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同學,大家好。我是鄭老師這一講給大家介紹的主題是「如何培養歸納總結的習慣」。
有些學生經常抱怨說:「老師一講就明白了,可是再遇到時就又不知從哪下手了?」;還有的學生學過的章節,不知重難點;考過很多遍的知識,依然稀裡糊塗滴;同一類型的問題做過很多次,還是束手無策;很多相似的題目反覆做,可是不會的題目還是不會,會做的有時也因為知識系統性差,也會弄的一團糟...對於這些問題,都是因為同學們在平時學習中缺乏一種「歸納總結」的好習慣。 那又有什麼不好呢?下面就從3個方面說一說。
第一,知識提取困難。每個學科的知識,如果不歸納總結,就只能是分散、孤立地放在頭腦裡,等到要用的時候就不知道從哪裡找,學習效果也會大打折扣。
第二,成績不升反降。就算天天做題,不總結自己會做哪些題型,掌握了哪些解題方法,還有哪些題不會做,只要題目一變,還是應付不來。
第三,學習刻苦,成績卻不理想。不注意隨時地歸納總結,就會邊學邊忘,知識掌握也不會牢固。
那如果養成了歸納總結的習慣,對我們來說,又有什麼好處呢?作為專業的老師,我就從下面3點跟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知識用的更活。系統地歸納出每一章、每一節的重難點和他們的知識體系,我們就能對每節每章了如指掌,解題時想用哪部分知識,就能用。
第二,減輕負擔。題目是做不完的,可是常考的題目類型,科目的重難點是有數的,歸納總結一類題型的解題方法,就可以讓我們做的題目越來越少。
第三,大大提高學習效率和學習成績。要歸納總結,你就會不斷思考各個知識點之間的關係是什
麼,一旦知識能連起來,很多需要聯繫各章節知識解決的問題,就都能搞定了。
那具體來說,怎麼才能養成歸納總結的習慣呢?主要抓住下面4種方法。
第一,先理解。知識只有消化了,才能進行歸納總結。所以我們課上要注意聽,好好想,不懂的就要問。
第二,歸納要及時。最好上午學的下午複習,下午學的晚上複習。
第三,遵循「四部曲」。歸納總結的時候自己先回憶,完了看書,自己已經理解的部分少看,多看記不清的地方,再整理筆記,看看完整不、準確不,最後看參考書,擴大知識面。
第四,一定要全身心投入,做到眼到、手到、口到、耳到、心到,用最少的時間,學最多的知識。
總之,只有歸納總結,知識才記得牢,用的時候才更活。好,這一講說了沒有總結歸納習慣的壞處,有的好處以及怎麼培養歸納總結的習慣。就講到這裡,非常感謝各位的聆聽,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