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慶林
日本繪本界新生代神級人物吉竹伸介用一本奇幻的《有呀有呀書店》,激活了我們對於書籍與營銷方式的所有想像空間。我們可以據此察覺到,書籍自身是有生命的,是有靈魂的,是有喜怒哀樂的,也是有生老病死的。
「請問有《早茶夜讀》嗎?」「有呀有呀!」進書店的人不論問及哪一類的書,老闆叔叔都會立即回應「有呀有呀」,該書店就叫「有呀有呀書店」。這令我大開腦洞,也大開眼界,隨手不到四十分鐘讀完這本「漫畫」,無限希望在我身邊能有這樣一家書店,想看什麼書均能滿足願望。
這是一本非常可愛的書,作者吉竹伸介用愛書之心創作了這本「繪本漫畫」,彰顯其超乎尋常以及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同時讓我們愛書之人對書的膜拜、珍視、歡喜與感恩產生極大共鳴。於是,如吉竹伸介本人所說:「書有了活力,有了感情,有了本領,也有了脆弱。」
雖是一本「繪本漫畫」,看似童心未泯,實則妙趣橫生,足以令人愛不釋手的同時,產生很雋永的思維延續。作者甚至在他有趣的想像空間中,向我們展示會吃東西的書,會誇獎人的書,會咳嗽的書……並透過「有呀有呀書店」那些光怪陸離的藏書方式,把我們帶進一個個古靈精怪的奇書世界。
「有呀有呀書店」專賣「和書有關的書」。「書的歸宿」繪本中,大量書籍在「暮年」時被回收中心分解,書中「故事」便伴隨各種各樣的情緒分散在空氣以及每個角落。而回收分解再造後,他們會重獲新生,再次融入社會。一位老爺爺每天去撿一塊石頭,想像每塊石頭的故事並記錄在筆記本裡。日復一日,這些有故事的石頭形成一本書,隨同去世的老爺爺一併安葬。繪本中這樣的描述極具生命象徵意味,飽含一種哲學思維,不禁想到「你面前的石頭是/棕色皮膚的孩子/長出長長的思想形狀的樹來」的詩句,宛若神秘的人生隱喻。
「墓碑中的書架」繪本中,講述已故愛書人的墓碑是一個可打開的書架。來掃墓的人,帶一本當年最暢銷的書放進去,再挑選一本自己喜歡的書作為交換,繼而關上墓碑門,靜靜祈禱。我著迷于吉竹伸介的如此講述,這成了人間非常美妙的交換和問候方式。書籍在這個場景裡超越了生命的長度,成為一種延續的生命。因此,作者在繪本中寫道:「書有了生命,進而有了繁衍的能力、陪伴和讚美的需求。而人與書之間多了一份彼此給予與成就的關係。」
「水中圖書館」「環遊世界讀書之旅」「可移動的書攤」等等繪本中,不僅道出吉竹伸介對於書籍痴迷熱愛的程度,也是他獻給所有愛書人奇思妙想的禮物。無論成人還是孩子,都會閱讀後燃起對書與書店極大的好奇心和愛心。
總有一種書,讓我們捧讀後不僅僅愉悅,還深感溫暖與啟發,《有呀有呀書店》即是這種書。誠如作者所說:「擁有一本書不再代表擁有隨時閱讀它的權利,這種等待天時地利的相遇,讓閱讀更加充滿感恩和儀式感。」從吉竹伸介的繪本中,我最大的啟發是,每本書都是一個有趣的靈魂,人生亦然。
所以吉竹伸介如是說:「人類其實和書很相似,總是等待著被別人發現,被別人了解。」恰如我們眼前的生活,不乏日常的瑣碎或枯燥。還好人類有各種書店,我們走進去,總能發現奇蹟。我們因此保留了很多美好憧憬以及對這個世界的好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