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國高考一卷作文,要求就 「春秋時期,齊國二位公子糾和小白爭奪君位,管仲輔佐糾,鮑叔輔佐小白,那是大打出手的爭鬥啊!管仲在帶兵阻擊小白時,親自引弓怒射了小白一箭!小白命大,身上的衣帶鉤擋住了箭,最後小白即位為君,史稱齊桓公。這時,鮑叔對桓公說,你想成就霸王之業,必須重用管仲!齊桓公還真就重用了管仲,鮑叔甘居管仲之下。齊桓公終成一代霸業,後人稱頌他九合諸侯、一匡天下,為「春秋五霸」之首!」 上述故事,寫一篇班級讀書會的發言稿。
許多人感嘆這篇作文難寫!如果按常規思路寫,倒也不難!這不就是一個關乎:齊桓公的胸襟和雅量;鮑叔的自知之明和容人之心;管仲的才華橫溢和輔佐盡力的故事?可如果這樣寫,滿紙陳詞!
於是,我提筆也寫一篇發言稿:
老師好!同學們好!
讀了這個故事,不知道大家有什麼想法?反正我是虎軀一顫,瞳孔微縮,搞得有點兒想上廁所!嘿嘿,活躍一下氣氛,接下來,談談我的想法。
先來說說管仲。管仲剛開始輔佐公子糾,那是真的忠心!因為他不怕和公子小白結下化不開的「濃仇」,不給自己留任何退路,「開弓沒有回頭箭」地射了小白一箭!如果這一箭把小白搞死了,公子糾當上國君,管仲定然是第一功臣!
可命運這玩意兒經常多舛,小白的衣帶鉤改變了歷史,擋下了致命的一箭!大難不死,必當國君,小白當上了國君,史稱齊桓公!相信管仲當時的心情是灰撲撲的!哪知,齊桓公&34;,要重用他……經此大變,管仲自然感受到了齊桓公的人格魅力,士為知己者死!從此,盡心盡力輔佐桓公!桓公亦九合諸侯、一匡天下,成為「春秋五霸」之首!
管仲的經歷,告訴我們一個千古顛撲不破的道理:一個人有價值,在危機時刻,真的能救命!用腳趾頭都想得到:如果管仲沒有經天緯地的大才,沒有利用的價值,齊桓公會怎麼對付他!所以,管仲死裡逃生,絕非命好。
再來說說齊桓公。其名小白,聽此名,就覺得是一位白衣飄飄,面如冠玉的翩翩公子!可他,卻是一位梟雄!
什麼是梟雄?至少得符合這幾個基本原則吧:一要雄才大略;二能審時度勢;三可聽進諫言;四會善俘人心;五得心狠手辣……哎呀,說得我腦瓜子生疼,這些條件,註定我是當不上啥子梟雄的了!
正是因為能聽進諫言、審時度勢和善俘人心,齊桓公壓下怒火,努力忘卻那奪命一箭,換上一副笑容,張開寬容溫暖的臂膀,收編了小管,在春秋時期,什麼最值錢?人才呀!
說認真的,關於齊桓公,我認為:審時度勢是他的第一優點。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恆的利益!大位落定,管仲自然沒了威脅,而招募他這等有才之人,是國家當前的「大勢」,正所謂:此一時,彼一時也!齊桓公叫小白,可他這個人,真的不是一個「小白」!因為他有雄才大略,加上精準的審時度勢!
最後說說鮑叔。全名:鮑叔牙,於輔佐小白當上國君的爭鬥中,居功至偉!按理說,大業成就之後,鮑叔最有資格成為那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角色!
可他偏偏不!因為,他用無數個睡不著覺的夜晚偷偷分析過:自己的才華和能力,比不上管仲!且自己和管仲之前的鬥爭,只是各為其主罷了,他和管仲,莫得私仇!
所以,鮑叔隆重地向齊桓公推薦了管仲,隆重到什麼程度呢?他說:「你想當霸王,必須重用管仲!」
能這樣做,鮑叔當然是有自知之明和容人之量的!但他願意推薦管仲,我猜想最重要的因素還不是些,而是:他愛國!對齊國是否有利?是他做人做事的準繩!包括之前他願意輔佐小白,那也是他認為小白即位,對齊國更加有利。
正是因為管仲的才華;桓公的審時度勢和雄才大略;鮑叔的愛國!在春秋這個璀璨的大舞臺上,三人「組團出道」,成為聞名遐邇的「男子三人天團」,又稱:呼風喚雨的哥哥。
玩笑不開了,最後,對三人,說到感觸最深,我承認,對鮑叔我的感觸最深!歷史的巨變中,他也許不如齊桓公和管仲耀眼奪目,可他真的很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