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是非常重要的,在小學階段培養好語文思維,掌握語文學習的方法,孩子將受用一生。
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分數或許不是唯一的評判標準,但是分數也是非常重要的。學生在學校會有一定的人際交往,來自老師的表揚與認可,來自同學的認可,這種成就感都是在家庭中無獲得的。而在學校中得到認可,最重要的方面就是努力學習,取得好成績。
從高年級開始,語文成績的高低就與孩子對語文的理解能力和閱讀積累有很大關係了,那高年級語文到底該注重哪些方面呢?
一是注重基礎知識的掌握。
語文的學習也是有方法的,要用心去尋找,去發現。要想學好語文,首先是要知道考試需要考什麼題型。比如高年級語文,考試的題型基本是:看拼音寫生字,多音字組詞,填寫成語,並選出成語的意思,用成語造句、修改病句、仿寫句子、根據課文內容填空,閱讀理解(一篇課內閱讀理解,一篇課外閱讀理解),最後就是作文。
題型會有很多,但除了基本題型如:生字、根據課文內容填空、作文等,也並不是每次都會考所有題型,但是我在學習中卻要善於積累各種題型的知識,以不變應萬變。
比如看拼音寫生字,這種題目算是送分題,學語文寫漢字不是必備技能嗎?那為什麼每次都會有學生失分呢?原因很簡單,即使是送分題也需要你能寫出來,每篇課文都會出現一些生字詞,大家在讀課文時認為這些字都能認識,很簡單,並沒有再花心思去那筆寫一寫練一練。都說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平時不做準備即使機會來了我們也抓不住。所以針對這個題型,我們要做的就是平時適當做聽寫,牢牢掌握課文中的生字詞。
二是平時多積累多音字和成語。
比如多音字組詞,這種題目完全就是考積累,幾乎每篇課文中都會有多音字,所以平時的學習中要做個有心人,注意多音字的音和組詞,這樣出現此類題型才會遊刃有餘。成語的運用也需要我們在學習過程中理解記憶。
三是分析課文重點,結合題目分析出題人想要考查什麼知識,即分析出題人的意圖。
根據課文內容填空,是每次考試必考的,每個單元基本就三到四篇課文,在課堂上老師也會強調那篇課文是單元重點,那篇課文是次重點。重點的課文老師會詳細講解,重點的地方也會反覆強調,所以課堂上會聽課的同學,基本上就能知道課哪些地方可能會在習題中出現,以及應該怎樣回答。
所以我們在在學習後,通過做練習題可以摸索出出題人在某一個知識點會怎樣考察,而且課文中的重點內容會在不同的習題中反覆出現,由此我們也可以得知出題人到底想要怎樣出題進行考查,他們的出題意圖是什麼,想在那裡給我們設「坑」。再回歸課文,我們就能慢慢總結出語文該怎樣學習。
四是掌握作文的寫作方法。
作文是語文考試的必考內容,而且作文的分量隨著年級的升高,分量也會越來越重,想要學好語文,必須要學會寫作文。學好作文除了大量閱讀,多看作文書,課文也是我們學習寫作文的好材料,課文就是最好的例文。所以課堂是我們學習新知識的殿堂,所有考試的內容與題型都會在課堂上展現出來,認真聽課,學會聽課是學生的必備技能。
小學語文不管是哪個階段,上課認真聽講,掌握學習方法都是非常重要的,它關係到學生語言思維能力的提高,更關係著語文成績能否提高。學好語文,從認真聽課開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