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最新重大規定:抵押過的房屋可以賣了,而且不用經過同意

2020-10-14 金寶每日說法

引言(本故事由普法杜撰)

大郎是一個小型企業的老闆,最近需要資金流動,於是向當地的小土豪西門借了50萬,利息若干,為了保證自己能夠還錢,於是把自己的住房向西門抵押了,且進行了登記。

本來正常情況下,到年底時,大郎能夠通過企業盈利把錢還上,可是到年中時碰上了特殊的形勢,經濟萎縮,西門企業也受影響,不但還不上錢,企業還很難支持下去。

於是大郎就向西門再借一點,西門表示自己沒有多餘的錢了,不能再借。

大郎沒有辦法,只好和西門商量把自己抵押給他的房子賣掉,好歹也能賣個150萬,用來給企業渡過難關,也為將來還西門的債創造條件。

可西門如認為,只要自己手握房屋抵押權就很牢靠,等還錢的日期一到,大郎如果不還錢,就拍賣房屋抵債就好,現在大郎把房子賣了,自己的債權有沒有到期不好要債,萬一大郎拿著錢再投入企業虧損了怎麼辦?那自己的50萬借款不是打水漂了嗎?

所以,西門堅決不同意大郎把房屋賣掉!

而現在大郎陷入了困境,企業陷入了困境沒有資金周轉,又借不到錢,而自己的房子又被抵押了,抵押權人西門又不同意自己賣房,他心裡嘆了一口氣:我真的是太難了!


問題

1.抵押人大郎想賣房,抵押權人西門不同意,那大郎到底能不能夠賣房呢?

2.如果大郎把房子賣了,債主兼抵押權人西門怎麼保障自己利益呢?


法理分析

這個問題真的是值得關注與學習的,因為在《民法典》實施前與實施之後,是有截然不同的規定的。

在《民法典》實施前,此類問題適用《擔保法》以及相關司法解釋,它規定抵押人要出賣抵押財產必須經過抵押權人同意才可以。

所以根據這個規定,如果西門不同意,大郎是不可以賣房子的,如果賣的話,屬於無權處分,而且由於抵押權有登記,買受人就不屬於不知情的善意人,就算他不介意有抵押而買房,就算是以合理的對價受讓,也是無法善意取得房屋所有權的。

而在《民法典》實施以後,根據第406條的規定,在抵押期間,除非有特別規定,抵押人可以不經過抵押權人同意,直接出賣抵押物。當然,也不是對抵押權人完全沒有保障,所以它又規定了,抵押權人對抵押物的抵押權有追及效力,而且抵押人要賣抵押物要通知抵押權人。如果抵押權人能夠證明抵押權人出賣抵押物會對自己的債權有不利消極影響的,可以提出出賣抵押物的物上請求權,或者提存。

解讀:根據這個規定,民法典以後大郎想要賣房渡過難關的話,不用廢話,直接賣!屬於有權處分,買受人可以獲得房屋所有權。但是呢抵押權人西門的抵押權依然有效,可以追到新的買主那裡去,將來大郎不還債的話,債主西門仍然可以拍賣這個房子。

而且規定了,大郎賣房雖然不用抵押權人西門同意,但是要通知西門,如果西門能夠證明這個房子賣掉以後,自己將來很難再實現抵押權了,對自己將來的債權實現有不利影響,可以主張拿到房款的大郎現在就提前還債,或者把錢交到公證機構提存。

筆者覺得,還是照顧到雙方的各種合理需求和利益了。


小結

在2021年1月1日以後,《民法典》就要正式實施,而《擔保法》將被廢除,所以我們還是以民法典作為解析的標準。

如果是按照民法典第406條的相關規定,可以得出以下結論:

1.房子抵押人大郎可以直接賣掉自己的房屋。

2.房屋的買主可以得到房屋所有權,是繼受取得,因為賣家大郎是有權處分。

3.房屋買主的所有權有權利瑕疵,那就是負擔著原抵押權人西門的債權。

4.大郎賣抵押房屋要通知抵押權人西門。

5.西門如果證明大郎賣房不靠譜,會影響自己拿到錢,那麼可以要求大郎把房款先還給自己,或者交給公證機構。


筆者的話

抵押期間,出賣抵押物是否需要抵押權人同意,經歷了不需要同意,到需要同意,又再到不需要同意的三個階段,可見,在現實生活中,這個問題非常複雜,為了保障債主兼的抵押權人的權益,最好規定需要他的同意,而為了營造更好的營商環境,促進商品的流通呢,現在又重新改為不需要抵押權人同意,但是為了保障抵押權人的權益,又規定了抵押權的追及效力和物上請求權,與之前相比較,應該是更加完善了。但是在實務中起到的作用怎麼樣,還有待觀察在運用中的效果。


那麼,對於這件事,你怎麼看,歡迎留言交流!

相關焦點

  • 《民法典》新規則:已經抵押的房產,可以不解除抵押直接辦理過戶
    房產,作為中國家庭中最重要的財富,《民法》對房產中的買賣、租賃、抵押、居住、物業管理、小區治理等都做出了全面的規定,小編跟您一起看看《民法典》中涉及到房屋買賣的環節需要注意些什麼。1、關注房產佔用土地的剩餘土地使用年限大家都知道,現在的商品房住宅的土地使用權限一般是70年,那麼70年滿期後怎麼辦一直是全民熱議的問題。
  • 《民法典》對商品房銷售和房屋租賃的影響
    3、《民法典》規定,除非另有約定,抵押人轉讓抵押財產不必經過抵押權人同意  《民法典》施行之前,通常情況下,未經抵押權人同意,抵押人不得轉讓抵押財產。  《民法典》對於前述規定進行了較大調整,明確規定抵押期間,抵押人可以轉讓抵押財產,但當事人另有約定除外。相關規定主要見於《民法典》第406條:「抵押期間,抵押人可以轉讓抵押財產。當事人另有約定的,按照其約定。抵押財產轉讓的,抵押權不受影響。抵押人轉讓抵押財產的,應當及時通知抵押權人。
  • 《民法典》實施後,抵押財產的轉讓是否真的無需抵押權人同意?
    《物權法》第一百九十一條進一步對此進行了規定:「抵押期間,抵押人經抵押權人同意轉讓抵押財產的,應當將轉讓所得的價款向抵押權人提前清償債務或者提存。轉讓的價款超過債權數額的部分歸抵押人所有,不足部分由債務人清償。抵押期間,抵押人未經抵押權人同意,不得轉讓抵押財產,但受讓人代為清償債務消滅抵押權的除外。」
  • 《民法典》2021.1.1日施行:已經抵押的房產,可不解除抵押直接過戶|...
    房產,作為中國家庭中最重要的財富,《民法典》對房產中的買賣、租賃、抵押、居住、物業管理、小區治理等都做出了全面的規定,小編匯總了《民法典》中涉及到房屋買賣問題如下:一、房產佔用土地的剩餘土地使用年限;二、已經抵押的房屋,可以不解除抵押直接辦理過戶;三、購買前必須查明房產的居住權;四、買房繞開中介
  • 民法典的抵押合同有哪些內容
    而在實踐中可以抵押的財物是比較多的,如房屋、土地使用權等,那麼民法典的抵押合同有什麼內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第四百條 【抵押合同】設立抵押權,當事人應當採用書面形式訂立抵押合同。抵押合同一般包括下列條款:(一)被擔保債權的種類和數額;(二)債務人履行債務的期限;(三)抵押財產的名稱、數量等情況;(四)擔保的範圍。
  • 民法典:抵押房屋可轉讓,無需抵押權人同意
    《民法典》第四百零六條規定:「抵押期間,抵押人可以轉讓抵押財產。當事人另有約定的,按照其約定。抵押財產轉讓的,抵押權不受影響。抵押人轉讓抵押財產的,應當及時通知抵押權人。抵押權人能夠證明抵押財產轉讓可能損害抵押權的,可以請求抵押人將轉讓所得的價款向抵押權人提前清償債務或者提存。
  • 我幫他還錢,你不得拒絕,民法典為啥要規定這麼奇葩的權利?
    在物權法時代,東西經過抵押,不經過物權人同意,是不可以賣的。而民法典以後,《民法典》第406條第一款規定:抵押期間,抵押人可以轉讓抵押財產。當事人另有約定的除外。當然,銀行如果覺得利益受損,在能夠提供自己的抵押權的確受到損害的情況下,也可以根據民法典第406條的第二款規定,要求抵押人西門提前清償大郎所借的500萬或者提存,所謂提存就是把錢放在一個有公信力的機構,等債權到期再如果條件成就再把錢支付給債權人。有人要問了,抵押房屋可以隨便買賣的話,房子一賣,那銀行是沒有抵押權了嗎?其實不是這樣的。
  • 【賀州律師解讀民法典】《民法典》物權編相關規定的七個解讀
    《民法典》將「受遺贈取得物權自受遺贈開始時發生效力」的規定刪除,僅保留關於因繼承取得物權自繼承開始時發生效力的規定。根據《物權法》第二十九條的規定,受遺贈取得物權方式屬於不需要經過公示就可以取得對抗第三人的所有權的情形。
  • 我國民法典中的抵押財產轉讓
    民法典允許抵押人轉讓抵押財產  民法典頒布前,物權法採取的是禁止抵押人轉讓抵押財產的立場。依據物權法第191條規定,抵押期間,抵押人未經抵押權人同意,不得轉讓抵押財產;只有得到了抵押權人的同意後,抵押人才能轉讓抵押財產。
  • 《民法典》關於抵押人轉讓抵押物之重大修改,削弱了抵押權人權利
    我國即將生效的《民法典》第四百零六條,對抵押人轉讓抵押財產作了相關規定,對比現行《物權法》的規定,改動最大的地方當屬「抵押期間,抵押人可以轉讓抵押財產」之規定了。物權法VS民法典物權法:在抵押期間,未經張大叔同意,老王不可以將該房屋轉讓給李四
  • 抵押給他人的房子,不經對方同意可以私自賣掉嗎?民法典說可以
    事實上,在過去的法律規定中也確實如此。在我國現行的《物權法》中明確規定:抵押期間,抵押人未經抵押權人同意,不得轉讓抵押財產;經抵押權人同意轉讓抵押財產的,應當將轉讓所得的價款向抵押權人提前清償債務或者提存。說白了,就是不能私自轉讓,否則就要提前把欠款給結清再說。
  • 最新最全《民法典》時間、期限規定匯總
    收養八周歲以上未成年人的,應當徵得被收養人的同意。元曲裡有「風塵天外飛沙,日月窗間過馬」之語,感慨人生於時間之中,不可永久。時間是萬物之終極限定,權利和義務儘管是人的思維產物,也莫能外。民法乃人法,民法中的時間隱喻著人的生命。
  • 買了輛二手車,後發現被抵押過,怎麼辦?民法典顛覆新規定必看
    過了一段時間,有人到公司裡找大郎,告知大郎這輛車是被抵押過的。原來,西門在把這輛車賣出去之前,曾向宋某借款8萬,為了保證自己會還錢,於是籤了抵押合同,而且去車管所做了抵押登記。結果這個西門太狡猾,在車子被抵押期間,在沒有告知宋某的情況下,又私自把車子抵賣給了大郎。
  • 《民法典》抵押人可以轉讓抵押財產 抵押車可以放心買了
    車也算是固定資產,很多人都喜歡把他賦予金融屬性,就是做個抵押,錢照樣拿,車照樣開。但是只要是貸款就有逾期的,一旦逾期了,銀行和金融機構就會把抵押車給處置了,但是以前如果說沒有經過抵押人同意而處置的車其實是違規的,所以出過很多問題。 因為問題多,所以慢慢的很多銀行都不做車輛抵押業務了,目前深圳還在正常做車抵押業務的銀行只有農商行和平安了,其他就都是一些機構小額才有車抵貸業務了。
  • 民法典重大修改條文:設定抵押權後抵押人轉讓抵押財產無須抵押權人同意
    《物權法》第191條明確規定,抵押物轉讓必須取得抵押權人的同意,該制度的主要目的是為了保護抵押權人,防止抵押人在未經抵押權人同意的情形下處分抵押財產,因為如果抵押人不將轉讓的價款用於清償債務,將直接導致對抵押權人的損害。
  • 已經抵押的房產,可以不解除抵押直接辦理過戶,2021年1月1日施行!
    房產,作為中國家庭中最重要的財富,《民法典》對房產中的買賣、租賃、抵押、居住、物業管理、小區治理等都做出了全面的規定,小編匯總了《民法典》中涉及到房屋買賣問題如下: 一、房產佔用土地的剩餘土地使用年限; 二、已經抵押的房屋,可以不解除抵押直接辦理過戶; 三、購買前必須查明房產的居住權;
  • 1月1日起:​已經抵押的房產,可以不解除抵押直接辦理過戶...
    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表決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這部法律自2021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房產,作為中國家庭中最重要的財富,《民法》對房產中的買賣、租賃、抵押、居住、物業管理、小區治理等都做出了全面的規定,小編跟您一起看看《民法典》中涉及到房屋買賣的環節需要注意些什麼。
  • 我與導師共學民法典(六)|淺析《民法典》第406條對「抵押房」過戶...
    本人從《民法典》物權編角度針對抵押物流轉規則的變化及房屋買賣交易中常見的爭議問題,淺析《民法典》實施對於房屋買賣行為可能帶來的影響。《民法典》第406第2款規定「抵押人轉讓抵押財產的,應當及時通知抵押權人」,改變了《物權法》第191條規定的「抵押人經抵押權人同意轉讓抵押財產」的規則,即《民法典》更改了抵押期間轉讓財產的規則,由「經抵押權人同意」變為「通知抵押權人
  • 新規速讀,《民法典》對在上海買房有什麼影響?
    《民法典》第366條規定,房主可以根據約定或者遺囑,為自己名下的房子,給居住權人設立居住權,居住權人有權對他人的住宅,享受佔有和使用的權利。 並且,無論房屋進行買賣,或者由繼承人繼承,都無權讓居住權人搬走。
  • 《民法典》頒布後對房產相關問題的影響
    續期費用的繳納或者減免,依照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辦理。」由此,可以得出我們對自己所購買房屋的土地使用年限是70年,到期後自動續費,但是具體如何續費、續費標準是沒有在民法典中進行具體規定的,也許續費標準在未來會由行政法規加以確定,但是為了保險起見,建議大家在購買房屋時要關注房屋的土地使用年限,如果期限過短,會出現自己花錢續期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