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裡有句話叫緣起性空,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緣起就是說世上的所有事物或者事情都是有因有果的,都是因果導致的。世間萬物沒有一件事情或者一件東西是獨立存在的都是有聯繫的,性空就是說所有因緣和合而產生的事物,其根本性都是虛無的,是空的。佛教《金剛經》說: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就是說我們所接觸的這些東西,世間上的一切都是「虛妄相」都是假的。包括我們觸摸到的東西、感受到的東西、聞到的東西等。所呈現出來的都是假像包括我們自己也是假象。
佛教有四劫,分別是「成、住、壞、空」。這四個字是什麼意思呢,就是說世間任何的事物都是從小到大成長到一定程度之後逐漸衰敗的,最後又回到一個虛無的原點的過程。人生也是這樣的反覆。我們學佛人不就是要解脫生死不再輪迴麼。我們想開了,想通了,內心就清淨了,煩惱也不會再有了,而得到解脫。我們在人世間相聚終究會有散場,就算再次來到地府又怎樣,我們不過是一直飄零而已。想到這些我們爭奪的名利權力再多的金錢又如何呢。
《金剛經》裡講:奇哉奇哉,大地眾生皆具有如來智慧德相,但因妄想執著不能證得。很多人對佛法有很大的誤讀,迷信色彩嚴重。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覺。離世覓菩提,恰如求兔角。其實佛法不是談玄說妙,更沒有什麼悲情色彩。佛法是一種大智慧,佛菩薩不是神,而是已經開悟的人,是我們的導師,人人皆可覺悟成佛。只是因為人的習氣、執念、業障太重,內在的智慧光明被煩惱所障蔽,故而遭受苦報,難以解脫。
很多人對這個世間有沒有靈魂很好奇,答案是有的。就像你問這個宇宙當中有沒有外星人是一樣的,只不過我們沒有發現。沒有證據記錄而已。世間上的所有物質有存在就有出處,也有他自己固定的歸途。我們不要去執著生與死這不是我們考慮的事情。我們每個人其實都未曾離開。死亡也就是換個形式存在而已今生的緣聚緣滅,隨緣珍惜就好,不要執著。那麼,「空」到底是什麼?空,不是沒有。空是空煩惱、空執念、空妄想。空是清淨、是慈悲、是包容。有很多人覺得活得難堪了,想著最不濟就出家當和尚。把出家賦予了悲情的色彩,其實大錯特錯。出家在一定意義上只是形式,如果你的內心得不到解脫和釋然,即使出家了,你也是煩惱重重。
僧人出家,不是對生活失去了希望,而是拋去煩惱的一種修行方式。很多人認為出家的師父是因為想不開,活不下去了更有的是因為吃不上飯了,對紅塵失去了留戀,所以才選擇出家這條認為出於無奈的道路。這是錯誤的,偏激的。相反出家的師父是因為想得透了,想明白了。學會了放下,這才是出家師父的初衷。出家人心無掛礙、一心修行、清淨自在。不是逃避,而是勇敢地面對。為什麼出家,其實是為了遇見更好的自己。緣起性空,何為空,不要被眼前虛幻的一切失去了生活的意義
歡迎大家留言討論佛學感悟,我們一起學習進步。閱讀更多佛教文章請關注佛學百家號:佛道一乾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