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牛車為尊:魏晉南北朝時期,牛車為何成為了「豪車」?
在古代中國,作為日常的交通工具,牛車多為普通老百姓使用,對於達官貴人來說,通常都是乘坐馬車出行。馬車和牛車,前者如同豪華小轎車,後者如同自行車,乘坐者的地位差別不言而喻。然而,中國歷史上,有這麼一個時期卻是例外,那就是魏晉南北朝時期,皇帝和顯貴們紛紛以乘坐牛車為榮,一時間蔚然成風。
-
古代的豪車:秦漢崇尚馬車 兩晉士族喜好牛車
其實古代的豪族大戶也是如此,只是他們秀的一般都是馬車、牛車、騾車……千萬不要以為這些「牲口車」上不了臺面,在古代它們可是財富的象徵、身份的彰顯。上至一朝天子下至富甲商人,無論是車的內飾還是外在都有所區別,行車禮儀也都自成一派。
-
牛車也能當「公車」使用,宋代以後才流行坐轎子
例如,明朝初年出臺規定:三品以上的文官準許乘坐轎子,三品以下的官員只準騎馬;勳戚、武官不管老少都不得乘轎;違制乘轎、擅用八抬大轎的,要受到嚴厲懲處。懲處有多嚴厲?一次,一位四品官員離開京城辦案,偷偷坐了轎子。誰知恰被朱元璋派出的耳目逮到。朱元璋毫不含糊地把那位超標用「車」的官員處死。自此,滿朝文武官員再也沒有人敢超標用「車」了。
-
牛車是唐朝貴婦的出行工具
那楊貴妃回宮的時候,坐的是什麼車呢?一說到這裡,會覺得有些多餘了吧。唐玄宗肯定是用皇帝使用的豪華馬車把楊貴妃像灰姑娘一樣接到自己的宮殿中去。這樣想,當然是可以的了。但會不會楊貴妃回宮,坐的不是馬車,而是用牛拉的牛車呢?這個可能性是很高的。在唐代,一些豪門貴婦如果出門。坐的專用豪車,那就是牛車。
-
《清平樂》中你看到的牛車、長耳朵官帽都是宋朝的文化特色
宋仁宗官家「官家」二字出自於「三皇官天下,五帝家天下」,因為皇帝要至公無私,所以才稱為官家,這也是從古至今唯一對黃帝的別稱。笏板根據官員的品級分為最高級玉質(二品以上),象牙質(二品到四品),竹製(四到六品)六品以下低級別就沒有使用笏板的權利。在《清平樂》中晏殊由於要參加朝會,而沒有帶笏板,以至於全體朝臣都不能參會,耽誤了大家的時間,可見當時笏板的重要性。長耳朵官帽在歷朝歷代的朝服和官帽中猶以宋朝為特點。而我們平常說的「烏紗帽」也源於宋朝。
-
泰國佛丕府將舉辦牛車競賽 競爭公主獎盃
泰國佛丕府萬臘縣有一種與別地不同的鄉村比賽活動,村民使用退化的木製牛車,自己坐在牛車上驅動兩頭黃牛拉著跑,誰的牛車先跑到100百米外的終點,就算是勝利。萬臘縣女縣長素尼樂表示,牛車競賽地點距離坡谷寺廟不遠,大約20名農民同意在其農閒田地舉行,面積約70萊。競快類比賽的得勝者將獲得詩琳通公主所賜的獎盃,但今年的賽跑路程將延長至120米。同時將舉行其他有趣比賽項目,如牛賽跑、牛拖犁賽跑、牛裝飾比賽、空手鬥牛、空手抓豬等。此外,盛會地點還將舉行傳統文化風俗表演。
-
魏晉南北朝著名的兩大家族:豢養大量軍隊,皇帝也得給面子
魏晉南北朝時期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亂世。三國之後的西晉,僅僅維持了短時間的統一,就因為八王之亂而分裂,加上 「五胡亂華」,北方少數民族南下,使中國的北方戰亂頻發、屍橫遍野。然而,無論政權如何更迭,皇帝姓甚名誰,有一股勢力總能屹立在廟堂之上,成為那個特殊時代的「常青樹」——門閥士族勢力。門閥士族通常以血緣關係為紐帶,利用在政治上的影響力,壟斷知識獲取的渠道,同時佔據大量土地和財富。
-
我與新中國:行的變遷 從牛車到高鐵
1956年,四歲的我開始記事。那時,我們那兒最快的交通工具,是牛車。坐牛車出行是我那時覺著最美的一種享受。牛車是用木頭做的,木廂、木輪、木軸,做車輪車軸的木頭多是棗樹的樹幹——棗木堅硬耐磨。車軸與車輪相接處,需要抹上用棉籽榨出的棉油。可即使有棉油的潤滑,牛拉動這樣的車行走時,車仍會發出吱吱呀呀的響聲。這種響聲雖然凌亂不合任何韻律,可在當年的我聽來,卻是一種美妙的音樂。
-
馬車不是NO.1,牛車是經濟實惠的選擇
那時候人們連個路都沒有,交通方式也遠遠比不上現代。所以一旦古人想出個遠門,快則三五天,慢則一兩個月,甚至一年兩年也是有的。還記得元朝時期有一位闊闊真公主要去和親,整整走了兩年才到達和親部落。結果得知,她的丈夫已經去世。所以古代沒有快速的交通方式,出行是很不方便的。今天就整理一下古人經常使用的幾種交通工具。
-
牛車相遇,花城為何推開謝憐?墨香的答案有點虐
牛車顛簸,謝憐一把抓住了花城的手,擔心他摔下牛車。誰知花城跟觸了電似的,一把掙開謝憐的手。按理說,謝憐主動拉住花城的手,花城應該求之不得才對,為何他的反應如此冷淡?對此,網友們發表了各種猜測,有人認為花城覺得自己的手太涼,擔心謝憐察覺到異常;也有人認為花城太自卑,不敢跟自己心中的神明親近。
-
學習通《魏晉南北朝史》章節測試答案
魏晉南北朝1.1 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基本特點魏晉南北朝(一)1【單選題】中國古代大一統王朝之後,第一次的大規模分割的時期是(C)。D、A、B都不是 1.3 東晉王朝的建立與門閥政治魏晉南北朝(三)1【單選題】東晉的首都是:(A)A、建康B、鎮江C、蘇州D、杭州2【單選題】公元317年,東晉建國,其開國皇帝晉元帝是下列哪位人物
-
中國歷史故事:魏晉南北朝志怪小說
進人魏晉南北朝後,志怪小說在各種條件的作用下有了長足的發展,不僅作家多、作品多,而且形式上更趨於成熟,不僅有了一定規模的故事情節,而且也有了某種程度的人物形象描寫,同時現實性和時代感也大大增強了。繁榮的原因,魏晉南北朝志怪小說當然是在兩漢志怪的深厚基礎上發達起來的,但它的繁榮和進步又有著深刻的社會原因。
-
魏晉南北朝服飾賞析
同時,這種思想與新興的佛教互相融合,形成了魏晉玄學體系。這種新的學術思想樹立起了新的社會意識和新的價值觀,同時也影響著魏晉的美學思潮和服飾觀念。魏晉南北朝時期,是強烈、矛盾、熱情、濃於生命色彩的一個時代,是中國美學思潮大轉折的關鍵」。它獨特的「魏晉風度」,打破長期以來儒家的禮制服飾觀,所以說,魏晉南北朝時期是一個藝術自覺的時代,一個美學自覺的時代,一個服飾自覺的時代。
-
魏晉南北朝,究竟有多麼的混亂,從個人到家族,是如此荒唐
論文學,諾大的魏晉南北朝比不得偏安一隅的兩宋,所謂的風華絕代,不過是一時的令人唏噓而已。那是一個混亂的時代,沒有一個人是正常的,甚至說沒有一個國家是正常的,百姓、君主都是一樣的。成為了政治舞臺上的弄潮兒,所謂的皇帝就是一個牽線傀儡,毫無用處。說到劉裕,作為魏晉南北朝時期第一位寒族皇帝,他的政治地位可想而知。劉裕個人出身寒族,雖然之後貴為皇帝,但是卻非常節儉,不論是什麼時候都秉承著簡樸的生活。但是就是這樣一位皇帝,子孫後代卻是一群不成器的廢物。
-
乳名為什麼會在魏晉南北朝時期盛行?
但是被秦漢士人認為的不雅"小名"卻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大放異彩,那麼這究竟是為什麼?為什麼乳名在魏晉南北朝如此流行呢?比如魏晉南北朝時,許多女子的姓名和乳名都能夠寫在史書上或者是墓志銘上,但是隋唐以後,就很少有女子的姓名留於史書了。實際上表明了當時男尊女卑思想沒有發展到極致的思想現象,以及禮制的鬆動。
-
魏晉南北朝士人放浪形骸,五禮為何還能在此時變得「正規」?
陳寅恪先生曾說「隋唐的禮儀制度,來自於魏晉南北朝」。無以規矩,不成方圓。既然是禮儀之邦,自然要有明文規定的禮儀形式。(一)、雖在幹戈地,常修禮樂風「脩五禮五玉三帛二生一死為摯,如五器,卒乃復」。古代的禮儀制度,包含但不限於今人所說的禮節。
-
律令制時期的日本能進入封建社會,為何魏晉南北朝卻無能為力?
然而,日本發展的方向與中國魏晉南北朝時期卻呈現出不同的特色。日本進入封建社會是在跑步進入的,而隨著中國魏晉南北朝時期少數民族政權的發展,進入最終的封建社會其實是水到渠成的事情。那麼中國魏晉南北朝時期,少數民族政權進入封建社會是歷史水到渠成的結果。自從秦朝以來,中國的中央集權是在不斷的發展。即使這時的在魏晉南北朝時期呈現出些微的回彈,但是在社會主流形式之下,依舊是封建社會的中央集權戰具有極大優勢。這就使得了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統治者,紛紛尋找鞏固政權的措施,然而這一時候的魏晉南北朝依舊是屬於封建社會的大浪潮之下。
-
簡述魏晉南北朝繪畫特點(圖)
原標題:簡述魏晉南北朝繪畫特點 魏晉南北朝是中國繪畫重要的發展時期。如果把中國繪畫比喻成一棵大樹,那麼社會人文風俗就是這棵樹成長的土壤,其他姊妹藝術是她連綿交錯的根系。 繪畫及宗教壁畫是魏晉南北朝時期繪畫之樹的主幹初端。這時期從文化到生活方式,一改漢代的雄渾豪邁,追求超越世俗的風雅。人們以清談求風流——用簡約出奇且具有隱喻意味的語言表現睿智獨到的思想;讓思想超越事物差別,生活達到隨性依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