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精準用藥,創新商業保險,多方協力為4億人慢病防治破局

2020-12-22 覽潮網

2月3日,由《健康報》社主辦,北京醫師協會、北京藥師協會協辦,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北京益序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聯合承辦的「中國慢病防治與保險保障座談會」在北京召開。本次會議邀請了多位政策制定者和行業專家,共同探索適合中國的慢病防控路徑。國家衛生計生委疾控局、人社部、北京衛生計生委等機構領導出席會議並分別做了重要講話。

近年來,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是我國居民的最重要死因,死亡構成比從1973年的53%上升到了2012年的86.6%,重大疾病人均醫療費用支出普遍超出了家庭收入的40%,導致公眾對健康管理與健康促進服務的需求不斷增長,重大疾病防控與慢性疾病管理的壓力加大。

國務院辦公廳2017年1月發布的《中國防治慢性病中長期規劃(2017-2025年)》意在部署做好未來5-10年的慢性病防治工作,將改善醫療質量、提高居民健康期望壽命、提升慢病規範管理率與達標率、降低重大慢性病過早死亡率等作為核心目標。

對此,我國將進一步推進「三醫聯動」政策的實施,強化醫保的引領作用和對慢病防治的促進作用。人力資源與社會保障部相關專家在會上提出,醫保改革的核心目標是優化衛生資源配置,建立符合國情、與社會經濟發展相適應的醫保制度,切實促進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公平可及。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作為北京醫改的首批試點醫院之一,在強化合理用藥、為患者減負、實現醫保控費、保證醫院收益等方面,為北京市醫改的順利實施積累了成功經驗。

北京朝陽醫院總藥劑師劉麗宏主任在報告中指出, 藥物治療是慢性心腦血管疾病、糖尿病患者最有效的措施。治療藥物品種繁多,而且需長期服用,在實際治療過程中多數患者會經歷「試藥」的過程,直至達標。而這種「試藥」的模式,無疑會造成資源和時間的浪費,還可能造成難以預知的藥物不良反應。

因此,加強慢病治療藥物使用管理十分重要,實施合理用藥對於改善高血壓等基礎慢病的防治狀況意義重大。改變現有的「試藥」模式,大力推進藥物基因組學與臨床醫學相結合的高血壓精準用藥模式,是未來的藥學服務發展趨勢。

2015年,北京朝陽醫院在全國首創了「精準用藥門診」。兩年多來,在朝陽醫院精準用藥門診就診的患者,90%都是合併多種疾病的慢病人群。藥師為合併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高尿酸、骨質疏鬆等多種慢病的患者,制定個體化的藥物治療方案,取得了較好的成效。隨機抽樣調查 490 名門診患者的血壓達標率達到81%,血脂達標率為63%,不適當用藥幹預成功率達93%以上,平均為患者每月節省藥費367.27元。

目前,朝陽醫院的精準用藥專家門診,在基於藥物基因組學指導慢病患者精準用藥方面,已經初步形成了一系列的標準化的操作規程,並於2017年10月聯合北京益序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牽頭啟動了「中國慢病人群精準用藥研究與應用項目」,創新性地應用高通量測序技術結合機器學習算法,開展藥物基因組學研究,探索一種以基因檢測為基礎的慢病人群精準用藥新模式。

該項目已得到來自12個省份23家知名大型三甲醫院的積極參與,共同探討建立中國慢病人群藥物基因組學資料庫,真正實現個體化合理用藥、精益化慢病管理。目前該項目已完成了第一階段的實施,再次印證了朝陽醫院「精準用藥模式」在慢病管理方面的成效。

一份來自世界銀行的中國慢病流行趨勢調研報告顯示,2005年至2015年心血管疾病、中風和糖尿病給中國造成5500億美元的經濟損失,如果不改善慢病應對策略,慢性病帶來總體經濟損失將非常巨大。反之,中國如果能夠在2010-2040年間將心血管疾病死亡率每年降低1%,其產生的經濟價值相當於2010年國內經濟生產總值的68%,或多達10.7萬億美元。

2016年的一項針對企業以及個人用戶有關健康管理醫療服務的調研結果顯示,個人用戶最希望獲得的健康管理服務為:慢病管理、健康測評和評估,以及健康諮詢(如電話/在線醫生),尤其是對三高慢病管理的需求非常明確。本次調研的用戶反饋顯示,對健康管理服務者的要求並沒有一邊倒向三甲醫院的專科醫生,對全科醫生和專業健康管理師的接受度並不低於三甲醫生。

對此,來自北京市朝陽區高碑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張亞蘭主任在報告中強調,將心血管病、高血壓、糖尿病等常見慢病分開管理,是絕對不可取的,尤其是在基層。應積極促進基層衛生保健機構、醫院和其他服務機構有效協作,形成「三甲指導、基層實施、遠程會診、雙向轉診」的聯動機制,通過合作確保慢病患者臨床管理的連續性和有效性,真正實現「慢病下基層」的社區衛生服務功能。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為中國所有行業提供了無限的想像與發展空間,而中國社會發展到現階段,人口紅利、政策紅利、發展紅利將在保險行業快速釋放。中國保險學會副秘書長江崇光博士在報告中指出,現階段,我國商業健康保險雖取得了較好的發展,但巨大的潛在需求仍未能有效轉化。國際成功經驗表明,稅收優惠將直接影響到消費者購買商業健康保險的行為,吸納和鼓勵更多的人來購買商業健康保險,進而促進商業健康保險的發展,使其發揮更為廣泛的作用。

報告中,江崇光副秘書長也誠懇地指出,稅優健康險的推出,確實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醫療保險的保費收入,擴大醫療保障的資金規模,拓寬了「入水口」。但如果健康保險對於醫療行為和醫療過程不能有效參與控費的話,仍然忽略了「出水口」的問題——不解決「無效用藥」和「過度治療」的問題,「資金池」很難達到安全儲水量。因此,健康險行業的健康有序發展,也進一步取決於慢病防治工作能否在「收窄出水口」方面取得卓越成效,真正實現「醫」、「保」聯合,建立多層次的醫療支付保障體系。

隨後,來自全聯保險經紀有限公司的首席戰略顧問劉峰先生做了《創新健康保險,助力慢病管理》的主題報告。從國外的經驗來看,通過第三方健康風險管理機構對被保險人健康風險評估、慢性病管理過程的的跟蹤與幹預,保險公司可以將單純的事後理賠轉變為全過程的健康風險管理服務。

有很多的研究報告顯示,藥師追蹤病程進展並持續管理病人治療的依從度,不僅可以避免藥品銷售上的損失,還能有效降低醫療費用支出,提高控費能力。在國內,一些第三方健康風險管理機構已經積極聯合政府社保、保險公司、臨床服務、社會藥店等領域積極試水慢病個體化管理的閉環服務。

2018年2月初,在全聯保險經紀有限公司的專業支持下,北京益序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與安邦保險集團旗下的和諧健康保險股份有限公司達成戰略合作,聯手打造一款專門針對「三高慢病精準用藥與併發症管理」的健康保險產品,針對性解決目前藥學服務越發重要而藥事服務費無法報銷的問題,通過向慢病患者支付每年定期複診費用的方式,深入慢病防治的過程管理。

劉峰表示,創新針對慢病過程管理的健康險,通過降低相關併發症的重大疾病發病率,將有助於一改目前保險公司對醫療風險束手無策的局面。同時,慢病管理過程中產生的大數據,也將成為保險公司精算的一手證據,節約了個人、醫院、保險公司三方時間和經濟成本,也為醫保和商保節省了開支,提升健康保險公司的盈利能力,推動加快保險良性發展。

伴隨著醫療改革的不斷深入,醫療保險市場迅速發展。藉助健康保險,將使得慢病管理得以持續而高效的開展;同樣,藉助慢病管理,也將使得健康保險服務提質又控費。「三高慢病精準用藥與併發症管理」的健康保險產品的推出,在連接醫患服務的慢病管理閉環中接入保險支付環節,能夠在正向的、有效的健康激勵機制下,最大化規避醫療專業技術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和健康逆選擇的道德風險,給商業保險公司足夠的信心來控制風險,降低大病賠付率,提高資金管理效率。

隨後,在各位嘉賓分享的主題報告內容的基礎上,由北京朝陽醫院總藥劑師劉麗宏主任主持了大會的圓桌討論環節,邀請了北京醫師協會郭積勇會長、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院金榮華副院長、解放軍總醫院心血管內科葉平主任、北京藥師協會慢病防治藥學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藥學部閆素英主任,深入探討了「如何打通慢病管理的服務閉環」,為如何解決好超過4億人的慢病健康管理問題,各位專家各抒己見,獻計獻策。北京協和醫院原藥事部主任李大魁教授,在問答互動環節也做了精彩發言,獲得現場嘉賓及聽眾的熱烈掌聲。

本次「中國慢病防治與保險保障座談會」的順利召開,對強化慢病管理的路徑進行了積極探討,展望了以預防為主多層次保險保障體系的創新創立,對進一步統籌社會、行業和個人三個層面,形成多層次、多元化的慢病防治與健康促進的行業發展格局做出了深入分析。

慢病管理,任重而道遠,事多而寡功。可一旦探索出一條行之有效的慢病防治與多層次保險路徑,必將是一件「利」在當下,「功」在千秋的偉大事業!

相關焦點

  • 專家:慢性病防治需創新形式多方協作破局
    慢性病防治工作已引起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在由《健康報》社主辦的「中國慢病防治與保險保障座談會」上,與會專家探討了強化慢病管理的路徑,展望了以預防為主多層次保險保障體系的創新創立,對進一步統籌社會、行業和個人三個層面,形成多層次、多元化的慢病防治與健康促進的行業發展格局做出了深入分析。
  • 多方協作探索我國慢病防控新路徑
    為探索適合中國的慢病防控路徑,近日,由《健康報》社主辦,北京醫師協會、北京藥師協會協辦,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北京益序醫療科技有限公司聯合承辦的「中國慢病防治與保險保障座談會」在北京召開。        因此,加強慢病治療藥物使用管理十分重要,實施合理用藥對於改善高血壓等基礎慢病的防治狀況意義重大。改變現有的「試藥」模式,大力推進藥物基因組學與臨床醫學相結合的高血壓精準用藥模式,是未來的藥學服務發展趨勢。        據了解,2015年,北京朝陽醫院在全國首創了「精準用藥門診」。
  • 中國慢病防治與保險保障座談會在京舉行
    除此之外,藥品陽光採購金額累計206.4億元,共節省藥品費用16.4億元,藥品價格平均下降超過8%。僅藥品陽光採購一項,2017年全年共節省藥品費用高達26億元,高於預期。  2015年,北京朝陽醫院在全國首創了「精準用藥門診」。目前,朝陽醫院的精準用藥專家門診,在基於藥物基因組學指導慢病患者精準用藥方面,已經初步形成了一系列的標準化的操作規程。
  • 罕見病支付 商業保險求破局
    藥企渤健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渤健公司」)也通過官方微信公號回應稱,諾西那生鈉注射液目前在中國屬於自費藥物,呼籲建立多方共付機制,以進一步提升中國SMA患者藥物可及性。在多方共付機制中,商業保險也可以佔據一席之地。
  • 慢病全病程管理,有哪些「潛規則」?
    除工業外,其他諸如數據分析等第三方機構和商業保險公司業態的介入,也讓藥店場景下的慢病全病程服務平臺愈加豐滿和完善。作為藥店傳統慢病管理模式的指路燈,大數據的收集、分析和運用在全病程服務平臺打造中同樣舉足輕重。
  • 醫保慢病管理的問題與對策丨蔡海清
    導   讀:據國家衛健委統計數據,2019年我國慢病患病率已達23%,患者人數接近3億人。另據2019年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布的調查數據,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群中,75.8%的人至少被一種慢病困擾,且一人身患多種慢病的情況普遍存在。慢病已然成為危害國民健康的頭號殺手。
  • 困擾4.63億人的糖尿病,哪些創新者們在幫他們恢復健康?
    然而國際糖尿病聯盟(IDF)指出在4.63億糖尿病患者中,有2.319億未診斷的糖尿病患者(50.1%),其中絕大多數為2型糖尿病,年齡為20-79歲,這些人沒有明顯的糖尿病症狀,若不早期發現,及時幹預,將增加糖尿病相關併發症的風險,從而極大地增加糖尿病相關醫療保健費用;此外妊娠期糖尿病關乎後代和母親的健康也是值得關注的。
  • 百度、京東入局,用戶規模成倍增長,慢病管理按下「加速鍵」
    以此來看,慢病管理領域正進入後半場,企業競爭將可能加劇。另外,完成早期融資的幾家企業主要是專注細分病種,已經探索出合理的商業模式並構建起專業競爭壁壘。例如,好心情專注精神心理領域,為精神心理類疾病用戶提供康復管理和在線醫療服務。山丘聯康專注糖尿病,以大數據及AI算法為工具,為以2型糖尿病患者為主的代謝性疾病患者提供健康管理解決方案。
  • 美年大健康推物聯網創新體檢 攜橙意打造慢病AI智能管理
    相關數據顯示,全國慢性病確診人數為4億,慢性病已成為我國老年人群疾病負擔的主要原因。慢性病由於病程長、病情遷延不愈,給患者生理和心理造成很大傷害,影響勞動能力和生活質量。今年印發的《國務院關於實施健康中國行動的意見》中指出,心腦血管疾病目前是我國居民第一位死亡原因,全國現有高血壓患者2.7億、腦卒中患者1300萬、冠心病患者1100萬。對於慢性病的防治,藉助物聯網等技術實現遠程監控、及時幹預,已成為有效的慢病管理方式。
  • 京東健康糖尿病中心上線 創新線上線下一體化慢病管理模式
    京東大數據顯示,2019年有超過一千萬人在線上購買或瀏覽過糖尿病相關產品,其中有超過百萬人使用了京東健康在線問診平臺問診諮詢,相當於每1分鐘就有20人在京東平臺尋求糖尿病相關幫助。 龐大的市場消費並沒有真正帶來糖尿病患者血糖達標率的提升,在這背後的根本原因是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的缺失。為助力解決國人糖尿病防治相關問題,日前,京東健康糖尿病中心上線。
  • 關注女性健康 崑崙健康保險探索保險精準扶貧
    為進一步關注女性健康,實踐保險精準扶貧,2019年4月底,崑崙健康保險浙江分公司積極參與由浙江省婦聯倡導、浙江省婦女兒童基金會發起的「康乃馨女性健康關愛計劃」公益項目,項目於5月1日成功上線。
  • 「基因檢測+保險」的第二輪試水,用藥無效就理賠,誰買這個單?
    臻和科技並非是國內最早推出此類產品的腫瘤檢測公司,半年前,另一家腫瘤檢測公司也宣布了針對腫瘤檢測及診療用藥的創新支付保險計劃。通過基因檢測、臨床診療和保險的深度整合,進一步推動精準醫療在中國的創新和發展,這似乎正在成為腫瘤檢測公司討論的一種產品模式。
  • 《愛分析·中國醫藥商業科技行業趨勢報告》正式發布
    這些醫藥電商多耕耘慢病領域,以多點執業醫生解決續方問題,通過與醫院合作或者多年積累的資源實現精準患者的獲取。比如智雲健康通過與內分泌等慢病科室合作,獲取精準的糖尿病患者。對於新特藥、腫瘤藥等高值用藥,由於藥品的特殊性,終端必須提供專業規範的藥事講解、患者隨訪以及冷鏈管理等專業服務;對於慢病用藥,終端提供慢病管理是關鍵,慢病管理是一個系統性工程,需要藥企、險企、醫生、藥品零售終端等多方的共同參與,因此,終端需要建立與不同主體之間的合作關係,打造多方參與的慢病管理生態系統,滿足慢病患者多方面的需求;對於常見病用藥,終端需要為患者提供便利的購藥途徑,方便患者購藥。
  • 慢病防控與健康促進協同創新中心在上海交大醫學院成立
    2018年我國發布的首部《健康管理藍皮書》顯示,慢性病發病人數約3億人左右,其中65歲以下人群慢性病負擔佔50%。我國城市和農村因慢性病死亡佔總死亡人數的比例分別高達85.3%和79.5%。以提高科技創新策源能力為核心,以加強原創性基礎研究,深刻認識疾病發病機制,進而實現以有效地慢病防控和臨床治療的關鍵問題為導向,發揮各自專業優勢,一方面聚焦前沿技術,服務於慢性病防控,一方面加快科研成果在慢性病疾病防治中的應用。  早在1999年,原上海第二醫科大學與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聯合成立健康科學中心,開展生物醫學轉化型研究。
  • 創新醫改|長沙縣:慢病管理健康生態背後的「醫防密碼」
    紅網時刻記者 劉丹 長沙報導長期以來,高血壓等慢病的臨床治療與患者健康管理是分離的兩條線。然而,這種分離並不利於慢病防治。作為湖南省基層高血壓醫防融合項目工作試點縣,近年來,長沙市長沙縣以家庭醫生籤約服務為抓手,開啟高血壓等慢病管理新模式,讓醫療滲透到基本公共衛生服務中,進一步築牢慢病防治公衛防線。健康生態的背後,是長沙縣獨特的「醫防密碼」。
  • 新版高血壓合理用藥指南發布 國產創新藥或成新寵
    據《中國心血管疾病防治現狀藍皮書2015》提供的數據,我國心血管疾病患者已達2.9億人,成為我國諸多疾病中發病率最高、患病人數最多、分布範圍最廣、最易致死的一個病種。另據2016年國家衛計委發布的數據,我國18歲及以上成人高血壓患病率為25.2%,全國每年因血壓升高所致的過早死亡人數高達200餘萬,每年直接醫療費用達366億。全球疾病負擔研究則顯示,中國人群因高血壓造成的傷殘調整壽命年(DALY)高達3794萬年,佔總DALY的12.0%,佔心血管病總DALY的63.5%。因此,高血壓是心血管病負擔的首位危險因素。
  • 慢病不應被「慢待」!上海交大醫學院、中科院營養與健康所共建慢病...
    今天(10月28日)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與中科院營養與健康所宣布攜手成立「慢病防控與健康促進協同創新中心」,整合雙方優勢,聚焦「慢病防控」。「慢病的上升給我們帶來了巨大的挑戰,就在我剛剛說話的這30秒裡,據就有1人罹患癌症,1人罹患糖尿病,至少有1人死於心腦血管疾病……」交大醫學院院長、中科院院士陳國強說,慢病防控工作急需凝聚起更多團隊、更多智慧、更多力量,圍繞關鍵核心問題開展重點攻關。2018年我國發布的首部《健康管理藍皮書》顯示,慢性病發病人數約3億人,65歲以下人群慢性病負擔佔50%。
  • 80%的成年患者為慢病狀態 血液專家呼籲ITP創新藥物進入門慢系統
    為了提高患者的依從性,降低疾病負擔,專家呼籲,ITP創新藥物應該進入門慢系統,實現門診報銷。成人ITP80%為慢病狀態 需要長期管理疾病ITP是一種以「血小板減少」為臨床表現的獲得性自身免疫性出血性疾病,約佔出血性疾病總數的1/3。
  • 榮獲健康醫療產業保險峰會金革獎 方舟健客助力網際網路創新探索醫藥...
    目前,方舟健客網際網路醫院定位於探索數字移動醫療服務平臺,精耕全生命周期慢病管理,已形成在男科、精神心理,皮膚科、肝病和網際網路醫院總會診療中心等五大專科的深度布局,吸引來自全國各地共21萬醫生註冊,累計為超1億的慢病患者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管理服務。
  • 輝瑞普強中國榮獲優秀創新價值獎,慢病管理經驗受認可
    9月6日,由《商學院》雜誌、中國經營者俱樂部主辦的「2019《商學院》商業領袖高峰論壇暨第三屆尋找中國最具價值企業頒獎典禮」在京舉行,輝瑞普強中國區總經理吳鋒先生出席了活動,與高校商學院教授、各界商業精英分享了輝瑞創新慢病管理解決方案,得到了與會專家一致好評,同時輝瑞普強中國榮獲組委會頒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