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的孩子被打了,我該怎麼做?」很多人可能會說:「忍忍就過去了,千萬別還手!」
可是一味的忍讓,會換來「施暴者」的心疼、理解和退讓嗎?會解決問題嗎?不會的,一味無底線的忍讓,只會縱容「施暴者」變本加厲,覺得你更好欺負。
我國公安大學犯罪心理學教授李玫瑾告訴家長:「孩子要有不傷人的教養,但也有不被傷害的氣場。」
「如果你的孩子,有一天跑過來跟你說『我同學欺負我,他們打我』,你會不會跟他說『打回去孩子,我支持你』呢?」
李教授堅定的回答:「打回去,我支持!」李教授解釋說:「我們現在所接受的教育,更多的是遇到問題先讓孩子自我反省。
這反而縱容了一些不良行為,最終導致校園暴力事件不斷發生。」「打回去,我支持你」不是在縱容暴力,而是在用另外一種方式減少暴力事件的發生。
最重要的是家長和老師對孩子的教育和引導。
那作為家長和老師如何引導孩子呢?
李教授給父母提了兩個建議:
1、自己的孩子不要欺負別人,這是家教問題,一定要讓孩子知道,什麼事情不能做,越有力量越不能欺負比你弱的。
2、自己的孩子不要被別人欺負,可以讓孩子學會自我保護,加強孩子的體育鍛鍊,有運動,就有爆發力,有爆發力就不容易被欺負,如果孩子從來不鍛鍊,沒有強壯的體格,輕易能被推倒,下次別人還會推他,好玩呀。
孩子的很多人只都來自日常活動和書籍,要教育孩子不要看那些不健康的書籍,以免自己的思想受侵蝕。
若自己思想上受了不良思想的影響,孩子就會自己和那些不三不四的人鬼混,那時,家長很難糾正其壞習慣。
保護孩子的安全是大人的責任,而繪本就是一個好幫手,引導大人和孩子開始進行這方面的談話。
而且繪本文字少、圖片多,內容淺顯易懂,孩子幾乎可以通過看圖明白大意,加上家長的引導與啟發,孩子將懂得其中的道理。與家長一味的說教相比,繪本教育更為深刻。
所以李玟謹教授給大家推薦《兒童安全意識培養繪本》,一共10冊,裡面包含了 2-6歲的兒童如何自我保護地教育。
和大家一樣,我也曾擔心過孩子會被同學欺負、孤立、冤枉、取外號、肢體霸凌等問題,這些校園暴力在現今社會層出不窮,最關鍵的是看自己地孩子怎麼處理這些遭遇。
我們也當過小孩,不喜歡自己的同學對自己惡言相向,所以我選擇這套繪本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它裡面的內容很符合兒童的心理特點,繪本內容還非常貼合實際生活。
一共分為10個主題,分別是《不可以這麼做》、《男生、女生》、《我們的身體》、《長大我也要娶你》、《不可以隨便摸我》、《不可以隨便親我》、《媽媽地乳房》、《小蝌蚪變成了小寶寶》、《不再討厭穿褲衩》、《我是怎麼來的呢?》。
色彩鮮豔的圖畫,簡單又非常容易理解的故事,讓孩子體會並理解各種美好的事物。
爸爸媽媽給孩子樹立觀念就是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用自己的態度、行為示範給孩子樹立一種榜樣,這些都是心理的撫養。
很多家長恰恰把這個最關鍵的部分交給了別人,每個人的養法都不一樣,目的是讓孩子不出問題、不受傷害、不走丟,但是怎麼教育、教育過程中要強調什麼,這是父母的責任。
如果我們總是找不到陪伴孩子的理由,為何不陪他們看看故事書,談談心得體會呢?
還有一個推薦給大家的理由是,繪本裡印刷的字體很清晰,紙張也很不錯,方便孩子健康閱讀。
快點擊這裡購買 ↓
69元全套10冊《兒童安全意識培養繪本》,平均下來一冊都不到7塊錢,不過就是2頓早餐左右的錢,甚至還有跟便宜,這樣培養男孩子自我保護意識的繪本,裡面蘊含的安全卻可以記得一輩子,爸爸媽媽們何樂不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