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職業責任還是倫理道德?新聞從業者的兩難抉擇
回顧中外新聞歷史,我們會發現歷史上類似事件的事例並不罕見,攝影記者在事件處理中所遭遇的道德拷問也不在少數。世界新聞史上記載著這樣一個案例:一座世界著名的大橋因為橋面與水面的距離甚大,許多對生活失去信心的人紛紛選擇那裡作為自殺地。某攝影師專門到那裡等候自殺者,並且成功拍下了一名自殺者飛身跳下的瞬間。照片發表後,在國際新聞界引發了一場討論-----是記錄事件的過程重要還是拯救生命重要。爭論的結果,當然是挽救生命高於一切。作為一名新聞工作者,他的職責是真實記錄新聞事件的全過程。同樣作為一名新聞工作者,他首先是一個社會的人,他要具備做人的基本準則,他要有正義和良知。這次拍攝中的記者可以說是一個典型的觀察者,一個看客,但他卻受到了尖銳的批評,以至上升到"做人的準則"。事實上,一事當前,特別是在災難面前,究竟是獲取新聞資料重要,還是拯救他人重要,這是記者們常常面臨的艱難的選擇。
凱文-卡特--這位曾經默默無聞的南非小報攝影記者在1994年憑藉他的攝影作品《禿鷹與小女孩》榮獲當年的普利茲"特寫性新聞攝影獎"。獲獎給這位記者帶來了聲譽和名望,但同時也使他承受了眾多的非議,人們不斷地對他發出質疑:為什麼不先趕走禿鷹救助小女孩,而是冷血地拿起相機?在飽受非議之下,凱文?卡特於1994年7月27日夜裡用一氧化碳結束了自己年輕的生命。成名不但沒有給凱文?卡特帶來任何快樂,恰恰相反,他的內心充滿了矛盾、愧疚和痛苦。他無法躲避來自包括他好友在內的道德指責;無法忘記那個在禿鷹注視下奄奄一息的小女孩;更無法原諒在生死攸關的冷酷場面,自己在現場的所作所為。最終,他用自己的生命告誡我們:新聞的價值固然重要,但是它比不過做人的道德與良知。
同樣頗受非議的照片是曾榮膺中國新聞獎一等獎的優秀攝影作品的《上學》。這幅作品是《三秦都市報》攝影記者楊小兵在目睹了一群孩子上學過"繩橋"觸目驚心的情景之後,歷兩年時間而拍攝完成。為拍照片他不惜以身犯險,多次與孩子們驚險同行,並最終記錄下這些感人而真實的瞬間。照片見報後產生了良好的社會效應,孩子們的上學問題得到相關部門的重視,並最終得以解決。可是作品自問世以來,圍繞它的爭論和非議就一直不斷,不少人發出質疑:在拍攝的兩年當中,記者面對自己隨時都有可能掉下的危險環境,為什麼卻在長時間內置孩子的生命而不顧呢?難道一幅獲獎照片的新聞價值真的可以超越人的生命價值?作為一個社會人,記者難道不應首先具備樂善好施之德、救死扶傷之心?這些道德拷問一次次地撞擊新聞從業者,讓他們不得不仔細審視自己的職業行為。事實上,新聞記者或編輯在他們的從業過程中,尤其是在一些突發或災難事件的新聞現場往往會陷入抉擇的兩難境地:職業要求與社會公德孰重孰輕,新聞價值與人類價值孰先孰後。
John L. Hulteng認為,"這些道德問題很少具有明確的界限,也很少不是錯綜複雜的。記者、編輯在作決定時,經常必須獨自面對這一問題,並沒有詳細的行規索引。而記者是否遵循倫理標準,則完全視其對工作規範的了解而定,要不然就要視其良知的敏感程度而定。"正如美國新聞學家赫爾頓所言,"在新聞領域裡面,沒有哪個問題比新聞倫理問題更重要,更難以捉摸,更帶有普遍性了。"新聞倫理是新聞從業者行進過程當中永遠無法迴避的一堵"牆"。
二、波特圖式對"記者抓拍事件"的倫理學透視
面對新聞倫理這堵無法迴避的"牆",新聞從業者如何在面對新聞現場兩難抉擇的困境下破"牆"而出,做出符合事實現狀和道德要求的正確判斷,合理抉擇呢?
哈佛神學院的拉爾夫-波特博士設計的道德推理模式——波特圖式為新聞從業者在面對困境時如何做出抉擇提供了一種重要途徑。波特圖式是一種社會倫理模式,它將道德分析的四個方面納入其中,即定義、價值、原則、忠誠。綜合上面四個部分的分析,我們發現新聞工作者的行為與新聞倫理的道德抉擇標準是相違背的。
三、新聞倫理:任重而道遠
新聞倫理,是近年來在不少新聞事件中頻頻出現的話題,它作為新聞傳播學中一個不可或缺的部分在整個傳播過程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不僅影響著我們新聞傳播者自己,影響著公共生活的每個人,同時還影響著整個社會的和諧發展。
臺灣新聞倫理學家馬驥伸認為,"新聞倫理是新聞工作者在其專業領域內對是非或適當與否下判斷的良心尺度。"新聞倫理的抉擇往往是在職業道德和社會公德的價值衝突之下,對不存在明確判斷標準的事物進行判斷的過程。問題一旦涉及到價值衝突下的道德行為選擇判斷,事件就會變得錯綜複雜、界限模糊。但無論判斷多麼艱難,無論新聞倫理的界限多麼模糊,它始終是我們精神追求的方向。堅持以人為本,尊重生命,熱愛生命應是新聞倫理道德的規範的應有之義;而堅守對人類社會的使命感、責任感則應成為新聞從業人員素質的基本要求。在文末,或許我們應該以美國南卡諾萊娜州立大學教授埃德溫*瑪丁關於攝影記者倫理道德品質的觀點作為所有新聞工作者的職業訓誡:"攝影記者也像一般人一樣可能是善良,也可能是卑鄙;可能是關心他人,也可能是自以為是的;可能是禮貌的,也可能是粗魯的。但攝影記者應該是善良、禮貌和關心他人的;攝影記者應該被培養成善良、禮貌和關心他人的;攝影記者的善良、禮貌和關心他人應該得到全社會的尊重和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