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孩子磨蹭,大人惱火,了解下「騎象人的故事」

2020-08-27 仲夏育兒冊

昨天晚上突然接到閨蜜的電話,她打電話來沒有別的事情就是有關於她女兒的事想請教我。她跟我談起女兒說女兒什麼都好,但是就是寫作業這件事情太磨蹭了。一般來說還在上小學,老師不會給孩子布置太多的作業,但是每天女兒寫作業都要寫到深夜11點。

一開始朋友也懷疑,難道是老師布置的作業太多了嗎?所以她就問了班裡的其他孩子,結果別人家的孩子基本上晚上9點左右就能夠寫完,沒有辦法她就只能陪著女兒寫作業,希望他能夠加快速度。

但是她真的不知道女兒寫作業竟然能夠這麼的磨蹭,明明一道非常簡單的題,但是女兒非要在書桌前面糾結很長時間,要不然就是寫一寫作業就走神了,不知道腦子裡想什麼事情去了。她那天晚上忍著忍著,實在忍不了就大聲呵斥起女兒來。但是即便他她發了狠,女兒的習慣也並不是那麼輕易能夠改掉的。


01、磨蹭的心理機制

從前有這樣一個故事,有一隻大象在草原上慢慢悠悠的走著,他在腦子裡幻想他走向一條小河,跟河裡面的其他小夥伴一起玩耍。但現實是這隻大象的背上有一個氣騎象人,騎象人一直拿著地圖指揮著大象趕路。但是這是大象因為有自己的需求,所以它就磨磨蹭蹭的結果兩個人的願望都實現不了。

其實孩子們就像這隻大象一樣。他們也特別希望能夠跟小夥伴們一起玩耍,不喜歡乾巴巴的寫作業,但是因為他們有老師有家長督促著他們,所以沒有辦法就只能舒服起自己的思想,坐在書桌面前拿起筆來,但是雖然筆拿出來了,腦子卻沒有放在作業上面。

孩子們像這隻大象一樣,只想追求短期的快樂,他們不明白騎象人手裡面拿著地圖才能夠看到更遠的方向,才能讓大象獲得更大的快樂。

孩子長大之後,可能他們就會為了長期的目標而克制自己短期的欲望,但是孩子在小的時候,他們是沒有能力進行自我克制的,經常有一點小小的誘惑,孩子就注意力完全分散了。家長這個時候就要當那個騎象人,給孩子指明正確的方向。但是家長給孩子指明方向了,孩子一般也不會遵守,因為家長的希望與孩子的希望永遠都是存在方向上的不一致,所以孩子就會磨磨蹭蹭的。

我們要知道孩子出現這種狀況實在是太正常,不過家長如果一直責罵他,痛斥他,那麼孩子就會更加消極的對待,所以如果家長希望孩子不再磨蹭就應找到正確的方式。

02、怎樣能讓孩子不磨蹭?

1、家長要讓孩子看到他們的內心是想要完成作業的

孩子的內心並不是只追求短期的快樂,其實他們也是想完成作業的,如果家長問一問孩子,你想不想儘快的完成作業,相信幾乎所有的孩子都會給出肯定的答案。只是一個短期的快樂會將這樣的渴望和需求掩蓋掉,家長要做的就是讓孩子們發覺他們的內心是有這樣需求的。

我有一天在輔導孩子寫作業的時候,他醒了十幾分鐘突然發火,因為她覺得他她永遠都寫不完了。我發覺女兒突然之間崩潰大哭了起來,看到這樣的她我其實是很能理解的,因為她已經寫了很長的時間了,但是作業仍舊沒有完成,讓她心裏面會有很大的挫敗感,我就在一旁安慰她說沒關係,媽媽理解你,你先自己坐一會兒,媽媽去給你拿水果,我們休息一下。結果十幾分鐘之後孩子又重新拿起筆來寫作業了,還非常有志氣的說,一定要把作業寫完它。

孩子之所以出現這樣的轉變,這主要是因為孩子情緒的變化,他在寫作業的時候,會遇到情緒慢慢被點燃,達到頂峰的時候,孩子就會突然想放棄,但是當給他一段時間,孩子的心情又會逐漸恢復平靜,那種想要完成作業的想法又重新回來了,所以他們根本不需要家長逼他們孩子自己就會產生內驅動力,主動完成作業。

2、讓孩子體會到學習的掌控感

寫作業的整個過程,孩子會經歷跌宕起伏不同的心理狀態,在一開始的時候,他們可能興致勃勃,力氣滿滿,覺得已經能夠寫完,但是到了中途孩子就堅持不下去,不想再做了。這個時候家長就要發揮作用,不斷的給孩子鼓勵,讓他們堅持下去,等到孩子最終完成這項任務的時候,那種興奮感和滿足感真的是其他的東西無法替代的。

經過這樣反覆的多次,家長給孩子足夠多的信心,他們就會對於寫作業這件事情有一定的掌控感。因為他們體會到了寫作業完成之後獲得的滿足感,他們知道只要完成了作業,就會有更好的風景等著他們,孩子就會全力以赴,不會磨蹭,希望能夠儘快的完成。

3、避免錯誤的教育方法

現在不知道社會上為什麼颳起了快樂教育的旋風,有很多家長對於孩子的教育真的就是完全放鬆,對孩子的學習一點都不關心,覺得他們學習好壞都無所謂,只要他們開心就行了。這樣的話居然能被奉為真理,我是覺得有一點可怕的,家長確實不能嚴苛的逼迫孩子去做一些什麼事情,不能夠嚴格的逼迫他去學習,但是作為家長,家長要負起他應負的責任,對於孩子學習這件事情是要有引導的。

特別是孩子在上小學的時候,正是培養他們學習興趣和學習能力最為重要的事情,在這個時候如果不家長不盡力的像那個騎象人一樣去引導孩子,讓孩子知道學習可以獲得的成就感,那麼孩子就完全會變成那隻貪玩的大象一樣,這對孩子的未來是完全不負責任的。


家長確實不能夠壓抑孩子的本性,去維持他們一個熱愛學習的假象,但是學習是人生當中必不可少的,家長要不斷的給他們鼓勵。

相關焦點

  • 孩子做事愛磨蹭?別再嫌棄孩子慢了,聰明的父母不做愚蠢的騎象人
    喬納森·海特是積極心理學方面非常出眾的心理學家,他對於積極心理學方面的研究非常深入。在他的著作《象與騎象人》中,他提到:騎象人手拿著地圖指導著大象的前行方向,但是他身下的大象卻沒有按照騎象人的指示行走,大象看不到遠方的草地,他只對眼前的草地感興趣。
  • 孩子做作業磨蹭,家長崩潰。心理學「騎象人」的故事幫你化解難題
    只要看著孩子做作業磨蹭,家長就會著急,一急就會比較激動,開始嘮叨、講道理,長期說來不聽,家長就開始大聲呵斥,甚至動手。惹得孩子被嚇哭,大人也覺得傷心。不知道為什麼小學生做個作業都這麼難。>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個人騎著一頭大象在美麗的草原上行走,由於大象一邊喝水,一邊玩耍,讓他落後其它同伴很多,他想拉緊韁繩讓大象走快點,可是大象卻紋絲不動,大聲呵斥它、打它都沒有用。
  • 孩子在家懶成"小皇帝"?巧用"騎象人"的故事,培養孩子自制力
    可能有些父母會縱容孩子的這種形容,原因有二:一個是孩子放假在家,就要享受跟學校生活不同的待遇,加上今年的假期長了點,但讓孩子按照學校規律生活實在是狠不下心來;其次很多父母會認可孩子的這種行為,因為成年人長時間工作學習之後,也會在家裡看看電視,點點外賣,給自己身心放鬆一下,好迎接下一次的挑戰,但我想對這類家長朋友說:&34;。
  • 孩子磨蹭,原因在大人身上
    生活中,父母和孩子之間類似的場景,真的是太多太多了。孩子沒有時間觀念,辦事磨磨蹭蹭,大人自然著急。在大人與孩子的衝突中,因為孩子磨蹭、缺乏時間觀念而引發的佔比不小。但孩子磨蹭、缺乏時間觀眾念,原因真的在孩子嗎?未必。首先,我們得承認,在孩子頭腦中建立起時間觀念,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而且也不是大人想什麼時候開始建立就可以建立起來的。
  • 為什麼大人越催,孩子越磨蹭?
    本身孩子的生活節奏與做事速度就和大人有所差別,有些時候並不是孩子磨蹭,而是孩子能達到的速度就這麼快。一般來說,家長看到的孩子出現的拖延行為,可能有這樣幾種原因: 第一是因為他沒有時間觀念,有的大人會說「還有5分鐘」或者「馬上八點半了」,「再給你半個小時」之類催促的話,但有的孩子對時間還沒有一個很籠統的概念,也許你的5分鐘已經很趕了,但在孩子看來,他並不了解5分鐘到底有多長
  • 孩子「磨蹭」背後的心理學分析
    很多媽媽反映說孩子做事情、做作業磨磨蹭蹭、拖拖拉拉怎麼辦?關於孩子磨蹭有些是天生的慢性子,有些可能就是潛意識裡孩子潛意識裡通過磨蹭來達到ta的目的。一個人的性格,受遺傳和小時候經歷兩個方面的影響。遺傳那個部分,不可改變、也不必改變,要像尊重指紋的特徵性一樣,尊重每個人的天然個性特徵。受經歷影響的那個部分,如果沒有明顯地壓抑這個人的各種功能、沒有太大影響到Ta的成就和幸福,也是需要尊重的。
  • 「孩子磨蹭」根本就是偽命題,被大人催促的孩子有多冤枉?
    她變成了最討厭的孩子:磨蹭、頂嘴、不配合。我變成了最討厭的媽媽:嘮叨、威脅,甚至嘲諷。 後來才知道,這裡頭,誤會大了,孩子可冤枉了 1、孩子很難感知時間 大人知道明天出門應該早起、早起是幾點、什麼算早,可是娃不知道;大人知道看電視再看5分鐘、5分鐘有多長、什麼時候結束,可是娃不知道;因為幼小的孩子是通過具象的感官體驗了解事物的
  • 心理學家:孩子太磨蹭?因為你總是催催催
    由雅小姐:每天分享身邊有趣、實用的心理學。這一早晨下來,弄得大人煩躁惱火,一早上搞得大家都很沮喪,而我對象每天都砰的一聲甩門而出。然而第二天,歷史又一次重演……終於有一天,我婆婆因為家裡有事情,回了鄉下老家。家裡只有我,對象,小孩跟我公公。沒有了往日我婆婆跟個鬧鐘似的提醒跟催促,我發現我公公自己到點就起了床,我對象也能自己去乘早飯吃包子,而我家寶寶,沒了她的餵飯,自己也能拿小手安靜的吃著。
  • 《象與騎象人》內心的兩個分裂自我
    今天為您解讀的這本書叫做《象與騎象人》,本書共有21.9萬字。我會用5期的內容為您來講解本書的精髓,本期是講解的第1期。《象與騎象人》的作者是著名的心理學家喬納森·海特。他在積極心理學領域和道德心理學領域都頗有成就,曾獲得坦普爾頓積極心理學獎,是偉大的思想家和積極心理學先鋒派領袖。《象與騎象人》一書是積極心理學領域的經典著作,具有強大的影響力。
  • 請尊重孩子的磨蹭,90%的父母不知道的秘密……
    如果投票評選最讓家長苦惱的孩子教育問題,我猜,「孩子太磨蹭」絕對能進入前十名!別急,解決問題之前,我們先了解孩子為什麼磨蹭。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愛磨蹭,生理能力不足,因而做事的動力不足。2、孩子故意磨蹭,只為求關注。
  • 睿智燈塔-小孩拖拉磨蹭怎麼辦?如何改掉孩子磨蹭的習慣
    但是各位家長有沒有發現,就算再怎麼催促孩子似乎也快不起來,甚至會因此變得越來越慢,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小孩拖拉磨蹭怎麼辦?其實在對待孩子磨蹭的問題上,家長不必驚慌,這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必經的階段。相信我們每個人在小的時候,肯定都會因為磨蹭,受過父母的催促和指責。
  • 孩子磨蹭,竟是家長催出來的?90%的家長都中招
    大人煩躁惱火,小孩兒心情沮喪。其實各位家長靜下心來想想孩子什麼時候該做什麼、怎麼做,說過很多次,這麼大的孩子,他其實是知道的。有時候,也不妨狠下心來,讓孩子承擔磨蹭的後果。,初衷是為了幫他避免磨蹭的後果:上學遲到,沒完成作業,挨老師批評……在家長的催促下,總是有驚無險,表面看,我們幫助了孩子
  • 你越催,孩子越磨蹭!這幾個小技巧專治孩子磨蹭,馬上試試
    一個孩子,到底能磨蹭到什麼程度?其實,6歲前的孩子,很少故意磨蹭。,吃飯、穿衣、睡覺......在大人眼裡輕而易舉的事情,在孩子這裡卻可能需要很多時間。尊重孩子的節奏,不要以大人的標準來要求孩子。真正的評判標準是同齡孩子的速度。
  • 專家一句話揭露孩子磨蹭真相
    就像心理學家Erica Reischer所說:「你的孩子沒有機會去學習怎麼為自己負責,也沒有機會練習一些諸如時間管理、自我約束這樣的重要生活技能。」比如做練習題,有時候也許孩子做得很慢很慢,但正因為慢慢獨立思考,才讓他對題目了解得更加深刻一點。孩子磨不磨蹭,跟他是否聰明、是否學習好沒有必然聯繫。
  • 孩子寫作業磨蹭,媽媽:不想寫就收起來!下一秒媽媽尷尬了
    第一:先要想到孩子磨蹭的原因說實話,沒有哪個孩子是天生願意寫作業的,尤其是剛剛步入一年級的孩子,一般寫作業磨蹭有以下幾點:1:不會做由於孩子剛剛從幼兒園過度到一年級,還沒有習慣規規矩矩上課的方式,所以在聽課時存在不認真,不專注的情況,課下做題肯定會遇到困難。
  • 拖拉磨蹭會遺傳嗎?從心理學解讀其中奧妙……
    關於孩子磨蹭的問題,我曾經在社群裡發起過投票,大家普遍反應孩子比較磨蹭,不珍惜時間,不是起床慢就是寫作業拖拉。雖然也曾經採取過措施,但是效果不明顯,甚至因為這件事情打孩子的也不少,可是就不見孩子改變。今天呢,我就從心理學的角度跟大家聊聊孩子磨蹭,拖拉,慢性子這件事情!
  • 「媽媽,我想再玩10分鐘」,孩子磨蹭背後的真相,你了解多少?
    年紀小的孩子很少故意磨蹭,他們巴不得多做一些父母喜歡的事情來討大人歡心,這是幼兒的本能。今天起點君就來和大家探討一下孩子磨蹭那些事兒。你催我,我偏不做;你催得急,我就越磨蹭!因為有時候真的不是孩子太磨蹭,而是我們做家長的太著急了。
  • 「孩子磨蹭」根本就是個偽命題,被大人催促拖拉的孩子,有多冤枉
    >你知道明天出門應該早起,早起是幾點,什麼算早,可是娃不知道;你知道看電視再看5分鐘,5分鐘有多長,什麼時候結束,可是娃不知道;因為幼小的孩子是通過感官體驗了解事物的,對他們來說學習是具象的,而時間對於他們來說,太抽象,看不見,也摸不著,根本理解不了。
  • 孩子磨蹭想打他?聰明的父母都會這樣做
    當然,孩子也並不會因為一時的磨蹭,成為不負責任又拖拉的人。反倒是父母的包容、理解,會給他更多思考的空間,在每次嘗試中學會自我處理、安排事情。孩子剛開始可能會內疚不安,但催促的次數越多,孩子就會從內疚變成不耐煩,最後上升為反感、討厭,甚至憎恨父母的這一行為。心理學上有一個很有名的效應,叫超限效應——由於刺激過多、過強或者作用時間過久,引起的逆反心理現象。是被父母催促,孩子的反抗心理愈發高漲。心理學家說:只有給足孩子時間去體驗,他們才能從實際生活中明白,自己是誰,要做些什麼。
  • 看清象與騎象人的相愛相殺,才明白你不是懶,只是還未找到改變的竅門!
    著名的積極心理學泰鬥、《象與騎象人》作者喬納森·海特則先撇開「如何戰勝」不說,首先告訴我們的是「什麼是自我」。關於什麼是自我,答案有很多,哲學,科學,宗教都有各自的說辭。作為心理學教授喬納森·海特的看法有些獨特,他提出了一個比喻「自我是由騎象人與大象兩部分組成」。你的自動化心智系統(大象)天生有一個「喜歡計量表」,不經控制化系統(騎象人)思考,本能發出「情感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