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萊斯大學:啟動對該校教授與基因編輯嬰兒事件的調查

2020-12-11 新京報

新京報訊 美聯社11月26日報導,萊斯大學生物系教授Michael Deem,也是基因編輯嬰兒牽頭人賀建奎博士期間的導師,曾在萊斯大學與賀建奎合作疫苗研究,認為基因編輯與疫苗類似,並擔任賀建奎兩家公司的科學顧問。

賀建奎跟Deem的合影。

就此,萊斯大學在發表聲明稱,稱萊斯大學在此前對該項研究毫不知情,並表示「不管在何處進行,該項目都違反了科學研究的準則,並於不符合科研界與萊斯大學的倫理道德要求」。萊斯大學已經啟動了對Michael Deem 博士與這項研究的關係的調查。

以下為聲明全文:

最近媒體報導了一項正在中國進行的對於人類胚胎進行基因編輯的研究。這些報導提到我校生物工程系教授Michael Deem博士涉及了此項研究。這項研究本身充滿爭議,引起了許多對於其科學價值、合法性、和倫理性的質疑。萊斯大學對此發表如下聲明:

萊斯大學在此前對該項研究毫不知情。

就萊斯大學所知,此臨床研究完全在美國境外進行。

根據目前媒體對於此項研究的報導,不管在何處進行,該項目都違反了科學研究的準則,並於不符合科研 界與萊斯大學的倫理道德要求。

我們已經啟動了對Michael Deem 博士與這項研究的關係的調查。

新京報編輯 倪偉

相關焦點

  • 美國萊斯大學:調查該校教授涉嫌參與基因編輯研究
    (原標題:萊斯大學回應:已對該校生物工程學教授涉嫌參與中國基因編輯研究展開全面調查)
  • 賀建奎母校美國萊斯大學回應基因編輯嬰兒研究:不知情 已展開調查
    南都訊 記者馮群星 中國研究者宣布創造出世界首例基因編輯嬰兒的消息,宛如在全球科學界投擲了一顆重磅炸彈。據外媒報導,賀建奎曾經的老師、美國萊斯大學教授Michael Deem也參與了相關研究。11月27日凌晨,萊斯大學回應南都記者稱,相關研究違反科學倫理,已經對Deem展開調查。
  • 基因編輯嬰兒事件始末:南方科技大學賀建奎簡歷照片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1月27日電 26日,媒體有關「基因編輯嬰兒」的報導持續發酵,短時間內,當事多方出面回應,監管部門介入調查,學術界、法律界集體聲討。專家表示,若報導屬實,此事件帶來的倫理風險和負面社會影響將是無法估量的。
  • 「基因編輯嬰兒」事件震驚社會,官方啟動倫理調查
    據人民網報導,「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出生了。報導稱,11月26日,來自中國深圳的科學家賀建奎在第二屆國際人類基因組編輯峰會召開前一天宣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這對雙胞胎的一個基因經過修改,使她們出生後即能天然抵抗愛滋病。這是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也意味著中國在基因編輯技術用於疾病預防領域實現歷史性突破。
  • 基因編輯嬰兒締造者賀建奎和他背後的莆田系
    122位科學家共同聯名譴責、涉事醫院深圳和美婦幼兒科醫院的否認、南方科技大學的緊急聲明、深圳衛計委介入調查、國家衛健委的高度重視,都讓賀建奎和他的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事件成為輿論風暴的中心。11月27日,據e公司報導,深圳和美婦兒科醫院總經理程珍表示,醫院懷疑賀建奎報告作假,已經向警方報案。她還表示,已經詢問過相關人員,字跡很像,但都表示沒籤過這樣一份文件。
  • 為什麼我們反對「基因編輯嬰兒」?真相比你想像中更可怕
    該研究也引起了國際學者的爭論及批評↓↓1美國哈佛大學幹細胞研究中心教授穆索努拉:愛滋病並非一定致命,況且對廣大貧窮地區來說,有比基因編輯更便宜的療法。相反,為了獲得所謂的愛滋病免疫,便將基因編輯嬰兒暴露在未知的其他疾病風險中,得不償失。
  • 南科大生物系全體教授聲明:深感痛心,強烈譴責基因編輯嬰兒
    南科大生物系全體教授聲明:深感痛心,強烈譴責基因編輯嬰兒 澎湃新聞記者 楊漾 徐路易 2018-11-28 15:05
  • 廣東初步查明「基因編輯嬰兒事件」
    新華社廣州1月21日電(記者肖思思 李雄鷹)記者從廣東省「基因編輯嬰兒事件」調查組獲悉,現已初步查明,該事件系南方科技大學副教授賀建奎為追逐個人名利,自籌資金,蓄意逃避監管,私自組織有關人員,實施國家明令禁止的以生殖為目的的人類胚胎基因編輯活動。
  • 世界首例基因編輯嬰兒背後的科學家和資本運作
    點擊查看 根據人民網11月26日報導,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這對雙胞胎的一個基因經過修改,使她們出生後即能天然抵抗愛滋病。這是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也意味著中國在基因編輯技術用於疾病預防領域實現歷史性突破。
  • 「基因編輯嬰兒」最新進展:賀建奎停薪留職 深圳市衛計委回應!
    賀建奎中青在線深圳11月26日電(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武欣中 劉芳)剛剛,南方科技大學在其官網發布了針對該校副教授賀建奎對人體胚胎進行基因編輯研究的情況的說明。二、對於賀建奎副教授將基因編輯技術用於人體胚胎研究,生物系學術委員會認為其嚴重違背了學術倫理和學術規範。三、南方科技大學嚴格要求科學研究遵照國家法律法規,尊重和遵守國際學術倫理、學術規範。我校將立即聘請權威專家成立獨立委員會,進行深入調查,待調查之後公布相關信息。
  • 賀建奎給自己做了三次「基因編輯」:想當愛因斯坦,卻成生物狂人
    來源:量子位全球首例基因編輯嬰兒誕生的消息,讓事件「主角」賀建奎成為國內外輿論中心。同時,也帶來了不少疑點:賀建奎曾經表示自己熱愛物理,為何卻最終走入了生物學基因工程領域?之後,賀建奎前往美國求學,進入美國萊斯大學物理與天文學系(Department of Physics & Astronomy),師從麥可·迪姆(Michael Deem)教授從事其他學科與物理學交叉的研究。
  • 這個80後湖南新化人,打開了潘多拉魔盒:基因編輯嬰兒背後
    11月26日,基因改造人這一「潘多拉魔盒」被中國科學家打開。當天,南方科技大學的科學家賀建奎宣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這對雙胞胎的一個基因經過修改,使她們出生後即能天然抵抗愛滋病。這次基因手術修改的是CCR5 基因,而CCR5 基因是HIV 病毒入侵機體細胞的主要輔助受體之一。
  • 「首例基因編輯嬰兒」惹爭議,122位科學家聯名反對!南科大教授背後...
    一則「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基因編輯嬰兒在中國誕生」的消息在網絡上開始傳播。「來自中國深圳的科學家賀建奎宣布,一對名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編輯嬰兒於11月在中國健康誕生。這對雙胞胎的一個基因經過修改,使她們出生後即能天然抵抗愛滋病」。據稱,這是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也意味著中國在基因編輯技術用於疾病預防領域實現歷史性突破。
  • 倫理| 美國「放開」基因編輯技術!「設計嬰兒」將產生?
    北京時間2月14號晚,美國國家科學院與美國國家醫學院下屬的人類基因編輯委員會發布了一份報告,表示在嚴格的監管和風險評估下,基因編輯技術可用於對人類卵子、精子或胚胎的編輯,但僅限於雙方均患有嚴重遺傳疾病的父母,想要健康的孩子卻別無選擇時。
  • 「基因編輯嬰兒」涉嫌嚴重違背醫學倫理、學術倫理
    26日,有媒體報導《世界首例免疫愛滋病的基因編輯嬰兒在中國誕生》,引發公眾對該項研究的安全性與倫理性的熱議。國家衛健委高度重視,立即要求廣東省衛健委認真調查核實,本著對人民健康高度負責和科學原則,依法依規處理,並及時向社會公開結果。
  • 清流|基因編輯嬰兒項目資金來源不明 保險公司稱未投保
    出品|網易清流工作室作者|劉培編輯|趙妍持續發酵的基因編輯嬰兒事件,正走向一個十分詭異的境地。
  • 122名中國科學家聯名譴責 基因編輯嬰兒事件為什麼不能原諒
    122名中國科學家聯名譴責,浙大多位學者接受本報記者採訪 這件事為什麼絕不能原諒「基因編輯嬰兒誕生」的消息,引發輿論軒然大波。昨天,「知識分子」在微博發布「科學家聯合聲明」,對此項研究表示堅決反對和強烈譴責。聲明指出——「這項所謂研究的生物醫學倫理審查形同虛設。
  • 基因編輯「大牛」、美國遺傳學家丘奇受聘復旦大學名譽教授
    基因編輯「大牛」、美國遺傳學家丘奇受聘復旦大學名譽教授 澎湃新聞記者 蔣晨悅 2017-10-30 18:46 來源:
  • 中外科學家熱議「基因編輯嬰兒」 北大教授:突破道德恐有災難性後果
    【解說】當地時間11月27日,第二屆人類基因組編輯國際峰會在香港大學召開。「世界首例基因編輯嬰兒誕生」的話題成為峰會討論的熱點。多名中外科學家接受記者訪問時表示,此項技術風險不明,在倫理道德方面亦存在重大爭議。  【解說】11月26日,深圳科研人員賀建奎宣稱,其團隊成功對一對雙胞胎嬰兒施行了基因編輯,使她們出生後即能天然抵抗愛滋病。
  • 廣東初步查明"基因編輯嬰兒事件":賀建奎個人所為
    (原標題:廣東初步查明「基因編輯嬰兒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