插上翅膀
陽信縣第一實驗學校高強
通過對幾天的學習,聆聽了專家們的精彩報告,自己的視野得到了開闊,認識不斷地進步。課堂教學是實施學校教育的基本途徑,由於受應試教育的深遠影響,人才選拔的機制不完善,所進行的教育改革仍有很多地方沒有擺脫應試教育的影響,尚未能構造出一種真正體現素質教育思想的教學新體系。接受課改新理念,感受課改新思維,給人一種煥然一新的感覺。它是一次革命,一場對話,一座平臺,一把邁向成功教育的鑰匙。
一、課程改革是對傳統教育的一次革命
課程改革打破傳統教育的單一、教條的教學模式,構建以人為本、百花齊放的新型教學體系。它是將教師主體性傳授轉變為學生主體性學習的全新的教學模式。讓課堂充滿歡聲笑語,使課堂充滿自由、民主、和諧的氛圍。更加注重師生的交流、學習過程以及學生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情感體驗,更加注重在學習過程中德育的滲透,培養學習習慣和做人的品性。此外,課程改革是一場社會性的、多重網狀式的對話。課程改革是全民族的一件大事,關係著下一代人才的健康成長。它需要全社會共同關心、共同參與。這就要求在學校的教育教學實踐中,加強學校與社會、家長的長期聯繫與合作,共同培育新時代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二、課程改革是對教育教學角色地位的一次轉變
1.教師角色的轉變。教師在進行課堂教學設計時,要樹立「以學生為本&39;的全新的教育教學改革,將課堂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充分發揮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新課程提倡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提倡學生開展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因此教師要變「指揮者&39;為「引導者"。課程改革需要教師從更新教育觀念、更新知識結構、調整好心理狀態三個方面轉變角色。
2.學生地位的轉變。
教師要為學生的合作學習創造平等、民主的課堂氣氛,在師生關係上摒棄權力與服從、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尊重學生的人格和自尊,培養自信心。學生需要教師指導如何進行合作學習,同伴之間如何合作、師生之間如何合作,引導學生提供合作學習的方法和成功的範例。同時,充分利用學科的特點,引導學生自我探究,讓教師成為學生探究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是和學生平等相處的夥伴。
三、課程改革是基於核心素養的課程與教學的一次改革
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六大核心素養一直是我們學習的內容,今天通專家的講解讓我對核心素養有了更加清晰的了解。讓大家深刻認識到核心素養是學生發展應具備的,能夠適應終身發展和社會需要的必備品格。在報告中講到六大核心素養應該從課程與教學中逐步滲透,我們必須對核心素養與課程教學的關係有清楚的了解。核心素養是課程變革創新的依據;是學科教學改革的指南;是學生發展的目標;是教師專業發展的引領;同時也是教育質量評價的標尺。把核心素養真正落實到教育教學工作中,必須還給學生自主發展的時間和空間,如今的教育形式多數處於以考試成績評價為主,導致教育的片面性,導致教學的知識化傾向。
新時代新的教育形勢,促使我們必須不斷更新教育理念,貫徹核心素養理念,跟上課程改革新步伐,才能站位高,有成效,才能帶動一所學校、甚至整個社會教育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