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尚法師:華嚴九心

2021-02-19 印尚雨花


  在《大方廣佛華嚴經》裡面,談到弟子對善知識的依止方法,有二十一種心,後來寂天論師把這二十一種心概括為九種心,這是在寂天菩薩的《集學論》裡面所說的,由於這九種心是來源於《大方廣佛華嚴經》,所以這九種心又被稱之為華嚴九心。這九種心,概括了親近善知識的心要,這九種心是:如孝子心、如金剛心、如大地心、如輪圍山心、如僕使心、如除穢人心、如乘心、如犬心、如船心。

  首先第一種心,如孝子心。就像孝子一樣,對父母是按照父母的意願去行事,那麼作為一個弟子,他對善知識要捨棄自己的自在,唯一要按照善知識的意願去行事。但是前提是作為一個善知識他必須是一個具德的善知識,如果不是一個具德的善知識,那麼作為一個弟子他就不能隨便地把自己的鼻漏交付於對方。像藏地犛牛,它把自己的鼻漏交付給牧民,牧民就會在鼻漏上穿一個孔拴上繩子,那作為一個弟子,他如果沒有在事先仔細地觀察的情況下,如果隨便依止一個善知識,後果是非常可怕的。古德曾經說:「懵懂傳懵懂,一傳兩不懂,師父下地獄,徒弟往裡拱。」因為一個惡知識,他的知見不正,他的思想與行為會影響弟子,就會師父下了地獄,徒弟由於造了惡業也會下地獄,所以選擇善知識非常重要。

  第二種心,如金剛心。金剛寶堅固無比,一切東西都不可能會去損壞它。作為一個弟子,對善知識一定要具有堅固的信心,無論任何的天魔外道與惡友,也不會破壞弟子對善知識的親愛之情,當弟子在依止善知識的過程中,有時候會有一些惡友或者是天魔外道,會來對弟子與善知識之間的親愛之情進行離間,但是由於弟子對善知識有堅固的信心,所以就不會被這些違緣障礙所驅使、所左右。

  第三種心,如大地心。作為一個弟子,對善知識的心就像大地一樣荷載萬物,弟子擔負起為善知識的事業而盡力的這種善心,能夠任勞任怨,毫不退縮,並且不會認為這是負擔,就好比一個將軍,他身上披戴著非常沉甸的鎧甲,他不會認為這是負擔,而是認為這是一種榮耀,但是如果作為一個弟子,他對善知識交代的任務,作為這是一種負擔的話,那麼他就得不到這種加持,如果認為這種任務是一種非常殊勝難得的因緣,就會以歡喜心去領受,以歡喜心去行持。

  第四種心,如輪圍山心。輪圍山又名大鐵圍山,大鐵圍山無論是洶湧澎湃的海浪如何拍打都不會動搖,作為一個弟子,對善知識的信心也不會被所有的違緣障礙動搖。

  第五種心,如僕使心。僕使,就是僕人。僕人雖然做一切低賤汙穢的事情,但是始終以一種平常心去做。那作為一個弟子,對善知識所交代的事情,無論如何不體面,始終以一顆歡喜的心去做。

  第六種心,如除穢人心。就像普通的清潔工一樣毫無傲慢之心。作為一個弟子,在善知識的面前,一定要保持一種卑下謙虛之心,在善知識面前,不能保持一種傲慢之心。當弟子親近善知識久了,在承侍善知識的過程中,為善知識做這樣的事,為善知識做那樣的事,切記:「千萬不要對善知識懷有一種,我對你有恩德的這種心。」我對你有恩,你欠我的,當對善知識生起這種傲慢之心的時候, 就會損自己的德行與福報。在善知識的面前,一定要恆常保持著一種謙下之心。

  第七種心,如乘心。乘是車乘,好比是從我們東營到青島或者是北京,我們大家是要坐車去的。車乘無論對路途如何遙遠與艱難,也必將會到達,同樣作為一個弟子,對善知識所交付的重擔無論如何艱難,也要歡喜奉持。

  第八種心,如犬心。像愛犬一樣,無論主人對這個犬如何打罵,但是犬始終不會背棄主人。作為一個弟子,對善知識的毀罵,在心裡也不能有絲毫的憤恨之心。因為作為一個善知識,它對弟子並不是始終和顏悅色的,有時候為了教化弟子,會用一些雷霆的霹靂手段,外現忿怒相,但是他內心是慈悲的。如果對善知識的毀罵生起怨恨之心,就會失混自己的功德。

  第九種心,如船心。就好比是擺渡的船,來來回回一樣,無有疲厭。作為弟子,對善知識所交代的任務,無論有多麼地繁瑣,無論如何地來來往往,都不能生起疲厭之心。

  這是華嚴九心,概括了親近善知識的一切心要。如果作為弟子具足華嚴九心必定會成就。作為善知識,他始終是希望弟子能夠把法繼承下來,並且弘揚出去。作為弟子,對善知識應該懷有什麼樣的心呢?應當是視師如佛,把善知識當作佛一樣來恭敬、愛戴。視師如佛,並不是說善知識,他具足佛陀一樣的功德,而是作為弟子把善知識當作佛一樣來對待,就不會去觀善知識的過失,觀德不觀失。作為善知識,並不是希求大家對他崇拜,而是作為弟子通過視師如佛,有利自己的修行。因為人們對佛不會生起尋找過失之心,對凡夫往往會去尋求過失,只有視師如佛,把善知識當作佛一樣來看待,才不會去尋求善知識的過失,視師如佛有利於自己的修行。(摘自印尚法師《四十二章經講記》)

相關焦點

  • 華嚴九心~~上師相應法的基礎
    《華嚴經
  • 風直播 | 印剛法師:因果定律沒那麼簡單
    2017年10月18日14:00,鳳凰佛教《師父來了》請到了九華山翠峰寺住持印剛法師,他將會告訴大家如何種下善的種子!PS:如果你對佛教因果定律有疑問,可以在評論區留下你的問題,印剛法師會在直播中為你解答呦~
  • 東蓮覺苑僧徹法師眾法師 如何透過華嚴字母提升智慧
    佛教在線香港訊 僧徹法師以及衍空法師等逾十位法師與進念二十面體2013年年底將再度合作推出生命劇場《華嚴經》,這次是「3.0 普賢行願品」,重點說身口意之行業,眾法師們唱誦「華嚴字母」是演出音樂的焦點。然而,這些字母為什麼重要?什麼是「華嚴字母」?
  • 李連杰參訪中國首所華嚴大學九華山翠峰寺
    印剛法師與李連杰先生一行在華嚴大學舊址前(圖片來源:鳳凰佛教,攝影:翠峰寺)李先生一行在印剛法師的帶領下,來到地藏殿和獅吼堂敬香,印剛法師詳細介紹翠峰寺的歷史、華嚴大學的創辦以及華嚴大學碑記遺址;之後在接待室,李連杰先生一行和印剛法師進行交流。印剛法師首先對李先生一行的到來表示歡迎,寺院工作人員向李先生一行端上「翠峰夢覺香」茶,李連杰向印剛法師說明了此次來山參訪的心願。
  • 大航法師:我與印順導師的思想是不同的
    當然,印順法師的擁護者們會把印順法師這種做法標榜為「吾愛吾師但更愛真理」的典範,但實質上印順法師走的是一條顛覆傳統佛教,自建新思想體系(考慮到印順法師主要是選擇性地借用佛教中不同的思想片段組裝自己的思想,也許用攢更恰當)。印順法師的思想特點是,雖然創造性不足,但重在細緻縝密,善於深入挖掘。
  • 親近過淨空法師的青年法師的感言---能利法師
    然淨空法師,獨承傳此法,教於吾等,三月之餘,受用終生不盡也!「看破、放下」,言之者眾,然真行者有幾人?印祖云:「一分誠敬,一分收穫;十分誠敬,十分收穫」。果能真幹,真看破,真放下,絕名聞,舍利養,亡果報,至誠感通,自他二利,佛教焉有不興之理?!此四字為真入佛門之寶匙也,可忽之哉!
  • 當代佛教大事:夢參長老講解過華嚴經,明海大和尚正在講華嚴經疏
    當代佛教大事:夢參長老講解過華嚴經,明海大和尚正在講華嚴經疏明海大和尚:夢參長老在漢傳的教理傳承上也傳承華嚴宗,師從慈舟老和尚。慈舟老和尚是民國年間弘揚華嚴宗、弘揚戒律的一位高僧,夢參長老和他學華嚴教理。夢參長老認為《地藏菩薩本願經》跟《大方廣佛華嚴經》平等無二,《地藏菩薩本願經》就是小本的《華嚴經》。
  • 2016年大乘禪寺~心平法師記事表
    23號、凌晨舉行三屆華嚴法會供佛齋天法會,禮請悟證法師、覺心法師、智藏法師、燈磬法師、燈海法師共同主持。30號、心平法師與上海大學賴學輝參加臺北華嚴蓮社,所舉辦的建社64周年暨2016年第五屆「華嚴專宗國際學術研討會」。聆聽了由惠敏法師、楊維中、黃夏年、崔中慧、崔紅芬、候坤宏、陳英善、陳一標等專家教授們論文發表呈現。
  • 菩提論:四、哲學篇(印廣法師著)
    一、凡有對印廣講法批評者,印廣信徒必須頂禮感恩,如對尊長!衷告信徒「若非佛菩,誰涉世間煩惱;苟非父母,誰管他人兒女」。二、有權代表印廣邀請批評人來寺指導。法師喻為「如初生兒,坐局陋室經年,心目且暗且陋。尚獲因緣,開門出戶,心目即亮即敞。敝戶復回,其眼雖暗,身仍局陋,其心再無,暗陋之理」。五、宇宙法則。《楞嚴經》說為「因緣果報」、「同分、異分……三種相續」。《心經》說為「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 弘化社結緣大方廣佛華嚴經
    《華嚴經》。即《大方廣佛華嚴經》,乃大乘佛教要典之一。是佛陀成道後在菩提場等處,藉普賢、文殊諸大菩薩顯示佛陀的因行果德如雜華莊嚴,廣大圓滿、無盡無礙妙旨的要典。此經王於三藏,無論恭敬讀誦、禮拜、受持者,均可藉此獲培無量功德。  此經漢譯本有三種:六十華嚴、八十華嚴、四十華嚴。本社刊印版為八十華嚴。
  • 生命奧秘無窮盡 富貴華嚴別洞天
    期間傾心投最多的是《楞嚴》,看各祖師大德的註解科判,聽各法師的講演,試著用二十餘種的方法去解讀,準備把它定為一生的功課。卻還是遇到了瓶頸,看到最後,法師說這是阿羅漢修的,不是凡夫修的。看了不能做,我這凡夫不是白看了?要怎麼做呢?就象學《易經》,裡面有很多的方法,假如不能在生活中用,不能二十四小時行的,這個不行。
  • 真相:釋大航不是印順導師的學生!福嚴佛學院怎麼讓他當過院長?
    編者案:本文轉自「正道菩提精舍」上,怒簫所著的《「大義滅親」還是「炒作賣點」的終南捷徑?
  • 華嚴宗,關於海雲繼夢和上生平故事
    海雲繼夢法師 ,一九五○年出生於臺灣省宜蘭縣,俗姓陳。一九九一年依止夢參老和上披剃,次年受具足戒。法師畢業於中興大學經濟系,修學佛法十數年,原本任職於經濟部,退休後旋即出家,次年受具足戒。為了宏揚華嚴教法,故以培養弘法人才為職志。
  • 聖凱法師:論印順法師的淨土思想_佛教_鳳凰網
    人們往往忘記另外一個人──海峽彼岸至今健在的印順法師,他的《淨土新論》十分引人注目,也受到一些持傳統淨土信仰的佛教徒強烈反對,曾以耳語、焚書作為批判的方法來攻擊印順法師。作為佛教徒,應當具有理智,我十分理解那些人的信仰,但是我們也應該對自身進行反省。如果我們靜下心來,平心和氣地讀一讀印順法師的《淨土新論》,其中的一些思想正是目前在海內外弘揚淨土宗的大德需要借鑑的地方。
  • 傳記:弘一法師小傳
    弘一法師,俗名李叔同,法名演音,號弘一,暮年號晚晴老人。1880年出生於天津河東,因生母王氏祖籍浙江平湖,自稱浙江人,以示紀念先母。法師祖上是京津一帶的豪門巨富。其父李筱樓先生慈悲仁義,常年撫恤貧寒、施捨孤寡,人稱李善人。
  • 華嚴宗代有傳承 法門龍象輩出
    華嚴宗依華嚴經義而立宗,倡導華嚴法界緣起無礙法門,從唐創立以來,歷代祖師大德輩出,於諸宗都有深遠影響,以時間先後,列十個代表人物。1、帝心杜順(557-640)本名法順,德行深厚,多有異謗,契悟華嚴,著有《華嚴五教止觀》、《法界觀門》等,創立真空絕相、理事無礙、周遍含容之法界三觀,為華嚴宗先驅,推為華嚴宗初祖。唐太宗賜號帝心,世稱為文殊菩薩化身。
  • 佛經慧語|《華嚴九心》
    附:《大方廣佛華嚴經》卷第七十七·入法界品第三十九之十八中講到的,承事善知識的二十一種心。原文如下:複次,善男子!
  • 這位法師練成了真正的金剛不壞之身,虛雲老法師的高足彌光法師
    1949年38歲,守孝期滿,彌光法師獲鏡明老和尚準許,為尋找虛雲老和尚而前往曹溪南華禪寺常住1950年39歲,彌光法師離南華往雲門寺追尋虛雲老和尚,適逢李任潮等鄉紳信士共請虛雲老和尚所興建的雲門禪寺大開法筵,彌光法師從此開始了親近虛雲老和尚的修行歷程。
  • 對臺灣印順法師思想的反思是漢傳佛教發展的必由之路
    臺灣印順法師是近現代中國佛教界的一位重量級人物,影響著兩岸三地的佛教,他的書籍至今還作為教材被大陸的很多佛學院使用。而對印順法師思想的研究工作,教界和學術界一直有人在做。這次通過網絡對臺灣印順法師思想的反思、討論和激辯,緣起於前些日子舉行的一次學術研討會——第二屆佛教義學研討會。這次研討會的與會者,提交了一些論文,對臺灣印順法師的思想進行了研究和反思。
  • 王路:對印順法師的諍論和我的了解
    聽名字,像是研討印順法師的佛學思想。看了網上曝光的會議總結髮言,覺得更像是對印順法師的批判大會。印順法師已經圓寂十一年了。他的影響還很大。大陸讀他書的人少,因為讀不懂。很多人連他的名字都未曾聽說。中華書局出過一套他的文集,數百萬字。印順法師是太虛大師的弟子,因《中國禪宗史》一書獲日本大正大學正式博士學位。也是臺灣比丘界的第一位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