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華》電影裡沒忍心告訴你的殘酷現實,原著都說全了

2020-12-18 貓眼電影

從千人素顏海選到國慶突然撤檔,《芳華》終於在各方的期待下上映。有人說這是馮小剛第一部青春片,從電影英文名取名叫《Youth》也能看出,馮小剛把自己20歲進文工團的青春記憶搬上了銀幕。

電影根據嚴歌苓同名小說改編,以1970至1980年代為背景,講述了在充滿理想和激情的軍隊文工團,一群正值芳華的青春少年,經歷著成長中的愛情萌發與充斥著變數的人生命運故事。據嚴歌苓在一篇創作談的文章裡提過,「大概在四年前,馮小剛導演跟我說:我們倆拍一個文工團的電影吧,你我都是文工團的,我現在特別懷念那段生活。」

嚴歌苓回去後就把電影的原版小說寫了出來,215頁的小說經過改編後,變成了136分鐘的銀幕呈現。雖然部分情節和人物並無太大的出入,但小說版和電影版所呈現的氣質迥然不同。如果說電影是屬於馮小剛的回憶錄,那麼小說則是嚴歌苓極具現實主義批判的懺悔錄。

和小說一樣,電影同樣是以蕭穗子的身份、視角和口吻敘述他們在文工團的青春故事。不同的是小說前半部分講述了文工團少男少女躁動的青春,後半部則聚焦在他們離開文工團之後的現實人生。而電影中的篇幅多為倚重在文工團的日子,影片末尾的三分之一描寫了多年後的他們各自的生活,然而省略了原著最後四分之一的結局。

篇幅比例的不同也昭顯出作品整體呈現的氣質不同,電影始終浸染在溫情又懷舊的氛圍裡,在你感到絕望之際又會被贈予一點糖份,讓你相信希望就在明天。而小說看上去就有些不近人情,殘酷的事如畫卷般挨個展開,讓你沉甸甸地如同積滿水的毛巾,擰一擰就能落下淚。

(以下涉及劇透)

·觸摸事件·

《芳華》這部小說,原本是叫《你觸摸了我》,這個觸摸事件可以說是故事的核心,人物命運由此發生轉折。被公認為「活雷鋒」的劉峰因觸碰了林丁丁的身體而被處分,也因此被文工團下放到伐木連當兵。南疆戰事爆發後,他被調到了野戰軍下屬的工兵營一連三排當副排長。

先說說劉峰觸摸林丁丁這件事。電影裡僅在劉峰告白時才透露出劉峰自他初見林丁丁,聽她唱歌后就一見傾心。而小說裡則把劉峰心屬林丁丁的那刻場景描寫出來了,且比電影裡的更有波瀾。

那時,劉峰指導林丁丁練踢腿,「丁丁又是一腿,只踢到他肚臍高度,可就是這一下,把一個東西從她燈籠褲管裡』發射』出來,直飛向劉峰,落在他兩隻黑面白底的土兵布鞋之間…那是半截兒被血泡糟的衛生紙,只有梢頭是白色,其餘部分是慘烈的猩紅。」而劉峰就因為這個姨媽巾,這個離女性核心最接近的東西,惦記上了林丁丁。

再來看告白這段,劉峰選擇在一個小庫房向林丁丁表白。電影裡,已經嗅到苗頭的林丁丁顯得比較淡定,看上去就像是情場老手,對這種場面十分習慣;而原著裡的林丁丁驚慌失措,小說反覆地寫道林丁丁大喊了一聲救命才逃跑的,電影裡兩人是不小心被過路人撞見,才捅了出來。

告白之後,電影省略了小說裡的批判大會:劉峰坐在馬紮上聽著臺下的人讀著他的審判詞,他們罵他:下流!流氓!而這些人,都是他曾經熱情幫助過的戰友們。

戰爭爆發後,電影拍了6分鐘的長鏡頭戰爭情景描繪了戰爭的殘酷與血腥,劉峰為救陷入沼澤的戰友,被敵人的子彈射中右手,他也就失去了那隻曾摸過林丁丁後背的手臂。而小說裡,直接跳過如何受傷的部分,直接集中在受傷後的劉峰一個人落了單,一輛補給彈藥的卡車經過,問他救護站怎麼走,劉峰故意指向了需要補給彈藥的兵團。劉峰的動機很簡單,他一心求死。然而被感動的司機在找到兵團後,又罵罵咧咧地給他送到救護站,還獻血救了劉峰一命。

電影特地略去了小說裡的殘酷情節,很大程度上削弱了人性的醜惡與弱點。如果劉峰沒有選擇去觸摸林丁丁的背脊,如果林丁丁沒有大喊救命或者接受劉峰,那麼還會有後來的事嗎?但人生沒有如果,聖人是不能有情感的,雷鋒叫慣了,他們忽略了劉峰和他們一樣,都是平凡人而已。

·何小萍與何小曼·

小說與電影裡,唯一的人物名字不同是發生在何小曼身上,電影中改名何小萍,人物命運相同卻也不同。

電影中的何小萍,父親在她小時候就進了監獄。在看到戰友家人被釋放後,殷切期盼父親有一天也能出獄時,卻收到一封父親的遺書。而小說裡的何小曼,父親早就自殺去世了,她也不能夠像電影裡一樣,可以哭著給父親寫信,抑或是收到父親疼愛有加的遺書。不過,何小曼在小說裡也收到過死訊,在她瘋了的時候受到新婚丈夫的死訊。

憑自己努力來到文工團的何小曼,並沒有像電影裡的何小萍一樣去偷林丁丁的軍裝,拍照寄給父親。霸凌的由頭是何小曼一身的餿味,在所有人都嫌她臭的時候,劉峰挺身而出,給她昏暗的生活裡照進一點陽光。

所以,對劉峰心生愛意的何小曼在劉峰被處分下放後,也鬱鬱寡歡。裝病演出被發配到野戰醫院和電影情節差不多,文工團還跟野戰醫院打了招呼,說「把小何同志分配到洗衣班去吧,她需要艱苦鍛鍊。」,野戰醫院僅讓何小曼洗了一個月的膿血繃帶後,就仁慈的把她安排到護訓班裡。

這也給後面她成為英雄作了鋪墊。電影裡何小萍在被賦予英雄稱號之前,捨身護住躺在病榻上奄奄一息的士兵;而小說裡的何小曼成為英雄則十分偶然,當時她乘坐著一輛運輸烈士遺體的卡車回包紮所,途中誤入雷場卡車被炸,何小曼攙扶著倖存的受傷男兵走了10裡路,在最艱難的一段路裡,何小曼用裹屍布纏著男兵,一頭用繩子系在自己腰上,哭著求男兵跟自己爬一輛裡路。後來,他們被一個攝製組送回醫院,此後,何小曼就成了「站地天使」。

從受人排擠欺負到走上神壇受人敬仰,不管是何小曼,還是何小萍都一同瘋了。

·沒說完的結局·

時隔數年,蕭穗子、郝淑敏和劉峰在海口重逢,我們只知道蕭穗子開了新書的籤售會;因丈夫只顧著賺錢,郝淑敏帶著孩子夜夜獨守豪宅;而林丁丁的近況也通過她們聊天知道:嫁去澳洲後,女神變胖了。後來幾筆帶過已經康復的何小萍找到了劉峰,兩人在車站互相依偎,旁白裡簡單說了再隔數年後的光景:何小萍在劉峰患癌症生命垂危之際,把劉峰接到自己身邊照料,兩人沒有結婚,但都把彼此當是對方的親人。

在原著裡,他們從文工團離開後的故事,更為完整。

劉峰先是回了老家,結了婚有了女兒,妻子是長途車售票員,後來跟人跑了。劉峰後來跑去海南做盜版書生意,在窮困潦倒時不忘包養一個髮廊妹,髮廊妹拿著劉峰的錢整了容,變成高級髮廊妹,也離開了他。

林丁丁離過兩次婚:第一次因為知識分子的婆家不滿她的「目不識丁」把她休了;第二次她嫁去了澳大利亞做飯館的老闆娘,後又因為覺得無聊跑回國。和電影裡一樣,她的身材走樣,發胖了。小說裡說道:「如果是現在的林丁丁被劉峰「摸」了,不會再大喊「救命」了吧。」

郝淑雯甩掉了蕭穗子的初戀,和一個二流子結婚,二流子後面賺錢成了商人,郝淑敏成了富婆,但兩人感情並不好。而蕭穗子結婚又離婚,專心於寫作。

不管是電影還是小說,都通過這些人物的流轉變遷來表現那個時代,他們的命運際遇,都反映了時代浪潮的痕跡。電影裡特地加入了許多歷史事件,毛主席去世、恢復高考和鄧麗君的cd等,這是一個時代的縮影。原著的結尾裡,是劉峰潦草的葬禮,英雄在成為英雄以前,也是這個平凡宇宙中的渺小塵埃。

相關焦點

  • 芳華裡的隱線—從沒人認領的bra說起
    原文@本貓在貓本 載於中讀App看完芳華有個疑惑,那個加了海綿的bra是誰的呢?何小萍?嚴歌苓的原著裡就直接寫明了 就是何小萍的。但馮導認為不,肯定不是。整部芳華是以穗子作為第一視角拍的,也可以叫做穗子回憶錄。在穗子回憶錄裡,穗子形象美顏,心裡善良,行得正坐得端,可以說從頭到尾沒有槽點,高大全的人物形象,bra怎麼可能是她的呢?但也恰恰因為是穗子回憶錄,所以穗子自己身上發生的事才最不可信。
  • 《芳華》:無情現實的冷峻,善良的人為何活得如此艱難
    《芳華》:無情現實的冷峻,善良的人為何活得如此艱難大家好,今天小編和大家說說馮小剛的電影《芳華》,編劇是嚴歌苓,一部有時代感打動人的作品。在網上看到一個評論,覺得十分貼切,評論說有對無情現實的冷峻反映,又滿懷深情的對人性的光芒以非常溫和的方式在歌頌。
  • 《知否》原著靠模仿大秦氏得寵的顧廷燦:做夢比面對現實更殘酷
    原著小說對顧廷燦的筆墨不多,但寥寥幾次描寫,已經把這個人物的形象刻畫的十分透徹。顧廷燦的姻親,可以說是顧家所有後輩裡結的最好的一個,這門婚事是她自己「憑本事賺來」的,可是也是她自己「憑本事失去」的。的確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 《歸來》:電影與原著主題都不是批判
    《歸來》公映之前,有聲音對其進行了激烈批評,認為張藝謀避重就輕、躲避歷史、缺乏批判鋒芒,《歸來》就是一部老年版的《山楂樹之戀》,這是基於對原著《陸犯焉識》的了解而給出的結論。    同原著相比,《歸來》要平和甚至平淡許多。
  • 《我要上學》裡的農村教育,現實比電影更殘酷,你知道嗎
    電影的劇本很簡單,但貴在真實,所有的取景地都是沒有加工過的生活場景。不論村裡居住的房子,城裡有點破舊的小飯店,還是十分簡陋的學校教室。這對於像我這種從小在農村長大的孩子來說,看著格外的親切,也很真實自然。
  • 分享5部百看不厭的電影,《芳華》《找到你》等,你都看過了嗎?
    期間藝珍突然提出玩公開手機的遊戲,即大家都把手機放在桌子上,在吃飯的這段時間裡,所有消息都要公開,無論是電話、簡訊、還是郵件,全部都要公開。其他人默默應允,並將手機放到了桌子上。然而隨著手機鈴聲的響起,未能預想到的秘密一個個地浮出水面 。
  • 電影《少年的你》直面校園霸凌,其實現實真的比劇情更殘酷
    影片《少年的你》熱播,把校園裡的陰暗、殘酷、冷漠和無助揭開並展示到公眾面前,幽暗、沉重以及壓抑令觀眾的心為之緊縮。儘管「你保護世界,我保護你」的臺詞,聽起來意氣奮發,義無反顧且難能可貴,可這個時期談情說愛,為時尚早,不得不說有誤導的嫌疑。作為電影,其傳播力和影響力非常大,青少年對於偶像追求的決心力絕非非常人所想像。所以,對於影片劇情營造出的北野和陳念的愛情故事,對於青少年來說,不得不擔憂。但對於公眾來說,這是一部值得看、值得反思的影片。
  • 高分電影說出殘酷現實:考上頂級學校,才有過殘酷人生的資格
    當時,教授看到新生裡有一位來自印度,好奇地問:「你怎麼會在這裡?你的國家有印度理工學院,為什麼不去那裡呢?」——這是印度理工學院的校友中廣為流傳的一個段子。而經典的印度電影《三傻大鬧寶萊塢》,故事就發生在號稱比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更優秀的印度理工學院。
  • 《芳華》內衣胸墊究竟是誰的?揭秘馮小剛不忍傷害改了原著
    《芳華》中內衣縫海綿墊無疑是一個話題,不少人都在想究竟會是誰的?很多網友都感覺是惠子的,正常人的角度來看,惠子第一反應去收,似乎有些心虛,後來被舍長攔住了,說誰收就是誰的,她當時不好意思就收手了,接著回到宿舍,丁丁說了一段挖苦這個海綿胸罩主人的話,就惠子笑的最大!不少人認為這是用自嘲來掩飾自己的尷尬。
  • 電影《歸來》與原著的不同之處
    不過相比原著,這幾乎已經是兩個不同的故事了。 原著的時間跨度從三十年代一直到八十年代,講述了一位「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及其家庭半個世紀的變遷。 沒看過原著的人以為像電影中的女兒出賣父親,愛人相見不相識已經夠慘了,看過原著才會明白電影真是太光明溫暖了。
  • 《婆婆來了》結局讓人意難平,未改編的原著,才是最殘酷的現實
    後來去搜索原著,被心驚的同時,也感覺到這才是最殘酷的現實。在原著中,這位婆婆可謂將「重男輕女」這四個字貫徹到底,堪稱極品。甚至在得知兒媳生了女兒,大兒子生了一個男孩的情況下,想要「偷龍轉鳳」,把兩個孩子調換,讓孫子擁有城市戶口。至於小丫頭?
  • 《野性的呼喚》(2020版):如果不與原著小說比較,這是部好電影
    除此以外,就是來自於了解原著小說內容的觀眾的不滿了。一:巴克的過度擬人化,是CG特效過度的表現可能事先沒怎麼關注該片拍攝過程的人,在電影開頭就會不禁開始思考:這條名叫巴克的狗怎麼會擁有如此好的演技?仿佛能完全理解人類的每一句話。
  • 《歸來》:張藝謀的奮力一搏 電影與原著主題非批判
    《歸來》公映之前,有聲音對其進行了激烈批評,認為張藝謀避重就輕、躲避歷史、缺乏批判鋒芒,《歸來》就是一部老年版的《山楂樹之戀》,這是基於對原著《陸犯焉識》的了解而給出的結論。  同原著相比,《歸來》要平和甚至平淡許多。
  • 12年撕心的吶喊:現實比電影更殘酷,電影親愛的原型仍在尋子!
    重溫《親愛的》的仍淚流滿臉,借電影的外殼來詮釋世俗的悲愴!不敢想像,那些不見孩子的父母有多心痛!電影看了一遍又一遍,看了一年又一年,每次看我依然會淚目!電影結局雖然找到了孩子,可被拐走了幾年孩子根本不認識親生父母了,看著覺得很殘酷,可沒想到現實生活更殘酷!電影《親愛的》原型仍在尋子!電影中張譯飾演的韓德忠原型人物——劉海洋,12年尋子未果,依然在苦苦尋子!12年了,劉海洋從未放棄過找回兒子的念頭,雖然他們為了讓年邁的父母安心,再生了一個孩子,但依然未放棄過找回大兒子!
  • 《芳華》你真的看懂了嗎?別在別人的故事裡緬懷別人的青春!
    雖然,沒有太多前期的宣傳,但在選角、籌拍、到宣傳,方方面面都是不遺餘力。既為了更好的表達自己想表達的,也再現了這位實力導演在電影事業的追求上,極度完美的自我要求。結果也是好評無數,票房口碑雙豐收。風格大變,卻實力不減。去影院的那天,發現坐自己周邊的大多數都是叔叔級別的。一個文工團的故事為什麼能讓這麼多老一輩的人走進電影院,靜心觀賞呢?
  • 《風聲》原著和電影裡的「老鬼」不是同一人,原著的刻畫更為精彩
    顧曉夢把自己的真實身份告訴了和她囚禁在同一房間的李寧玉,讓李寧玉抓她邀功,揭露她的身份,犧牲前,她在自己內衣上,縫上了要傳遞出的情報……在《風聲》的電影裡,顧曉夢的扮演者周迅在決意犧牲前那幾個震人心弦的眼神,讓人看了不禁流淚。一個臥底,在用生命,用智慧演繹著屬於她最後的人生。雖然她死了,但她的精神卻長存在人們心中。
  • 《芳華》裡的小郝,生活裡竟然是個全能文藝girl?
    由馮小剛執導,改編自嚴歌苓同名小說的《芳華》,在歷經改檔風波後,終於要上映了。以七十年代末為背景,《芳華》講述了在軍隊文工團,一群正值芳華的少年少女在時代的變革中各自踏上不同命運的故事。除了男主黃軒,文工團裡的幾位女生也吸引了不少關注。電影裡。
  • 察網時評:《芳華》的一團亂麻
    我記得很清楚,1979年3月的某一天清晨,我像平常一樣獨自來到廣播室,將中央人民廣播電臺的早新聞轉到大喇叭裡。我聽到很嚴肅的聲音:對越自衛反擊戰,開始了。我那時不知道這場戰爭的意義,也沒人告訴我。2個月後的某一天,老師把我喊出教室,說我父親的朋友要帶我去上海,讓我趕緊去宿舍收拾東西。那一天,我永遠離開了勞改農場,至今再也沒有回去過。
  • 你需要一本原著,讀懂《火星救援》電影沒拍的牛梗
    作為文科生,全程都在感慨——啊啊啊,要是我一個人留在火星,我一定死了啊啊啊,文科生不會種土豆啊啊啊,文科生的化學知識不夠用,聯氨和氫氣有什麼關係我不知道啊啊啊,文科生不會機械修理,修不來太空車啊啊啊,棲息艙又出毛病了,土豆死光了,這下必須翹辮子了吧啊啊啊,挖出個核衰變堆,怎麼沒輻射死?
  • 《芳華》中最好的男人劉峰為什麼不被最綠茶的林丁丁喜歡?其實…
    馮小剛導演的《芳華》在2017—2018賀歲檔上算是出盡風頭,名利雙收。雖然被《前任3》超越了票房,但是毋庸置疑,《芳華》是國產電影賀歲檔裡無論貓眼還是豆瓣等等影評中,口碑都是很好的。我們從片中看到劉峰的的確確是一個好人,不但是組織上有認可,在實際生活中,劉峰一樣兢兢業業樂於助人,電影開始的那時候,感覺他就是萬能的螺絲釘,那裡都有他的幫忙,就連炊事班的豬跑了,也是找他去追,但是這樣的「好男人」,真正在現實生活中,一樣不會是被女性當作「好戀人」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