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的焦慮,焦慮的教育。
金壇繆同學已經死亡十多天了。我不忍心再提傷心事。
根本原因是太焦慮.現在都是獨生子女。一個家庭的興旺發達主要是看孩子。孩子能否成才,主要是看小孩的成績。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
德體美勞怎麼考量?最後只剩「智」.拼的就是語文數學外語.小升初就考語文數學外語,三門.
中考。開始分高中和技校。人生面臨一次重大的選擇。念了高中,念大學.博士。技校.大多數人要到工廠去上班。但也有人去參加成人高考的。人生重新逆襲。這樣的人不在少數.
這種教育體制。十六七歲.就象篩豆子篩了一遍.好的同學,念高中。分數不到念技校。錄取率只有百分之四五十。中考的壓力是很大的.
這種教育體制下,只會把壓力提前.小升初的三門功課的分數要290分或295分以上。考個好初中就一定能考個好高中,好高中就一定能夠考一個好的大學。環環相扣。
有高考就一定有競爭。分數還是學生的命根子。
小學初中都是基礎教育。萬丈高樓平地起,家長希望小孩把基礎學好。所以輔導班應運而生。
家長望子成龍,望女成鳳。
教育不是工業,學生不是學習的機器。不是流水線上的產品。
學生是有血有肉的,有情感的人。人一旦焦慮過度,就什麼都學不進去,聽不進去,光使蠻力是沒有用的。
學生,老師,家長都不能太焦慮。
經濟方面,如果一個小孩念不上大學。讓他學技能,自食其力也是好的。一棍子打死,否定,沒念高中的同學,是不好的。一次在一輛公交車上,我看到穿著技校校服的學生,沒讓座給老太,老太一路罵罵咧咧,說技校生不好,什麼都不好。
十六七歲孩子一直憋紅了臉,眾人實在聽不下去。成功的路不止一條。技校生怎麼了。
從政治方面。學生跟老師有一樣的人格。別拿什麼狗皮倒灶的正能量說事。十歲的孩子,她怎麼就沒有正能量了?她像一朵向日葵般迎著太陽開。叫一個十歲的孩子,傳播正能量,怎麼傳遞正能量?這不是擊鼓傳花啊!講作文的技巧就講技巧。就可以了。
法律層面上講。袁某某,一貫是兇狠的。打耳光,言語的侮辱。
老師不能體罰學生。教育法上有規定。
同學的墜亡警示:把學生當做人就可以。
教育,不能急功近利的。是不能焦慮的。
我們每一個人,只要做一個踏實的人,陽光的人,善良的,身體健康的人。一個有遠見的人.
還是要鞏固九年制義務教育。拓展就業的渠道和方向。藍領,白領,金領都是職場努力打拼的結果.如果家長在廠裡上班,也有五六千塊,誰還會羨慕一個老師呢?就業的渠道過於狹窄,家長無暇顧及孩子.才造成教育的焦慮啊!
普通人一天上班12個小時,生活早已千瘡百孔。
親愛的友友.你有什麼辦法,破解家長教育的焦慮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