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寫一手好字是什麼體驗,家長:終於從別人家的孩子那裡體驗到了。
這位別人家的孩子是誰呢?就是圖片中的小萌娃趙雨辰,一位來自山東濟寧的二年級小學生。
別看趙雨辰小朋友年紀小,但一手堪比印刷體的書寫受到了廣大網友們的喜愛,先來欣賞一下吧!
字跡清晰,規範工整,一筆一畫,橫平豎直,頗有書法韻味。再仔細看一看,連一個小小的括號都寫得大小適中,看上去特別養眼。
家長看後,再想想自家孩子的書寫,真是堪稱「鬼畫符」,趴在作業上也看不清楚寫了啥。
這是一位小學三年級小學生的暑假作業,看到的第一眼什麼感覺?頭大呀!一瞬間沒有勇氣拿起來看第二眼,更別提給孩子檢查作業的家長了。
書寫太凌亂了,這不是看哪裡有錯,而是在錯字中找出正確的字、規範的字,太難了。
家長也不要求孩子寫得跟書法體似的,但起碼得工整吧,讓人能檢查下去。「鬼畫符」可沒人想檢查,家長也是一個頭兩個大。
同樣是作業本上的字,別人家的孩子咋看咋好看,怎麼自己家的孩子寫得字就是咋看咋不順眼。才三年級,就開始放飛自我了,塗抹、連筆、超格、出錯……佔全了。
家長想不通,別人家的孩子怎麼能寫一手好字呢?
其實沒有什麼投機取巧的辦法,只有一條路可走,就一個字,「練」。
趙雨辰小朋友從7歲開始練字,每天練習半個小時,才取了今日的成果。在好字的道路上,堅持不懈地「練」才是王道。
當然了,也有家長質疑,練字真有效果嗎?孩子平時作業那麼多,按照練字的速度怕是要寫到猴年馬月去。
今天練字,明天就要效果,那是不可能的。作業可以正常寫,只是讓孩子寫作業時注意一點點書寫。練字的功夫要下在每一天,並堅持練四五行,日積月累,孩子培養了寫好字的意識,練字的成果一定會體現在作業中。隨著孩子對字的熟悉,對筆畫的掌握,作業能越寫越好,越寫越快。
「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行為最不可取。孩子覺得自己練字了,但實際這種方式完全沒有用,反而因為沒有看到效果,助漲厭惡情緒。
練字不可能立竿見影,一筆一畫、堅持不懈才能寫一手漂亮的字,從此告別「鬼畫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