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奈,窮人的孩子已經不是輸在起跑線上這麼簡單

2020-08-26 社會老梁

01

最近媒體大肆炒作留守女孩高分考取北大考古系一事,本來是挺正能量的一件事,但是也十分令小編十分費解,為什麼一定要加留守兩字?難道想證明留守也有前途?而小編所接觸的所有父母,都說把自己的孩子留在老家是無奈之舉,但凡有生活好過一點,都會帶在自己身邊。所以,留守兒童其實是社會問題,有個別優秀的,但並不是可贊,而是可悲,其餘百分之九十九留守兒童的悲哀。

不知道有沒有良心媒體去報導一下同是留守兒童,和這位高分女孩同齡的孩子們?他們估計有很大一部分甚至連高中都沒有機會上吧?

02

小編的女兒也是留守兒童,如今也在讀高中,因為之前一直顛沛流離,沒能力,也不忍心女兒跟著受苦,就沒有帶在身邊。現在想想,小編真是後悔不已。

曾經的女兒,聽話,乖巧,學習成績又好。現在的女兒,成績差不說,叛逆,凡事對著幹,身上一堆壞毛病,成了家裡的頭號問題,如今再想教她,再想管她,盡到做父母的責任,可是實在太難,每天都要花費大量精力不說,還搞得家裡雞飛狗跳,真是一言難盡。

有人說,誰叫你不把她帶在身邊的,自己造的果自己承受唄。我只輕輕回一句,站著說話不腰疼。

03

一個同學兩口子在深圳賣菜,生了一對女兒,一個五歲,一個兩歲多。前陣子去看了他們,令人又心疼又無奈。這兩口子老家沒有人幫他們帶小孩,只能將兩個女兒帶在自己身邊。

但是賣菜的有多辛苦大家都應該知道,每天早出晚歸,兩口子凌晨三四點就得起床去進菜,整理,擺攤,然後八點才能讓一個人回家。

菜市場離他們租住的城中村有5公裡的路途,這段時間他們的兩個女兒是自己在家裡睡覺的,你們能想像嗎?一個五歲,一個兩歲多,反鎖在家裡,一個大人都沒有,萬一出點事呢?出了事他們兩口子也不知道,因為他們在賣菜!

小編看了有點生氣,便問同學,有你們這樣做父母的嗎?拿孩子的明天來賺錢呀?孩子出事了,你們賺再多的錢還有什麼用?

同學直接回我,我就是拿孩子的明天來賺錢,不然呢?只有我們賺了錢,孩子才有明天。同學的老婆眼淚差點流出來,她說,我們也不想,但是沒有辦法,我們父母多病,自己都照顧不了自己,沒辦法幫我們照顧小孩。賣菜雖然辛苦,可對我們來說,還是能賺點錢的。我們一邊努力賺錢,一邊只能祈禱家裡不要出事。

她說,在前段時間,和他們同棟房的,就有一個小孩,因為父母太忙,沒時間照顧,小孩子說沒就沒了,還不到兩歲。越想越擔心她自己的孩子,搞得那幾天恍恍惚惚,賣菜都找錯錢。

小編從他們那裡回來,也是想想這事就不對,也替他們擔心,就在網上買了一個監控給他們寄了過去,起碼,他們能夠隨時看到家裡的情況。

04

歷史上晉惠帝曾對他的臣民說:&34;。現在也一樣,很多生活在小康之上,吃飽沒事幹的專家學者,一個勁地說窮人的問題,說他們不想改變,沒有能力,又不肯努力。

我心裡是萬馬奔騰,但凡這些人有窮過,都不會這麼說。窮人的唯一問題是,他們太窮,窮得沒有選擇怎麼生活的權力,窮得只能犧牲孩子的明天。是不是不服?不服的話,拿你的孩子和他們換一下位置就知道了。

現在窮人的孩子,已經不是輸在了起跑線上,而是輸了一輩子,甚至是幾輩子,明白這句話,你才有資格為此文點讚。

謝謝大家!

相關焦點

  • 孩子已經輸在了起跑線上 還能贏在終點嗎?
    那句:「學校不想錄用店鋪老闆的孩子」,讓我也感到慚愧。店鋪老闆的孩子尚沒有資格,那我們農民的孩子還有機會嗎?也許有,但風鳳毛麟角。直到這對夫婦在聽到被他們欺騙的窮人說的那句話:「我們窮人與你們富人的區別就在於,我們不懂如何去剝奪他人的利益。」他們幡然醒悟了,決定勇敢糾正犯下的錯誤。從最後夫婦倆的對話可以看出來,這部片子的主旨是提醒人們真正的起跑線不在於孩子,而在於父母是什麼樣的人。
  • 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你的孩子已經輸在了起跑線上
    作者:積極的麥子經常會聽到許多家長,包括老師們總是口口聲聲說:「我們不能讓孩子輸在去跑線上。」然後,為了不讓自己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許多家長就會瘋狂地給自己的孩子報各種補習班,興趣班,生怕自己的孩子落後。到最後,搞得孩子對學習產生了極大地厭惡和排斥。
  • 「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道出了多少顧佳式的教育焦慮
    二十世紀以來,一句「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一直深深紮根在中國父母的心裡,融化在他們的血液裡,落實在他們的行動上。從五花八門的奧數班、強化班、全科輔導班等學科類輔導,到鋼琴、舞蹈、演講、吉他等興趣技能培養,再到讓孩子出國遊學、各種冬夏令營的實地體驗,家長們砸鍋賣鐵、大房換小房等操作,也要讓孩子不能落後於人的瘋狂,不禁讓人心生感慨。
  • 不能輸在起跑線上的人是父母,不是孩子
    從「別讓孩子輸在了起跑線上」這句話而言,他們的起點都不算漂亮,是什麼讓他們實現了彎道超車呢? 「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填鴨式」教育最早出現的場景,已經不是學校了,而是家庭。難得約好的家庭聚餐,每次她都因為要等接孩子放學而姍姍來遲。我問:「這麼小就上這麼多課不累嗎?」朋友一臉無奈:「累,但沒辦法,一是小孩子精力太旺盛,需要釋放一下;二是為念小學打好基礎。」
  • 「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教育理念真的好嗎?
    「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教育理念真的好嗎?印度電影《起跑線》,講了一對在平民區做生意發了大財的富人夫妻,為了讓女兒上知名的私立幼兒園,享受優質的教育資源,不輸在起跑線上,他們想盡了各種令人啼笑皆非的辦法。
  • 作為父母,怎樣才能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
    01已經臨近孩子們的開學季,但由於疫情地影響,今年的開學時間有了一些變動。前幾天在和女兒同學的媽媽聊起孩子的寒假生活時,我突然想起了2018年看過的一部電影《起跑線》。這是一部印度電影,它延用了印度電影比較誇張的戲劇化的呈現方式來講故事。
  • 《起跑線》印度人拍了個中國故事,人生不能輸在起跑線!
    這部新片的名字叫《起跑線》該片講述了一對中產階級夫婦為了讓孩子能夠從幼兒園開始就獲得最好的教育走上人生巔峰而絞盡腦汁擇校的經歷。一聽到這個名字大家肯定就很清楚這是講什麼的,這樣的故事在中國每天都在發生,我們也常常說:「人生不能輸在起跑線」。
  • 別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是不是最大的謊言?
    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一言一行都影響著孩子的一生,你想要他成為什麼樣的人,就必須以身作則,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父母擁有較高財商的孩子,財商也不會低。認真學習,不光是為我們自己,還有要為後代創造環境,父母的人生高度決定了孩子的人生高度乃至超越並達到更高的階梯!父母言傳身教是全方位的——思想,為人處世,性格,情商逆商乃至財商等各個方面!真正要受教育的是父母!父母在教育方面扮演了無可替代的主導者,通過各方面的提升潛移默化影響孩子!試問父母在生活中自己都沒有做好,怎麼苛求孩子能做的更好!
  • 鄭強:中國的小孩子不是輸在起跑線上,而是被累死在起跑線上!
    在這次論壇上,他主要講了以下幾個問題:第一:我們為什麼得不到諾貝爾獎?鄭強教授講到,我們的中小學,我們的奧賽哪一個不是把美國人、日本人打敗了,但為什麼日本美國那麼多諾貝爾獎獲得者,我們卻這麼少呢?小時候不能玩,不允許玩,還被別人玩,整個社會都在玩我們的孩子,包括爹媽還有爺爺奶奶。小孩子小時候不能玩,所以成人以後最渴望的就是玩,哪還有心思專心的搞研究呢?第二:中國的小孩子不是輸在起跑線上,而是累死在起跑線上!
  • 教育,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從孟母三遷談孩子的起跑線
    「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個說法從什麼時候開始流行起來的已經無法考究,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這句話在中國家長中非常流行。今天就讓我們來談一談什麼才是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雖然房貸和借款不知道要多久才能還清,但似乎已經看到孩子在學區房出生,且生在了一個相對較高的起跑線上,順理成章的上了雙語幼兒園,重點小學,重點中學,重點高中,清華北大已經在招手了。然而事情真的是這樣嗎?讓我們完整的看一下孟母三遷的故事。「昔孟母,擇鄰處」,孟子的母親為了孟子有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經過三次搬家搬到了學堂旁。
  • 農村孩子為什麼不如城市孩子?專家:是輸在起跑線上!
    農村的孩子會相對的節省一點,因為他們知道金錢的來之不易,有的孩子甚至都已經到了「摳門」的地步。而城市裡的孩子就不會這麼節省了,大方的人往往朋友也交的比較多!這樣一比較農村孩子確實輸在起跑線上了。但是這起跑線上並非是「農村」,也並非經濟,而是輸在了父母的見識、思維上。
  • 「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什麼才是孩子人生真正的起跑線?
    現在有些家長,從小給孩子報各種各樣的興趣班,輔導班,綜合理由是「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可是這個「起跑線」到底在哪裡?它的本質又是什麼?有些家長也會為了這個「起跑線」而焦慮! 家裡有孩子的時候,我們家長難免不對「起跑線」這個詞感到敏感。
  • 關於如何理解「不要讓你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句話,很多人都明白。但卻往往只是知道,知道讓自己的孩子與別人家的孩子享受認為「一樣的待遇」。「不要讓你的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句話其實很勵志,但是也是一個很大的坑。坑在哪裡呢?
  • 農村孩子容易輸在起跑線上,退休老師無奈道出:的確是真的
    農村孩子容易輸在起跑線上?退休老師無奈道出:的確是真的!我們總說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但是農村的孩子卻往往都輸在了起跑線上,退休老師說的這些原因想必大家也都深有體會了。第一,父母的影響農村很多家長都是小學或者初中學歷,有的甚至沒有上過學。本來就沒有什麼文化的父母能教育出來有文化的孩子嗎?
  • 讓孩子贏在起跑線上?父母這麼想,孩子就已經輸了
    老師在學習上的要求也很高,開學七個星期以來,就考了六次,每次考完都會訓斥考得不好的孩子。雖然我女兒考得不差,但也開始在乎分數了,經常擔心「如果我沒考好怎麼辦?」我有點擔心這樣的壓力讓她厭學,明顯感到她這學期沒有上學期快樂,才一年級啊。
  • 都說「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起跑線到底在哪裡?
    他們都已經取得了世俗意義上的成功,但是在這條關於父母的起跑線上,他們幾乎都留在原地,就連黃磊黃渤都邁不出半步。02、 教育的本質是什麼之前看過一部印度電視,名字就叫《起跑線》。影片用一句話概括了整部電視的主題,那就是「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
  • 心理學:輸在起跑線上的孩子,後來怎麼樣了?
    我時常感嘆現在的孩子都好辛苦。孩子還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就要接受胎教,出生後父母就開始為孩子謀劃將來。父母是最捨得為孩子花錢的,都怕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所以胎教,早教,興趣班,輔導班如雨後春筍般不斷湧現,父母們也爭先恐後地將孩子推上這艘時代的巨輪,我想應該是有些許無奈吧,但是似乎我們面對這飛速旋轉的時代齒輪已經無能為力了。 我應該算是那個輸在起跑線上的孩子,作為第一批90後,我沒有上過幼兒園,只上過學前班,6歲之前我不識字,算是跟著爺爺奶奶在鄉間「野」大的。臨上學前班的前幾日,當過民辦小學老師的父親才開始教我識字。
  • 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但很多人職場人從一開始就註定輸了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關於職場人輸在起跑線上的感悟。從小打到習慣了父母的安排,上學是安排的,興趣愛好是安排的,考大學選專業是父母安排的,找工作是父母安排的,結婚生孩子也是父母安排的?原因就一句話「不能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句話太害人了,而且害了不止一代人,更被商家拿來忽悠說事,烙上了深深的商業氣息,教育行業、房地產行業等等,幾乎我們的,尤其是孩子們的衣食住行所有的一切都透著一股子「買買買、花花花、比比比、學學學」的味道,只要對孩子好,家長們幾乎是毫無底線和原則的。
  • 《起跑線》觀後感,在起跑線落後的我們怎麼逆襲?
    此後每隔七年,都會重新採訪當年的這些孩子,傾聽他們的夢想,暢談他們的生活。被訪者從七歲開始,十四歲、二十一歲、二十八歲、三十五歲、四十二歲、四十九歲一直到五十六歲,幾十年過去,還是那群人——從兒童步入老年,人們驚奇地發現,富人的孩子依然是富人,窮人的孩子依然是窮人。在出身這個起跑線上就已經輸了的我們應該怎麼辦呢?
  • 孩子不輸在起跑線?誤導了多少人!看鄭強教授怎麼說?
    我們的孩子不是輸在起跑線上,而是累S在起跑線上了! 最近,太原理工鄭強教授的一段講座視頻又火了! 他在講座中提到了幾個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