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為什麼變得不愛說話了?你有認真的思考過這個問題麼?
時間不言不語,卻能改變我們很多東西,比如感情、年齡、思想、性情……
沒有什麼是一成不變的,從幼稚到成熟,從單純到複雜,從橫衝直撞到小心翼翼,時間改變了我們太多的東西,而且你還渾然不知。
有人說,越長大越孤單,越大越沒有朋友。那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三觀不一致
我們小的時候總是有著很多的朋友,跟任何人都玩得來,那時的我們是最無憂無慮的,小的時候想長大,長大了卻想做回小孩子。
隨著時間的流逝,我們的年齡,思想及三觀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小的時候只注重快樂,長大了卻開始注重得失了。
你有沒有一個小時很好的玩伴,長大了卻不聯繫了?
你開始長大了,你的小夥伴也開始長大了,你發現你們對待事物的問題及處理問題的方式不一致,有時談及事物看法也不一致。
於是你開始不再和他分享任何東西了,因為你知道你們不是一個世界的人,於是你開始慢慢的疏遠,慢慢的也就不再聯繫。
三觀不一致的人到底有多可怕?
孟非曾經說過這樣的一句話:你說今天天氣很好,他說前幾天的天氣更好。你說大海很漂亮,他說大海曾經淹死過很多人。
你們的談話根本無法在進行下去,因為你知道,你們所站的「地點」不一樣。
沒有表達的欲望
你開始工作了,在工作中你總是有很多的想法,你很不得將它們都說出來,並將他們實現。
但是你發現,每當你提出一個想法的時候,上司總是無情的淘汰,並告訴你年輕人不要搶風頭。
於是你開始變得沉默了,心中即使有想法,也不想說了,因為你知道最後反正會被淘汰掉。
你變得越來越不愛表達,也不願意和別人交流,而且當你想表達的時候,你發現總是有人先開口,他不說話反而會很著急。
你開始變得很沉默,並覺得這些事情沒有意思,當一件事讓你感覺到沒有任何興趣的時候,你開始變得不愛說話,並且逐漸享受這樣的感覺。
說話是一門學問
有人並不是不愛說話,而是還沒有想好怎麼說。
人們常說三思而後行,目的是防止自己一時衝動做出一些難以挽回的事。
但有時候一個人不經大腦說出的話同樣會讓別人感到不適並造成負面影響。
對方原本想說的話可能就變成魚刺一樣卡在喉嚨裡,吞也不是,吐也不行,一場愉快的交談就不歡而散。
我的一個同事平時就是一個話嘮,不管遇到什麼人,他都能夠很好的交談。
有時我很羨慕他,羨慕他有這樣的社交,在哪裡都能夠吃得開。
直到有一件事情的發生,我突然覺得我還好沒有成為那樣的人。
一次公司開晨會的時候,另一個同事因為堵車遲到了,並且該同事也說明了原因,並且也道歉了。
但是他卻說:昨晚和老公「開車」太快了,還沒有緩過勁來吧。
他說話聲音特別大,當時整個會議廳的人都聽到了,我看見那女同事臉色一下就變了,還好領導轉移了話題。
在私底下個人開玩笑可以,但是不分場合,不考慮他人感受的人,是註定不會是受歡迎的人。
說話是一門學問,更是一門藝術,我們需要很好的去鑽研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