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旱少雨的柴達木盆地降水增多 專家稱有利於生態環境恢復

2020-12-17 中國新聞網

乾旱少雨的柴達木盆地降水增多 專家稱有利於生態環境恢復

2018-01-12 10:55:52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李歡

    圖為柴達木盆地腹地茫崖地區。 孫睿 攝

  中新網西寧1月12日電 (孫睿)「統計顯示,1961-2017年,柴達木盆地年降水量呈增多趨勢,平均每10年增多7.6毫米,有利於當地生態環境恢復。」青海省氣候中心高級工程師李紅梅12日向中新網記者表示。

  素有中國「聚寶盆」美譽的柴達木盆地地處青海省海西州,面積約26.5萬平方公裡,是中國重要的能源和礦產資源富集區之一,也是中國西部地區重要的防風固沙生態功能區。柴達木盆地雖然自然資源儲量豐富,但乾旱少雨的人居環境與「聚寶盆」的稱號相去甚遠。當地人說,在柴達木盆地的戈壁灘上種活一棵樹,比養一個娃還難。

圖為溝壑縱橫的柴達木盆地腹地。 孫睿 攝

  李紅梅介紹,據青海省氣候中心氣候資料分析,從1961年至2017年,柴達木盆地年降水量呈增多趨勢,平均每10年增多7.6毫米,尤其是2002年以來降水量增加明顯,2002-2017年年均降水量比1961-2001年增多26%;同時,1961至2017年,柴達木盆地年平均氣溫也呈顯著升高趨勢,平均每10年上升0.49攝氏度,特別是1998年以來,氣溫持續偏高,1998年前後年平均氣溫相差1.56攝氏度。

  「降水的增多以及氣溫的升高都有利於柴達木盆地生態環境的恢復。」李紅梅說。

  青海省氣象衛星遙感監測中心高級工程師劉寶康此前介紹,根據最新遙感監測資料顯示,受降水增多、氣溫升高等因素,使得2017年柴達木盆地內多個湖泊面積增加,其中,湖泊面積增加最為顯著的是位於柴達木盆地中北部大柴旦地區的小柴旦湖,該湖泊1976年面積僅為40.4平方公裡,如今增長到了103.94平方公裡,達到近42年來最大值。

素有中國「聚寶盆」美譽的柴達木盆地地處青海省海西州,面積約26.5萬平方公裡,是中國重要的能源和礦產資源富集區之一,也是中國西部地區重要的防風固沙生態功能區。 孫睿 攝

  劉寶康表示,近年來,隨著當地植被的恢復,柴達木盆地的水分蒸發也明顯減少,讓柴達木盆地的氣候逐漸宜居。(完)

相關焦點

  • 專家稱:柴達木盆地未來50年仍將保持暖溼化變化趨勢
    素有中國「聚寶盆」美譽的柴達木盆地地處青海省海西州,面積約26.5萬平方公裡,是中國重要的能源和礦產資源富集區之一,也是中國西部地區重要的防風固沙生態功能區。柴達木盆地雖然自然資源儲量豐富,但乾旱少雨的人居環境與「聚寶盆」的稱號相去甚遠。當地人此前說,在柴達木盆地的戈壁灘上種活一棵樹,比養一個娃還難。
  • 柴達木盆地氣候變化顯著 多個湖泊面積增加
    中新社青海甘德11月23日電 (孫睿)「柴達木盆地降水增多、氣溫升高等因素,使得柴達木盆地內多個湖泊面積增加,同時種種跡象也表明柴達木盆地中東部氣候暖溼化趨勢更為顯著。」青海省氣象科研所高級工程師劉寶康23日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表示。
  • 我國四大盆地的自然地理環境差異,有的乾旱有的溼潤還有的高寒
    四大盆地的自然地理環境差異盆地地形是十分常見的地形類型,在我國的主要地形單元中有四大盆地,分別是塔裡木盆地、準噶爾盆地、柴達木盆地和四川盆地。特別是塔裡木盆地地處內陸,距海遙遠,加上周圍天山山脈和崑崙山脈等山脈的包圍,地形封閉,來自海洋的水汽幾乎無法進入,形成了終年降水稀少的溫帶大陸性氣候。塔裡木盆地是我國四大盆地中最為乾旱的一個,也是我國最乾旱的地區,所以形成了我國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瑪幹沙漠,由於乾旱缺水,地表以荒漠自然帶為主,聚落主要分布在盆地四周的山麓衝積扇地區。
  • 如果柴達木盆地變成「柴達木湖」,會產生什麼影響?
    在我國的四大盆地中,塔裡木盆地和準噶爾盆地都位於西北地區的新疆,是位於乾旱地區的盆地,塔裡木盆地中分布有我國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瑪幹沙漠,準噶爾盆地降水相對較多,分布有草原荒漠。柴達木盆地柴達木盆地位於青藏高原東北部,加上周圍山脈包圍,海洋水汽難以進入,所以氣候十分乾旱,年降水量多在200毫米以下,屬於乾旱地區,特別是柴達木盆地的西北部降水更為稀少,年降水量可能不足
  • 中國的降水
    吐魯番、柴達木和塔裡木盆地中年雨量僅有25-50毫米,其中吐魯番盆地中西緣的託克遜年雨量5.9毫米,是我國也是亞洲最小年雨量記錄。淮河漢水以南年雨量在1000毫米以上,東南沿海更多到1500-2000毫米左右。我國年雨量最多的地方在臺灣火燒寮年平均雨量6557.8毫米,其中1912年竟達8490毫米。
  • 科學家掀開柴達木盆地「年輕」時的面紗:3000萬年前曾涼爽溼潤
    現代快報訊(記者 阿里亞)柴達木盆地地處青藏高原東北部,是中國三大內陸盆地之一。現代快報記者從中科院南京地質古生物研究所獲悉,一個由中、英地質學者組成的團隊在柴達木盆地發現了一個約 3000 萬年前的植物化石群。研究表明,當時柴達木盆地氣候涼爽、溼度適中,植被茂盛,與如今極端乾旱的氣候有很大不同。
  • 柴達木盆地南翼山油田原油產量突破30萬噸
    中新社西寧12月8日電 (孫睿 唐志強)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青海油田分公司(以下稱「青海油田」)8日向中新社記者表示,柴達木盆地南翼山油田11年來通過各項措施,打造成了高質量發展的高原低滲難採油田開發典範,原油產量已從2017年16.7萬噸漲至今年的33萬噸,預計年底,南翼山油田油氣當量將達到
  • 柴達木盆地 體育的高地
    8月11日,經過幾天的鏖戰,「瀚海騎士」2020柴達木山地自行車積分挑戰賽在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茶卡天空一號景區圓滿落幕。這是進入8月以來,柴達木地區繼青海省首屆暢跑柴達木挑戰賽後,連續舉辦的第二項大型賽事,但這不是最後一項賽事,因為還有眾多賽事活動,已納入海西文體旅遊部門的計劃中,柴達木盆地逐漸成為體育賽事活動的「高地」。
  • 十年來柴達木盆地典型湖泊面積平均每年增加8.45平方公裡
    素有中國「聚寶盆」美譽的柴達木盆地地處青海省海西州,面積約26.5萬平方公裡,是中國重要的能源和礦產資源富集區之一,也是中國西部地區重要的防風固沙生態功能區。據該所所所長周秉榮介紹,青海省氣象局、海西州氣象局聯合發布的《柴達木盆地生態氣象公報(2019年)》(以下簡稱《公報》)基於地面和衛星遙感監測資料,對柴達木盆地2019年氣象條件狀況、植被生態狀況、水資源狀況等進行監測評估,並開展沙塵天氣、湖泊擴張等典型生態氣象災害監測。
  • 人教版初中地理八年級下冊《乾旱的寶地──塔裡木盆地》教案
    4.結合資料,知道塔裡木盆地存在的生態環境問題,認識保護生態環境的重要性。 重點:1.運用圖文資料,分析塔裡木盆地乾旱的成因。2.結合圖文資料,分析塔裡木盆地的開發條件及意義。再看看塔裡木盆地周圍的地形 位於我國新疆南部,天山山脈和崑崙山脈之間,使海洋上的溼潤氣流難以到達,降水少。除了降水少之外,誰還會影響塔裡木盆地的乾旱呢?
  • 柴達木盆地:地球上最像火星的地方
    她位於青藏高原北部,千百萬年來她被一群海拔4000—5000米以上的高山「守護」,她與塔裡木盆地、準噶爾盆地一起被稱為中國三大內陸盆地,她就是——柴達木盆地。人們常說柴達木盆地是個「聚寶盆」,又說這裡是地球上「最像火星」的地方。原因何在?我們先從她的形成開始說起。
  • 柴達木盆地:紅火枸杞紅火年
    新華社西寧1月12日電題:柴達木盆地:紅火枸杞紅火年新華社記者王金金、張子琪、史彧「今年枸杞收成好、收入高,要把家裡好好布置一番,過個好年。」2008年開始,在以乾旱著稱的柴達木盆地,兼具經濟價值與生態效益的枸杞被廣泛種植,近50萬畝枸杞承載了海西州農牧民脫貧致富的美好願望。莊稼地裡種枸杞?10多年前,對當地農牧民是個不小的挑戰。大格勒鄉菊花村村民韓正金說:「過去,大家都不敢相信種枸杞能脫貧致富,幹部引導、政府補貼,這樣莊稼地裡才慢慢插上了『木棒棒』。」
  • ...盆地都是哪?剛果盆地不是最大?中國最大的盆地——塔裡木盆地的...
    盆地水分主要來自西風氣流,盆地降水稀少,盆地本身無法形成徑流,較大河流有南部的葉爾羌、克孜勒、蓋孜、和田、克裡雅等河,北部的阿克蘇、臺蘭、渭幹、庫車及開都(下遊稱孔雀)等河。盆地地下水的補給主要來自河床、渠道及田間滲漏,地下水動儲量為110~148億立方米。
  • 【專題複習】降水的形成條件、四種主要的降水類型及影響因素
    比如我國的降水分布規律是從東南沿海向西北內陸遞減,以及西北乾旱半乾旱地區從東部向西降水逐漸減少等,都是受到海洋遠近的影響。    歐洲西部地區,阿爾卑斯山脈呈東西走向,與西風氣流來向一致,有利於海洋溼潤氣流的進入,降水的分布較廣泛,海洋性特徵明顯。  我國西北地區除了深居內陸外,也因為受到山嶺的層層阻擋,海洋水汽難以進入,使其更加乾旱。
  • 人這一輩子,一定要去一趟柴達木盆地
    人這一輩子,一定要去一趟柴達木盆地提到柴達木盆地,你最先想到的是什麼?是毫無「人氣」的資源產地和工業基地?或是遼闊、蒼涼、寂靜的茫茫戈壁?戈壁之「景」 劉忠俊 攝  無論是哪一種印象,很多人心中已經默認,遍地開礦的荒涼地方定與極致風光無關。
  • 地表荒蕪的柴達木盆地,為什麼會被稱為「聚寶盆」?
    因此,為什麼青藏高原上的柴達木盆地會被稱為「聚寶盆」,首先第一個原因就是它是一個盆地地形,形態上是一個「盆」。柴達木盆地我國主要的盆地有四個,分別是塔裡木盆地、準噶爾盆地、柴達木盆地和四川盆地,其實每一個盆地都可以稱為「聚寶盆」。
  • 有一個地方叫柴達木
    「柴達木」是蒙古語「鹽澤」的意思,它位於青海湖西邊,海拔2600-3000米,面積24萬多平方公裡,是我國第二大盆地.柴達木盆地有33個鹽湖,其中察爾汗、茶卡、柯柯、大柴旦、東臺吉乃爾、馬海六大鹽湖為重點開發區.這裡地面有鹽、地下有鹽、水中有鹽、土裡有鹽,甚至公路也是用鹽鋪的。
  • 柴達木盆地打造中國知名旅遊黃金目的地
    &nbsp&nbsp&nbsp&nbsp當日,柴達木盆地「有一個地方,我想讓你也知道」可魯克湖—託素湖生態旅遊景區推介會在西寧市舉行。&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nbsp圖為冬季的可魯克湖日出。
  • 生活在江南的河蜆,竟出現在柴達木盆地!青海的這個地方有點特別
    但是這種生物,如果出現在一片荒漠的柴達木盆地時,這就顯得有的怪異了!但是,青海省有一個地方顯得非常特別。這裡有一個很大的區域,密密麻麻布滿了成千上萬的河蜆貝殼!生活在江南的河蜆,怎麼會出現在柴達木盆地呢?有人說,這恰好證明了柴達木盆地原本是海洋。可專家們經過考證,發現真相不是這樣! 1.
  • 【高中地理】降水的九大影響因素和四大類型
    如北美大陸西部,由於科迪勒拉山系南北縱列,與來自太平洋溼潤的西風氣流垂直,阻擋了西風的進入,使降水集中在西部海岸,中東部地區就難以受到西風的影響。歐洲西部地區,阿爾卑斯山脈呈東西走向,與西風氣流來向一致,有利於海洋溼潤氣流的進入,降水的分布較廣泛,海洋性特徵明顯。我國西北地區除了深居內陸外,也因為受到山嶺的層層阻擋,海洋水汽難以進入,使其更加乾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