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否該把英語踢出高考,「廢英」與「保英」之爭誰會是最後勝利者?

2021-02-18 山東啟夢圖書館

     「廢英」陣營支持把英語踢出高考,「保英」陣營認為英語重要性無與倫比,兩派之爭由來已久。是否要把英語「踢出」高考的話題,引發了一輪又一輪的激烈爭論。

很多人用英語重要來強調高考踢出英語,是一種目光短淺的行為,但是我是否可以說,物理比英語更重要,為何不要求全民學物理?為什麼不把物理作為所有學生必考的主科?       英語是工具,工具最重要的是使用,當你不需要使用或者用不好時,這個工具基本上就廢掉了,而對於多數國人而言,這個工具都是沒用的,用過多時間學英語,得不償失!      「網紅」教授鄭強,精通英語、德語、日語,然而很多人不知道他的高考英語只考了29分,幸虧當年英語不算高考成績,否則他肯定會落榜,但是即便如此,也沒有影響他所取得的成就,也沒有影響他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也沒有影響他能夠學習德語和日語。鍾南山院士能夠說一口流利的英語,主要得益於他的留學經歷。鍾南山院士是改革開放後國家第一批公派赴英留學生,當時他已經43歲,而選拔時他的英語只考了52.5分,到了英國,他苦練英語,終於練就了一口流利的英語。李蘭娟院士受邀在網上給美國疾控專家上課,美國專家都需要自帶翻譯,這是因為李蘭娟堅持用漢語給他們上課,而且還是帶著江浙味的普通話,這就是她的底氣,因為她掌握了核心技術,她的話就是權威,她的話就是國際語言!第一,英語作為高考必考的主科,分值太高,引發教育不公平!如果當年英語是高考主課,鄭強教授很可能考不上大學,也就不會有後來的成就。在英語這門學科的學習中,家庭因素佔的比重非常大,城裡的學生,學校師資力量強,家長普遍比較重視英語,孩子從小就上英語興趣班,所以聽說讀寫能力都比較強,詞彙量大,英語成績自然比較好。而農村的學生,接觸英語比較晚,有的甚至初中才開始學英語,而且學校的英語老師不是很專業,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都很欠缺,這制約他們發展。很多數理化成績很不錯的學生,因為英語成績太差,無法上好大學,這種現象並不是個例。看看985大學裡城裡和農村學生的比例,越是好大學,這個比例越懸殊,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英語成績制約了農村學生的高度。我們知道英語對於這些農村學生非常重要,但是問題是,在高考中,英語已經把這些學生擋在了名牌大學之外了,還談什麼以後的發展?第二,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學科,當你真正需要時,是可以突擊出來的!「網紅」鳳姐初到美國時,在開始接受採訪時,講的英語比我們多數人都差,就是我們所說的那種「中式英語」,還帶著濃厚的地方口音;但是在美國幾個月後,另外一個視頻中,她已經能夠說一口非常流利的英語了。鍾南山當年到了英國,苦練英語聽力和口語,再加上英國的英語環境,在短短幾個月的時間,英語就取得了突飛猛進的進步,如果在國內,十年也達不到這樣的水平,因為我們的英語教學存在很大的問題,我們的英語老師,甚至都無法和外國人進行流暢的對話。有人說,專業研究需要專業詞彙,這些靠突擊是不行的,但是這些人可能忘了什麼叫工具書了,即便是外國人寫專業論文,他們也需要查工具書。我們用中文寫論文,難道不也是一樣嗎?鄭強教授曾經講過一個例子,幾個大學日語講授去日本交流,在飛機上都和鄭強談笑風生,說日語多好,但是一下飛機,坐地鐵時,這些教授慫了,原來那些地鐵裡討飯的叫花子,說日語都比這些大學教授好,這些大學教授到了日本,連飯都吃不上。一個學英語的大學教授如果去英美留學,他有什麼優勢呢?學習外語,可以幫助我們「師夷長技」,但是我們不能為了學外語而學外語吧?現在美國已經加大對核心技術的保護,中國人想在美國學到核心科技,可能很難了,即便能學到,能不能回國是很大的問題,想回來人家也不讓你回來。我們很多大學生、研究生,專業課學不好,天天在那裡做英語題打勾,這樣本末倒置的做法,是不是制約了我們學生的發展?只有我們自己的數理化強了,我們的科技創新能力強了,我們的標準成了世界標準了,我們的語言就成了世界語言了。我們全面學了幾十年的英語,但是我們的科技創新能力卻非常欠缺,主要以學習和拷貝為主,這樣下去,我們永遠被人家卡著脖子。所以,這些例子都說明,我們現在的英語教學和英語學習存在很大的問題,英語作為高考主科,是否到了該討論的時候了?當然,如果現在的要求沒有改變,誰都不能放棄英語,因為你放棄了,就等於你自毀前程,所以我們需要的頂層設計的改變,而不是個人的改變。

相關焦點

  • 是否該把英語踢出高考,「廢英」與「保英」之爭誰會是最後勝利者
    「廢英」陣營支持把英語踢出高考,「保英」陣營認為英語重要性無與倫比,兩派之爭由來已久。是否要把英語「踢出」高考的話題,引發了一輪又一輪的激烈爭論。01兩個陣營代表人物「保英」陣營的代表人物,是大名鼎鼎的俞敏洪。
  • 「廢英」與「保英」之爭愈發激烈,中國是否應該把英語踢出高考?
    先來給大家解釋一下「廢英」與「保英」到底是什麼意思,「廢英」陣營支持把英語踢出高考,「保英」陣營認為英語重要性無與倫比,而這兩個派系可以說是「積怨已久
  • 中國是否把英語踢出高考?「廢英語」和「保英語」之爭愈發激烈,你...
    先來給大家解釋一下「廢英」與「保英」到底是什麼意思,「廢英」陣營支持把英語踢出高考,「保英」陣營認為英語重要性無與倫比,而這兩個派系可以說是「積怨已久」,雙方的爭辯如今已經很誇張了。 而雙方的領頭人物也是大名鼎鼎。 「保英」陣營的代表人是俞敏洪。
  • 「廢英」與「保英」之爭越發激烈,中國是否應該把英語踢出高考?
    當然,搞一刀切的「廢英」也不行。為什麼?全球各地的文化積累,英語背景的知識儲備涵蓋了全球各國,既有多元性,也有某一領域的專業性,直接「廢英」等於我們捨棄了這個資源寶藏!既不能「妄自尊大」,摒棄外來文化的精髓,也不能「妄自菲薄」,盲目崇拜外來文化的另一面。所以我們還是要鼓勵特定的領域人群認真學好英語。
  • 「廢英」與「保英」之爭愈發激烈,中國是否應該把英語踢出高考?
    保英」陣營的代表人是俞敏洪。經常發表勵志演講,一手打造商業帝國,曾另闢蹊徑地提出:「如果高考取消了英語,損失最大的是窮人家的孩子」。當然這有他自己的考慮,畢竟是做英語培訓的嘛!屁股決定腦袋為了自己的生意,說話當然得站在自己利益考慮。
  • 人大:高考英語改革「廢英」還是「保英」
    關於「廢英」與「保英」之說,筆者認為應先了解英語的歷史和地位截至目前,英語乃世界上使用最廣的一門語言,由於近代英帝國有著眾多的海外殖民地,雖然二戰後,許多殖民地脫離英國,但至今許多國家和地區都將英語作為官方語言
  • 英語高考「廢」PK「保」的爭辯愈發激烈,兩派論辯你支持哪方?
    關於英語高考該「廢」還是該「保」的問題,已經在不知不覺當中,形成了比較誇張的兩波聲音,「保英」和「廢英」兩波爭辯也愈發激烈,在這兩波爭辯裡還有大名鼎鼎的人物作為領頭代表,就拿我們所知的網紅鄭強教授,和新東方老總俞敏洪二位大人物來說,他們二人在「保英」和「廢英」兩波爭辯裡,也具有極高的社會影響力
  • 「廢英」與「保英」之爭愈發激烈,是否應該把英語踢出高考?
    我們只要搞明白了,為什麼要學英語?那麼就能理解英語現在的地位有些偏離了。 學習英語的目的,目前沒有官方的解答。 網絡上人們的解釋是為了與國際接軌,因為目前世界科技主流是英語。學好了英語我們就可以很好的吸收西方先進知識。這種想法應該說是近代以來延伸出來的新的主流思想,甚至可以說是精英界的共識。
  • 中國是否應該把英語踢出高考?
    隨後演講視頻被加上「要不要把英語踢出高考」的標題,在抖音、快手等視頻平臺上呈刷屏之勢。最開始是建議將英語改必修為選修,後來建議將英語高考分數從150降為120,到現在乾脆直接建議將英語踢出高考。改革開放之初,中國恢復高考,為了更好的與世界接軌與融合,從1980年開始,我們開始在初中教育加入英語課程,最開始在北京上海天津遼寧等基礎教育較好的省市開始推廣。
  • 川普考慮限制中國留學生赴美學習,中國是否應該把英語踢出高考
    隨後演講視頻被加上「要不要把英語踢出高考」的標題,在抖音、快手等視頻平臺上呈刷屏之勢。最開始是建議將英語改必修為選修,後來建議將英語高考分數從150降為120,到現在乾脆直接建議將英語踢出高考。也就是說,英語還是會成為學生必學的科目,但是在未來可能會降低英語的比重,這從側面說明了:未來學生的英語學習壓力會減輕很多,但是英語這一學科還是不會取消
  • 「英語無用,把英語踢出高考?」浙江大學教授可不是這個意思!
    #英語該不該撤出高考而近些年,對於「把英語從高考中移除出去」的這個問題,一直有非常大的爭議!但是主張將英語踢出高考的人似乎更多,因為英語佔用了孩子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國家投入如此多的人力和財力,結果也非常不理想。「保英」陣營的代表人物,是大名鼎鼎的俞敏洪。
  • 家長:中國就應該把英語踢出高考
    家長們抱怨,有些作業其實根本沒必要逼孩子太緊,比如說英語,為了中高考,小小年紀就接受「不正宗」的英語灌輸教育,看到孩子這麼累,真為孩子感到不值!所以有些家長,又再次提出了一個重複很久的話題:中國就應該把英語踢出高考!
  • 英語在中國高考中的主科地位:是「保住」,還是「廢除」?
    2020年的疫情期間,人們似乎有更多的閒暇時間來討論「保英」和「廢英」。以下是雙方的代表人物:「保英」派代表人物:新東方俞洪敏PK"廢英「派代表人物:大學教授鄭強雙方爭論的觀點在於:英語在高考中地位是保住還是廢除。
  • 英語在中國高考中的主科地位:是「保住」,還是「廢除」?
    (一)英語的存廢爭論由來已久其實,早在2010年的時候,就有人大代表提議,取消英語在中國高考中的主科地位,降為選修。如今10年時間已經過去。2020年的疫情期間,人們似乎有更多的閒暇時間來討論「保英」和「廢英」。
  • 「廢英」與「保英」之爭愈發激烈,高考英語應該如何看待?
    第二個,作為高考,英語是不是一個非常好的選材項目,以及英語的選材是不是佔比過大。90%左右,是不是很驚訝,如果我國放棄英語作為高考項目,那麼中國的科技實力怎麼會得到更大的提升呢?近些年的城鄉英語水平差距越來越大,而且高考的英語只相當外國初一的水平都不到,並不是一個能從智力選材的角度能體現出來,過多讓英語選材佔比過大而出現優質智力人才的流失,確實是一個很大的痛處,而且這些通過英語高分出來的人,基本都是在社會人文方面不斷傾向美國,他們只認為美國就是天堂,因為他們當下的環境是英語所鑄造。
  • 該不該將英語踢出高考,受影響最大的是誰?
    英語該不該踢出高考,其實一直是有爭議的。這段時間,隨著鄭強教授的演講在網上熱播,這個話題再次被廣泛提起。支持將英語踢出高考的人認為:雖然英語重要,但是能用上英語的人畢竟是少數,大部分孩子花了大量的時間學習的英語,在人生中,並沒有什麼用處,實際上是浪費了寶貴的學習時光。
  • 如今反對聲越來越大,英語應該被踢出「高考」嗎?
    近些年來,有關高考英語該留還是該廢的爭論愈演愈烈?不同的人持有不同的意見,因此也就形成了所謂的「留英派」和「廢英派」。大家都有各自的理由,誰也不能把誰說服,自然發展至如今的爭論聲也越來越大。對於「英語」這門科目,我們同學是最有資格發表見解的一群人,畢竟他們是事件的主人公。可不同的同學同樣也是持有不同的意見。因此,一時之間很難找到二者之間的平衡點。可到底備受爭議的英語是否應該從高考中被踢出去,英語的用作是不是被國人過分誇大了呢?有關這些問題的討論不知道大家是如何看待的?不知你是支持「留英」,還是支持「廢英」。
  • 教育部針對「是否將英語踢出高考」,做出回應,學生:早該這樣做
    幾年後,面對記者的採訪,陳丹青說:我難以認同這麼刻板的教育制度,會畫畫的人因為不會英語,不能成為我的研究生,會說英語的人又不會畫畫,我教不了。不得不承認,確實有很多「人才」因為英語分數,無緣更高學府,所以近幾年,將英語「踢出」高考的呼聲越來越高,現在答案來了。
  • 英語到底該不該被「踢出」高考?浙大教授的觀點,引起不小爭議
    英語是「大學科」,在高考中與語文、數學兩個學科有著同等分量。但最近幾年,「把英語踢出高考」的聲音此起彼伏。前段時間,網上流傳著一則浙江大學鄭強教授的演講視頻,鄭強教授在該視頻中說:英語耗費了我們多少中國青年寶貴的時光?人家60年沒出過國人家就不能得諾貝爾獎了嗎?
  • 教育部針對「是否將英語踢出高考」,做出回應,學生:早該這樣做
    當年陳丹青教授高考的英語成績只有零分,當年他作為知青,從農村回到上海,正好趕上高考制度恢復,他之前學的一直是俄語,面對英語試卷,他寫了八個字:我是知青,不懂英文。沒想到還是以英語零分的成績被「中央美術學院」錄取了。