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手寫「鬼畫符」,家長:趴在作業上也看不清楚!

2020-12-15 學之思之

小學生寫一手好字是什麼體驗,家長:終於從別人家的孩子那裡體驗到了。

這位別人家的孩子是誰呢?就是圖片中的小萌娃趙雨辰,一位來自山東濟寧的二年級小學生。

別看趙雨辰小朋友年紀小,但一手堪比印刷體的書寫受到了廣大網友們的喜愛,先來欣賞一下吧!

字跡清晰,規範工整,一筆一畫,橫平豎直,頗有書法韻味。再仔細看一看,連一個小小的括號都寫得大小適中,看上去特別養眼

家長看後,再想想自家孩子的書寫,真是堪稱「鬼畫符」,趴在作業上也看不清楚寫了啥。

這是一位小學三年級小學生的暑假作業,看到的第一眼什麼感覺?頭大呀!一瞬間沒有勇氣拿起來看第二眼,更別提給孩子檢查作業的家長了。

書寫太凌亂了,這不是看哪裡有錯,而是在錯字中找出正確的字、規範的字,太難了。

家長也不要求孩子寫得跟書法體似的,但起碼得工整吧,讓人能檢查下去。「鬼畫符」可沒人想檢查,家長也是一個頭兩個大。

同樣是作業本上的字,別人家的孩子咋看咋好看,怎麼自己家的孩子寫得字就是咋看咋不順眼。才三年級,就開始放飛自我了,塗抹、連筆、超格、出錯……佔全了。

家長想不通,別人家的孩子怎麼能寫一手好字呢?

其實沒有什麼投機取巧的辦法,只有一條路可走,就一個字,「」。

趙雨辰小朋友從7歲開始練字,每天練習半個小時,才取了今日的成果。在好字的道路上,堅持不懈地「練」才是王道。

當然了,也有家長質疑,練字真有效果嗎?孩子平時作業那麼多,按照練字的速度怕是要寫到猴年馬月去。

今天練字,明天就要效果,那是不可能的。作業可以正常寫,只是讓孩子寫作業時注意一點點書寫。練字的功夫要下在每一天,並堅持練四五行,日積月累,孩子培養了寫好字的意識,練字的成果一定會體現在作業中。隨著孩子對字的熟悉,對筆畫的掌握,作業能越寫越好,越寫越快。

「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行為最不可取。孩子覺得自己練字了,但實際這種方式完全沒有用,反而因為沒有看到效果,助漲厭惡情緒。

練字不可能立竿見影,一筆一畫、堅持不懈才能寫一手漂亮的字,從此告別「鬼畫符」。

相關焦點

  • 小學生寫作業字跡潦草,練習書法沒有用,家長頭疼,老師有招
    曾經遇到一個五年級的小學生,寫作業字跡潦草,家長還送他學了一年的書法,似乎也沒有什麼用,作業跟鬼畫符一樣,家長很是頭疼。我和家長溝通,別著急,先和孩子聊聊,為什麼要寫潦草的字跡?作業字跡潦草也不是一天兩天了,孩子養成了不良的學習習慣,糾正起來確實比較困難。但作業字跡問題,也不是洪水猛獸,我們慢慢來分析。
  • 小學生奇葩作業,老師看完笑趴在桌子上,老師:這是要氣死家長的節奏啊
    隨著物質生活的逐步提高,越來越多的家庭更加重視自己下一代的教育問題了,但是社會壓力也日益巨大的情況下,很多家長並不知道如何科學有效的教育自己的孩子,反而是經常加班經常工作,為的就是多掙錢給孩子報名更好的學校,報名更貴的補習班,其實對於孩子來說,最好的教育無非就是家庭教育了,最好的育兒也是父母的陪伴,家長如果不關心孩子的作業,孩子也會認為學習作業不重要
  • 小學生手寫「印刷體」走紅,老師不忍心扣分,家長:別人家的孩子
    但是對於學生來說,寫得一手好字卻是十分有必要的,前段時間,一位小學生的作業就在網上走紅,因為這位小學生的字跡非常工整,宛如印刷體,就算有寫錯的地方,老師都不忍心扣分,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吧!
  • 小學生練書法,寫出令人羨慕的「列印體」,手寫作業成網紅
    大概七零後這一代去看爺爺輩的字,大體都還寫得有章法有味道,但從八零後這一代開始,就普遍不太注意書寫的規範性了,大家都憑著自己的習慣寫字,隨意地把筆畫「湊」起來寫成一個「字」就算完事。有個家長就曬了自己娃娃的作業,不無自豪地稱自家孩子的字是「列印體」。所謂「列印體」就是說孩子作業本上的字跡,就像是用印表機打出來的標準楷書,老師一看就誇寫得好、網友一看就贊。
  • 小學生在熱炕上寫作業,寫完一看字全沒了,網友:它可能隱形了!
    近日,一位小學生趴在自己姥姥家的熱炕上寫作業,寫完一看字全沒了,連同之前寫的作業也沒有了!看到字消失了的小朋友趴在作業本上就開始號啕大哭,哭的那叫一個慘啊。到底是怎麼回事呢?我們一起來一探究竟吧!小學生在熱炕上寫作業,寫完一看字全沒了,網友:它可能隱形了!
  • 家長不批改作業需手寫情況說明,為何家庭作業成了家長的「痛」?
    1 孩子的家庭作業是如何壓垮成年人的? 這兩天一條#家長不批改作業需手寫情況說明# 的話題在網上迅速蔓延開來。江西南昌的一名家長向媒體爆料:自家孩子上小學,老師要求家長批改作業,不批改需要向老師上交手寫情況說明書。
  • 街採:家庭作業家長籤名 海口小學生怎麼看
    街採:家庭作業家長籤名 海口小學生怎麼看家庭作業家長籤名 海口小學生怎麼看  人民網海南視窗海口11月3日電 近日,有媒體報導稱,海口部分小學確要求學生的家庭作業必須有家長籤字11月3日,人民網記者對海口部分小學的學生和家長進行了採訪。  大部分學生做作業不需要家長陪同  「平常不需要家長陪著寫作業,因為自己就可以完成。」  「通常需要爸媽陪,因為寫作業怕錯,特別是快考試了,想提高成績,爸媽就陪著我做作業。」  「不需要家長陪同做作業,因為有的題即使不會,問他們也不懂。」
  • 小學生寫作業字跡潦草,家長憂心忡忡?如何解決,注意這幾點!
    不少家長總是抱怨上小學的孩子寫作業時字跡很潦草,孩子的字跡可以用「龍飛鳳舞」來形容。對孩子多次指正,卻依然收效甚微,這種情況讓不少家長苦不堪言。針對這種情況,家長應該怎麼做呢?我們只有找出根本原因,才能夠對症下藥!
  • 幫小學生批改作業也用上了AI?批改準確率高達99.9%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首席記者 王湛通訊員 梅子儀AI的應用範圍越來越廣泛,也漸漸從「高大上」的前沿科技,聚焦到更多貼近生活的場景上,幫小學生批改作業便是拍題識別環節看似使用的技術和最早的解題搜題APP相似,都是基於OCR技術的應用,但實際上機器對印刷體和手寫體字跡的識別難度,完全不在一個數量級。其實除了作業輔導類APP,各類掃描類軟體也是OCR光學字符識別技術的一大應用場景。
  • 家長不批改作業需手寫說明,孩子的家庭作業是如何壓垮成年人的?
    1孩子的家庭作業是如何壓垮成年人的?這兩天一條#家長不批改作業需手寫情況說明# 的話題在網上迅速蔓延開來。江西南昌的一名家長向媒體爆料:自家孩子上小學,老師要求家長批改作業,不批改需要向老師上交手寫情況說明書。事後老師表示「如果家長也參與批改,我可以用一堂課的時間批改作業,如果家長不批改,我要耗費兩堂課的時間,我完全沒有時間做其他的事情,有的時候忙的喝口水的時間都沒有。手寫情況說明是為了讓家長更重視孩子的教育。」
  • 小學生模仿家長籤字字體火了,初中生:人才!大學生!露餡兒了!
    現在的小學生寫了作業或者是考試發下了試卷,都要求家長籤名。但是有的小學生可能成績不太好,或者是作業完成得不太好,不希望家長知道,所以自己會模仿家長的籤名,希望能夠矇混過關,但是殊不知這些模仿的籤名根本無法逃脫老師的火眼金睛。
  • 小學生作業家長到底應不應該籤字?
    而且隨著電子作業的興起,孩子們完成作業對家長的依賴程度變得越來越高了。 一位退休教師苦惱地告訴記者,現在老師布置家庭作業的方式跟她當年完全不同了,「我當老師的時候,給孩子們布置作業,都是把作業寫在黑板上,讓學生抄下來,回家一一完成。可現場,孫子上小學二年級,老師布置家庭作業都發在家長群裡,孩子們做什麼作業回家看家長的手機才知道。
  • 小學生作業家長到底應不應該籤字?重慶家長怎麼說
    學生家庭作業到底該不該讓家長籤字?這幾天,這個老話題在家長群裡炸開了鍋:大家都在議論,新學期浙江杭州市金東區實驗小學發出的一份公約《讓家長告別檢查作業——實驗小學教師公約之作業篇》。  對此,叫好聲,擔憂聲,質疑聲此起彼伏。
  • 不批改作業,要手寫說明!三年級學生媽媽崩潰大哭:當一個中國家長,太累了!
    豆豆也心疼媽媽,知道媽媽的辛苦,體諒地說道:「媽媽你這麼忙,就發簡訊到奶奶的手機上吧,我幫你抄上去。」聽到這,明俐想到兒子無數個深夜因寫不完的作業而失落的眼神,因為積壓的作業而漸漸喪失對學習的興趣,現在又要擠出時間抄一份毫無意義的說明,明俐的情緒徹底崩潰了,眼淚止不住的往下掉。
  • 小學生寫字好看而得到滿分,還上了老師的朋友圈,被質疑不公平!
    小學生寫字確實有點難,許多父母在教孩子做作業時會感到無奈,因為孩子寫起來真的不是很好看。 21世紀的小學生在做作業時也更有創意。在如今電子學習設備盛行的日子裡,我很少用手寫作業,所以也導致自己的寫起字來很醜。
  • 讓小學生使用APP做作業,你支持嗎?
    網絡圖片據媒體報導,石家莊市某小學家長反映,孩子每天要通過手機APP做作業。在智慧型手機高度普及的今天,讓小學生使用APP做作業是大勢所趨,還是弊大於利?李女士(家長):用手機做作業得不償失兒子剛上一年級,入學後不久,老師就讓家長下載了一個手機APP,專門用來寫作業,語文和數學都需要用手機來做,雖然都是選擇題,但一道道做下來也差不多一個小時,周末需要的時間更長。手寫的作業主要是練習拼音、寫字,很快就能完成,反倒是手機上的作業要花的時間最多。
  • 小學生作業字跡如「草書」,家長看了搖頭,老師氣得想打人
    不要認為小學還早,其實學生的很多基礎就是從小學開始建立的,家長如果現在不幹預,懂得以後就更加難得改變了。小學生作業字跡如「草書」,家長看了搖頭,老師氣得想打人1.如果要說小學的家長最怕什麼,我想最怕的應該就是見到孩子這樣的作業了。
  • 臺北市小學生寒假作業自己定 家長喜憂參半
    臺北市小學生寒假作業自己定 家長喜憂參半 2016-01-21 08:56:04去年年底,臺北市教育局宣布廢除小學統一的寒假作業。做什麼作業,由自己做主。  以往,臺北的小學和大陸的小學沒太大區別。寒暑假由老師幫孩子設定學習計劃,以免學業因休假而荒廢。臺北市教育局長湯志民認為,小學生上學期間每天被塞滿8小時,好不容易等到放寒暑假,應該讓他們自行安排要做什麼事。寒假作業自主,可以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判斷的能力。
  • 夜市地攤:家長擼串喝酒交流,倆兒童趴在餐桌上寫作業,懂事可愛
    初夏夜晚,與幾個朋友來到縣城一家夜市地攤上擼串、喝啤酒、互通有無信息、觀點交流碰撞,消解了一天的疲勞。正要離開,忽然發現地攤夜市一角,有兩名少年兒童正趴在一張餐桌上寫作業。桌上面,有兩個大大的書包。(王子瑞 攝)交談得知,這兩名兒童是在放學後被家長接上來到這裡的。
  • 小學生不寫作業,家長懟老師:只要不死不殘,你們隨意
    小學生不寫作業,家長懟老師:只要不小學生不寫作業,家長懟老師:只要不死不殘,你們隨意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家長和老師的交流通過微信群的方式進行,老師們在群裡通報孩子的情況、通知,家長也可以在群裡與老師溝通。但是,不可避免的,有很多家長和老師們都會在群裡面產生衝突,可以說,家長和老師的交流矛盾從來都層出不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