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子病」又稱「產後風溼」和「產後風」,它不是一種獨立的疾病,而是一大類產後疾病及亞健康狀態的民間俗稱,表現症狀為明顯的怕冷、關節肌肉疼痛酸脹、乏力,或有明顯的出汗、虛弱等症狀,是一種在女性產後才會出現的疾病。
而誘發「月子病」的因素基本如下:
並不是所有人在產後就有保姆或婆婆照顧的,獨自一人帶孩子的勞累只有媽媽們身有體會,這些負重再加上休息不好,所帶來的肩周炎、媽媽手、腰肌勞損等關節肌肉明顯不適症狀比起常人也比較難恢復,大約40%左右的月子病患者媽媽都是因為這個因素。
產後抑鬱患者並不少見,很多人認為抑鬱症不過就是悶悶不樂而已,實際上,抑鬱不僅僅可以表現出情緒低落,興趣喪失等情緒障礙,更可以出現許多的軀體症狀:比如怕冷、無力、關節肌肉疼痛等等。
而絕大多數的家人也都會將這些不舒服歸根結底於月子沒做好,受了風寒,碰了涼水、甚至於洗澡了洗頭了等這些「禁忌」,甚至患者本身也這樣反覆暗示自己,心內鬱悶情緒越加越重,也致使身體不適一天天嚴重,在我視頻面診過的患者中,有很多媽媽在傾訴病情時會不自覺的哭起來,心理因素也是誘發月子病的一大因素。
我們一直強調「月子病」不是「風溼病」,但風溼病卻是誘發月子病的原因之一,一些在產前就患有風溼和關節病的女性,生產就可能作為一種誘發因素,誘發系統性紅斑狼瘡或骶骨硬化性骨炎等會有明顯肌肉關節疼痛的疾病。
不過這類情況的月子病患者並不多,畢竟沒生過孩子的女性年輕者佔多數,年輕人有風溼病也是少數,如果在產前就有風溼類疾病的女性朋友建議你把身體調養好再決定要孩子。
我們的身體在產前產後大轉變,相當於「重生」,接受新鮮事物尚且需要時間,況且是一個新身體重新適應環境呢?這時的產婦也是新生兒,她的身體適應能力有限,再加上產後體內激素水平的波動,從而誘發月子病。
那麼如果產後出現了「月子病」的表現,或懷疑自己有了「月子病」的女性朋友們該怎麼辦呢?
第一、產後專業醫師,正規就診
排除風溼免疫病,雖然真正的風溼、免疫病患者是極少數,但如果不正確區分幹預,可能會帶來明顯的身體損傷和危害,而無專業產後科室的醫院都很容易將月子病和風溼病混為一談。
一代宗師中醫院官網
所以第一步需要做的就是找對醫院,正規診治,一舉擊中病因。
第二、調節心情,必要時尋求心理醫生幫助
要減少心理波動,抑鬱情緒嚴重時,是需要心理醫生的疏導的,不要拒絕承認、拒絕治療封閉自己,當然,這還需要家人朋友的積極配合,把這當回兒事的放在心上並且關注其情緒變化。
第三、注意休息,合理運動鍛鍊
這看起來是有些矛盾,但「休息」和「靜養」,並不是臥床不起,大門不出、二門不邁,「運動」也不是讓你大汗淋漓、忍痛運動,合理的運動鍛鍊對產婦是很有必要的,也是避免「月子病」的好辦法。
「月子病」並不少見,我們中醫院的產後科一直採用特有的的中藥外治療法在月子病的治療上獲得了很好的成效,所以這個病並不是大家想的那麼難治,其實科學護理,加強生理和心理的調適再加上合理的運動康復,才是緩解「月子病」一劑「良方」。
(部分圖來源於網絡,侵權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