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按摩八髎穴 讓女性告別那些疼
按摩八髎穴 讓女性告別那些疼 2012-11-08 14:13:00 來源:大江晚報
-
八髎穴——女性更年期的保護神!
八髎穴,最早出自於《黃帝內經》,是隸屬於足太陽膀胱經的穴位。中醫認為八髎穴能夠調節全身的水液,疏通氣血,婦科疾病與氣血水液有關,刺激八髎穴能夠使全身的氣血水液暢達無阻,困擾女性的多種疾病,自然而然消失無蹤。
-
摩擦八髎穴,告別腰痛!
次髎穴是足太陽膀胱經的經穴,是緩解腰痛的「特/效」穴位,經常刺激該穴,無論是何種原因造成的腰部疼痛,都有著不錯的調理和緩解作用。當然,在按摩次髎穴的同時,還需要配合按摩上髎穴、中髎穴和下髎穴這幾個穴位,這幾個穴位合稱「八髎穴」。八髎穴是一組穴位,主要是用來緩解和調理腰痛。
-
痔瘡,取八髎穴、會陽穴、長強穴、承山穴!
出現痔瘡症狀時可以選取八髎穴、會陽穴、長強穴、承山穴這幾個穴位。八髎穴之前的文章當中介紹過八髎穴,它是人體足太陽膀胱經的穴位。穴位按摩方法:刺激八髎穴可以用拇指先對八髎穴進行點按,時間大約10秒即可,然後鬆開,將掌根部位緊貼於骶部的八髎穴自上而下的進行揉擦,直至揉擦至尾骨的兩側,每次大約1-2分鐘。再按相同的方法按摩另一側的八髎穴。會陽穴穴位歸屬經絡:足太陽膀胱經。
-
下髎穴(xià liáo)
下為上之對,髎即骨隙,四對骶後孔為八髎穴所在,本穴位居最下,故名下髎[1]。下髎穴主治二陰、少腹疾患:如腹痛,腸鳴,洩痢,尿血,尿閉,淋證,月經不調,痛經,陰中癢痛,帶下,腰骶痛,少腹疼痛,腸鳴洩痢,大便下血,赤白帶下,疝痛,陰癢,下肢癱瘓,坐骨神經痛,腰痛,小便不利,便秘,小腹痛,現代又多用下髎穴治療睪丸炎,卵巢炎,盆腔炎,子宮內膜炎等。
-
下髎穴的取穴方法
#特效穴#針灸類教材中寫到該穴在骶部,中髎內下方,適對第四骶後孔。然下髎穴局部的皮下脂肪、肌肉及韌帶等組織較厚,骶後孔不易被觸及。同時不同患者的骶後孔口徑的大小、孔內通道的形態存在很大差異。因此,我們在臨床操作中採用王玲玲教授的經驗取穴法:患者取俯臥位,在其臀溝的最高點處捫及凹陷,即為骶管裂孔,骶管裂孔兩側的突起即為骶角。骶角兩側(與骶管裂孔頂端相平)各有凹陷,是為下髎穴。在針刺操作中,採用4寸芒針,進針深度約3寸以上。針刺操作時,垂直緩慢進針。
-
臀部是個重要養生區 按摩八髎穴調理胞宮
這裡有一個很好的養生穴位,就是八髎穴。 八髎穴是八個穴位的總稱:上髎、次髎、中髎、下髎各一對。八髎穴所在的區域,就是盆腔所在之處,鄰近胞宮。這個區域的皮肉,應該是很鬆軟,能捏起來的。如果不鬆軟,說明經絡可能處於一定的「亞健康」狀態,所以,我們可以利用八髎穴來改善身體內部環境。通過在八髎區域進行提捏、推拿、按揉、拔罐或艾灸,可以從外而內調理胞宮。
-
艾灸八髎穴,全身氣血的總開關!
八髎穴不是單獨的一個穴位,而是八個穴位的總稱。髎的意思是孔,八髎也就是八個孔,分上髎、次髎、中髎和下髎,骶骨兩側各四個。 穴位不僅是我們的藥庫,還是我們身體的晴雨表。 如果八髎穴有壓痛或者是肌肉酸脹僵硬,輕輕的揉起來就會有麻的感覺或者疼的感覺,那麼對於女性來講,正是體內尤其是胞宮有毛病的外在表現。
-
我們身體裡有個專治婦科病的開關,就是八髎穴,你知道嗎
沒錯,這個我們身體裡專治婦科病的開關,就是八髎穴。八髎穴不光能解決我們各種各樣的婦科疾病,還能順帶解決我們因為婦科疾病而引起的便秘、長斑長痘、面色暗沉、肥胖、不孕不育等。1、八髎穴在哪裡?嚴格來說,八髎穴並不是一個穴位,而是八個穴位的統稱。是女性生殖器官在背部皮膚相對應的部位。「髎」是孔的意思,八髎也就是八個孔。
-
「八髎」:痛經腰痛的剋星
八髎(liao)穴,屬於膀胱經,髎,空隙也。關於這個穴位的記載最早出自於《黃帝內經》,它是上髎、次髎、中髎、下髎幾個穴位的統稱,每個穴位各一對,總共八個穴位,所以稱為八髎穴。其中,次髎穴對治療腰痛和痛經的治療效果最好。尤其是痛經,效果更加的明顯。
-
【每日一穴】冬季進補,小心上火,按摩一穴有效緩解!
所以,冬季及時補充元氣,調理身體,能更好地發揮補藥的作用,投資少、見效快。 冬令進補不僅能調養身體,還能增強體質,提高機體的抗病能力。但是,進補也有一些注意事項,不能盲目進補導致上火。
-
【每日一穴】下髎穴:主調腰痛及生殖系統疾患
下髎穴:屬足太陽膀胱經。下,與上三髎穴相對所處為下也。
-
拍打八髎穴,屁股養生法,解決男女生殖系統問題!
請立即通知我們,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並同時向您表示歉意閱讀本文前,請您先點擊點關 注這樣您就可以繼續免費收到文章了,每天都有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注 注本文部分文字與圖片資源來自於網絡,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立即通知我們,情況屬實,我們會第一時間予以刪除,並同時向您表示歉意 八髎穴位於膀胱經上
-
【每日一穴】瞳子髎穴在眼角的旁有什麼特殊功效呢
赤方蘄艾微信公眾平臺,從今天開始開闢【每日一穴】的課堂,通過這麼多期網絡課堂培訓學習,發現艾灸人對基礎的內容很薄弱,加上一些退休老人融入我們的課堂
-
冬季該如何進補
1、冬季如何進補之泡腳泡腳不僅能刺激足部穴位及經絡,還能幫助改善血液循環,驅除寒冷,促進代謝,起到養生保健的功效,更是女人最省錢又不麻煩的「美顏秘籍」。在冬季腳部一旦沒保暖好就很容易著涼,最明顯的表現就是出現畏寒怕冷現象。
-
大雪節氣養生 冬季進補正當時
大雪時節的到來,預示著正式進入了冬季最冷的時候,人們開始為了過冬儲備糧食,我們的身體也需在做好防寒保暖的基礎上,加強營養,增強機體抗寒能力。東南大學附屬中大醫院中醫內科侯茜主治醫師提醒,大雪到來,一年大補正當時。
-
哪些人適合在冬季艾灸?這個冬季怎麼灸才好?
人類到了冬季,也同樣處於「封藏」時期,此時進補,可以促使營養物質吸收,進而發揮更好的作用。正所謂「冬令進補正當時」。我國民間有「今年冬令進補,明年三春打虎」的說法,意思是指在冬季這個全年最冷的時段,若合理地養生進補調理身體,能對人的身體健康有較大幫助。其中,傳統中醫的「艾灸」是一種較為常見的冬季養生方法。那麼冬季艾灸養生適合什麼體質的人呢?
-
冬季進補吃什麼食物 八種食物最滋補
11月7日是立冬節氣,相信大家都知道立冬之後就會迎來寒冷的冬季。冬季養生最重在滋補,那麼你知道冬季進補吃什麼好呢? 冬季進補的食物 1.山藥 山藥又被稱為薯蕷,因其具有極高的營養價值,又有「神仙之食」的美譽。
-
女人有婦科疾病別怕,常按這4個「婦科穴」,排出毒素,遠離炎症
女人有婦科疾病別怕,常按這4個「婦科穴」,排出毒素,遠離炎症。女人有婦科疾病常按三陰交穴三陰交穴在在小腿內側,踝部上面3寸左右。此穴對女性婦科疾病有非常好的療效,對經期不準,白帶增多,月經量大或是過少,痛經,更年期綜合症等,都有非常好的療效。
-
承泣穴 四白穴 巨髎穴 地倉穴 大迎穴 頰車穴 下關穴 頭維穴 人迎穴 水突穴
【附註】足陽明經、陽蹺、任脈交會穴巨髎穴(jù liáo xue)【附註】足陽明胃經與陽蹺脈交會穴。頰車穴(jiá chē xue)別名:曲牙穴,機關穴,鬼床穴,牙車穴【附註】足陽明、足少陽經交會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