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出門,發生了一場&34;。我騎著電動車,對方騎個自行車,我倆騎得都有點兒快,然後我的腳塞到了他車鏈條裡,疼得我大叫一聲,我倆都應聲倒地。
對方是個酷酷的小男孩,十六七歲的樣子。我倆幾乎同時開口。他說的是對不起對不起,我說的是沒嚇著你吧孩子,然後我倆都擺擺手很平和地各走各路。
這件事本來我也有責任,可能有的人在遇到這種事的時候先去責備別人,但這個男孩先為對方考慮,畢竟對方摔倒了。我感覺孩子無比的單純善良,這大概也是我熱愛教育一個原因吧。
可是為什麼,如此單純善良的孩子,卻總被家長稱之為神獸、魔獸,為什麼這些可愛的孩子會讓家長得了心梗腦梗,會讓老師河東獅吼呢?原因當然是孩子不聽話,可是,作為家長也作為老師,我們都要搞明白,為什麼孩子總不願聽你說話。
第一個原因,你們不在同一個頻道。
孩子是一個獨立的人,他像成人一樣有自己的世界,他的大腦也一樣一時一刻都不會停止運轉。當他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你若想打斷他,必得先走進他的世界,不然你所做的一切都是無用功。
很多家長抱怨孩子愛看動畫片,怎麼叫都不動,非得咔一下關了電視,他才有反應。試想一下吧,孩子在看動畫片時,腦子跟著畫面上的小動物一起活動,他在感知動畫片裡的世界,動畫片中的畫面聲音情節牽動著他所有的感官,可是家長在說,該吃飯了、該寫作業了、時間到了,家長想的是不能看動畫片時間太長,要遵守規則,要該做什麼事情了。這時,兩個人的想法完全不在一個頻道,那結果能和諧嗎?孩子能願意聽家長的話嗎?就像家長不愛看孩子這樣的表現一樣。
那怎麼樣才能讓孩子聽話呢?家長和老師要真正地走進孩子的世界,真正去體驗孩子的感受,然後擇機巧妙地引導孩子跟家長和老師走向預定的軌道。這需要家長和老師具備一定的教育敏感和機智。
不要嫌麻煩,培養一個孩子從來都不是簡單的事情。
第二個原因,你說的話毫無新意。
我們常說,培養孩子要培養他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可以說,具備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孩子,將來更有出息。為什麼專家總說快樂教育,快樂教育是想給孩子比較寬鬆的環境,孩子有良好的情緒才能對創新和實踐有好處。
那麼如何培養有創新精神的孩子?一個毫無新意的家長和老師很難培養出這樣的孩子,一個只知道按規矩做事的家長和老師很難培養出這樣的孩子。而且,這樣的家長和老師,孩子是一定不願意聽他說話的。
當你的話已說過了多遍,當你的要求已提過了多遍,當你這個人在孩子面前沒有半點兒新鮮感,他能願意聽你說話嗎?
所以不管是家長還是老師,都得調整自己提升自我,要讓孩子有新鮮感、刺激感,有挑戰性,不信他不上鉤!
第三個原因,你總是不一致。
不管家長們承認不承認,這都是一個事實。我們經常不一致。有時是自己前後不一致,有時是自己表裡不一致,有時是父母老人等家人不一致,有時是家長與老師不一致,這種種不一致,或許大人感覺不那麼明顯,可是於孩子,卻很容易察覺到。
所以有時已經不是孩子不願聽你說話,而是孩子不知道該聽你說的哪句話,在他判斷不好哪次說的對的時候,他就選擇不聽你的話。
孩子不願聽話的原因還有很多,但無論是作為家長還是老師,能做好以上三點,已經非常不錯了。人無完人,做家長做老師都需要慢慢積累經驗,只要願意努力願意學習,我們都是好家長好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