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勝訴案例」複議訴訟多勝訴,政府信息十大不公開理由及應對策略

2020-10-25 徵地拆遷法律知識

北京京康律師事務所主任、西北政法大學物權與土地研究所聯席所長史西寧律師涉及政府信息的案件又收到勝訴的決定書!史律師進行複議或訴訟維權經常會收到勝訴的決定書、裁定書、判決書。每每有人問到史律師經常贏官司的秘訣,針對這類案件,史律師為大家揭秘自己總結的政府信息十大不公開的理由及應對策略。咱們先看一個陝西省的勝訴案例。

案情概述


梁某為陝西省西安市A區居民,在該區擁有合法的房屋,A區面臨拆遷,梁某的房屋在徵地拆遷範圍內。2020年5月20日,梁某以特快專遞郵寄的方式向陝西省西安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A區分局郵寄《政府信息公開申請表》,申請以紙質方式書面公開以下政府信息:申請人房屋地址(西安市A區某村43號村4號(現42號))所在地塊的控制性詳細規劃;2、申請人房屋地址所在地塊的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或國土空間規劃。西安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A區分局收到該申請後,未在法定期間內給與任何答覆。梁某不服,向A區政府申請複議。A區政府支持了史律師的觀點,作出責令西安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A區分局依法作出政府信息公開告知書。

依法分析


政府信息公開的十大理由



1、申請理由不公開

2、申請內容不明確

3、申請公開的信息涉及國家秘密

4、申請公開的信息涉及第三方權益

5、不拒絕也不做答覆

6、不屬於本機關

7、沒有利害關係

8、過程性信息

9、主體不適格

10、不符合「一事一申請」



十大應對策略



申請理由不公開

本文所列案例屬於最常見的申請理由不公開,即我們常說的不作為。根據《政府信息公開條例》規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可以根據自身生產、生活、科研等特殊需要,向國務院部門、地方各級人民政府及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部門申請獲取相關政府信息。也即,申請政府信息公開應該是根據自身生產、生活、科研等特殊需要,申請人應該證明這一點。

但在實踐過程中,行政機關卻常常濫用上述規定,隨意給申請人扣上「申請理由不合法」的帽子,並以此為由拒絕信息公開申請。如:政府會先要求申請人提供證明其信息用途的說明,如果申請人提供了信息用途說明,有的政府機關就會再要求申請人提交其他的證明材料。總之就是要找各種藉口為難申請人,從而達到拒絕信息公開的目的。

申請內容不明確

《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第21條第4款規定:申請內容不明確的,應當告知申請人作出更改、補充。

實踐中,部分政府則利用這一規定,只要不想公開,就以「所申請的信息不明確」為由拒絕信息公開,或者據此要求申請人補正材料,而實際上當事人已經提供了法律要求的所有材料,政府要求補正的材料申請人根本無法獲得,政府只是想藉此來阻礙當事人行使權利。

申請公開的信息涉及國家秘密

《政府信息公開條例》規定:行政機關不得公開涉及國家秘密、商業秘密、個人隱私的政府信息。行政機關在公開政府信息前,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保守國家秘密法》以及其他法律、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對擬公開的政府信息進行審查。行政機關對政府信息不能確定是否可以公開時,應當依照法律、法規和國家有關規定報有關主管部門或者同級保密工作部門確定。

實踐中,這一藉口比較少用,但還是存在著部分政府以「國家秘密」為幌子,拒絕政府信息公開的情形。

申請公開的信息涉及第三方權益

《政府信息公開條例》規定:行政機關認為申請公開的政府信息涉及商業秘密、個人隱私,公開後可能損害第三方合法權益的,應當書面徵求第三方的意見;第三方不同意公開的,不得公開。

實踐中,這也是政府最常用的藉口之一,只要申請公開的信息涉及到第三方,哪怕只是涉及到第三方的名稱、經營範圍這種基本信息,政府機關也將其作為「商業秘密、個人隱私」來處理,再以第三方不同意公開為由拒絕當事人的申請。此時我們就此作罷嘛?肯定不是《政府信息公開條例》規定:申請公開的政府信息中含有不應當公開的內容,但是能夠作區分處理的,行政機關應當向申請人提供可以公開的信息內容。可以區別處理再做答覆。

不拒絕也不做答覆

實踐中,還有某些政府部門遇到信息公開申請,就採取沉默態度,既不拒絕,也不答覆。

這些政府機關的心態往往是:一是認為大多數申請人都不懂法律,即使自己不作為,申請人也無可奈何;二是認為一般的申請人根本不敢或者不願去起訴政府機關。

不屬於本機關

實踐中,政府信息公開的答覆往往回復不屬於本機關,這樣也就可以糊弄申請人了,但是真的如此嘛?《政府信息公開條例》規定:依法不屬於本行政機關公開或者該政府信息不存在的,應當告知申請人,對能夠確定該政府信息的公開機關的,應當告知申請人該行政機關的名稱、聯繫方式。因此這樣的回覆是不合法的。

沒有利害關係

近年來,隨著公眾權利意識日益增長,申請政府信息公開的數量也出現了猛增。其中,要求國土部門公開政府信息的申請佔比較大,在此情形下往往要求申請人和所申請的信息具有利害關係。例如,成都四川某商場承租人拆遷利益案件中,在面臨拆遷的過程中,向當地國土部門申請相應的徵地批覆等材料。但是國土部門以申請人是承租人,不具有利害關係為由拒絕公開上述材料。幸運的是,經過史律師的努力,當地國土部門公開了相應的信息。

過程性信息

實踐中,一些地方政府或者行政機關自己制定的政府信息公開方面的規範性文件,往往任意限縮政府信息公開的範圍。他們動輒以文件屬於「不宜公開的內部政府信息」為由拓寬《條例》規定的不宜公開的範圍。正如史律師代理的都江堰市的案件中,對於依據徵地批覆作出的安置方案,被告律師一直主張系過程性信息,可是該過程性信息已經付諸於實施,對當事人的土地進行了清表,可見不屬於過程性信息,過程性信息是屬於政府部門之間的公文來往,並不對外發生法律效力。

主體不適格

在一般的政府信息公開申請中,申請政府信息公開需要提供申請人的主體資格證明,比如申請人的身份證、承包土地證、營業執照等相關材料。除了需要上述主體資格證明之外,根據《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的規定,申請者需要具備「生產、生活、科研等特殊需要」條件,才能申請政府信息公開。最高人民法院公開徵求意見的有關審理政府信息公開案件的司法解釋中,也要求「申請獲取相關政府信息是否根據自身生產、生活。科研等特殊需要,由原告履行證明義務。」但是在實踐過程中,存在著行政機關濫用上述規定拒絕信息公開的情形。

不符合「一事一申請」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第二十一條及《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做好政府信息依申請公開工作的意見》第三條的規定,申請要求公開的信息類別和項目繁多,應按照「一事一申請」原則。

在行政與司法實踐活動中,負有信息公開義務的行政機關怠於履行職責的方式和情況多種多樣,以「一事一申請」為由拒絕答覆,或者通知重新提交信息公開申請的情況並不少見。這種做法實際上是行政機關刻意逃避履行職責或者是拖延履行其法定義務的表現。

相關焦點

  • 史律師複議訴訟多勝訴緣由揭秘:政府信息不公開理由及應對策略
    史律師進行複議或訴訟維權經常會收到勝訴的決定書、裁定書、判決書。每每有人問到史律師經常贏官司的秘訣,針對這類案件,史律師為大家揭秘自己總結的政府信息十大不公開的理由及應對策略。咱們先看一個陝西省的勝訴案例。
  • 徵收案件一定要通過勝訴才能獲得滿意的補償結果嗎?
    在徵收過程中,被徵收人普遍存在一個思維誤區,認為行政程序提起的越多越好,並且一定要起訴政府獲得勝訴才是「贏」了!其實並不如此,行政案件與民事案件、刑事案件是存在本質區別的。行政案件啟動程序的效果不在於多,而在於精,根據案件的不同情況制定不同的方案,那麼走的程序可能就不同,走的程序多少也不同。至於行政訴訟的結果,變數就更加不可預測,有時候敗訴是「贏」,勝訴卻反而是「輸」。
  • 【勝訴案例】史主任代理眾村民告贏成都市政府!
    於是,眾人以郵寄的合法方式向市政府提出了行政複議的申請,卻遭到市政府以不屬於行政複議受案範圍的理由而被駁回。於是,十幾位村民隨即向法院起訴,可卻被法院駁回。 十幾位村民經周邊拆遷戶介紹,找到了北京京康律師事務所主任、西北政法大學物權與土地研究所聯席所長史西寧律師代理維權。
  • 「勝訴公告」讓政府信息公開成為被拆遷人維權的一把「利劍」
    申請人如不服本複議決定,可自收到本複議決定書之日起15日內向有管轄權的人民法院提起訴訟。最終,廣信區人民政府認為:上饒市廣信區自然資源局對熊先生申請政府信息公開不予理睬的行為不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第三十六條第六款「(六)行政機關已就申請人提出的政府信息公開申請作出答覆、申請人重複申請公開相同政府信息的,告知申請人不予重複處理;」的規定,應當告知申請人。因此,上饒市廣信區自然資源局對申請人申請政府信息公開事項未予答覆行為確認違法。
  • 供熱企業告政府勝訴的緣由
    我仔細算了一下帳,J安市政府履行省高級法院的判決,需要支出各種成本近四千萬元,比企業訴訟之前要求的1500萬元兼併價格多支出了一倍多。違法行政代價慘重,由於是領導的決策失誤,沒有人因些被追究責任。 這起民告官勝訴案件,當時在國內影響較大。律師代理此案能夠勝訴,在於對法律的精心研究和對證據的詳細調查。
  • 史西寧律師四川省雅安勝訴案例:信息公開複議
    接受委託後,在史西寧律師的幫助下,王女士向區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提出政府信息公開申請,要求公開擬徵地方案公告、徵地方案公告、徵地補償安置方案公告等相關信息。但卻收到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回復稱,所申請公開的信息並非本行政機關負責公開的。
  • 政府拒絕信息公開,老百姓如何維權?史律師講解解決之道
    政府信息公開權利就是被拆遷人一個強有力的武器,可以得到在拆遷過程中的相關政府信息,如果被拆遷人在信息公開中遇到政府不作為時,該怎麼辦呢?北京京康律師事務所主任、西北政法大學物權與土地研究所聯席所長史西寧律師結合多年辦案經驗,通過代理的一個勝訴案例告訴大家政府信息不公開該如何應對
  • 「人臉識別第一案」:沒有勝訴的勝訴
    沒有勝訴的勝訴  到了法院,工作人員看材料後,要求先訴前調解,如果不同意調解,就不收材料。我其實不同意調解,因為已經去了一趟野生動物世界,為了不白跑一趟,只能接受訴前調解。  得到調解員的聯繫方式,我連續兩三天打電話過去,表示沒有調解餘地,要求轉為正式立案,法院審理這個案子也會非常有意義。
  • 「人臉識別第一案」:沒有勝訴的勝訴
    對這樣的結果,郭兵並不完全滿意:法院僅支持了刪除自己照片在內的面部特徵這一項,而主張指紋識別和人臉識別相關格式條款內容無效的四項訴訟請求,未得到法院支持。法官認為人臉識別格式條款內容只是野生動物世界單方發的要約,郭兵沒有接受,故而對其無效。一審判決後,野生動物世界依然沿用僅能通過人臉識別入園的格式條款,這使得這樁訴訟某種程度上,成為「沒有勝訴的勝訴」。
  • 日軍化武受害者索賠訴訟在日首次勝訴(組圖)
    中國黑龍江省三起日本侵華戰爭遺留化學武器傷害事件的受害者起訴日本政府,要求作出損害賠償案,該案今天下午在東京地方法院作出一審判決。  法院在認可了原告所列舉的侵害事實基礎上,判原告勝訴。對十三名原告,分別作出了從六百六十六萬日元到二千萬日元不等的損害賠償,此外,所有訴訟費用由被告方——日本政府負擔。
  • 史律師揭秘政府信息十大不公開理由及應對策略!
    ,徵拆雙方地位不對等,可能造成被拆遷人獲取信息不及時,當被拆遷人想了解徵拆手續文件時,就需通過申請政府信息公開獲得。2019年5月15日,新修訂的《政府信息公開條例》正式施行,該《條例》的修訂對被拆遷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今天,北京京康律師事務所主任史西寧律師指出史律師總結出政府拒絕信息公開的「十大」藉口和理由:
  • 廣東律師40年 | 東莞本土企業維權勝訴的典型案例
    廣東律師40年 | 東莞本土企業維權勝訴的典型案例 2020-09-06 22: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勝訴了,才能申請訴訟保全?你想錯了
    2、批准訴訟保全申請不意味勝訴訴訟保全的種類有很多,按照提起階段的不同,訴訟保全可以分為訴前保全和訴中保全,兩者主要是基於申請保全的時間節點進行的劃分。在案件正式立案前,原告申請的訴訟保全為訴前保全;在案件正式立案後,原告申請的訴訟保全為訴中保全。
  • 「人臉識別第一案」:沒有勝訴的勝訴_新聞中心_中國網
    關於人臉識別格式條款內容無效的訴訟請求被駁回,法官認為格式條款內容對我本身是無效的,只是野生動物世界單方發的要約,我沒有接受。並認為拍照收集我面部特徵信息等方面不構成欺詐,僅支持刪除面部特徵信息,刪除指紋等身份信息的請求沒有得到支持。
  • 對於被拆遷人而言,申請政府信息公開是非常有效的維權手段
    但是在取證調查受阻的情況下,行政複議機關的包庇不作為,對於不懂相關規定的被拆遷人顯然要吃虧,並不知道政府作出的某個答覆或者某個說法是不是合法的,更不知道面對複議機關的違法行為如何去救濟自己的合法權利。下面,史西寧律師團隊將列舉幾個近期收到的勝訴決定,為您釋法說理。
  • 男子網上發文因「內容不實」被拘起訴警方、政府,一審勝訴
    澎湃新聞資深記者 程真因對行政處罰決定和行政複議決定不認可,內蒙古鄂爾多斯市烏審旗一男子將當地警方、政府告上法庭。近日,鄂爾多斯市康巴什區人民法院就該案作出一審判決:撤銷烏審旗公安局此前作出的《行政處罰決定書》和鄂爾多斯市政府此前作出的《行政複議決定書》。
  • 商指案例傳真:代位權訴訟勝訴,但執行未果,能否再訴債務人?
    債務人因一筆債務,可以兩次被起訴,債權人是否構成重複訴訟?代位權訴訟,為什麼不能作為債權人的商業風險?如果站在債務人一方,上述理由可能看上去更有天然的正當性和合理性。法律生命在於經驗而非邏輯。5.勝訴方不申請執行,不屬於「怠於行使到期債權」——勝訴方不積極要求對方履行生效判決的,不屬於「怠於行使到期債權」。債權人直接起訴次債務人的,不予支持。
  • 「勝訴公告」政府不遵循法律程序,強拆確認違法
    兩位律師在研究了案件情況之後,助力當事人提供以下證據:證據1、證人證言及身份信息,證明原告先後在案涉荒地上建設了五座鵝棚;證據2、證人證言及身份信息;證據3、證人證言及身份信息;證據4、證人證言及身份信息,證據2、3、4共同證明原告一直在涉案荒地從事獅頭鵝、種鵝的培育養殖;證據5強拆前視頻及說明
  • 全國首例破產管理人納稅爭議行政複議稅款前置案,稅務機關勝訴
    近日,全國首例破產管理人納稅爭議行政複議稅款前置一案,法院判稅務機關勝訴。浙江某船業股份有限公司於2012年6月26日進入破產程序,2020年1月14日,該公司不服國家稅務總局台州市稅務局第二稽查局2019年11月29日作出的《稅務處理決定書》,向國家稅務總局浙江省稅務局提出行政複議申請(由破產管理人代為參加複議訴訟程序)。
  • 安翰科技專利訴訟案勝訴,科創板IPO折戟系惡意訴訟躺槍?
    安瀚科技也通過公開渠道發布《嚴正聲明》,指責是被競爭對手惡意抹黑。針對業內質疑,安翰科技在回復函回應了相關問題,並披露了涉及美年大健康銷售情況、產品創新性、專利等10個方面問題。安翰科技強調稱,「保證公司不存在任何欺詐發行的情形」。其中,安翰科技與重慶金山的訴訟也成為市場關注話題之一,公司多次披露涉訴案件進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